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述节日*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述节日*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述节日*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述节日*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尔邦节的节日*俗
古尔邦节是一个少数民族是非常的重大的一个节日,古尔邦节有什么节日*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一些*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尔邦节的节日*俗
1、节日活动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1)举行会礼,*们聚集在大*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新疆地区的*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而在**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2、宰牲
各地*于节日前三天须备好牲灵(羊、牛、骆驼),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除。羊为1人1只,牛为7人1头,驼等同于牛。不管哪种牲灵,均须健康强壮,外观美丽。
古尔邦节所宰牲灵的.肉通常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至大),宰牲方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3、会礼
会礼是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沐浴更衣后会聚于城市中心*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以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各地*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会礼后进食。
*新疆地区的突厥语系的各族*比内地*更重视古尔邦节。是日,万人空巷,皆盛装参加会礼,然后宰牲宴请亲友宾客,并与前来祝贺节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欢庆歌舞延续数日。
通用汉语的*,是日也盛装赴寺会礼,家中薰香,有条件者在宰牲宴请亲友的同时,游坟诵经,缅怀先人。有些地区的*还于节前斋戒10日,故有“小尔德”(‘IdSaghir,即小节日)之称。
古尔邦节*俗
古尔邦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古尔邦节前, 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杀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邻和长者拜节。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在*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尔民间的拜节是*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尔邦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的*俗
节前的*通常都要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服装,欢乐地奔跳。然后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寺参加会礼。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聚礼中,大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萨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举行的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牛、羊、骆驼献牲。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牲灵。所宰的肉一般分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馈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古尔邦节
“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要在*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我国*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我国新疆地区各族*还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以示庆祝。现已成为*信仰*的10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
节日*俗的诗句(精选8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日*俗的诗句(精选8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5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描写节日*俗的诗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以下是“节日*俗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6、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0、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1、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4、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5、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6、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7、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9、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2、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4、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26、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7、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28、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9、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30、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33、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35、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6、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7、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9、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0、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1、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2、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4、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5、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6、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47、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8、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9、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斐济节日*俗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斐济节日*俗,希望有所帮助!
斐济的花很多,男男女女均都戴着鲜花。据说,把花戴在左边是表示未婚,而把花戴在两边则表示结婚。让人吃惊的是,男人不但戴花,而且也穿裙子。裙子在这里被称做“SOLO”。戴花、穿裙子等等奇怪的另类行为,让游客充分感受到这个岛国的风情,另外岛上高亢的歌声更体现了岛国悠闲逍遥的情调。岛上至今依然保有许多传统*俗,例如将深海中的鱼群呼唤到浅海,以利捕捉的神奇颂唱仪式、传统的走火仪式等,都是斐济至今仍未消逝的神秘传统。
火把舞是斐济最著名的舞蹈之一,火在斐济人的心目中象征光明和希望,每当喜庆之日,他们就来到旷野,跳起了他们的欢庆舞。
“走火”是在斐济文化中心最受人欢迎的一个表演项目。在濒临大海的草地上,一堆篝火正在熊熊燃烧,斐济武士们向火中添加成块的大木头,火借风势,烧得更旺了。在正燃烧的木炭上,铺着一层大如鹅蛋的卵石,底下的火苗从石头的间隙直往上窜,不一会儿,石头就被烤得微微发白。这时,一队武士排着队轮番上阵,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石头上跳起了土风舞。他们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像在祈祷祝福,一会儿又手舞足蹈,高叫“乌拉”,显示勇气和力量。他们在火中行走如履*地,不损分毫。
斐济节庆活动:
节庆名称:斐济皇后诞辰
活动特色:有纪念皇后诞辰的大型*活动。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6月15日
节庆名称:斐济国庆日
活动特色:这天是斐济成立的日子,各地方有其独特活动,多数免费参与。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0月12日
节庆名称:斐济青年节
活动特色:属于斐济青年的节日,青年游客也可参加,主要是进行传统仪式。
活动地点:苏瓦市
节庆日期:3月13日
节庆名称:斐济新年
活动特色:在斐济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第一缕新年的阳光。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月1日
节庆名称:斐济红花节
活动特色:在“红花节”期间,首都苏瓦市被装扮得格外美丽,在街道搭起牌楼,插上五颜六色的热带花卉。节日里,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活动,*的彩车上坐着参加竞选“红花皇后”的美丽少女们。
活动地点:苏瓦市
节庆日期:每年8月中
节庆名称:斐济教主莫罕默德诞辰日
活动特色:宗教节日,举行宗教活动,进行宗教仪式。
活动地点:苏瓦,南迪
节庆日期:10月13日
节庆名称:斐济迪瓦利节
活动特色:“迪瓦利”节是印度教中最重要的节日。有灯饰和舞会。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0月/11月
节庆名称:斐济迪威尔士王子诞辰日
活动特色:纪念威尔士王子诞生的节日,人们借此*。
活动地点:全国
节庆日期:11月13日
斐济的饮食文化*俗
斐济的国饮叫做卡瓦酒。初到斐济的外国游客,如果能受到当地人为他举行的饮卡瓦酒的仪式,则被认为是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而感到无尚光荣。贵宾被邀请在用木雕成的卡瓦酒碗一旁,主人隔着酒碗与贵宾相对谈笑。仪式道德是按照当地人的风俗调制次酒,然后主人会说一些表示欢迎的致辞,由专门的司仪人员按来客的等级,依次献饮卡瓦酒。不会喝酒的人或不胜酒力的妇女怎么办呢?其实,卡瓦酒并不是酒,因它不含有任何酒精成份,而是由一种叫做“卡瓦”的胡椒树的根制成的。它的制作并不简单,先是将卡瓦树根晒干,切成小块,然后需要精心地研成细末,有放在瓶中,和珍宝一样珍藏着,等到盛大仪式举行的'日子,把胡椒根末倒在沙袋里,再把沙袋里最细的粉末筛出来放到大缸里,调入适量的清水,卡瓦酒便制成了。由于是胡椒树根,所以卡瓦酒有强烈的辛辣味道,初饮者一般不大*惯,感觉像是受刑喝辣椒水一样,舌头麻麻的。这只能归结为各地的风俗*惯不同,别人不适应,而斐济人却把卡瓦酒视为甘露,据说他们每天至少要喝7公斤才会感到满足,斐济人的*惯是每天晚上盘膝而坐,用几个小时的时间痛饮卡瓦酒。听起来不可思议,恐怕*最抗辣喜辣的四川人也不敢一次喝下那么多辣椒水吧。
斐济人口味一般口味较重、喜油大,爱甜味。物产丰富的南迪有着数不清的海鲜和热带水果,这里的海鲜通常比我们在菜场看到的要大好几倍。不仅如此,海产新鲜得令人难以置信,当地人甚至不需要清洗他们,绿油油的海藻可以直接放进嘴里,新鲜清爽的口感让人难忘。
斐济人在饮食嗜好注重讲究吃海产品,注重菜肴的丰盛。口味一般喜油大,爱甜味。主食以米为主,也乐于品尝面类食品。副食特别喜欢海龟肉、鱼等海产品,也爱吃猪肉、鸡等肉类;蔬菜喜欢芋头、木薯、山药、西红柿、葱头等;调料爱用椰油、胡椒、姜、葱等。制法对烤、炸、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中餐喜爱*的京菜、鲁菜、闽菜。菜谱很欣赏大拼盘、北京烤鸭、三彩大虾、炸蛎黄、干焗鸡块、叉烧肉、生煎金华火腿、白妙响螺、荔枝肉、干烧鱼等风味菜肴。水酒最爱饮“卡瓦酒”,也喜欢果汁、可可、咖啡等饮料。果品爱吃香蕉、椰子、菠萝等水果、干果最爱吃杏干等。
由于移民后裔多元化,除了海鲜,这里还有印度菜、西餐和中餐等。最好的饮料莫过于新鲜果汁,椰汁、芒果汁、番石榴汁随处可见,而且保证新鲜,因为在这里,罐头水果可比新鲜的贵得多。斐济用餐价格较高,特别是西餐,一般只在酒店内提供,许多酒店都为客人免费提供早餐和午餐自助,味道也很不错。
不得不得的是斐济人常喝的一种饮料——卡瓦茶,有着强烈的辛辣味道,让人的味蕾感到刺激,到了这里不可不试。
美食
餐饮:斐济盛产海鲜、龙虾、金枪鱼等国内名贵海鲜在当地都相当便宜,游客可尽情享受中式海鲜大餐。当地自来水为纯天然矿泉水,可直接饮用。
海鲜大餐
介绍:斐济的多以热带作物、渔业为主,盛产水果、甘蔗、咖啡豆等。这里海产价格十分便宜,大龙虾、清蒸鱼等中华料理餐厅在苏瓦可以找到,又因为当地港口所进的渔货,滋味新鲜且美味。在*菜餐厅10人一桌海鲜料理价格折合人民币只需约300~500元,非常值得尝试。海鲜是当地的特产,没有固定的做法,游客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海产品,告诉厨师自己喜欢的口味,交给厨师去做。一般清淡和印度的浓烈味道都很受欢迎。
特色菜
烙福
介绍:用芋头、木薯、山药、整条鱼、整只鸡、大块猪肉和龟肉等一起烘烤数至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味道鲜香。
描写节日*俗的诗句155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节日*俗的诗句15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C《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传统节日春节的*俗
大家对*传统节日——春节的*俗,了解有多少呢?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春节的信息,敬请关注下文:
*的春节*俗是多种多样的。相传年兽害怕红色,怕火光和爆炸声,所以人们便有了贴红春联、红窗花、放爆竹、守岁等*俗。还有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等其他*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
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地方的风俗,接送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腊月二十四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九祭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腊月三十守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守*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朱仙镇木板年画《贴画鸡》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
一、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俗。全国各地祭神*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
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四、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五、守岁、给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
六、燃放炮竹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还是应该遵守国家规定,以安全为主。
七、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
八、逛庙会
春节期间,一般在农村里都会有庙会。早期的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又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九、舞龙、舞狮
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俗,在我们北方,也叫耍狮子,小时候经常见,现在也少了。
十、踩高跷
踩高跷,也是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在《列子.说符篇》就有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肢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驱并驰。”踩高跷也叫“扎高脚”、“踏高跷”,表演的人在两只脚上绑上两三尺高的木质跷棍,表演各种古怪滑稽的动作,小时候基本村村都有这项活动,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传统节日拗九节的*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拗九节*俗”,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可是你知道拗九节的*俗吗?下面小编告诉你传统节日拗九节的*俗相关内容。
传统*俗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岁数逢九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面”,以求*安、健康。
“孝”风盛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着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与糯米烹煮的“拗九粥”. “拗九节”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这家老字号的传统活动。今年“拗九节”前,它还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节”的来历。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福州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这天清早,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安、健康。 这种*俗依然在福州盛行。一位喝上了“拗九粥”的老母亲说,“拗九粥”里不只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有着儿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头。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拗九节”里,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顺宴”:祠堂里里外外摆满了一百九十五张桌子,*二千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安坐*上,一边悠闲聊天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戏台上闽剧的精彩表演;而村里年轻人忙里忙外,端菜送茶。这一拗九敬老节的宴*风俗,在当地已经沿袭二十多年。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害别人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安、健康。
关于端午节日*俗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节日*俗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4、《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5、《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7、《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七律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元宵节*俗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节*俗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古诗是写节日*俗的
有节日和*俗的古诗
节日*俗的诗句
写节日和*俗的古诗
关于节日的古诗与*俗
写到节日*俗的古诗
节日*俗的古诗五言
与节日*俗有关的古诗
带有节日和节日*俗的古诗
节日*俗的课外古诗
表示节日*俗的古诗
内含节日*俗的古诗
描述节日*俗的古诗
节日*俗的古诗小报
节日*俗的古诗整首
关于节日或*俗的古诗
与节日和*俗有关的古诗
代表节日*俗的古诗
关于节日*俗的诗句
古诗里的节日与*俗的内容
古诗是描写节日和*俗的
有关节日和*俗的古诗
关于节日的古诗带有*俗
各种节日的古诗和*俗
110句关于节日*俗的古诗
描写*俗和节日的古诗
描写节日*俗的诗句
表示节日*俗的诗句
关于风花节日*俗的古诗
古诗是写传统节日的*俗
别人进新房的祝福语
给闺女17岁生日祝福语
祝福年轻漂亮
五一节祝福领导的话
祝朋友事业的祝福语
吹走了祝福的心绪
中秋老公祝福语大全
世界献上祝福达克本子
女孩子生日祝福语简短
婚礼祝福朋友圈
祝福老妈的生日祝福语
祝福周末愉快的图片
祝福九寨沟地震图片
猴宝宝一岁生日祝福语
分手后的祝福伤感的话
祝老人80岁大寿祝福语
前夫结婚了祝福语
笑口常开祝福语
高中生生日祝福
姐姐祝福妹妹结婚语言
祝福电影和小说的区别
中秋兄弟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八个字8
好朋友的生日祝福说说
朋友家孩子结婚祝福语
女儿对爸爸的祝福语
对升职的人的祝福语
出院后的祝福语
爱情长跑的结婚祝福语
考上公务员祝福的话
2017年白露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