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关于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89) 语录(58) 说说(148) 名言(16) 诗词(1k+) 祝福(12) 心语(2)

  • 潼关古诗赏析(潼关原文和译文)

  •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誉为“秋思之祖”。

    8.下列诗句中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达的情感。《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环境图,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而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诗人离家日久,想到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出自谭嗣同《潼关》: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坦。写河、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的远大的抱负。用拟人的修辞,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友好使者,借明月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出自曹操《观沧海》: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9.王国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3分)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加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更通俗地来讲,可以在原句翻译的基础上,加入生动语言加以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古老的道路上,瑟瑟的秋风中,走来一匹瘦马。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阅读全文]...

2022-06-08 17:40:50
  • 潼关古诗赏析(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 初一,语文
  •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阅读全文]...

2021-11-26 05:02:50
  • 潼关古诗名句赏析

  • 经典
  •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古诗名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

    2、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

    3、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4、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

    5、日从秦虢多游嬉。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

    6、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鸣鞭后骑何躞蹀,

    7、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8、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篲争珠玑。八姨新起合欢堂,

    9、翔鹍贺燕无由窥。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

    10、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堂中特设夜明枕,

    11、银烛不张光鉴帷。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

    12、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三郎紫笛弄烟月,

    13、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14、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金沙洞口长生殿,

    15、玉蕊峰头王母祠。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

    [阅读全文]...

2022-04-24 03:56:46
  • 关于《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赏析

  • 古诗文
  • 关于《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自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踟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望西都,意踟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踟躇伤心呢?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阅读全文]...

2021-12-13 01:42:13
  • 潼关吏原文翻译赏析(杜甫潼关古诗翻译)

  • 杜甫
  • 历史上的潼关,扼西北之咽喉,掌帝京之门户,东汉末年曹操马超潼关之战、安史之乱哥舒翰痛失潼关、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破潼关一举攻入长安建立大齐*…如今,故城已去,我们只能从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窥得古代潼关曾经的雄姿。潼关吏便是其中之一。

    《潼关吏》属“三吏三别”之一,是一首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最早起源于汉魏时期,是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题下有小注:“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明皇听杨国忠言,力趣出兵,翰抚膺痛哭,而出兵至灵宝潼关遂失守。”《潼关吏》便是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径潼关时,看到此处战乱未*,将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关城,有感而发所创作。

    开头四句“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是对筑城的将士和潼关关防的总体介绍:漫漫潼关道上,无数士兵正在修筑工事。放眼四望,沿着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接下来通过诗人与潼关吏之间的对话反映出两者不同的神态和心理:“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面对诗人的提问,守城的关吏自信满满,他邀请诗人下马,说道:“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不仅是对潼关天险之地的描述,更表现出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对于关吏的回答诗人并不满意,而是转身告诫他:“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诗人感叹安史之乱–桃林一战潼关溃败,百万将士惨死黄河,并叮嘱守关的小吏,一定要以史为鉴,充分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都城长安的安全。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潼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整首诗中不仅有对潼关天险之地的描述,突出潼关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乱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体现出诗人期盼和*的美好愿景,以及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6-30 06:57:00
  • 潼关古诗名句赏析

  •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古诗名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

    2、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

    3、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4、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

    5、日从秦虢多游嬉。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

    6、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鸣鞭后骑何躞蹀,

    7、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8、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篲争珠玑。八姨新起合欢堂,

    9、翔鹍贺燕无由窥。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

    10、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堂中特设夜明枕,

    11、银烛不张光鉴帷。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

    12、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三郎紫笛弄烟月,

    13、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14、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金沙洞口长生殿,

    15、玉蕊峰头王母祠。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

    [阅读全文]...

2022-07-06 09:54:55
  • 白居易的鸟古诗意义

  • 意义
  • 白居易的鸟古诗意义

      白居易的古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鸟古诗意义,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的内容吧!

      古诗原文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古诗注释

      ①道:说。

      ②莫:不要。

      ③子:小鸟。望:盼望。

      古诗意义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古诗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如果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白诗人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的生命不*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等。此诗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诗人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

      白居易简介

      唐代“诗圣”杜甫留下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著名诗句,可他本人却只活了58岁。在唐代,真正的文坛寿星是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8个皇帝的白居易。他最终以75岁的高寿辞世,是唐代诗人中最有养生之道的人。

      白居易自小家境贫寒,步入官场后又不断遭受贬降,40岁之前一直疾病缠身。而在与医生、药书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了人之所以活不到百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不快乐。从此,他特别注重培养乐观的性格,修德养生。他寄情山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留下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等千古名句。即便是遭遇丧子和被贬的连续打击,他也能够用内心的修炼擦去眼泪,自己排忧解愁,通过撰写诗句得到心灵的慰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他一生乐观情绪的写照。

      74岁时,白居易辞官归隐。他组织了六位年过七旬的朋友成立了一个“七老会”,大家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欢度晚年,尽显人生的豪气。其通达乐世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晚年的白居易,除了种花、种树之外,还经常到外面晒太阳、散步、练气功。他戒美味,主张饮食要素食淡味、不多沾肉味,他的家中有数位妻妾,却从不放纵。

      在唐代的诗人中,白居易创下了“三个新高”:一是寿命高,享年75岁,要远比李白、杜甫高寿得多;二是著作多,他现存的诗文多达2800多篇,是唐代文人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三是文学成就高,他留下的佳作名句最多,千古不朽,而这些都和他注重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领导干部财产公示的第一人。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不久,因才干凸显,升为左拾遗,薪水翻了一番,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刚入仕途,大才子白居易的运气就不错,国家调整了公务员的薪酬,不仅不再停发、下调工资,还把京官、外官的工资标准都提升了,低级文官每月能领16,000文。白居易时期的铜钱并没有贬值,还是一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5角。他月薪16,000文,折合人民币8000元,这个薪水不能算低。他用诗歌公示家产,表白心境,不让别人有行贿的机会,也不给自己留下受贿的空间。

      那个时代,左拾遗可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可白居易却并不攀附权贵,以爱管“闲事”、敢谏闻名。因犯颜直谏,他被贬为地方官,先后任江州、苏州、杭州等地刺史。

      在杭州时,白居易关注民生、大兴水利,亲率州民修筑了西湖白沙堤,引水灌田,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和市民吃水难的问题。随后他又实施了增修湖堤的水利工程,使湖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人们为了纪念其功德,将其所筑之堤命名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白居易任满离任时,竟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一部分俸禄留给了杭州府,作为公用经费的补充,使用了五十余年。离别之时,百姓站满了运河*,官员和百姓哭喊着随船送行了十多里。他在《别州民》一诗中记下了这感人的场景:“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的白居易,除了饮茶吃菜需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要任何名贵物品。卸任后,两袖清风的他,只带走在山上拾到的两小块天竺山石,作为心爱之物。

      一天,他摆弄石块时,才发现自己竟做了一件“不清白”的事。他甚感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他想,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自己认为没有带走杭州一丁点儿东西,难道这石头不是杭州的东西吗?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这好比贪污了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廉者应该做的。他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悔恨万分,忍不住挥毫写下了这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居官*40年,始终清廉自守、一心为民。73岁那年,还壮心不已,兼济人民,倾自己资财,开凿了龙门石滩,排除了来往船只经常在此触石遇险的隐患。他亲民、爱民、忧民、为民,在当时那个社会,实属凤毛麟角。

    [阅读全文]...

2022-06-18 03:35:53
  • 关于5月的诗句古诗词(五月意义很美的古诗词)

  • 五月,意义
  •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野兴

    宋.陆游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

    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

    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

    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观刈麦

    唐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约客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晚晴

    唐 ·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全文]...

2021-11-26 21:06:02
  • 潼关的千古名句

  • 千古
  •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的千古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2、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3、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4、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5、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6、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7、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9、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

    10、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11、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12、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13、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14、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15、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阅读全文]...

2022-06-08 12:14:39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 赞美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第一首)

      公车忐忑与驰心,风烟穿过三省门。

      雁路眉横山沮丧,黄河气染地萧森。

      老垣静沐秦川雨,古意抒情战国人。

      一练城墙谁醒目,少年项上有红巾。

      ------

      (第二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

      (第三首)

      万里山河一日晴 ,百年风雨洗衰兴

      国破柳怀昨年事 ,家亡花落故人情

      四海天涯客独往 ,九州神气剑魂惊

      前路茫茫何处去 ,血染桐城碑上名

      ------

      (第四首)

      漫步长廊上,黄河在挽弓。

      烽台连锁矗,关隘弹丸封。

      轻战悲哥舒,弛兵叹自成。

      兴亡千古恨,滚滚逝流中。

      ------

      (第五首)

      清风伴我赴高楼,如画江山眼底收。

      华岳穿云兀自挺,黄河卷浪抱关流。

      沙洲草润飞仙鹤,丘壑禾丰掩稷牛。

      千古要冲凭险隘,而今胜景任人游。

      ------

      (第六首)

      雄关重镇久闻名,史迹如今剩几成?

      楼阙沦为黎庶院,明砖砌就秽流坑。

      连台苦恋隋唐月,残寨空屯草木兵。

      余立凤凰穷目望:马龙车水掩潼城。

      ------

      (第七首)

      长廊宛转亚洲首,东应古迹十二城。

      举目三河收眼底,挥襟条岳揽怀中。

      春天烂漫花常伴,夏晚**风满亭。

      落日熔金光万道,冰封雪案更浑雄。

      ------

      (第八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阅读全文]...

2022-05-31 06:59:45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句子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语录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说说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名言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诗词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祝福
潼关古诗的重要意义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