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关于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48) 语录(2) 说说(34) 名言(6k+) 诗词(987) 祝福(6) 心语(1k+)

  • 关于春节的古诗与*俗

  • 春节,放假
  • 关于春节的古诗与*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的古诗与*俗,欢迎大家分享。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春节的《元日》诗。春节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中影响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四千多年前,我国已开始有欢度新春的活动。

      以“春节”来称农历元旦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几千年来,我国历法一直采用农历(阴历),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阳历),因此出现了两种“年”和两个“元旦”。为了区分农历和公历两个“元旦”,又因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在农历年前后,所以就把农历年称作“春节”,意味着冬去春来。春节的种种*俗,表达着人们祈求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心愿。

      祭灶

      除尘

      我国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又叫“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止。从“小年”到“除夕”,叫“迎春日”。民间从“小年”开始,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扫尘土。”春节搞卫生用的扫帚、簸箕、鸡毛掸子都要用新的,以图吉利。“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传说春节前洗澡理发,有消灾去病之功效,因此从祭灶到除夕,澡堂子、理发店熙熙攘攘门庭若市。农村还要杀猪宰羊,欢庆新春佳节。

      除夕夜俗称“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夜晚。是日庭院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春联、年画、门神都粘贴整齐,门前高挂红灯,家家要蒸年糕。男女老少里里外外都换上新衣,妇女儿童更要精心打扮。过去年轻妇女头上戴着红绒福字和各式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头上也插朵红石榴花,人人盛饰,个个艳装,好一派节日景象。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拜家庙、祭祖宗、吃团圆饭。亲朋邻里互相拜贺,谓之“辞岁”。全家包饺子,做年饭,玩牌,饮酒,谈古论今,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儿童更是放鞭炮、抖空竹,欢呼雀跃,闹个不休。庭院遍撒芝麻秸秆,人行其上谓之“踩岁”。烧松柏枝谓之“驱岁”。岁与祟谐音,踩岁,驱岁,是为了驱鬼祟,祛不祥。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守岁的人盼到子时到来,就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三元”之时,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是春节活动的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鞭炮齐鸣,花灯竞放,烧纸焚香,送玉皇大帝回天宫,迎诸神和灶王回人间。祭祖后吃饺子。元旦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春联,是楹联的一种,是我国人民新春期间,书写张贴于门上的两句对偶形式的庆贺文字,故又名“对联”“对子”或“春帖”。其特点,对仗工整,*仄协律。它是古典诗、词、曲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意义。新春贴春联,早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它源远流长,影响很广,不仅受到国内人民的喜爱,而且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也颇受欢迎。

      春联的前身叫“桃符”,写春联叫“题桃符”。

      据记载,春联始于成都。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写的对联,现在公认是第一幅春联。联文是“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孟昶写联句,原本是表示吉祥之意。谁知就是在这新的一年刚开始时(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后蜀,俘虏了孟昶等,并派遣吕余庆做成都的地方官。同时宋太祖把自己的生日称为“长春节”。孟昶的春联仿佛是未卜先知的谶语,成了亡国的先兆。在相信图谶和迷信的古代,这种巧合,产生了神秘而巨大的影响。人们便认为贴春联可以祈祷。于是文人墨客竞相效法。他们贴出吉祥如意的美好词句,希望在新的一年也能如愿以偿,于是相沿成*,天下流行。

      从孟昶作春联开始,又经历了宋、元等朝代,桃木板渐为纸张(黄色纸或红色纸)所代替,但人们还称呼它为“桃符”。苏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日历,退归还拟旧桃符”,可以为证。

      《挂年画》

      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

      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

      这首吟年画的诗,描绘了春节将至,家家户户挂年画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由于每逢春节之际张贴,故称年画。年画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的是“门画”,俗称“门神画”,是由古代人“驱凶避邪”的祈年活动演变而来的。正式称年画,始于清代的光绪年间。

      《春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的一则灯谜,谜底即爆竹。新春时节,爆竹声声,震耳欲聋,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俗。

      燃放爆竹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庭燎》。其诗曰:“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庭燎”是庭院里点燃的火烛,古代的烛,用的是麻竹或苇竿,一烧起来,竿内的'空气膨胀,发生噼噼啪啪的响声,“鸾声将将”就是描写这些竹竿爆裂发出的声音。一直到唐代,古代人用的都是这种名副其实的“爆竹”。唐代诗人来鹄的《早春》诗还有这方面的描写:“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爆竿”也就是“爆竹”。

      《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代张祜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唐时热闹而富有色彩的灯节活动。

      传说这个节日最早是在开春为了求得蚕丝丰收而于此日祭祀“地神”的。后来因汉代人迷信“太乙天神”,从正月十五日黄昏开始,通夜在灯火中祭祀,因而逐渐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的*俗。古代人把正月十五日的灯节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又称“元宵节”。

      《诗曰》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清代诗人李调元的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两百多年前的元宵节实况。

      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全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打灯谜》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猜灯谜,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谜灯,是一种文字联想的游戏,它给节日带来欢乐。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制成谜条悬灯贴挂,前来猜谜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阅读全文]...

2022-01-08 00:46:26
  • 关于元旦的古诗*俗

  • 元旦,智慧
  • 关于元旦的古诗*俗

      元旦,*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下面就由小编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元旦的古诗和*俗吧!

      【元旦的*俗文化】

      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妇女坐上*椅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大厅,闯入*办公室,坐上*办公椅,表示接管*权力。

      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喝光余酒交好运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了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阅读全文]...

2021-11-23 00:41:47
  • 立夏*俗古诗

  • 立夏
  • 立夏*俗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夏*俗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2、《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3、《立夏》宋 方回

      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4、《山亭夏日》唐代诗人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暑旱苦热》宋代诗人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6、《纳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7、《夏夜追凉》宋代诗人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8、《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9、《夏意》宋代诗人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山亭夏日》唐代诗人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1、《暑旱苦热》宋代诗人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12、《纳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3、《夏夜追凉》宋代诗人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14、《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阅读全文]...

2022-07-18 04:09:59
  • 关于节日*俗的诗句

  • 节日
  •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5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阅读全文]...

2022-01-01 15:45:17
  • 立夏*俗古诗(精选8首)

  • 立夏
  • 立夏*俗古诗(精选8首)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俗古诗(精选8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5.立夏奉祀太一宫

      宋·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6.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7.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8.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明·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阅读全文]...

2022-03-13 04:06:35
  • 关于元宵节*俗的古诗

  • 元宵节
  • 关于元宵节*俗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节*俗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阅读全文]...

2022-01-11 15:46:48
  • 古代元旦*俗

  • 元旦,古代,放假
  • 古代元旦*俗

      元旦,是*的传统节日,也是庆贺新年的开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元旦*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元旦*俗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完成了庄稼的收割,劳作一年的人们会准备丰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即“五谷皆熟为有年”,俗称“年”。在宋代就有燃放鞭炮,逛年会,吃团圆餐的记载。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提到:“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说明当时汴梁百姓会准备面条之类的食物来过年。元旦的*俗逐渐形成。

      新*成立后的元旦*俗

      新*成立后,*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法,元旦就是阳历新年。元旦放假三天(今年放假改革,只放一天),元旦就成了我国重要的节日组成。元旦的喜悦一直延续到农历春节。团圆、祭祖、吃饺子,赏花灯,成为每个*百姓,每个家庭度过新年的*惯。

      北方的元旦*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南方的元旦*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俗之 “俗”,南方元旦的*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 “春饭”。春饭是 “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庆祝元旦的三大方式

      方式一:古代,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方式二:全*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方式三: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放假了,随你怎么玩都行。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方式四:保留着*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阅读全文]...

2022-06-04 22:50:51
  • 表现节日*俗的诗句汇总

  • 节日,文化
  • 表现节日*俗的诗句汇总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现节日*俗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除夕: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立春:

      诗句:《附三醉立春》:“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诗句: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诗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端午节:

      诗句: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诗句: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诗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阳节:

      诗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诗句:清·夏仁虎《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1、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2、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4、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5、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9、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0、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1、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2、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4、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7、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8、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9、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0、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21、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2、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3、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4、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5、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2-24 02:43:01
  • 斐济节日*俗

  • 节日
  • 斐济节日*俗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斐济节日*俗,希望有所帮助!

      斐济的花很多,男男女女均都戴着鲜花。据说,把花戴在左边是表示未婚,而把花戴在两边则表示结婚。让人吃惊的是,男人不但戴花,而且也穿裙子。裙子在这里被称做“SOLO”。戴花、穿裙子等等奇怪的另类行为,让游客充分感受到这个岛国的风情,另外岛上高亢的歌声更体现了岛国悠闲逍遥的情调。岛上至今依然保有许多传统*俗,例如将深海中的鱼群呼唤到浅海,以利捕捉的神奇颂唱仪式、传统的走火仪式等,都是斐济至今仍未消逝的神秘传统。

      火把舞是斐济最著名的舞蹈之一,火在斐济人的心目中象征光明和希望,每当喜庆之日,他们就来到旷野,跳起了他们的欢庆舞。

      “走火”是在斐济文化中心最受人欢迎的一个表演项目。在濒临大海的草地上,一堆篝火正在熊熊燃烧,斐济武士们向火中添加成块的大木头,火借风势,烧得更旺了。在正燃烧的木炭上,铺着一层大如鹅蛋的卵石,底下的火苗从石头的间隙直往上窜,不一会儿,石头就被烤得微微发白。这时,一队武士排着队轮番上阵,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石头上跳起了土风舞。他们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像在祈祷祝福,一会儿又手舞足蹈,高叫“乌拉”,显示勇气和力量。他们在火中行走如履*地,不损分毫。

      斐济节庆活动:

      节庆名称:斐济皇后诞辰

      活动特色:有纪念皇后诞辰的大型*活动。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6月15日

      节庆名称:斐济国庆日

      活动特色:这天是斐济成立的日子,各地方有其独特活动,多数免费参与。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0月12日

      节庆名称:斐济青年节

      活动特色:属于斐济青年的节日,青年游客也可参加,主要是进行传统仪式。

      活动地点:苏瓦市

      节庆日期:3月13日

      节庆名称:斐济新年

      活动特色:在斐济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第一缕新年的阳光。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月1日

      节庆名称:斐济红花节

      活动特色:在“红花节”期间,首都苏瓦市被装扮得格外美丽,在街道搭起牌楼,插上五颜六色的热带花卉。节日里,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活动,*的彩车上坐着参加竞选“红花皇后”的美丽少女们。

      活动地点:苏瓦市

      节庆日期:每年8月中

      节庆名称:斐济教主莫罕默德诞辰日

      活动特色:宗教节日,举行宗教活动,进行宗教仪式。

      活动地点:苏瓦,南迪

      节庆日期:10月13日

      节庆名称:斐济迪瓦利节

      活动特色:“迪瓦利”节是印度教中最重要的节日。有灯饰和舞会。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0月/11月

      节庆名称:斐济迪威尔士王子诞辰日

      活动特色:纪念威尔士王子诞生的节日,人们借此*。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1月13日

      斐济的饮食文化*俗

      斐济的国饮叫做卡瓦酒。初到斐济的外国游客,如果能受到当地人为他举行的饮卡瓦酒的仪式,则被认为是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而感到无尚光荣。贵宾被邀请在用木雕成的卡瓦酒碗一旁,主人隔着酒碗与贵宾相对谈笑。仪式道德是按照当地人的风俗调制次酒,然后主人会说一些表示欢迎的致辞,由专门的司仪人员按来客的等级,依次献饮卡瓦酒。不会喝酒的人或不胜酒力的妇女怎么办呢?其实,卡瓦酒并不是酒,因它不含有任何酒精成份,而是由一种叫做“卡瓦”的胡椒树的根制成的。它的制作并不简单,先是将卡瓦树根晒干,切成小块,然后需要精心地研成细末,有放在瓶中,和珍宝一样珍藏着,等到盛大仪式举行的'日子,把胡椒根末倒在沙袋里,再把沙袋里最细的粉末筛出来放到大缸里,调入适量的清水,卡瓦酒便制成了。由于是胡椒树根,所以卡瓦酒有强烈的辛辣味道,初饮者一般不大*惯,感觉像是受刑喝辣椒水一样,舌头麻麻的。这只能归结为各地的风俗*惯不同,别人不适应,而斐济人却把卡瓦酒视为甘露,据说他们每天至少要喝7公斤才会感到满足,斐济人的*惯是每天晚上盘膝而坐,用几个小时的时间痛饮卡瓦酒。听起来不可思议,恐怕*最抗辣喜辣的四川人也不敢一次喝下那么多辣椒水吧。

      斐济人口味一般口味较重、喜油大,爱甜味。物产丰富的南迪有着数不清的海鲜和热带水果,这里的海鲜通常比我们在菜场看到的要大好几倍。不仅如此,海产新鲜得令人难以置信,当地人甚至不需要清洗他们,绿油油的海藻可以直接放进嘴里,新鲜清爽的口感让人难忘。

      斐济人在饮食嗜好注重讲究吃海产品,注重菜肴的丰盛。口味一般喜油大,爱甜味。主食以米为主,也乐于品尝面类食品。副食特别喜欢海龟肉、鱼等海产品,也爱吃猪肉、鸡等肉类;蔬菜喜欢芋头、木薯、山药、西红柿、葱头等;调料爱用椰油、胡椒、姜、葱等。制法对烤、炸、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中餐喜爱*的京菜、鲁菜、闽菜。菜谱很欣赏大拼盘、北京烤鸭、三彩大虾、炸蛎黄、干焗鸡块、叉烧肉、生煎金华火腿、白妙响螺、荔枝肉、干烧鱼等风味菜肴。水酒最爱饮“卡瓦酒”,也喜欢果汁、可可、咖啡等饮料。果品爱吃香蕉、椰子、菠萝等水果、干果最爱吃杏干等。

      由于移民后裔多元化,除了海鲜,这里还有印度菜、西餐和中餐等。最好的饮料莫过于新鲜果汁,椰汁、芒果汁、番石榴汁随处可见,而且保证新鲜,因为在这里,罐头水果可比新鲜的贵得多。斐济用餐价格较高,特别是西餐,一般只在酒店内提供,许多酒店都为客人免费提供早餐和午餐自助,味道也很不错。

      不得不得的是斐济人常喝的一种饮料——卡瓦茶,有着强烈的辛辣味道,让人的味蕾感到刺激,到了这里不可不试。

      美食

      餐饮:斐济盛产海鲜、龙虾、金枪鱼等国内名贵海鲜在当地都相当便宜,游客可尽情享受中式海鲜大餐。当地自来水为纯天然矿泉水,可直接饮用。

      海鲜大餐

      介绍:斐济的多以热带作物、渔业为主,盛产水果、甘蔗、咖啡豆等。这里海产价格十分便宜,大龙虾、清蒸鱼等中华料理餐厅在苏瓦可以找到,又因为当地港口所进的渔货,滋味新鲜且美味。在*菜餐厅10人一桌海鲜料理价格折合人民币只需约300~500元,非常值得尝试。海鲜是当地的特产,没有固定的做法,游客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海产品,告诉厨师自己喜欢的口味,交给厨师去做。一般清淡和印度的浓烈味道都很受欢迎。

      特色菜

      烙福

      介绍:用芋头、木薯、山药、整条鱼、整只鸡、大块猪肉和龟肉等一起烘烤数至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味道鲜香。

    [阅读全文]...

2021-12-20 08:37:07
  • 古诗词中描写端午节*俗的好句子

  • 端午节,优美,诗歌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端午节有一项是重要的寓意,那就是避五毒驱邪消灾,我们会挂艾草、挂菖蒲等来化解灾劫、驱散虫蚁。您绝对不会忘记的端午节古诗是那一句呢?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诗词中描写端午节*俗的好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古诗词中描写端午节*俗的好句子(篇一)

    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小重山·端午》

    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端午》

    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出处: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8.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0.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出处:赵蕃《端午三首》

    11.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1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

    16.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 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8.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1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20.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出处:殷尧藩《端午日》

    古诗词中描写端午节*俗的好句子(篇二)

    21.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出处: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2.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2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24.绿杨带雨垂垂重。五*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5.浣江五月*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2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7.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2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29.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30.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31.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32.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3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4.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3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36.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37.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38.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39.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40.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是不是觉得古诗词中描写端午节*俗的好句子 【分享】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ju.51tietu.net小编推出了专题端午节古诗词,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5-09 06:24:14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句子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语录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说说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名言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诗词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祝福
古诗岁日作的主要*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