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关于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3) 语录(28) 说说(90) 名言(4) 诗词(943) 祝福(53) 心语(2k+)

  • 儿童声乐发声方法

  • 方法,儿童,幼儿
  • 儿童声乐发声方法

      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音乐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儿童声乐发声方法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歌唱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音乐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才可能获得音乐的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正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进行普及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中,相比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知识、音乐创编等音乐教学内容,歌曲的学*占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比例是很大的,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尤为明显。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形式,使儿童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演唱等能力。歌唱可以表达儿童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提升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有益于控制歌唱器官,提高儿童对音乐的辩听力,提升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有利于促进终身爱好的养成。

      二、儿童歌唱的特点

      儿童的歌唱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四至六岁的孩子,喉头和声带是**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声发声,声音明亮,音色甜美、纯净无暇;七岁以后,即小学阶段开始,儿童身体逐渐发育,歌唱器官在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进入青春期发育高峰。在此期间,歌唱器官发育缓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演唱歌曲的难度变化及**歌唱的影响等等),发声位置由头声发声自然过渡为胸声发声,歌唱时可以发出较大音量,声带运动范围大,发声时声带肥厚、变短,但音色不纯净,易嘶哑。

      富于光泽的,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练*,声带本身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声音完全是从口腔的前部发出,减少了胸声发声时声带的过低疲劳、充血,进而导致声带异常肥厚现象的发生。

      三、儿童如何练声

      (一)呼吸练*

      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能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息是发声的重要前提。课堂上我强调学生在自然吸气时,放松站立,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手臂放松自然垂下,头部放正,勿低头或昂头,眼睛*视,吸气时肋骨向两侧扩张,横膈膜向下压沉,绝对不可以提肩膀、提锁骨,呼气时不可弯腰、大幅度晃动,不可低头、压喉咙。

      进行呼吸练*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练*要反复进行,从慢吸慢呼到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练*之间要有间隔,应为学生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

      (二)弱声发声练*及其重要性:

      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指导老师首先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能够帮助儿童尽快地找到头声发声的位置状态,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音质,不追求歌唱的音量,采用弱声发声进行练*。只有学生在“轻声唱”的练*下,充分地掌握了头声发声的要领之后,方可逐渐渗入对音量的要求。

      儿童在唱到高声区的音时,常会出现喊叫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歌唱器官负荷加重,脖子出现青筋,面红耳赤,声音嘶哑,不仅不能获得优美动听的头声,而且极易损害儿童幼嫩的声带。因此,切勿在训练初始一味追求声音音量。

      四、几条儿童练声曲

      练*一:

      2/4 1=G

      5 4 | 3 - ‖

      Lu - - -

      当学会使用头声的“声音从头顶出”之后,可以使用wu音和o音,替代lu音。因为wu音和o音比起lu音更显圆润。但并不是要取消lu音的练*。练*各种发音时,都要以lu音为中心,在lu音练*的基础上,可进行其他练声曲的练*。

      练*二:

      2/4 1=C

      i 7 | 6 - ‖

      wu wu wu –

      练*三:

      2/4 1=C

      i 7 | 6 - ‖

      wu wu wu -

      练*四:

      4/4 1=A

      i 7 6 i 7 6 | 5 6 7 i - ‖

      lu lulu lu lulu lu lulu lu

      唐 老伯 有 一个 小农 场

      练*五:

      4/4 1=A

      i 7 6 5 4 3 2 | 1 3 5 i - ‖

      lu lulu lulu lulu lu lulu lu

      少儿声乐发声技巧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训练时,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演唱*惯,做到两眼*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

      在做呼吸练*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但呼气时不宜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这样不仅会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惯。

      发声练*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开始。气息支点的练*,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咬字吐字练*: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歌唱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要想唱好歌曲,不能只关注声音,而不注重感情,反之也不行。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阅读全文]...

2021-12-25 11:20:20
  • 2022年儿童唱歌发声方法

  • 唱歌,方法,儿童
  • 2022年儿童唱歌发声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儿童歌唱的发声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歌唱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在音乐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才可能获得音乐的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正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进行普及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中,相比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知识、音乐创编等音乐教学内容,歌曲的学*占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比例是很大的,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尤为明显。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形式,使儿童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演唱等能力。歌唱可以表达儿童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提升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有益于控制歌唱器官,提高儿童对音乐的辩听力,提升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有利于促进终身爱好的养成。

      二、儿童歌唱的特点

      儿童的歌唱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四至六岁的孩子,喉头和声带是**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声发声,声音明亮,音色甜美、纯净无暇;七岁以后,即小学阶段开始,儿童身体逐渐发育,歌唱器官在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进入青春期发育高峰。在此期间,歌唱器官发育缓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演唱歌曲的难度变化及**歌唱的影响等等),发声位置由头声发声自然过渡为胸声发声,歌唱时可以发出较大音量,声带运动范围大,发声时声带肥厚、变短,但音色不纯净,易嘶哑。

      富于光泽的,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练*,声带本身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声音完全是从口腔的前部发出,减少了胸声发声时声带的过低疲劳、充血,进而导致声带异常肥厚现象的发生。

      三、儿童如何练声

      (一)呼吸练*

      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能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息是发声的重要前提。课堂上我强调学生在自然吸气时,放松站立,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手臂放松自然垂下,头部放正,勿低头或昂头,眼睛*视,吸气时肋骨向两侧扩张,横膈膜向下压沉,绝对不可以提肩膀、提锁骨,呼气时不可弯腰、大幅度晃动,不可低头、压喉咙。

      进行呼吸练*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练*要反复进行,从慢吸慢呼到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练*之间要有间隔,应为学生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

      (二)弱声发声练*及其重要性:

      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指导老师首先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能够帮助儿童尽快地找到头声发声的位置状态,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音质,不追求歌唱的音量,采用弱声发声进行练*。只有学生在“轻声唱”的练*下,充分地掌握了头声发声的要领之后,方可逐渐渗入对音量的要求。

      儿童在唱到高声区的音时,常会出现喊叫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歌唱器官负荷加重,脖子出现青筋,面红耳赤,声音嘶哑,不仅不能获得优美动听的头声,而且极易损害儿童幼嫩的声带。因此,切勿在训练初始一味追求声音音量。

      拓展:

      有哪些儿童唱歌时的技巧呢

      ①3~4岁的孩子

      唱歌的音域一般不要超过六度(即c调1—6),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要学会分清音的高低、长短和快慢,做到不说歌、不喊叫、唱准曲调、吐字正确、清晰、呼吸正确(不扬头、不耸肩)、知道歌曲的名称、懂得歌词的内容,能独立地唱完一首歌。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做一些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拍手、踏步、叉腰、旋转、舞动手臂、两人拉手转圈等动作,基本合拍地进行唱歌表演。

      ②4~5岁的孩子

      唱歌的音域一般不要超过七度(即C调1—7),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唱出强弱变化。唱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姿势正确。如有乐器伴奏,能接“前奏”或“间奏”,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性质合节奏,有表情、协调、优美地做音乐游戏和舞蹈协作(如跑跳步、手腕及上下肢配合等)。

      ③5~6岁的孩子

      唱歌的音域一般为一个八度(即C调1一i)。唱歌时,知道唱完一句后换气,换气时不扬头、不耸肩、不出声。会以舒缓的声音唱出表现安静气氛的歌曲,以轻快的声音唱出活泼的歌曲,以有力的声音唱出雄壮的歌曲。正确地接前奏、间奏及领唱部分,唱出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变化。能边唱边舞,根据音乐节奏和歌词的内容正确改变快慢、强弱动作和表情。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景,说出哪个是活泼欢快的,哪个是安静优美的,哪个是雄壮有力的等等。

    [阅读全文]...

2022-05-11 23:20:37
  • 儿童古诗回乡偶书

  • 儿童
  •   《回乡偶书》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 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共19首。

      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书法

      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贺知章书法善草隶,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窦蒙注云:“(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

      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寺》云:“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为世传诵。

      传世书法作品中,墨迹有草书《孝经》、石刻《龙瑞宫记》等。《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

      包括《咏柳一作柳枝词》、《采莲曲》、《答朝士》、《回乡偶书二首》、《晓发》、《送人之军》、《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顺和》、《望人家桃李花》、《泰和圣制送张说巡边》、《雍和》、《泰和》、《福和》、《太和》、《表和》、《大和》、《奉和御制春台望》等。

    [阅读全文]...

2022-02-02 12:37:08
  • 儿童古诗

  • 儿童
  •   1、《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春晓》

    [阅读全文]...

2022-01-06 14:45:08
  • 儿童古诗_儿童五言古诗

  • 儿童,儿童节,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儿童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儿童古诗

    1、《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2、《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7、《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8、《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9、《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0、《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想信您读完儿童古诗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儿童古诗绝句,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1-25 10:48:24
  • 回乡偶书儿童古诗

  • 儿童
  •   《回乡偶书》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回乡偶书》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阅读全文]...

2022-01-07 19:53:27
  • 幼儿发声训练的方法

  • 幼儿,方法
  • 幼儿发声训练的方法

      训练意思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有意识地使受训者发生生理反应,从而改变受训者素质、能力的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发声训练的方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1、对着镜子唱歌

      对着镜子唱歌,可以随时提醒你,注意口型、眼神和形体的表演。对着镜子练*发声的要点是要做到眼睛睁得大又亮;嘴角上提,露出牙齿;两臂自然弯曲;不歪脖子;不耸肩;吸气时两肋打开;呼气时呼吸肌肉群对抗支撑。

      2、像啃苹果一样张开嘴巴

      像啃苹果一样张开嘴巴,营造张开嘴巴用上牙啃的感觉,面颊的肌肉要向俩耳朵方向展开,小舌头和软腭向上提,后咽壁也兴奋起来。口咽喇叭和头腔共鸣形成一个共鸣管,声音才能像天鹅绒一样美。

      3、用打哈欠的感觉发声

      发声时字腹(字音中标注音调的主要韵母)从上牙两大牙根啃出,声音的亮点在口、鼻咽腔、头腔共振。

      4、向着远山唱

      唱歌时的感觉,要放得开。向着远山唱,比较能放出适当的声音量。

      5、要求声美,字正为本

      韵母在歌唱中是体现音乐性的主要字母,在歌唱的咬字过程中,韵母担负着音高的变化和时值的转换任务。韵母的发声技巧对于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或通俗唱法唱好民族语言的歌曲都至关重要。有的歌者因带有地方口音,没达到规范的咬字规则,造成了字不正音不响。

      6、注意力放在后脖颈

      把注意力放在后脖颈,这样可以产生美美的声音。

      7、发声练*曲因人而异

      不同的练*法能让你获得控制自己的呼吸系统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气息,驾驭声音的目的,但最重要的还是结合歌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灵活的练*曲,所以选择自己合适的发声练*曲目很重要哦。

      婴儿发音练*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须指导宝宝发音和模仿各种声音。通常宝宝对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汽车、火车的声音很感兴趣,因而,要先教宝宝模仿这些声音,如小猫的.“喵喵”、汽车的“笛笛”等。有时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手势,如打鼓、吹喇叭等,用以激起宝宝模仿的兴趣。如果宝宝发错了音,应及时纠正,不要批评,就某一发音进行反复多次校正强化,直到发音正确为止。

      宝宝发音发育顺序

      1岁之前,是宝宝前言语阶段发展时期。

      简单发音阶段(0~3月):3个月时会发较多的元音,如:a,ai,e,ou和少量辅音m,h.

      连续音节阶段(4~8月):会发的辅音增加;而且出现重复的连续音节。宝宝发出ma-ma,pa-pa的声音,其实并不是会叫爸妈,而是前言语阶段的发音现象。

      学话萌芽阶段(9~12月):会发更多的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变换音调,还能模仿**和学*新的发音。有些发音和具体事物联系,获得语义,说出第一个理解语义的词语。

      如何对婴儿进行发声练*

      1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出噪音和其他声音之间的区别,如在他哭闹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对他讲话,他会暂时停下不哭。到2~3个月时,婴儿就开始懂得别人说话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听到愤怒乃至生硬的斥责,他会哭起来;如果是温柔而友善的声音,他会微笑且咿咿呀呀地响个不停。他们还能区别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以及男声和女声。

      到2~3个月时,宝宝的哭声明显减少了。2个多月时,尽管宝宝的发音器官不完善,不过婴儿高兴时会发出1~2个韵母声如“а、u、i”。特别是在高兴时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发出的韵母声,主要是基本韵母,大多是一张嘴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能发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较多的运动。

      3个多月时,婴儿发音明显增多,情绪好时常常会主动发音,有时还会在**的逗引下发出笑声。当身体舒服时,如妈妈跟他说话和戏逗他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很愉悦,嘴里还会发出“哦”“啊”的声音;如果妈妈用温柔的又适当延长的声音对他说话(最好是模仿孩子的咿咿呀呀声),宝宝就会很高兴地回应你,同时眼睛会看着你。这样的互动在宝宝满月时就可以进行,利用宝宝的自我感觉良好对其进行发声练*。

      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出现了应该说话的时候而不说话,那么,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了,不然过了一定的时候,再处理就更加困难了。

      家长在陪着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要主动给孩子说话,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或是有没有回应,都应该主动教孩子说话了,可以讲一些故事书中的事情给孩子听效果也还是比较好的。

      孩子在睡觉之前作为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说说话,慢慢地孩子也就睡着了,不要想着反正孩子听不懂也没有回应,也就不同孩子说话了,这样的话,不利于孩子正常说话。

      如果孩子在一定的年龄段了还是没有发声说话,表现出来同其它正常的孩子不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行了,也可以同感统训练一起做,加强培训的效果。

      最好是少让孩子看一些电视,电视看多了对于孩子的眼睛不好,同时对于孩子的说话也是不利的,作为家长最好是多和孩子亲*,同时陪着孩子做一些游戏,比如积木游戏这些都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语言发育严重滞后的情况,而自己又不太专业的话,可以考虑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治疗和训练,当然要不少的钱,也要不少的时间,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切都是次要的。

      八个月前。多听,触进听觉神经。

      宝宝还不会说话,身体还不是很灵敏,大部分活动时间都是在床上。这时候,父母一有时间便可躺宝宝身边,口齿清楚的自言自说。可以是:唐诗宋词、童话故事等。不用想着宝宝是否听得懂,只让他多听便可。触动他的听觉。

      8-12个月。有目的的多听两个字内的词汇。

      宝宝能很好的正坐,也能蹒跚着走几步。这时候就有目标的跟他讲一两个字的词汇。看到什么就指什么并告诉他,好比:手手、脚脚、狗狗、花...他不会跟着读,但这些话留在心里,等宝宝能开口时,就会学的很快。

      就像我们小时候背诵的古诗词,多年后只要再读一两遍,熟悉感就会自然浮现,很快就能又背出来了。

      13-18个月,一岁半前的宝宝 ,多跟着念简单词汇。

      照着上面步骤打好基础,一岁半之前宝宝一定能开口说话了,还能跟着说不少词汇。*时生活中所见所闻多跟宝宝说,让宝宝跟着发音。同时也需要买些绘本,三个字内的简单词汇,让宝宝一遍遍的跟着读。

      一岁半至三岁。以听长句,故事篇为主。

      每天至少抽半个钟时间,坐宝宝旁边,把童话故事书绘声绘色的读给宝宝听。等宝宝听熟悉了,宝宝自然能看着绘本的图片,重述这个故事你听。

      三岁。看字大声读出来。

      不要太早教宝宝识字,不然会阻碍宝宝想象力,同时失去学*的兴趣。三岁是最佳时期,也是学的最快的一个阶段。指示牌、超市的标签、商店名字、识字卡...都可让宝宝大声跟着读出来。一开始不识字只是跟着‘胡说’,看多了说多了,自然就识字了,发音也越准了。

    [阅读全文]...

2021-12-07 15:31:55
  • 儿童简单古诗

  • 儿童,简单
  •   古代作者写儿童的有很多,写儿童的生活作息,生活*惯等,大家知道有哪些?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唐·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阅读全文]...

2022-01-09 04:15:27
  • 儿童古诗50首

  • 儿童
  •   中国古代的对*影响深刻,那么儿童必背的古诗有哪些?

      (一)春晓

      (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评】如果说幼儿园小朋友知晓度最高的诗是《鹅》,小学生知晓度最高的诗就是《春晓》。这首诗带着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开篇,不错。

      (二)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诗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是对孟浩然的评价。孟浩然的诗,词句简约,明白晓畅,易于诵读。这首又是五绝,字数不多,很适合初学者。《宿建德江》,简约版的《春江花月夜》。

      (三)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评】不用多说。有华人处即有此诗。《爸爸去哪儿》的片尾曲,前奏就是这首诗。

      (四)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评】可以玩一个文字游戏,去掉一个“间”字,将这首诗变成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会提升孩子的兴致,以及他们对词的初步感受。

      (五)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评】春天的感觉,恰如微风拂面,如杨柳依依。

      (六)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评】让孩子理解一个老人的心态,学*用他人的视角看人看事。老人眼中的“儿童”,就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如此憨痴烂漫。

      (七)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评】孩子会问:怎么又有一个《凉州词》?解释一下,这是曲调。诗不一定要有名字,但一定要有名。

      (八)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评】王昌龄是七绝圣手。拿一本地图,青海、玉门关、楼兰,让他/她对国家地理有个初步概念。

      (九)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评】一口气读了好几首边塞诗,初步形成类型诗的概念。此诗的时间感、空间感和动态感都很强,气势雄浑。

      (十)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诗评】送别诗,唐人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吴、楚,这是上海以及长三角所处的大略地理方位,告诉孩子,春秋战国时期有过这样两个国家。“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阅读全文]...

2022-07-20 11:59:33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儿童
  • 描写儿童的古诗

      1.《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田家》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8.《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9.《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0.《花影》

      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11.《清*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2.《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3.《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5.《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6.《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17.《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阅读全文]...

2022-01-04 16:27:06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句子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语录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说说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名言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诗词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祝福
会发声的儿童古诗书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