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忠孝格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忠孝格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忠孝格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忠孝格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苏轼《送冯判官之昌国》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杜甫《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苏轼《荔枝叹》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韩愈《送石处士序》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定足拟。——韩愈《寄卢仝》
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人伦用忠孝,帝德已光辉。——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卢照邻《大剑送别刘右史》
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黄庭坚《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
郑君间世贤,忠孝乃双全。——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鹰鹯飞接翼,忠孝住连墙。——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沈佺期《枉系二首》
自惟勖忠孝,斯罪懵所得。——宋之问《早发大庾岭》
独立挺忠孝,至诚感神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忠孝实大节,至行出天彝。——王祎《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安得邦人百世祀,巍巍忠孝配颜曹。——钱时《花头巡检先君纪之详矣孝妇乡妇子骑虎以救亲》
谁将忠孝意,为答圣明酬。——郭之奇《赠陈尔新得假时余亦赋归》
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吕洞宾《七言》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吕洞宾《绝句》
谗佞乱忠孝,古今同所悲。——吴筠《览古十四首》
侯王忠孝遗第宅,江海硕大田泥涂。——程嘉燧《和牧斋题沈石田奚川八景图歌》
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胡铨《家训》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曹勋《过楚用作》
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楼钥《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汪洙《神童诗》
吾家世忠孝,卜者言将昌。——丘逢甲《题崧甫弟遗像》
百年禀忠孝,句法老益练。——苏泂《夜读杜诗四十韵》
人言忠孝不磨灭,神物护持存水浒。——李訦《谒丞相祠观八阵图》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张嵲《送冯元通帅夔》
张公世为忠孝门,刘深万年秽青史。——揭傒斯《寄题张齐公庙》
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顾炎武《*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一》
跳踉谿谷嘻呵剿,将军忠孝天所教。——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诗书根带圣贤脉,忠孝馨香今古牙。——洪咨夔《罗察院父瑞桂堂》
检身粹行言相应,报国精忠孝可移。——方回《读太原王氏家记二首·中原表表日星垂》
*生交砥淬,忠孝勉劻勷。——魏学洢《呈鹿太公一百韵》
言言依忠孝,君*意未失。——文天祥《赠萧巽斋》
江革忠孝,王览友弟。——李瀚《蒙求》
由来生天人,不愧忠孝字。——沈维鐈《陈忠悯公遗像》
木兰忠孝有如此,世上男儿安得知。——胡奎《木兰辞》
耿耿忠孝图,炳炳恢复规。——刘黻《中兴更化诗》
桓桓师将军,忠孝孰可伦。——王绂《题师将军寿椿堂》
*生忠孝相期远,一代经纶属望深。——倪岳《廷试执事和马司马吴状元韵·其二》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罗适《慈母石》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释文珦《事君尽忠行》
吾家七世身业儒,忠孝学术夸乡闾。——刘学箕《责{上广下来}》
所怀臣子心,忠孝诚两难。——郑潜《分题万岁山送张伯晋员外》
男儿忠孝若輗軏,失一不可驰周行。——刘璟《送张纪善还越省亲分题得居庸关》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格言集锦》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围炉夜话》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汉语成语的“忠孝两全”,又名忠孝双全。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它乃是一个修身立世而有所作为的人格品行。
孝,作为一个核心价值观念,是治家中的事亲敬老之德操。
忠,作为一个重要价值主张,是效国中精忠报国的贞节。
成语“忠孝两全”,出自唐代白居易所著的《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原文为:“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这里,“忠孝两全”,是一个接*尽善尽美的价值观念,然现实中往往是忠孝不能两全。有时,顾小家则不能尽忠于国之大家;有时,尽忠于国而难以全心照顾小家。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忠孝两全”的内在价值精髓,是在齐家、治国的功德作为中,实现“忠孝两全”的道德价值和人生理想。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感恩图报,则孝亲敬老;孝行天下,则大爱无疆。
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忠孝两全”,是在推及孝敬中尽忠,在尽忠中扩充孝敬之德行。忠与孝二者的关系,就是推及扩充的价值意义。治家以孝为先,报国以忠为本。
人生修为的孝顺父母之至,当有若父母养育子女一样的真诚,体现“舔犊情深”的真情。真孝者,是以父母待己之心,而回馈父母养育之恩。
人生功为的忠于祖国之极,当有像我爱我家一样的热爱,体现爱如家亲一样的忠诚。至忠者,是以诚爱小家之心,推及扩充于报效祖国培养之恩。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对国尽忠,就是推及、扩充其齐家爱家之能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大学》)。孝为伦理的修身之事,忠为政治的效国之事。尽忠于国者,必能尽其家中之孝;尽其爱亲之孝,方能达致效国之忠。
尽忠于国,实为推恩的过程。“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齐家爱家,必得有仁义之德。推及、扩充仁义于国人,就是效国的尽忠。
古人将“天下国家”视为一体,国是大的家,家是国之小家。“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伊训》)爱家而爱国,既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内涵,又是人所应尽的责任担当。
尽忠于国而推恩于人民,就在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恩之极,足以保于国而惠于民;若不推恩,则不足以保父母、妻子。
没有家必没有国,国是放大的家;没有国则家不保,国是众多的家。“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孝敬父母,本于仁爱之心。既爱妻子又爱父母,既是仁者所当为,又是做人的本分。
对国尽忠,必以尽孝为前提。“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先修身于孝敬之德,而后方可尽忠于国。不能孝敬父母,何谈报效于国?父母之恩不报,何能有国恩之报?
尽忠于国,必本于尽孝之为。仁者无不爱,急亲亲之为务。舜居大位,以不慕父母为忧,故为大孝。孝敬父母,既是人品的必然体现,又是治国的必备素质要求。非孝顺父母则不足以齐家,非齐家不足以治国。
在《孝经》中,认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开宗明义》)爱亲者,则不敢恶于人;敬亲者,则不敢慢于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则不敢毁伤,而恶慢于人不免伤身。若能“爱敬尽于事亲”,则必能“德教加于百姓”,而仁爱教化推及于天下。
孝的“终于立身”,实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孝之终”。“立身行道”,则道不离,弘毅仁道;扬名后世,则建功立业,就为治国之政绩。“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围炉夜话》)有仁孝心,便有不忍人之心,就会行不忍人之政,兼善天下。
尽忠于效国,必然以尽孝于父母为根本前提。同样,孝敬父母就必须光宗耀祖,致力于尽忠于国。最大的孝敬,是继承父母之志而使之无愧对己生养的付出,以报效祖国之功名回馈父母所赋予的生命价值。
“忠孝两全”的价值实质,乃在于德与功的统一。尽孝于父母,是尽己之德行;尽忠于祖国,是建功之立业。建功立业,本于道德修为。从孝敬父母中立德,从报效祖国中立功。有孝敬之德,必然进德修业而不息。
尽忠尽孝而忠孝两全,是人生之常态。天下有道,则有志者人人可以达致忠孝两全。既可修身以尽孝,又可建功以报国。忠孝不能两全,是人生逆境时或承担特殊使命之担当。或尽孝不能尽忠,或尽忠不能尽孝。
当今时代,为国家特殊使命而隐姓埋名者,虽不能尽孝于父母,然可尽忠于国家。报效祖国,也是发扬光大父母之志愿的尽孝。大孝,孝于国家,精忠报国。
“忠孝两全”,作为接*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乃是真诚、忠诚的心性统一。“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格言集锦》)尽孝有“舐”的真情,则真诚;尽忠有“爱家”一样的热爱,则忠诚。只有忠诚真挚,“纯亦不已”(《中庸》),方能尽忠尽孝。
尽孝者,就在于尽己孝于真诚,亦即是以父母待己之心而回馈父母养育之恩。尽忠者,就在于尽己忠于忠诚,亦即是像对待我家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尽忠与尽孝,是一体的两面,不可以对立而偏执。尽孝当推恩以尽忠,尽忠当以尽孝为本。
尽孝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尽忠是扩大了的真情实感。“我们需要感情,但感情的源头只有来自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离开了这一汹涌的源头,一切感情的热浪都会枯涸。”(佚名)只有拥有了对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方能尽忠尽孝。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尽孝既要成为做人的本分,又要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不报亲生父母之恩,则爱心不会有,也就无以接人交人,推己及人,难以立身于世。
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尽忠既要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修为,又是成为报效国家的公民义务。不报祖*亲之恩,则恩义不会有,也就无以立信于世,推恩人民,难以成就大业。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孝老爱亲格言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孝老爱亲格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5、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6、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7、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8、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1、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12、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13、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14、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6、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1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9、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2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2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2、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2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5、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2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9、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示儿女》诗)
1、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3、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5、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我们共同为老人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园。
6、弘扬尊老敬老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7、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8、若要好,问三老。
9、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0、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11、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2、文明道德千万千,孝敬老人排在先。
13、让老人幸福,促社会和谐。
14、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5、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就如何对待自己。
16、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
17、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18、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19、国家昌荣,生活质量提高,共享太*盛世,是老人的最大荣幸。
20、寸草春睴爱无私,孝心敬老代相传。
1. 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2.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3. 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鲁迅 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6.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乘凉。
7.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8.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9.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0.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1. 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12. 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13. 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14.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15. 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16. 每个人的好运跟坏运都是分配好的,虽然我的好运没有别人多,所以只要是一点点好事,我就非常感恩了。
17. 陪伴孩子成长,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啊! 18. 要学会感恩同情宽容忍耐积极与真诚。
希望是心灵的一种支持力量.逆境的回馈,使生命将更加精彩而富足. 19. 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20. 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
21. 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
22. 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23. 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24. 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25. 感激是扇没有上锁的门,不需要钥匙便能打开。
26. 百年轮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
物事人非性已改,依旧不泯养鱼恩。
27. 心灵的花朵需要永爱来浇灌,感激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
28. 让感激的射线延伸到浩瀚的苍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道永恒的记忆。
29. 为他人弯腰,拾起善意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切的感激。
30. 虽然你忘了给我翅膀,但您教我用理解飞翔。
31.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 32.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 33.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34.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3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36.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37.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38.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39.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4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2.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43.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44.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45.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 46.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 4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48.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49.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50.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乘凉。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3、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4、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5、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6、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7、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8、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
9、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10、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鲁迅 2.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3.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4.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明·刘基 6.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鲁迅《安贫乐道法》 7.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郭沫若《题苏联妇女生活展》 8.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格言联璧》 9. 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新约·马可福音》 10. 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英]泰勒《布道书》中国古代的名人家训:1、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清·王豫 2、治家以和*两字为主。
--清·钱泳 3、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明·徐渭 4、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于严束也。
--清·陈荩 5、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明.刘基6、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宋.司马光 7、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0、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1、毋临渴而掘井。
宜未雨而绸缪;扶正义,、亲贤者。
2、遇合理之事则从。
3、尊老爱幼、见不义之财勿取。
4、勿妒贤而嫉能,斥*,教子要有义方,受恩莫忘、居身务期质朴5、做人要做老实、诚实、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6、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7、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8、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9、,。
10、,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11、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2、重,严情操品行;扶正义,斥*。
13、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14、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15、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内睦者,家道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没有和*的家庭,就没有和*的社会。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母亲在家事事顺。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重资财,薄父母,不*子。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阴影扼杀了成长。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
首孝弟,次谨信。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大孝终身慕父母。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7、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9、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14、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15、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7、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8、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19、真不公*,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2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2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3、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2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25、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2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8、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2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0、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1、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2、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4、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3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3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4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4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4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8、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5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1、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秦)《论语·学而》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先秦)《论语·为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先秦)孔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先秦)《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先秦)《礼记》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先秦)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先秦)《孟子·离娄上》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先秦)《孟子·离娄上》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先秦)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先秦)孟子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先秦)《孟子·离娄下》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先秦)《孟子·万章下》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先秦)《孝经》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先秦)《礼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先秦) 《庄子·外篇·山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 李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明)朱柏庐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 冯梦龙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高明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罗素
忠孝格言
关于忠孝的名言
关于忠孝的名言警句
忠孝两字的古诗
关于忠孝的句子
描写忠孝的古诗
忠孝仁义的句子
忠孝敬老的古诗
关于忠孝仁义的句子
忠孝的经典古诗句
关于忠孝的古诗简单的
描写汉朝忠孝的古诗
忠诚的格言
可以诵读的忠孝古诗词
自古忠孝两难全诗句
有关孝的格言
忠孝不能两全的诗句
忠孝两全的古诗词
关于忠诚的格言
忠孝不能两全的说说
关于忠孝仁义的古诗有那些
忠孝两难全完整句子
关于孝道的格言
关于孝心的格言
有关孝道的格言
有关孝顺的格言
关于孝顺的格言
与孝道有关的格言
敬老孝亲的格言
关于孝的格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