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家的味道是什么?
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
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满庭芳·渔
元·赵显宏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南池
唐·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归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时光 。
一家三四口,四季三餐,煮茶赏花……这或许是生活最好的模样吧,嬉闹、看书、喝茶……那是最美好的时光。
当我们渐渐长大,回想起那时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暖心而美好。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庭院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
作者:朱敦儒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2 、破阵子
作者: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3、蝶恋花
作者:谭献
庭
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4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念奴娇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水龙吟 ——【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关于家庭亲情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亲情的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诗词的出处:唐·韩愈《南山诗》
2、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诗词的出处:魏晋·曹植《箜篌引/野田黄雀行》
3、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诗词的出处:清·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4、但使情亲千里*,须信 诗词的出处:宋·辛弃疾《定风波·*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5、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诗词的出处:唐·杜甫《江村》
6、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诗词的出处:魏晋·陶渊明《杂诗》
7、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诗词的出处:唐·韩愈《赠刘师服》
8、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诗词的`出处:唐·司空图《步虚》
9、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诗词的出处: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0、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同心事 诗词的出处:唐·杜甫《清明》
11、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诗词的出处: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
12、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 诗词的出处:宋·秦观《兰陵王·雨初歇》
13、*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诗词的出处: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诗词的出处:唐·韩愈《谁氏子》
15、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诗词的出处:清·王国维《颐和园词》
16、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诗词的出处:南北朝·沈约《昭君辞》
17、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诗词的出处: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18、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诗词的出处: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19、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诗词的出处: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20、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诗词的出处: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八》
21、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诗词的出处:唐·李中《钟陵禁烟寄从弟》
22、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 诗词的出处:唐·李咸用《春日》
23、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诗词的出处:唐·贾岛《送无可上人》
24、使星入东井,云是故交亲 诗词的出处:唐·陈子昂《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
25、晨起梳头忽自悲,镜中亲见数茎丝 诗词的出处:唐·徐夤《镜中览怀(一作览镜书怀)》
26、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诗词的出处:唐·孟郊《归信吟》
27、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诗词的出处:唐·杜牧《杜秋娘诗》
28、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诗词的出处:清·钱澄之《梅花(二首)》
29、亲旧过从同一笑,不羡浮云富贵 诗词的出处:宋·无名氏《贺新郎·父老持杯水》
30、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诗词的出处: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1、唯有冥鸿无羡慕,世间矰弋莫相亲 诗词的出处:宋·姜特立《偶成》
32、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诗词的出处: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
33、若欲时流亲得见,朝朝不离水银行 诗词的出处:唐·吕岩《七言》
34、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诗词的出处:汉·佚名《去者日以疏》
3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词的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6、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诗词的出处:唐·王维《杂诗》
37、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诗词的出处: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8、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诗词的出处:唐·韦元甫《木兰歌》
39、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诗词的出处:唐·汪遵《渑池》
40、太古初断鳌,武王亲击纣 诗词的出处:唐·元稹《说剑》
41、遣郎铺簟*,相并拜亲情 诗词的出处: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42、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诗词的出处:唐·韩愈《示儿》
43、田家复*臣,行乐不违亲 诗词的出处: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44、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诗词的出处: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45、成功期济世,私喜因荣亲 诗词的出处:宋·孙应时《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46、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诗词的出处:唐·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47、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诗词的出处: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48、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 诗词的出处:宋·释文珦《哭恭仲温》
49、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诗词的出处:唐·白居易《春游》
家的味道是什么?
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还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下面是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请参考!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4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释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创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诗词家庭散文随笔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学*兴趣,我和老公经常陪着他们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看得多了,我们一家人只要开口说话,就不由自主地夹带着诗词。受我们感染,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成了“诗词达人”。
老公是生意人,经常奔走外边,有朋友劝他说:“钱什么时候也挣不完,别太辛苦了。”老公说:“匈奴未灭不言家,挥别书画诗酒花。自古男儿非无泪,妻儿油盐酱醋茶。”朋友大惭,竟也以诗相对:“听君一言人愧煞,羞谈书画诗酒花。从此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一次,老公开车在昆仑山遇到长时间堵车,心急如焚,拍了照片向我吐槽生计艰难。我作诗给他打气:“举目天路远,回望事业艰。英雄凌云志,踏*昆仑山。”发出不久就收到了老公激情豪迈的回复:“一骑绝尘玉门关,冲破天山万重险。霜雪磨砺碧血剑,志在必得斩楼兰。”
大儿子是大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化用古诗词更是手到擒来。有一次到他外婆家去,外公拿出自己酿制的葡萄酒让他尝尝,儿子当场作诗:“风吹柳花满院香,外公置酒劝我尝。试问门前小河水,堪比此恩谁更长?”外公也是读过诗书的',一听外孙作诗,立刻诗兴大发:“风吹柳花满院香,我置美酒劝客尝。不是金樽能醉客,天伦之乐情深长。”外婆打趣说:“有啥老的就有啥小的,真像一家人。”
小儿子才十二岁,作起诗来也毫不含糊。他要去参加一场英语大赛,我作诗鼓励他:“十年寒窗杵磨针,诗书自古不误人。敢与精英争高下,不向强手怯寸分。”小儿子立刻作诗言志:“十年寒窗杵磨针,厚积薄发气凌云。此番非去为看客,誓做龙门夺袍人。”
此诗一出,一家人都拍手叫好,小儿子雄赳赳气昂昂奔赴赛场而去。
诗词无处不在地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与生活中,轻而易举便享受到一份美好与乐趣。
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
恨家庭的古诗词
关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的诗句古诗词
有关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团圆的古诗词
描写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美满的古诗词
文明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情谊的古诗词
表达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悲伤的古诗词
表示家庭的古诗词
美满家庭的古诗词
爱情与家庭的古诗词
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
家庭为主题的古诗词
写家庭温馨的古诗词
表达家庭爱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写家庭亲情的古诗词
家庭关系的古诗词
谈家庭文化的古诗词
家庭和睦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关于家庭的诗句
抒写家庭的四句古诗词
家庭合睦的诗词
关于家庭的诗词
对家庭失望的古诗词
祝家庭幸福的古诗词
给我播放赠刘景文的古诗
关于奉献精神的古诗文加作者
初中阶段最难背的古诗
关于秋天的古诗里面有花草树木
古诗舟夜书所见的诗配画
跟男儿当自强有关的古诗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
关于田园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表示对男生思念的古诗
积极向上的古诗七言的
带有日字的古诗日曜表示太阳
形容向往美好未来的古诗
十月一曰国庆节的古诗
形容一个人难忘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一首古诗词
写山中隐世的古诗
形容字值千金的古诗
军发白帝城的古诗
描写村落的古诗词
感慨友情逝去的古诗词
赞美友谊的古诗
有形容扇贝的古诗吗
有关面对挫折的古诗词
有关家庭生活的古诗
默写古诗的本子
妈妈的头发古诗
关于流民的古诗
求真的真实的名言古诗
形容小孩子笑的古诗词
含兆的古诗
描写人心冷漠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