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关于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44) 说说(28) 名言(40) 诗词(2k+) 祝福(6) 心语(9k+)

  • 《晚秋夜》赏析

  •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

      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

      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

      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

      风吹白露衣裳冷!

      白居易诗鉴赏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易*人。

      历代诗家惯将白居易、元稹看成一个诗派,而以通俗归结。其实,元、白虽以通俗而驰誉诗坛,但他俩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惯、出身、经历不同,其诗风亦迥然有别。苏轼曾说:“元轻白俗。”

    整理:zhl201704

    [阅读全文]...

2022-06-26 14:28:34
  • 《秋夜曲》赏析

  • 秋夜
  • 这首诗虽然不像《秋思》等诗那样委婉含蓄,但闺思之情也暗藏景中,且在对丈夫的思念中,更添一层关怀温润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下面有比较详细的注释哦。

      秋夜曲

      张仲素

      *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张仲素诗鉴赏

      张仲素可以说是唐代写闺情诗的好手。他在这方面的佳作相当多,每一首几乎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就拿这一首来说,虽然也是描写闺中女子思念戍边丈夫的,却与他的《秋思》、《春闺思》等同类诗作判然有别。

      一般说来,绝句讲究精炼,不提倡用叠字,至少不象七律用得那么多。而这首七绝的开头两句中,却分别连用了“*”、“漫漫”两个叠词。句中使用叠字,往往都有两个特点:第一、多以形容词的身份出现;第二、总是为了强调或特别说明一种事物或现象时才用。就拿此诗中的“*”和“漫漫”来说,它们也都是形容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但无论是形容漏水声音,或是形容轻云形状变幻,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这就是描写秋夜的时间之长。而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所以“*”、“漫漫”虽然多费了一些笔墨,但它们在表现女子思夫的时间之长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如果再深入分析,这两句诗似乎还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启示:*漏水固然可以暗示时间的消逝和漫长,而月光从被漫漫的轻云遮挡至渐渐露出,则可以更进一步说明秋夜的漫长,并且通过这样的描写,烘染出了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氛围中去找寻或设想那位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这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极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这里的“暗虫”虽然很难说是对戍夫的一种直接比喻,但它被冷得整夜哀号的声音,却的确使这位少妇感到天气凉了,联想到了远在边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还很单薄,该赶快寄衣服给他了。所以末句才发出了“征衣未寄莫飞霜”的乞求。如果没有第三句中的“逼”字和秋虫的哀鸣,那么末句的“征衣”、“莫飞霜”等也就无从谈起了。

    整理:zhl201703

    [阅读全文]...

2021-11-28 04:02:03
  • 《秋夜寄丘员外》赏析

  • 秋夜
  • 秋夜寄丘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寄丘员外【诗文解释】

      怀念你在这秋天的夜晚,在清凉的夜里散步吟咏。空山中不时落下松子,幽居的人应该还没有入睡。

      秋夜寄丘员外【词语注释】

      君:指丘丹。丹曾官仓部、祠部员外郎。

      属:适,正值。

      幽人:隐士。此时丘丹隐临*山学道。

      秋夜寄丘员外【诗文赏析】

      清凉的秋夜中诗人怀念友人,徘徊吟咏,推想友人也一定没有安眠,把两地相思连在了一起。这首诗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语言浅显,情意深厚,回味无穷。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4-23 00:30:28
  • 秋夜与江上秋夜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 秋夜,阅读
  • 秋夜与江上秋夜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学*、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夜与江上秋夜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①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井梧,即井边梧桐。

      *题:

      (1)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第二首: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

      (2)第一首:“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梧桐萧萧、秋月悬挂的高远、疏朗秋夜月色图,衬托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

      第二首:“月在浮云浅处明”展现了风停雨驻、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秋夜月色图,表达了作者宁静、愉悦的心境。

      诗歌赏析:

      《秋夜》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江上秋夜》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

      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

    [阅读全文]...

2022-05-23 23:07:56
2022-02-02 14:44:33
  • 中秋夜潮古诗翻译及赏析

  • 秋夜
  •   原文: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创作背景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早在北宋,苏轼就写过《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首绝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南宋辛弃疾也写过《摸鱼儿·上叶丞相》等上乘之作。史达祖这首题为“中秋夜潮”的《满江红》,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正是继承苏...查看全文...

      赏析

      史达祖本来是一位“婉约派”的词人。前人之所以盛赞他,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那种婉丽细腻的词风。其实,他的词风并不局限于“婉约”一路。像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见的豪气激情,在风格上也显得沉郁顿挫、激昂慷慨,这就可以大大帮助读者加深对其人、其词的全面了解。因为是写“中秋夜潮”,所...查看全文...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查看全文...

    [中秋夜潮翻译及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6-24 00:31:29
  • 《秋夜喜遇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

  • 秋夜
  • 《秋夜喜遇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夜喜遇王处士》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头两句“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主要写诗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晚归途中,与王处士相遇;后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与好友相遇时的自然景色。全诗以情寓景,以景托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夜喜遇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览。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代: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译文」

      在屋北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野收割黄米归来。

      在今晚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穿梭飞舞的萤火虫从旁助兴。

      「注释」

      ①处士:对有德才而不愿做官隐居民间的人的敬称。

      ②北场:房舍北边的场圃。

      ③芸藿(hu):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

      ④东皋(gāo):房舍东边的田地。皋,水边高地。

      ⑤刈(yì):割。

      ⑥黍(shǔ):即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籽实淡黄色,常用来做黄糕和酿酒。

      ⑦萤:萤火虫。

      鉴赏

      作者王绩由隋入唐,诗风朴实自然,一洗齐梁华靡浮艳的旧*,在唐初诗上独树一帜。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小诗,质朴*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诗情。颇能代表他艺术风格。

      前两句写农事活动归来。北场、东皋不过泛说屋北场圃家东田野并非实指地名。“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诗句点明归隐躬耕身分。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农事活动。这两句**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淡到几乎不见有诗。但这种随意*淡语调和舒缓从容节奏中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惯和一片萧散自得、悠闲自如的情趣。王绩归隐生活条件优裕。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田间劳动,只是他田园生活一种轻松愉快的点缀。这种生活所造成心境和谐*衡,是下两句所描绘“秋夜喜遇”情景的'背景与条件。“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辉映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穿梭飞舞着星星点点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意致和欣然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宁静安恬。这里对两相遇场面没有作任何面描写也没有一笔写“喜”字,但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词语点染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快意微醺,那种心境与环境契合无间、舒适安恬以及共对如此良夜幽景,两位朋友别有会心微笑和得意忘言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读者面前了。

      以情驭景,以景托情,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但每景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

      由于善于调动场景以映衬心境,因此,诗人没有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中跃然纸上了。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无华,清新自然,摆脱了六朝的绮靡诗风,在唐初诗坛独树一帜。

      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不少诗篇尽管流露出对封建礼教羁束不满却又往往表现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思想。他名篇《野望》同样不免有这种消极倾向。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他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之长但有时却过于率直质朴而乏余蕴。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优点又融情入景,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意境。从田园诗发展上看,陶诗重写意,王维田园诗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先声。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属于未来诗歌发展时代作品了。

      创作背景

      贞观初年,王绩弃官回乡。他心念仕途,却又难以显赫发达,便归隐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此诗即为作者归隐期间所作。

    [阅读全文]...

2022-03-03 03:58:21
  • 秋夜曲张仲素赏析(秋夜曲张仲素古诗翻译)

  • 秋夜
  • *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壁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编者叹:这首诗大家不要想歪了。*是声音的意思,拟声词,说的是计时的滴漏声。对于我们熟悉的秋夜而言,或许安静是另外一种意境,给我们另外一种感觉。有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嘈杂纷争的世界里会觉得没有那么惬意,或许就是因为繁杂的环境给我们造成了心态的烦躁。其实当我们安静下来看着四周,可能就会发现,在很多嘈杂中我们忽视的景色和景象,也会让我们注意到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比如那些小虫、角落里的凝霜,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在安静的夜色中,让我们用安静的心态去欣赏曼妙的云朵和月光,去聆听生命的敲击和吟唱。

    [阅读全文]...

2022-03-28 06:34:59
  • 秋夜曲唐王维的古诗(秋夜曲唐王维注音版赏析)

  • 秋夜
  •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编者叹: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诗人的作品有一种玄妙的感觉,仿佛境界到了另一个层次,但不要惊奇,可能就是将人的精神融入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以物拟人。当秋夜场景中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人情之时,是否也就多了几分古灵精怪呢。秋夜微凉,薄衣单裙,拨动心弦,如此之下,空房反而变得如此神秘而充满了期待。想必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应当和我们一样吧。

    [阅读全文]...

2022-06-17 04:07:16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 秋夜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句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出自] 南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将晓:天将要亮了。

      篱门:篱笆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摩天:迫*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名句: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河:黄河。仞:古时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摩天:天接触,形容很高。

      这两句大意是:万里黄河滚滚东流,奔腾入海;巍巍高山峥嵘雄峙,上接苍天。

      译文1: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译文2: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

      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阅读全文]...

2022-04-14 08:18:10
相关推荐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句子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语录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说说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名言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诗词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祝福
描写秋夜的句子赏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