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冯至摘抄

关于杜甫传冯至摘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传冯至摘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传冯至摘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传冯至摘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97) 说说(17) 名言(51) 诗词(606) 祝福(1) 心语(2k+)

  • 杜甫的名言名句摘抄

  • 杜甫,名言
  • 杜甫的名言名句摘抄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名言名句摘抄,欢迎大家分享。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5、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13、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14、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15、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7、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19、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

      23、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27、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2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0、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3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3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8、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3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0、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4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3、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4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4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4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9、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阅读全文]...

2022-04-11 16:55:34
  • 杜甫的诗句摘抄大全

  • 杜甫
  • 杜甫的诗句摘抄大全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句摘抄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2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2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2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2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9、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3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3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7、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4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9、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阅读全文]...

2022-06-13 13:46:39
  • 杜甫:客至

  • 杜甫
  •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注释:

      1、盘飧:泛指菜肴。

      2、旧醅:隔年的陈酒。

      3、取:助词。

      译文: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

      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赏析:

      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阅读全文]...

2022-03-20 00:59:19
  • 杜甫《至后》译文及赏析

  • 杜甫
  • 杜甫《至后》译文及赏析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杜甫《至后》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至后》原文: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至后》译文: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至后》注释:

      1、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2、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3、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白马如练。”东汉《张湛传》:帝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又谏矣。

      4、金谷、铜驼: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石崇《金谷诗序》:“余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陆机《洛阳记》: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头,夹路相对。

      5、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6、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7、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至后》赏析:

      第一句准确地写出了冬至的特点:一年中日最短,影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日渐长而影渐短。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在成都(剑南),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而且与严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心情十分低落,所以就思念起了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他与李白当年也正是在洛阳相识的。

      第二句中青袍白马,指的是自己当前的处境,指闲官卑位,这里作借代用,也可指处于闲官卑官中的自己。随即他又说,故乡洛阳已经物是人非。当时安史之乱,洛阳已经沦陷。这里的金谷,指的是金谷园,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这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处名园。铜驼,指的是铜驼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常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或者指代洛阳。但洛阳城里的“金谷铜驼”并非故乡的典型特征。诗中的“金谷”与“铜驼”,已十分清楚地告知我们,杜甫在剑南所思念的洛阳,是可肯定为其故乡的.。而诗中的“非故乡”,并不是指洛阳不是杜甫的故乡,而是说:但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的风景,因遭受了安史之乱而使其非昔日可比了。正如《杜诗详注》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

      最后两句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诗人说,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

    [阅读全文]...

2022-07-14 13:37:25
  • 小至杜甫古诗文赏析(杜甫的小至译文)

  • 杜甫,古诗文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54岁的杜甫,在四川夔州过的冬至。他的祖籍虽然是湖北襄阳,但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亲兄弟姐妹多半在此。河南应该算是他此时最想回去的家乡。

    54岁放在古代官僚级别也不算老年,但是杜甫其实已经和官场脱了节。自45岁安史之乱中投奔肃宗,有了左拾遗的官职,由于太过耿直,得罪了皇帝,他的官并没有做多久,就下课了。此时国家不太*,他失去了薪水保障,开始了颠沛的生活。去秦州,下四川,拖儿带女,忍饥挨饿,最后落脚在夔州。在这里,他替公家管理田庄,并自己买了点果园,和家人一起劳动,略有积蓄。但是接*十年的颠沛忧患,也让他有病缠身。或者在短暂难得的清*里,他感到了自己的日暮,于是开始筹备回乡。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节日。周朝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太阳象征帝王,这一天,虽然是太阳行在黄经270度,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太阳离北半球最远的一天,但是也是太阳回归的开始,在冬至交节之后,太阳逐渐北行。

    所以古代帝王这天会有隆重的祭天仪式,冬至虽至,是深冬,也是太阳开始回归,春天虽然没有到来,但预示春天的脚步已经从南方走来。

    杜甫曾经身为朝官,也见证过天宝时代冬至节朝廷与民间的隆重热闹,而民间也以冬至为重要的佳节,在冬天里庆贺春之回归,就算是这荒远的四川深山,也有过年过节的氛围。一年将终,怎么不让人百感交集。

    杜甫是难得的轻快。又一年冬至,又一个春天的期盼,如果从前根本思乡却难以回乡,困在窘迫里,那么今年应该小有不同。

    “刺绣五纹添弱线。”

    这是说的冬至之后,白天太阳会渐渐长些明亮些,而女子可以开始在日光下绣花。同时五色线也代表太阳光,会在冬至后更加多彩和明亮。

    “吹葭六琯动浮灰。”

    古代人真的就相信,蒹葭的灰可以感知冬至节气的到来。这种葭灰占律的仪式,从远古保留到清朝乾隆时期。那么古代冬至节,天文官员会用重*重的仪式表现这种神奇。虽然被当代科学证伪,但是古代人就相信,冬至节这天,会有葭灰在没有人力干涉的前提下,应对天地之气飘舞。那是一种大地春回的启示和壮观。

    至少冬至节已经和人们的精神心理紧紧相关,这是春天的序曲。

    2019年1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畔植物枝叶挂满了冰冻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其实柳并未发芽,而梅只是打着骨朵。但是在有希望和愿望人的心中,那是指日可待的。

    你看看这柳树还有半个月就发芽了吧,那柳树已经有蓬勃的春意,蓄势待发,虽然深山多寒,有时候会遮挡日光,但是梅是报春之花,随时准备在冬天里开放呀!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里自然的景色和家乡没有两样,让孩子来眼前,给当爹的我倒酒,我的酒杯就在手掌心。

    当然由于古汉语的变迁,这句诗有不同的解读,是叫孩子斟满自己手上的酒杯,还是叫孩子在冬至节也喝一杯并亮出杯底,不得而知。但这样的温和美好的亲子互动,证明这个节气里家庭的温馨舒畅。

    因为杜甫还有个愿望,一定会带着孩子家人回乡。

    2020年4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边柳枝摇曳。

    这首诗有一种岁月沉滞后的小欢喜,小欣快,不是简单的歌颂节气的到来,而是融合了人生的滋味。一切季节人生的寒冷都是一个过程,只要你心里有盼望,那么春天会提前和太阳一起投射到心底,升起人生的希望和愿望。

    随着杜甫身体状态的越来越差,两年后,他正式踏上回家的旅途。只是他的盘缠是预料中的够,但安史之乱对国家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还在,比如回乡路,受阻地方的叛乱。而杜甫竟然在路上和船上走了两年,最后病逝在湖南的一条船上。

    但是我相信他的心如同冬至后的太阳和梅花,一心向往的是安定的家乡家园,那是悲凉中不灭的希望愿望,是春天的渴望。

    那么冬至节,在传统中有几个重要的为当代人忽视的知识。

    一,冬至,不是冬天到了,是冬天的太阳最远。

    二,冬至阳生,是冬至后太阳回归,大地春天重新归来。

    你有什么要心愿对太阳祈福的,且放在冬至这天,太阳知道你的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阅读全文]...

2022-06-04 08:55:55
  • 杜甫《客至》

  • 杜甫
  •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注解】

      1、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2、舍:居住的房子,指家。《鬼谷子· 本经阴符》:神归其舍。

      3、但见:只见。此句意为*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皆:都是。

      4、缘:因为。

      5、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借指贫苦人家。

      6、飧(sūn):亦泛指熟食,饭食。 《左传·昭公五年》:“飧有陪鼎。”

      7、市远:离市集远。

      8、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9、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旧醅(pēi):醅,泛指酒。旧醅,隔年的陈酒。

      11、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12、呼取:叫,招呼。取:助词。

      13、尽:喝完。余杯:余下来的酒。

      【翻译】

      房前屋后都涨满了春水,把我的草堂和外界隔绝了,每天只能看见成群结队飞来的沙鸥。老夫院中的花间小道儿不曾因为因为您的到来而打扫过,这柴门也是今天才刚刚为您打开的。这里离集市太远,再加上老夫家境不济,不能为您置办什么好饭菜,只能用这家酿的陈年老酒招待您。如果您愿意邀请邻居家的老翁过来一块儿喝两杯,那我就隔着篱笆叫他一声!

      【韵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诗语亲切,如话家常。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这是761(上元二年)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评析】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阅读全文]...

2022-02-01 23:17:41
  • 杜甫的诗

  • 杜甫
  • 杜甫的诗

      杜甫在*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3、《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4、《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入间能得几回闻。

      7、《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阅读全文]...

2022-01-13 04:36:19
  • 新唐书杜甫传原文翻译

  • 杜甫
  • 新唐书杜甫传原文翻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新唐书杜甫传原文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原文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城可信云。

      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适逢安禄山叛乱,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临时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后来杜甫逃了出来,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琬是*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琬,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建立有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琬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最当白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可是皇帝从此很少罢免和录用了。

      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后来向南去,客居耒阳,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注释

      振:通“赈”救济。

      客:客居、漂泊。

      飨:供奉鬼神、祭祀。

      奏:呈献。

      试:考试。

      世:代。

      迨:到,等到。

      窃:私下。

      故事:旧业,祖业。

      虽:即使。

      其:难道。

      会:恰逢。

      避走:逃到……避难。

      亡走:逃奔,逃到。

      上谒:通名进见尊长,此指进见皇上。

      布衣:*民。

      细:小,轻微。

      解:怒气消解。

      所在:到处。

      寓:寄居。

      弥年:经年;终年。

      辄:就。

      再:第二次。

      表:上表推荐。

      以:因为。

      世旧:世代交谊。

      诣:到。

      或:有时。

      乃:竟然。

      中:内心,心中。

      衔:怀恨。

      涉旬:经过十天。

      具:准备。

    [阅读全文]...

2021-11-29 20:44:13
  • 《宾至》杜甫唐诗鉴赏

  • 杜甫,唐诗
  • 《宾至》杜甫唐诗鉴赏

      《宾至》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直叙情事,描写作者于僻居老病之中有贵客不期而至而竭诚款待情事,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宾至》杜甫唐诗鉴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

      杜甫诗鉴赏

      这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诗题一作“有客”。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相知之客”,从选辞上,是“各见用意所在”(陈秋田)的。诗中未确指“宾”之姓名,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可见此客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

      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三、四句写惊讶之情。“江干”,江边。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为此诗人说,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车马”枉驾暂“驻江干”。“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五、六句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仄协调。这句说:你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相饷,也算尽礼了。“百年”意同一生。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七、八句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供给”指酒肴。“药栏”,花药之栏,“看药栏”,即看花。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

      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

      “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餐”,在杜甫笔下,一为自谦之辞,一为自伤之语,也是诗人自慨*生的深刻写照。

    [阅读全文]...

2022-04-05 09:15:37
  • 杜甫《客至》诗词原文及赏析

  • 杜甫,古诗文
  • 杜甫《客至》诗词原文及赏析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客至》诗词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释】:

      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但:只。

      缘:因为。

      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飧:熟食。

      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旧醅:没过滤的陈酒。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翻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赏析】:

      《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该诗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题意。

      【阅读训练】: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2.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3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5.前二名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答: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答: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3.答: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答: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5.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二句,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

      拓展:

      杜甫客至教学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做了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杜甫的《客至》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先给这节课定下一个指导思想:“教是为了学会用”,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给这节课定了一个课题:学*的迁移运用——例说《客至》。围绕着一课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例学《客至》,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咬文嚼字;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鉴赏训练。为使教学更加完美,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每个细节都仔细推敲,尽量不漏多余,不旁逸斜出。

      经过如此准备之后,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课堂。课堂教学按想象的节奏顺利进行,当分析到诗歌的第一联时,我预先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然后与我出示的画面相对比,图文并茂,再配一古典音乐,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升华。然而当我出示画面问到“同学们想象的画面和屏幕上的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不一样。”我一下懵了,这是我没有意料到的。本想着同学们的回答是“一样”,然后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这突如其来的“不一样”让我有点不知所措,片刻的慌乱之后,我抓住一句“作者强调的是水多”勉强让学生接受,教学才得以继续。这节课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褒奖,在大赛中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可教学中的那一段意外,让我在课后陷入深思。

      思考点一:自认为很周全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不能够按预想的情节顺利完成?

      思考点二:学生为什么没有按照预想的回答“一样”?

      思考点三:课堂上应急时“作者强调的是水多”这句救命的稻草是否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自我反思和与教研组老师们共同探讨后我认识到主要问题出在备课这个环节上:

      1.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总是在想自己怎样讲会更精彩,更多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成为被我设计的对象,从我的理解、我课堂教学需要的角度去设计学生的活动,看似很严谨的教学环节其实成为了为精心学生设计的“套”,教学过程中总是想引导学生往自己的“套”里钻,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和年龄特征,这样做显然把课堂教学的本末倒置了,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限制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拓展。

      2.课前在图片的选择上,选的不太好,图片中的水呈现灰绿色,没有生机,学生看了当然会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如果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多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的角度想想,在图片的上可能会选择的比较明亮一些的;如果不是一幅图,而是让学生从同是以水为主题的几幅图片中选择自己认为与诗意最接*的并给解释自己这样选的原因,这样学生的自由空间会更大,而且在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升了诗歌本意的理解。

      3.课后细细推敲自己在课堂上抓住的那句“作者强调的是水多”的解释,虽然与诗歌所表达的真实意境吻合,但是并不是给学生最好的解释还是在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之所以说“不一样”,是因为在他们头脑中存在的是一个风景幽雅的,万物皆绿的图景。这说明他们恰恰没有完全依据诗句加以描绘,没有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皆”,如果自己能够顺势抓住关键词引导一方面能够让学*理解画面中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而且能够让学生对“咬文嚼字”对诗歌学*的重要性,更能让他们对这一鉴赏方法记忆忧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在一节有学校*三十位老师听课的公开课上学生勇敢说出“不一样”,这是我们学生难能可贵的诚实和求真的精神,这是让我很感动的一点,我们教学应该更尊重学生、尊重学*学*的个性,而不应该是抹杀个性。

      总之,发生在课堂上的“意外”其实是自己备课中对学生学法不够重视所导致的,使我更加认识到“备学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如何备好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当然,备好学生应该立足于对学生真实学*水*和思想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学中的“有心人”。

    [阅读全文]...

2022-01-12 11:46:56
杜甫传冯至摘抄 - 句子
杜甫传冯至摘抄 - 语录
杜甫传冯至摘抄 - 说说
杜甫传冯至摘抄 - 名言
杜甫传冯至摘抄 - 诗词
杜甫传冯至摘抄 - 祝福
杜甫传冯至摘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