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关于道德经的经典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道德经的经典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道德经的经典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道德经的经典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9) 语录(145) 说说(14) 名言(130) 诗词(24) 祝福(1) 心语(6k+)

  • 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名言名句

  • 道德经,经典,名言
  •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出自第65章  

     

    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出自第51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出自第62章

     

    1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1、下知有之。    ——出自第17章

     

    1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6、而用之或不盈。    ——出自第4章

     

    1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我无欲,而民自朴。    ——出自第57章

     

    19、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0、亲而誉之。   ——出自第17章

    [阅读全文]...

2022-01-18 13:25:02
  • 道德经的名句

  • 道德经,语录,名言
  • 道德经的名句(精选110句)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经的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5、治人事天,莫若啬。

      3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6、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8、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阅读全文]...

2021-12-12 23:28:21
  • 道德经经典名句

  • 经典,道德经,名言
  • 道德经经典名句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译文] 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纺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10、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安。

      读《道德经》让我顿悟的经典句子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译文] 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

      14、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译文] 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

      15、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译文]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16、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1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译文]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译文]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1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2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译文] 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2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23、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24、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2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阅读全文]...

2022-04-04 13:48:10
  • 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 道德经,经典,一句话
  •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道德经经典名句,以及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 《道德经》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 《道德经》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道德经》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 《老子》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 《道德经》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道德经》

      10、功成身退,天之道。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12、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道德经》

      1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 《道德经》

      1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1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道德经》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经》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道德经》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 《道德经》

      2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道德经》

      2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道德经》

      2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 《道德经》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道德经》

      2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道德经》

      2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

      3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

      34、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老子 《道德经》

      3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老子 《道德经》

      3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德经》

      37、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 《道德经》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3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 《道德经》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4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经》

      4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4、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道德经》

      4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道德经》

      4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道德经》

      4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4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道德经》

      4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 《道德经》

      5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道德经》

    [阅读全文]...

2022-01-17 19:46:15
  • 道德经的名言

  • 名言,道德经,语录
  • 道德经的名言(精选100句)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道德经的名言(精选100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阅读全文]...

2022-01-28 08:06:19
  •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句(道德经中最经典的句子)

  • 道德经,经典
  • 1.我把苦难、挫折当作自己生存的最好导师。晚安。

    2.你不用活得像任何人你只要活得像你自己。

    3.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听懂每一节数学课。

    4.短暂的烟花绽放出瞬间的美丽,长久的人生展现出乏味的生活。

    5.岁月里,寒暑交替。人世间,北来南往。铭心的,云烟的。都付往事,不念,不问。

    6.最难受的感觉就是,明知等不到结果还是要等,明知要放手却放不下。

    7.最完美的结局就是陪我到最后的人果不其然确是你

    8.我究竟要变得多坚强,才能承受住这人世间的荒凉。

    9.:压力让我们走向成功。

    10.我只是怕,以后没有哪个女人比我更爱你,更心疼你,仅此而已。

    11.你会发现自己一个人强大久了,遇到别人一点点关心,就会莫名的温暖,误以为那就是爱,然后拼命对人家好,就是不到失望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作多情。

    12.: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13.总在失眠与嗜睡两极间游荡性格任性又狂妄。

    14.分手了,就别做什么朋友了,因为太熟了,就知道刀子往哪捅最痛。

    15.下雪了兮你还记得嘛那年我们一起白头

    16.一生浮雕终为梦,铅华褪,犹是韶年,谁犹美人怜。

    17.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是为了采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8.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吃货的我,一个是想要减肥的我。

    19.每个人都需要你,烦的时候需要你滚开,受伤的时候需要你拥抱,他只是刚好需要,你只是刚好在。

    20.想和你一起去看清晨的朝阳升起,想和你一起看黄昏的夕阳落去,想和你在夜里相互依偎的睡在一起。

    21.要有多巧你喜欢的人也正好喜欢你。

    22.对于那些网恋的我还是那句话,见都没见过,有什么资格说爱。

    23.有钱身边一群狗,没钱寸步都难走

    24.曾经那么傻傻的活着,最后的结果伤痕累累。

    25.你总是让我悉心地坚守着我童话般的梦想,你说,我还是个孩子。

    26.上联: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证证没带,下联:听力题阅读题作文题题题不做。横批:重在参与。

    27.心有所盼定有所成。

    28.“妈,我想把这只狗买回家养”“咱家只能养一只畜生,你自己决定”“还是养我吧”

    29.腊八节送你“八到”:耳聪目明,听到看到;心有灵犀,梦到心到;谦谦君子,说到做到;百事如愿,想到得到。祝你腊八节快乐,美梦成真,做梦也笑。

    30.你懂得越多懂你的就越少

    31.请相信,只要我一息尚存你便是不忘的梦。

    32.我最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最沉默的时候

    33.差点晒死,这大太阳,可真够热情,你妈就没喊你回家吃饭?

    34.如果有人追你你要说你有我

    35.再烦我就把你绑草船上借箭去。

    36.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

    37.

      《道德经中最唯美的句子》是由心情说说网小编[迷失]整理,都是精挑细选的原创句子,本篇内容包含36条句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浏览一下这些句子吧。

    [阅读全文]...

2022-02-28 08:13:45
  •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_唯美经典名句

  • 经典,道德经,道德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5、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1、治大国,若烹小鲜。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43、治人事天,莫若啬。

    4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阅读全文]...

2022-02-28 17:16:26
  • 关于道德经是谁写的

  • 道德经,学*,知识
  • 关于道德经是谁写的

      导语:《道德经》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道德经是谁写的,希望有所帮助!

      道德经的作者是:

      老子

      道德经介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老子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阅读全文]...

2022-07-13 22:43:31
  •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道德经
  •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欢迎阅览。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拓展阅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译文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译文评析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译文评析。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注释]

      1、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

      2、冲:虚,空虚。

      3、屈:曲。

      4、讷:拙嘴笨舌

      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6、正:通“政”。

      [引语]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四十一章讲的是“道”,本章讲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态;“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的外在表现,都是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译文评析古文典籍。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认识事物、认识人。尤其对于那些国富兵强,拓地千里,并国数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将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丰满充盈的如果能以细小视之,富裕却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当然会其用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5-28 21:39:09
  • 道德经中的诗句名言

  • 道德经,名言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德经·第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第二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道德经·第十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德经·第十五章》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第十八章》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道德经·第二十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道德经·第二十章》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道德经·第六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阅读全文]...

2022-05-19 11:27:34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句子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语录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说说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名言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诗词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祝福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