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关于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9) 语录(5) 说说(1) 名言(8) 诗词(148) 祝福(63k+) 心语(12k+)

  • 唐朝陈子昂的诗有哪些(陈子昂最具代表的10首古诗)

  •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1.《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登泽州城北楼宴》

    *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3.《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4.《卧病家园》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5.《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6.《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7.《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

    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夜外。

    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

    谁知入楚来。

    8.《晦日宴高氏林亭》

    寻春游上路。

    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

    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

    珠树始开花。

    [阅读全文]...

2022-05-18 03:37:19
  • 陈子昂的诗

  •   1、《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生愿,感涕下沾襟。

      2、《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4、《彩树歌》

      嘉锦筵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5、《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6、《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7、《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8、《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9、《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10、《答洛阳主人》

      *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11、《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12、《夏日游晖上人房》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13、《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14、《宴胡楚真禁所》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

      青绳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15、《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16、《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着作》

    [阅读全文]...

2021-12-27 20:44:23
  • 陈子昂诗人简介

  • 诗人
  • 陈子昂诗人简介

      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陈子昂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变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少年时期

      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两次落第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得到重用

      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

      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为奸人所害。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乾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垂拱二年(686),万岁通天元年(696)两次从军北征。

      受谗被诬

      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伯玉毁琴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狱中卜命

      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陈子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时人和后人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金元好问《论诗绝句》:“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

      萧颖士:“*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

      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

      的确,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6-27 02:54:01
  • 陈子昂的诗有哪些(陈子昂最经典的一首诗)

  •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是陈子昂的代表作,因其“不合常规”的特殊的句式,在唐代诗作中具有典型的“汉魏风骨”的诗风特色。全诗读来苍劲有力,富有感染力,深刻地表现了陈子昂怀才不遇、孤寂落寞的情绪。成为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篇!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文翻译: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纳士的圣君,向后不见现世求才若渴的明君。

    只有那悠悠无限苍茫的天地,我止不住满腔悲伤热泪流了下来。

    诗文鉴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在同时期的作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中详细列举了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很钦慕当时的那个能够举贤纳仕的时代。陈子昂在这两句中表达了一种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那种孤寂落寞的心绪。这两句可以看做是诗人对整个时代的伤感,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渲染了一种慷慨悲凉的基调,更是衬托了诗人心中的失意。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写出了陈子昂登台的千古感叹。诗人在这里运用了雄浑壮阔的笔触,营造了一幅绮丽壮观,浩瀚广阔的意境,读来令人感叹这宇宙天地的浩茫宽阔以及古今时代的沧海桑田,更增添了一种悲凉慷慨的深邃情绪,使得诗人的失意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这首诗是陈子昂登楼眺望远景,由时间的绵长不止,联想到自身孤单寂寥的心绪,使得全诗前后呼应,富有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2-11 06:36:07
  • 陈子昂的诗 陈子昂名句有哪些

  • 经典
  •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

      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4.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5.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6.要讲道义!但不要生活在道义的阴影里!人们不能给情欲定个时间!——罗曼•罗兰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天下最好的调味品是饥饿!——塞万提斯

      9.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10.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11.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12.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13.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陈子昂名句

      14.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15.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16.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17.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18.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19.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20.官人惟贤,政之所治。

      21.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22.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提剑入咸京。

      23.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24.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陈子昂名句

      25.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26.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27.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28.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29.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陈子昂名言

      30.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31.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32.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33.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34.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陈子昂语录

      35.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36.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37.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孤鳞安得宁。

      38.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39.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40.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41.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42.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43.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44.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45.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4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7.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48.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49.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50.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51.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阅读全文]...

2022-07-16 13:13:46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诗人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

      前不见二句:《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又,阮籍《咏怀》其三十二:去者吾不及,来者吾不留。

      评:

      《唐诗快》: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我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泣鬼。

      《柳亭诗话》: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古诗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因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作者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采纳,并且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智谋。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还是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但是,以前那样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登台远眺之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觉得孤单寂寞,悲从中来,只有怆然流泪了。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孤苦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时代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之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两相辉映,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的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前两句的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名家点评

      杨慎《升庵诗话》: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黄周星《唐诗快》卷二: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宋长白《柳亭诗话》: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注解】:

    [阅读全文]...

2022-06-24 06:00:59
  • 陈子昂名言大全

  • 名言,名人名言
  • 1.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2.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3.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4.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5.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6.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7.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8.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9.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10.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11.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12.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13.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陈子昂名言

    14.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15.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16.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17.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18.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19.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20.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21.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22.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23.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24.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25.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26.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27.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28.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29.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30.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31.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32.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33.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34.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35.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36.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37.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38.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39.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40.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41.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42.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43.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44.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45.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46.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47.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48.世情甘**,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49.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50.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51.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

    [阅读全文]...

2022-01-14 08:56:37
  • 燕昭王陈子昂原文及翻译(燕昭王黄金台的古诗)

  •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前言】

    《燕昭王》,是陈子昂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注释】

    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

    黄金台:位于碣石坂附*。相传燕昭王于此台置于金以招贤纳士而得名。

    燕昭王.即燕昭氏(前311一前279在位),是古代有名的贤明君上,善于纳士。

    【翻译】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赏析】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

    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阅读全文]...

2022-07-14 17:58:35
  • 陈子昂:燕昭王

  •   《燕昭王》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

      1、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

      2、“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3、选自《蓟丘览古赠卢举止藏用七首》之二。

      翻译: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

      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m.ju.51tietu.net)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阅读全文]...

2022-04-27 13:04:26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句子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语录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说说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名言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诗词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祝福
陈子昂选入课本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