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家的味道是什么?
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
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满庭芳·渔
元·赵显宏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南池
唐·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归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性子,据说后来变得比较清冷,只与知交往来;这种态度与他青年时代所从事的工作是完全大相径庭的。或许,书籍的确具有改变人性格的作用,读书能够让人变得温文尔雅,气宇轩昂,谦谦君子……这些来自于书本深处的形容词语,使人景仰的同时,也强调了文化的益处。
古人有云:“相交遍天下,知心能几人。”此种说辞固然偏颇,细想却又有几分道理。朋友不能滥竽充数,有或没有,都必须保留一个“真”字:真诚、真心、真实……韦应物选择*友,大抵也包含着此种原因吧。
《登楼寄王卿》
【唐】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王卿作为韦应物的好友,和韦应物的关系应该是相当密切的,前有《答王卿送别》诗:“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清晰点明诗人因为友人走后,内心情绪是分外黯淡的。或许如此,才会有有此首具体来阐述如何“两情伤”的诗作吧。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人说读书使人明智,真是如此。比如此处“阁”字,起初以为是楼阁之意,后来才晓得是在山间险峻地方用木材搭建而成的小径。的确长了知识。至于“楚云”和“沧海”,并非实指云彩和海洋,而是借喻诗人与友人之间阻隔的现实距离,如云海一般遥远而又阔大。
这开首两句,诗人完全不打折扣,简直是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踏阁攀林”旗帜鲜明地与诗歌题目上的“登楼”二字应和,非如此无以能够远眺,当然就不会引起连绵的思绪纷沓而至。正是由于诗人再次来“登楼”,从而想起和友人共同攀登之时的某些画面,于是遐思缭绕,真情流露。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诗句之间的相关联系,比如第二句的“思无穷”实际上是承接第一句的“恨不同”而来,正因为其恨不能和友人一直登临高楼玩赏,所以才会在内心里面产生无数的念头。这些念头当然是不连贯,也是不相似的,大抵多数应该是回忆当初两个人一直游玩时候的场景,却愈如此愈才会勾起对深厚情谊的回想。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这两句承接开头而来,一切汲汲于“登楼”望远的行为,让诗人从内在的情感世界延伸向外在的现实景物。这种由虚及实的过渡行为,因为有一条叫作感情线的存在而显得自然而然,没有半分拗扭之举。
这里的风物有声有色,可以用耳朵听:秋风漫山,如此良夜,“断续寒砧断续风”(南唐李煜《捣练子》),谁家娘子正在辛苦劳作;可以用眼睛看:夜幕笼罩之下的郡城,此时此刻,湮没在急骤的寒雨里,只有郁郁苍苍的荆榛,莽莽一片,野蛮生长。
前面两句来自于诗人内在之思情,而末尾两句则源自于诗人眼前之即景,前者为虚,因情而真切;后者为实,由情故虚幻。然而,无论是情真意切之无法呈现的感情世界,还是进入视线之中的现实景物,都只是诗人借以抒情的桥梁,其具有的作用都一般巨大,相互依托,相互映衬。
如果单从后面两句入手欣赏,似乎则是强勉性质上的纯粹性描绘风景,然而却正是因为有了诗人在前面两句中从感情上的大力铺垫,以景寓情才会水到渠成,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反而因此令景中之情显得格外含蓄,这种含蓄并非隐晦,而是借景把情感落到实处,让内心情感更加厚实,更加沉稳。
这首诗之所以具有上述品质,与诗歌本身节奏感的非常强劲是离不开的。纵观本诗,四句两两对仗,非常讲究,在这种抑扬顿挫之中,能够使人更好地领悟到诗人身心深处的那种抑郁之意,离恨绵绵;怀念之情,愁思茫茫,如此一来,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油然而生,加强了感情上的回味程度,使作品愈加增添感染力度,耐人咀嚼。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描写动物的古诗词名句》,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扩展阅读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家的味道是什么?
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
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满庭芳·渔
元·赵显宏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南池
唐·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归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家的味道是什么?
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还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庭院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
作者:朱敦儒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2 、破阵子
作者: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3、蝶恋花
作者:谭献
庭
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4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念奴娇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水龙吟 ——【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丰子恺说,“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
“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世界很大,人生很长,而家很小,却是这个世间最温暖的地方。
最*,相信很多的诗友都跟小编一样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家”字的飞花令吧!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 唐 · 杜牧《秋夕》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宋 · 陆游《游山西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唐 · 孟浩然《过故人庄》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宋 · 辛弃疾《清*乐·村居》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宋 · 王禹偁《清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唐 · 张籍《秋思》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 · 陆游《示儿》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 唐 · 李白《行路难·其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 唐 · 杜牧《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唐 · 杜牧《山行》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唐 · 李白《蜀道难》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 先秦 · 屈原《离骚》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唐 · 元稹《菊花》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汉 · 佚名《十五从军征》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汉 · 佚名《十五从军征》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 唐 · 孟浩然《田家元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宋 · 赵师秀《约客》
敲门试问野人家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唐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魏晋 · 曹植《白马篇》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唐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谁家见月能闲坐 —— 唐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 唐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宋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销磨 ——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宋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 唐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宋 ·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 南北朝 · 僧伽斯那《愚人食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唐 · 王维《终南别业》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唐 · 王建《雨过山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宋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五代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唐 · 杜甫《兵车行》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 唐 · 王维《少年行四首》
思念家人古诗词
古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首首诗歌来抒发,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思念家人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1、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適《别董大二首》
2、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3、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4、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5、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6、背庭缘恐花羞坠。——吴文英《虞美人·秋感》
7、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9、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0、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1、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落花》
12、*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15、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1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7、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8、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9、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0、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21、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22、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3、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4、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5、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26、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27、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8、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2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30、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1、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32、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33、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34、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35、归期犹及柳依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36、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
37、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8、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3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40、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41、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2、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3、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清江《送婆罗门》
44、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45、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46、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乐·怀人》
47、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48、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9、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满庭芳看岳王传古诗词
古诗原文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译文翻译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兴,名字永垂青史。其功绩遭到权臣的怨恨,误中权臣的奸计。中原父老再也盼不来北进的王师,赵宋王朝丢弃祖宗的陵庙向南逃去。钱塘路上,风雨凄凄,满含愁怨,洒落在西子湖上。
注释解释
岳王:即岳飞,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故称岳王。
披文握武:指文武双全。
建中兴庙宇:岳飞为国竭智尽忠,挫败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兴。
正落奸谋:落入奸臣贼子的阴谋。
闪*望旌节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遥望宋军撤退,而不能恢复祖国的统一。闪杀:抛闪。旌节:指旌旗仪仗。士夫:宋朝的官员。这句指岳飞破金打至朱仙镇被宋廷召回的事。闪*指代中原百姓。
误*弃丘陵南渡銮舆:奸臣杀害了岳飞,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国土。銮舆:天子车驾,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赵构。误*指代皇帝,即宋高宗赵构。
钱塘:即今杭州,岳飞在此遇害,后迁葬西湖。
诗文赏析
这首小令中歌颂的是宋代名将岳飞,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整体上是层次分明,一气呵成,动人心魂。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介绍。“披文握武”,称赞岳飞文武双全;“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指岳飞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流芳百世。后两句“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最后三句“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全曲前半以叙事为主,后半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1] 这支曲子,首句写出岳飞非凡才略。二句接写岳飞的中兴功绩。三句写出岳飞壮烈的一生。四、五句揭露主和派秦桧等陷害岳飞的罪行。六、七句,进写岳飞的英雄业绩,抓住“闪*”、“误*”,这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叙写,把权奸和*误国殃民的罪恶,凝练地表现出来。最后三句抒写了对岳飞不幸遭遇的极度悲愤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露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关于家庭的两句古诗词
家庭幸福的两句古诗
恨家庭的古诗词
关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的诗句古诗词
有关家庭的古诗词
关于家庭的古诗词4句
家庭团圆的古诗词
描写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美满的古诗词
文明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情谊的古诗词
表达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悲伤的古诗词
表示家庭的古诗词
美满家庭的古诗词
爱情与家庭的古诗词
家庭为主题的古诗词
写家庭温馨的古诗词
表达家庭爱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写家庭亲情的古诗词
家庭关系的古诗词
谈家庭文化的古诗词
家庭和睦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关于家庭的诗句
抒写家庭的四句古诗词
家庭合睦的诗词
关于家庭的诗词
对家庭失望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