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列举句子

关于省略号列举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省略号列举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省略号列举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省略号列举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 语录(3) 说说(2) 名言(619) 诗词(6) 祝福(1k+) 心语(9k+)

  • 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 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喜、或悲、或爱。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带有省略号的句子,仅供参考。

      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将来……”

      2、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3、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阿……”

      4、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5、“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明白吗?”

      6、*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7、他又来了,结局又会是如何……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仿佛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9、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是否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10、一丝丝一丝丝……钻进我的身体里……手和嘴唇都很干燥……

      11、“可恶!然而……”四叔说。

      12、天气越来越冷了……个性是晚上……一个人独坐在电脑前……

      13、窗外,下雨了,雨点滴滴答答……滴落的声音,仿佛一首动人的歌谣……使人如醉如痴。

      14、瀑布……山路忽然一转,阿!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16、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仿佛在打鼾……

      17、只感觉屏幕中刺眼的光线和空气中冰冷的凉意……

      18、很多事情一旦被具体化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味……

      19、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齐啦!

      20、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21、总在为将来铺陈自己要走的路…

      22、却总也看不到路的终点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23、只是一天一步……完成着分段的人生旅途……

      24、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25、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26、“这……”小明的话有些犹豫。

      27、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阅读全文]...

2021-12-31 17:49:52
  • word目录省略号怎么打的正确快捷方法教程

  • 方法
  • word目录省略号怎么打的正确快捷方法教程

      导读:有学员询问word目录省略号怎么打的问题,对于不怎么常用word排版的朋友,可能会误认为word目录省略号是手动打出来的。其实不然,手动打入的省略号第一费时,第二不整齐,因此是绝对不建议使用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word目录省略号怎么打的正确快捷方法教程,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是手工输入目录,可以参考下面的word目录省略号制作教程来为目录中的文字和页码之间添加省略号。

      第一步,输入目录文字(比如“第一章”)后面紧接着按键盘上的“Tab”键,再接着输入页数的数字。

      第二步,选中整个目录。

      第三步,鼠标右键单击 “段落——制表位”,在“制表位位置”里输入35(根据实际所需,灵活设置),点击“设置”。在“对齐方式”里选“左对齐”,在“前导符”里选“2”,点击“确定”。

      【拓展】

      WORD自动生成目录教程

      假如文章中标题格式为

      第一节……大标题(一级)

      1.1……小标题(二级)

      1.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

      ……

      第N节……大标题(一级)

      n.1……小标题(二级)

      n.1.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

      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

      一、设置标题格式

      1.选中文章中的所有一级标题;

      2.在“格式”工具栏的左端,“样式”列表中单击“标题1”。

      仿照步骤1、2设置二、三级标题格式为标题2、标题3。

      二、自动生成目录

      1.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1页的首行第1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

      2.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单击“目录”选项卡,进行相关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

      友情提示:

      目录页码应该与正文页码编码不同。

      把光标定位在目录页末,执行“插入/分隔符/下一页/确定”操作,在目录与正文之间插入分页符;

      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把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的页脚处,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链接到前一个”按钮正文页脚与目录页脚的链接;

      执行“插入/页码”命令,在“格式”中选择页码格式、选中“起始页码”为“1”,单击“确定。

      至此完成正文的页码插入。

      目录如果是多页,插入页码时可以选择与正文页码不同的页码格式。当然,如果目录只有一页,没有必要插入页码。

      如果没看懂可以看下面图文教程

      步骤:(以下内容在WORD2003中操作,其它版本WORD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 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1.1.1×××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

      3.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1”选“修改”,会弹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4.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 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1.1;1.1.1;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5.当都定义好后,我们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把光标移到文章最开头你要插入目录的空白位置,选[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6.选第二个选项卡[目录],然后点右下的确定。就OK了。

      上图就是自动生成的目录

      7.当你重新修改文章内容后,你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8.当选[更新域]后,会出现上图的选框,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OK了

    [阅读全文]...

2022-05-03 11:13:44
  • 省略号的作用

  •   一种标点符号。用来表示节略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或语句断断续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省略号的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表示列举的省略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

      2.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齐啦!

      二、表示引文的省略

      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三、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2.“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四、表示话未说完

      1.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五、表示沉默的省略

      1、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

      六、表示思维的跳跃

      1、“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明白吗?”

      七、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八、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

      1、凤凰之后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先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样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牛刀小试:

      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表示语言的中断的省略)

      2、多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表示思维的跳跃的省略)

      3、辞典能够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举例的省略)

      4、"可是……太太……我不明白……你必须是认错了。"(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

      5、"原先如此......"(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6、他进来了,……一身普通军服,一张朴实的工人似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表示思维的跳跃)

      7、爷爷说:春天的小女儿,爱上了我们这小小的山村,冬天的时候,她就住在我家的这眼泉水里……(表示引文的省略)

      省略号(……),又称删节号,是证明文句中省略资料的标号。“引文的省略,举例的省略,重复性词语的省略,不需要说出来的资料的省略。省略号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无语: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

      2、表语言中断: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一样: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证明语意未尽:例:"可恶!然而……。"四叔说。

      6、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例: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样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7、表思维的跳跃性:例:“对呀对呀!……会字有四样写法,你明白吗?”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写法上,中间不能断开,不能用在一行的顶格。

      (2)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3)、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一样,省略号表示的能够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4)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5)、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省略号一般的作用:

      (见四年级上学期L26的课后练*)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例句: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2、表示说话的迟疑

      例句:笋芽儿被吓住了,缩着身子,低着头,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3、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阅读全文]...

2022-02-12 05:03:55
  • 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

  • 音乐,知识
  • 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

      导语:和弦是歌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关于和弦重复音和省略音的原则,欢迎参考!


      (一)三和弦的重复音

      大三和弦主要重复根音,其次重复五音。三音一般不重复。 大三和弦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重复三音:

      1、经过性三音重复,如两个声部由反向进行而形成的三音重复。

      2、如果低音是音型变休的,旋律声部或其他声部不必回避重复三音。

      大三和弦不重复三音,是它会使和弦的音响变得刺耳 ,小三和弦则不同,无论重复哪一音,都不会过分改变小三和弦原有的音响。一般来说,小三和弦的重复音首选根音。此外,根据声部进行的条件,也可重复三音或五音。

      增三和弦只重复根音。减三和弦重复三音或根音。但更多情况是用减七和弦代替,以减少声部进行的麻烦。

      (二)七和弦的省略音与重复音

      七和弦一般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因而在四声部和声中不存在省略音和重复音问题。但是,属七和弦有些特殊,它有两种常用形式,一种是完整形式,另一种是不完整形式。

      不完整形式的属七和弦在音响上似乎更加纯净或悦耳。音的属七和弦总是重复根音以填补缺少的声部。

      一般情况下,除属七和弦常使用不完整形式外,其他各种自然七和弦及变音七和弦均以完整形式出现。

      【拓展内容】

      编曲之万能和弦与和弦走向

      1、万能和弦——它的和声构成是:1级—5级—6级—3级—4级—3级—2级—5级—1级~

      2、万能和弦的变体——它的和声构成是:1级—3级—6级—3级—4级—3级—2级—5级—1级~

      3、1—6—4—5加万能和弦——前面是1级—6级—4级—5级,副歌接万能和弦1~

      万能和弦大家都知道了~大大们写歌的时候记得尝试下啊~真的很爽~

      当然,有些人并不满足或者局限于这种万能和弦,所以,真正到编配和弦的时候需要了解和弦走向!以下以C调为例:

      1、C——F——G 古典和声优良的正格进行

      2、C——G ——F 古典和声的禁止进行,但现代和声却用的很多,非常好听。小虎队《爱》,周杰伦《开 不了口》等的前奏~~~《我是一只鱼》

      3、C——G——AM——EM——F——C——F——G 来自己欧洲的经典和声啦。《开不了口》《简单爱》《爱一个好难》《约定》《深呼吸》《光辉岁月》

      4、C——AM——F——G 美国的经典乡村民谣进行。叶蓓《在却难逃》《纯真年代》

      5、C——AM——DM——G 乡村进行变化。〈爱〉

      6、C——EM/G——AM——G——F——EM——DM——G 经典根音下行的悲伤歌曲进行。学友的《祝福》等好象大调就这么多吧,小调还有些感情色彩,象C ——AM——F——G ,又可以变为C——AM——F—FM——G ,用了一个4级小和弦做色彩处理,效果相当好。这个《人鬼情未了》歌曲的结束。

      7、C——AM——F——G ,还可以变为C9——AM9——FMAJ7——G9—G—,也相当有追忆住事的味道~~~如《明天我要嫁给你啦》的前奏,它是F调。但和弦功能和级数是一样的

      8、C——AM——F——G ,还可以变为C ——AM——F——降B——G ,用了一个降B和弦,为F和G 和弦过渡,典型唯美主义色彩的运用~~~~异常好听~~~齐秦《花葬》,韩红〈家乡〉,周艳泓〈春暖花开》C —F —降B—G 等等

      9、C——Em7/B——Am7——G7——Fmaj7——Am7/E——Dm7——G9sus4 流行很喜欢用的和弦走向,现代很多歌都是这样的走向例如《好心分手》《菊花台》《挥着翅膀的女孩》《饮歌》 根音走向是1(DO) 7(SI) 6(LA) 5(SO)4(FA) 3(MI) 2(RE) 5(SO) 这个走向就叫做卡农。

      以上这些经验想必也够大部分人使用了。但是在编曲上,为了让歌曲更加生动化,就要引入和弦外音:

      多声部音乐中凡不属于和弦结构内的音,均称为和弦外音。和弦外音在促进旋律进行的.流动性、构成旋律型,并使声部之间形成丰富的节奏组合,增强和声的色彩与紧张度的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意思:渲染情绪的表现形式,有明亮,坚定,柔和,暗淡。)在一定的和声背景上使旋律和声部进行复杂化、音型化的处理,称为旋律音型。和弦外音是形成旋律音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后随着和声概念与和弦结构理论的形成,才将不属于和弦结构内的音称为和弦外音。在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和弦外音成为和弦的组成部分而形成了复杂的和弦结构,例如高度叠置的九、十一、十三和弦等,均由和弦外音演化而成。几个声部和弦外音的同时结合尚可构成各种类型的装饰性和弦或复杂的和音。(二度旋律音程走向叫做级进,二度以上叫做跳进) (声部的意思是:中、低、高音其中每一个音就叫做一个声部。)

      和弦外音,顾名思义,指和弦结构以外的音。它与和弦结构内的音,同时结合而产生。和弦外音,随着和弦的结构变化而变化。

      和弦外音在所处的和弦内,常属于不协和音(有的外音虽然协和,但仍具有外音的性质),需要解决到和弦音去。不同类型的外音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一般作下行或上行级进解决,但也有的外音作跳进解决。由于和弦外音的位置、意义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下列类型:

      [1] 经过音、辅助音、邻音;

      [2] 先现音;

      [3] 延留音;

      [4] 倚音;

      [5] 自由外音。

      一、经过音与辅助音

      两和弦音之间以级进形态(半音、全音)形成的外音称为经过音。

      经过音通常发生在弱拍或弱位,其时值一般等于或小于两侧的和弦音,但不可长于它们。经过音可发生在任何声部,但常在外声部;可由自然音构成,亦可由变化音构成。

      1、经过音

      [1] 同和弦间的经过音

      [2] 不同和弦间的经过音

      [3] 两个及两个以上声部构成的多重经过音

      注意:避免经过音构成的*行五度。 (*行五度(parallel fifths)指的是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行五度之出现。出现*行五度会让曲子的声部感觉降低,感觉好像变成了一个声部一样。因为五度太和谐了。但在现代和声中对*行五度的限制大大减小。而传统和声主要是古典时期和早期浪漫时期的和声进行风格。不是所有的和声中都不能有*行五度。有很多的*民族风格的作品中,就有意运用*行五度来增加*民族色彩。)

      附:在一小节中,若是4/3拍的,是表示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在小节中出现的音,你要分清什么是主音,什么是副音,什么是经过音。如67123,其中613是主音,72是经过音。那么,你在配合弦的时候,若是C调,就可以配Am。因为C调的Am和弦音是613,若是12356,你就可以配C和弦,因为2是经过音。像你所说的在一小节中,有345,你可以把4看做经过音。可以配C或G和弦,(C大调时)。C和弦为135,Dm为246,Em为357,F和弦为461,G和弦为572,Am为613,B和弦为属7和弦,它的音为724。知道啦以上的关系,在以后你配和弦时,你就知道,该用什么和弦了。

      2、辅助音

      同一个和弦音之间上方或下方二度(大、小)关系的外音称为辅助音。辅助音对和弦音起着辅助和装饰作用。辅助音发生在弱拍,其时值一般是等于或短于两侧的和弦音,而辅助音可出现在任何一个声部,亦可构成助音的变化形式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助音。

      [1] 同声部的二重助音

    [阅读全文]...

2021-12-17 19:14:26
  • 定语从句that不能省略

  • 教育,英语
  • 定语从句that不能省略

      定语从句that的用法大家了解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定语从句that的用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语从句that不能省略情况

      1.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that有其他意思不可省

      2.有不定代词时

      3.有only时

      4.有序数词时

      5.指人又指物时

      6.有形容词最高级时

      二、定语从句中关系词的省略与不省略

      1.关系代词which,whom,who,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Here is the man (who/that/whom)you're been looking for.

      以下情况不能省略:

      (1)在介词+whom与介词+which中,whom,which不能省略.

      Do you know any shops nearby in which I can buy flowers?

      That is the headmaster with whom my father was talking just now.

      注:当介词放在动词后时,which,whom就可以省略.

      Who is the man (whom) you talked with just now?

      (2)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也不能省略.

      Mr Green,whom you know,is the tallest in our school.

      The elephant is like a spear,as anybody can see.

      (3)在the same ...as,such...as,as...as,the same...that中,as,that即使作宾语,也不能省略I have bought the same bicycle as you have (bought).(指同类用as)

      This is the same book that I rea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at指同一个)

      (4)当由and,but,or等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语从句修饰一个先行词时,第一个关系代词可省,但第二,第三个不可省略.

      This is the book (which) I read yesterday and which I find very interesting.

      2.当that在从句中作补语时可以省略.

      He is not the man (that) he used to be.

      She is all (that) a teacher should be.

      3.在there be 结构中出现定语从句,或在定语从句中出现there be 时,用作主语的关系代词也可省略.

      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This is the best dictionary (that) there is in the library.

      4.状语的省略

      (1)当先行词是reason,而且定语从句中作原因状语时,关系代词可用why,that,也可以省略.

      The reason (why/that) he failed was his laziness.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did it.

      (2)当先行词是way,且在定语从句中作方式状语时,关系代词可用in which,that,也可以省略.

      The way (in which/that) these comrades look at problems is wrong.

      That was the way (in which/that) she worked the problem out.

      注意:当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不省略.

      例如:I don't know the way that/ which leads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s.

      (3)当先行词是time时,关系代词可用when,that 或省略.

      The second time (that) I saw him was in 1980.

      I don't know the exact time (when/that) the sports meet will take place.

      注意:关系代词作宾语有时也不能省略.

      拓展

      1同位语从句

      在复合句中用作同位语的从句叫同位语从句,常常跟在fact,idea,opinion,news,hope,belief等名词后面,用以说明该名词表示的具体内容,可以由名词、代词、短语及句子来充当同位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是名词从句,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对前面抽象名词的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2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是由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定语的作用,所以叫做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作用是作定语修饰主句的.某个成分,通常分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从句两种。

      定语从句不同于单词作定语的情况,它需要放在被修饰的词(即先行词)之后,一般由关系代词来引导,关系代词必须放在定语从句之首。被修饰的词叫先行词,由关系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出。

    [阅读全文]...

2022-02-17 04:29:36
  • 木兰诗中的省略句

  • 木兰诗中的省略句

      在木兰诗中运用了不少特殊的手法,那么在木兰诗中的省略句是哪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重点导析

      1.比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证出木兰并非*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领袖,而南北朝又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惯上的法则。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7.“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10]

      9.“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1-15 03:03:21
  • 定语从句关系词中省略的6种情形

  • 教育,英语
  • 定语从句关系词中省略的6种情形

      定语从句中关系词省略的6种情形关系词有时可以省略,但这只限于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词则不可省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定语从句关系词中省略的6种情形相关内容。

      一、关系代词作宾语时的省略

      当关系代词who, whom, which和that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动词宾语或介词位于句末时的介词宾语时,可以省略。如: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动词宾语或介词位于句末时的介词宾语时,可以省略。如:Is there anything (which) you wanted? 想要什么东西吗? Who is the man (that / who / whom) you were talking to? 刚才和你讲话的人是谁?

      二、关系代词作表语时的省略

      当关系代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用作表语时,可以省略。如:China is not the country (that) it was. *已不是过去的*了。(that作表语)

      三、关系代词作宾补时的省略

      当关系代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宾语补足时,可以省略。如:I’m not the madman (that) you thought me. 我并不是你所认为的那个疯子。(that作宾语补语)

      四、关系副词when的.省略

      用作时间状语的关系副词when通常不能省略,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用于day, year, time等少数几个词后时可以省略(也可换成that)也可换成。如:That was the year (that) I first went abroad. 就是那一年我第一次出国了。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that) we met.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见面的那一天。

      五、关系副词where的省略

      用作地点状语的关系副词where通常不能省略,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用于place, somewhere, anywhere, everywhere, nowhere少数几个词后时可以省略(也可换成that)。如:This is the place (where) they met yesterday. 这就是他们昨天碰头的地方。Have you somewhere (that) I can lie down for an hour? 你有没有一个什么地方可以让我躺一个小时?

      六、关系副词why的省略

      关系副词why通常只用于the reason后引导定语从句,且通常可换成that或for which,均可省略。如:That’s the reason (why, for which, that) he came.

      这就是他来的原因。

      Give me one reason (why) we should help you. 给我举出一个我们应当帮助你的理由。 absent, nothing couldn’t be done. 由于他缺*,什么事也干不成。

      扩展:定语从句练*题

      请看下面一道题

      The letter they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 at last.

      A. arrived B. arriving C. had arrived D. arrive

      对于此题,基础稍差的同学可能选D,认为空格前的 to 是不定式符号,所以后接动词原形;基础稍好的同学可能会选B,知道 look forward to 是短语,意为 look forward to “盼望”,其中的 to 是介词,而不是不定式符号,所以后接动名词;只有基础扎实、语感好、而且细心的同学才会选A,诚如上面所说,look forward to 中的 to 是介词,而不是不定式符号,所以后接动词作宾语时,要用动名词,而不用动词原形。但问题是此句中的动词 arrive 不是介词 to 的宾语,而是句子的谓语。句子的正解分析是:the letter 为句子主语,they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是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介词 to 的宾语是引导该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 that,被省略),arrived 是句子谓语。

      请看以下试题:

      (1) The professor you referred to _________ just now.

      A. comes B. come C. coming D. came

      答案选D,句子主语为 the professor,you referred to 为修饰 the professor 的定语从句,空白处填 came,为句子谓语。

      (2) The theory he sticks to _________ to be of no use in our studies.

      A. proves B. prove C. proving D. be proved 答案选A,he sticks to 是修饰主语 the theory 的定语从句,句子的基本结构为 The theory proves to be of no use in our studies.

      (3) The work he devoted his time to _________ worth praising.

      A. wasB. be C. being D. been

      答案选A,he devoted his time to 是修饰主语 the work 的定语从句。句子的基本结构为 The work was worth praising.

    [阅读全文]...

2021-12-31 14:42:20
  • 五线谱关于省略记号的知识

  • 知识,音乐
  • 五线谱关于省略记号的知识

      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线谱关于省略记号的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可以应用各种省略记号,下面的都是省略号。

      移动八度记号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八度;用8--∣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假如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Con8--∣记在音符的下面,是表示虚线以内的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长休止记号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

      震音记号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

      一个音或一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的记法如下:全音符的震音,音符在三线以上,斜线记在三线以下,反之则在三线以上。

      比全音符小的震音,斜线横穿符干,如果符干还有符尾,斜线则和符尾*行,这时计算斜线的数目应包括符尾的数目。震音的总时值与音符的时值相等。

      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记在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之间靠*记写符尾的地方。震音的总时值等于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中的一个。

      反复记号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

      【高八度记号】

      高八度(Otava)记号是指当旋律中的音过高,需要在线谱上增加许多上加线,从而引起在识谱认音方面的困难时,为了减低这种困难,而在乐谱(多为高音谱表)上方用高八度记号来表示该记号下的音是高八度的音。它的记号是用数字“8”或“8va”记写在乐谱的上方。

      【低八度记号】

      低八度记号是指当旋律中的音过低,需要在线谱上增加许多下加线,从而引起在识谱认音方面的困难时,为了减低这种困难,而在乐谱(多为低音谱表)下方用低八度记号来表示该记号上的音是低八度的音。它的记号是用数字“8”或“8va”记写在乐谱的下方。

      【高八度重复记号】

      高八度记号是指当旋律中的音过高,并且是八度同奏,这就需要在线谱上增加许多上加线,从而引起在视谱、认音方面的困难时,为了减低这种困难,而在乐谱(多为高音谱表)上方用高八度重复记号来表示该记号下的音是该音与其高八度的音同时奏响。它的记号是用“con8”记写在乐谱的上方。

      【低八度重复记号】

      低八度记号是指当旋律中的音过低,并且是八度同奏,这就需要在线谱上增加许多下加线,从而引起在视谱、认音方面的困难时,为了减低这种困难,而在乐谱(多为低音谱表)下方用低八度重复记号来表示该记号上的音是该音与其低八度的音同时奏响。它的记号是用“con8”记写在乐谱的下方。

      【长休止记号】

      长休止记号是指在音乐进行时该声部或该乐器长时间处于休止状态,为了减少乐谱记写的麻烦和浪费,而用长休止记号来标记出所需休止的小节数。它记写在线谱的第三线上,用|-16-|来表示,其上的数字表示需要休止的小节数。

      这种记号常用于管弦乐队中乐器的分谱。

      这是一种典型的节奏变化,乐曲进行时,突然的三连音将给人节奏“错位”、不稳定的感觉。乐谱表示为连音线中间有个“3”的标记。实际演奏中,3个音往往不是完全*均化的“三等分”,一般,第一个音的时值要稍微延长一点,这样,错位和倾向稳定的感觉会更强烈。

      由于音符的时值是二进位,所以一个基本音符只能分成均等的二部分、四部分、八部分、十六部分……等。一个附点音符只能分成等分的三部分、六部分、十二部分……。以上这种音符的均分,叫“基本划分”。

      将一个基本音符或附点音符分成基本划分所无法划分的等份,这就叫“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连音符”。

      连音符的标记。是用*数字记在靠*共同符尾的地方。没有共同符尾时,则需用中括弧括出。在简谱则用开口的小括弧.中间写上数目字,记在音符上面。

      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三连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喊别人的名字(xxx)时的节奏一般就是三连音。这里举例说明一下,我们大家都会唱的《义勇军进行曲》,里面就用了一些三连音的节奏。

      首先,三连音这个时值节奏型里不会只包含两个时值一样的音符。这种情况理论上是可以存在,但从3=2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三连音就多余了。

      就三连音的本质来看,你可以把它当成是3/4(或3/8)拍子的一个小节,那在这样的拍子下,一个小节能有几种两个音符的组合情况?

      前面已经说了,不会有两个均值的音符,那么也就可能会有下面几种情况(就3/4拍一个小节来说):

      1.一个四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顺序可以颠倒)

      2.两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四分休止符

      3.带有八分音符或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组合连音,总时值等于一个二分音符)。

      对于由三个四分音符组成的三连音,乐理上就是指把二分音符均等的分成三份。

      在上述第一种情况里,就是把其中的两个音符合成一个音符,也就是由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二分音符构成的三连音。这个三连音里的二分音符与总时值的二分音符意义不一样,它的时值是总时值的2/3。

      而牵涉到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你把三连音里的三个四分音符换成六个八分音符,看似可以理解,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六连音了。而这个六连音,又可以分成两个独立的由八分音符构成的三连音。按照这种方法,在牵涉到八分音符的三连音里,看似比较复杂,实则换一种记谱方式就会一目了然。

      比如在二分音符的时值里构成的三连音,前面一个音符是八分音符,而另一个音符占有剩下的时值,那么就按刚才说的方法,把这个三连音从中间分开,那就会得到一个时值等于四分音符的三连音和一个四分音符。而这个的三连音里,是一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其实也就是和前面第一种情况一样了。

      基本乐理知识

      1:音的产生: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音的主要性质: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音的分类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二):音阶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1:音阶的定义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

      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均律來作为学習音乐的基礎,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音阶的分类基本乐理知识入门

    [阅读全文]...

2022-05-12 00:51:25
  •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

  • 道德
  •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

      道德模范,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道德”一词起源于《道德经》,在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作为模范道德人物,不仅要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要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起模范带头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精选7篇),欢迎阅读!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党员,*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1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15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添负担了,*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好人榜”。

      XX,女,现年66岁,*党员,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三十三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婆婆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原丈夫在部队,自己在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养育儿女,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部队突然患病,于1979年去世,公公也于1981年病逝,所有的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多重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女人,这时的上有婆婆,下有三个儿女,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和儿女,她与小自己七八岁的小叔子结了婚,一起侍奉着婆婆。

      婆婆出生于1921年,自丈夫去世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为了能让婆婆活的更开心,总是耐心的开导她,见她心情好了以后才去干农活,一日三餐也总是按时做饭,做好饭后总要先给婆婆盛好饭,让她先吃,然后儿女们才可以吃。谁知好景不长,在2006年,婆婆突然得了中风,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农村,治疗中风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一些中草药来延缓病情的蔓延,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年底就开始卧床不起,也就开始了漫长的护理。随着病情的加重,婆婆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了让婆婆吃得卫生、吃得不可口,每次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然后端到床前一口一口的喂。由于长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保证婆婆的床铺干燥,隔一二天就要给婆婆换洗床铺,开窗通风;尤其婆婆要洗澡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当家人都不在家时,只能自己一人给她慢慢擦洗,特别是婆婆的大小便经常弄得整条裤子都是,这时是她最难受的时候,常常是澡未洗完自己就已经呕吐得不行了,即使这样,硬是没吭一声,一直坚持到婆婆去世。

      在XX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虽然没有好转,但却生活得很舒心,婆婆于2013年冬天去世。婆婆去世了,儿媳无怨无悔地侍奉婆婆的精神,却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

      她,女,生于1975年,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会计师,县级骨干教师。曾教学胜利中学职高财经专业课程,现教学胜利中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兼职胜利中学主办会计及食堂会计。

      她自觉饯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尽职守。在领导心目中,她吃苦、虚心、诚信肯干;在老师及教辅后勤职工眼中,她热情、温和、真诚待人;在学生的记忆里,她严厉、慈祥,以身作则。自1995年走上讲台至今,15年风雨,她在教育系统这块园地里坚持信守承诺,默默奉献,成长为极具高度信誉的教育工作者。

      1998年那年的寒假的一天,她答应图书管理员(路途遥远她提前回家)帮她代理发放学生寒假作业,记得那天天下着大雪,年关街道做生意的摊位十分拥挤,占据了进学校大门的道路。

      当时一车寒假作业书无法进入校园,学校教师已放假离校,她为了及时地发放学生寒假作业,二话没说,向总务主任汇报后,及时搬运了那一车的书,因为一天的劳累过度,身怀三个月的孩子流产了,晚上当她的丈夫看着刚从医院清宫回家脸色苍白的妻子,夫妻二人紧紧抱作一团痛哭一场,她这时唯独的是感到对丈夫的愧疚。第二天,她没有把此事告诉学校领导,还坚持在两天后把那一车的作业书发到了来校领成绩单的所有学生手里,看着师生接过寒假作业,欣喜的她将泪水化作了满脸的笑容,同时也承诺了朋友的嘱托。她一向是只要教师请教帮忙的事,只要是她能够办得到的,她会承诺并守信地办好,譬如,指导雷老师等教师制作课件,她会尽心尽力,直帮忙到课件完成,她时时如此实心办事,真诚待人,得到了同事的好评。

      她由于长期在繁杂的事务中劳累工作,患上了颈椎病,经常带病工作。2006年,她带高三(8)班的专业课,自开年后旧病复发了,整天的头晕眼放花,县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诫地对她说:“你的病很严重,务必住院理疗。”为了信守承诺,圆满地送走这届学生这个信念,让所带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一向坚持到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天,晕到了直接被送到了罗田县万密斋医院。那一年高考成绩,她所带的专业*均分居全县职高第一,激励了许多学生,其中,方浩同学专业高考成绩296分(总分300分)居全省高考专业总分第一名。

      多年来,她一向战斗在高三专业学科教学的第一线,同时兼学校主办会计、食堂会计等职,虽然负担重,但教学成绩一向很突出。胡水凤十分吃苦敬业,并一向克服多重困难,因材施教,如每年在高考前她都要给学生打印100多条课本上的名词解释,她总是带头先示范背一遍给学生听,然后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背完。记得有一个学生方某记忆不好,在专业课早自*上连续两周都背不下十条,胡老师于是找他谈话,教他巧记、活记,千方百计激励他努力,并承诺牺牲自我休息时光给他辅导,直到他背完为止。说到的事她能做到,她一向利用课余时光到班级辅导学生。这一举措,她一向都能落实践行,从没失言,与她同教学高三的老师都有目共睹,一向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教师。

      无论工作多么忙,她坚持业余学*,感染师生勤奋好学,为此,*五年来,她还学与写合作,教与研合作,取得了许多奖项,如:公开课证书1个(2006年县一等奖),论文证书16个(其*家级3个、省级4个、市级3个、县级6个),教学设计及案例证书7个(其*家级2个、省级1个、县级4个),课件证书10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2个、县级6个),高考试题评析及预测证书1个(国家级),课题论文证书1个,辅导学生获奖证书2个(省二等奖)。辅导学生在市级报刊发表*作2篇,罗田县科学发展笔谈论文1篇。同时在市级以上报纸发表教育类论文9篇;经济类论文5篇,在专著书刊上发表教育论文7篇;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新闻宣传300余篇。

      她在财务工作十五年中,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认真遵守财务人员廉政规定,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维护财务会计声誉,筑牢廉洁思想道德防线,工作中始终注意不与食堂采购实物单位及个人拉拉扯扯,不借付款之机谋取私利,吃请不到、送礼不要、不拿原则做交易,也决不去乱收费,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学校会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在*几年的“普九”攻坚工作中,她作为此项工作的重要成员会计,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做到从大局出发,服从领导安排,对社会负责,将“勤俭节约,用心服务,取信于师”的宗旨贯穿于财务工作始终,努力做到及时报帐、认真做帐,她廉洁自律。多年来,她的财务工作一向得到上级好评,多次被县教育局评为计划财务先进个人,十几年来财务成绩居全胜利镇第一,食堂财务会计业务精通,自我根据学校自身状况,设计了一套适合学校食堂的财务电子帐本,试试用了几年,效果很好。在教辅后勤人员心目中具有公正、廉洁、为民的良好形象。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这是她工作十几年来的真切感受,工作虽然艰苦,但她更多感到的是爱的快乐。用她自我的话说:我饯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尽职守,永不言悔。她先后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高中学科先进带头人、县级优秀教师、教育宣传工作模范通讯员。

      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xx年xx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2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重要思想。在他的学*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三十年的*凡工作中。他工作*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阅读全文]...

2022-01-27 16:54:50
  • 春暖花开的八字句 列举十句八字的诗词或优美句子?

  • 春暖花开,优美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梦醒繁华,一城荒芜。

    春宵酒醒,芬芳何寻?

    一叶落寞,万物失色。

    雪落无痕,雁过留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zhí zǐ zhī shǒu,yǔ zǐ xié lǎo】: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释义】这句话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 而在种种承诺面前,爱情的承诺应是最动人心魄的了,*凡而真诚的诺言最为感人。两千四百年前的承诺至今在耳久久回荡,令人感慨岁月所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回答。

    向来缘深,奈何情浅:出自顾漫 的《何以笙箫默》。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王风·采葛》。【原作】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曹操的《短歌行》中也有此句。

    春暖花开应该是后半句,而且这不是一句谚语,是一首抒情诗。全句应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关于这首诗歌的简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一9吧9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对“永恒”、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第三节写诗人对世界的祝福。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 作品原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法作品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

    春暖花开应该是后半句,而且这不是一句谚语,是一首抒情诗。全句应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阅读全文]...

2021-12-10 03:32:14
省略号列举句子 - 句子
省略号列举句子 - 语录
省略号列举句子 - 说说
省略号列举句子 - 名言
省略号列举句子 - 诗词
省略号列举句子 - 祝福
省略号列举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