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经典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道家经典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道家经典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道家经典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凡物皆始于无。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物得以生,谓之德。
4、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7、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8、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9、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1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1、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12、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3、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
16、道自在天帝之前。
1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2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2、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3、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24、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5、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26、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27、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9、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30、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4、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3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6、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3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8、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1、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3、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4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6、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7、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於志,不在於富贵也。
10、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1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1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4、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5、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1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18、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19、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1、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4、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2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9、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3、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3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35、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36、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37、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38、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0、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4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43、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6、治大国,若烹小鲜。
47、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48、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0、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51、偃鼠饮河,但是满腹。
道家八字名句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4、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0、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1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4、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1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6、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17、上为下效,君行臣基。
1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19、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20、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22、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23、天与地卑,山与泽*。
24、能动能静,解以长生。
2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2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9、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30、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3、民不畏威,则大威之。
3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6、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37、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3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9、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40、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4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2、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43、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44、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45、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4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49、天道无亲,恒予善人。
50、偃鼠饮河,但是满腹。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道家思想名句,以及道家经典语录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21、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2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6、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2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2、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3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3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38、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3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4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9、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5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家有很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格言是关于描写道教,其中你看过的有哪些呢?下面好句摘抄小编为你分享的是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经典道教格言(精选版)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和*发展)
4) 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5) 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清静为天下正。真思志道,学知清静。(韬光养晦)
6)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7)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5)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8)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19)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通玄真经·微明》
20) 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通玄真经·自然》 道教名言名句格言(经典版)
1)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 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5)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6) 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7)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8)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9)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1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11)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保护生态)
12) **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13) 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以人为本)
14)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15) 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1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待百姓)
17) 《微旨》:慈心於物,恕(推广)己及人。
18) 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19) 行时时之方便,积处处之阴功。
20) 老子:少私寡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 道教的经典名言名句格言(热门版)
1) 道当以法观,如有所生者,故曰为自然。眼见心为动,口则为心言。……以是生死有,不如无为安。《西升经·圣人之辞章》
2) 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人能使形无事、神无体,以清静致无,即与道合。《妙真经》,《无上秘要》卷五《人品》
3) 有所求所愿,不用金帛货赂,不用人事意气,不用酒肉祭,不用巧方方便。真心归道,无为自成,皆如本心之所愿想。《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
4) 多法以治多欲。欲多不可须祛,防遏断除,使之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洞神八帝妙精经》
5) 俗人不能识其太初之本,而修其**之末。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抱朴子内篇·道意》
6) 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
7) 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8) 大道无他妙,惟是神气合一,还于无极太极、父母生前一点虚灵气之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两分开,铅走汞飞,水火所由隔绝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浅之则为日用之需,深之则为修炼之要。
9) 指点上善之心,**常常,无好无恶,浩浩荡荡,无陂无偏,极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骄,居下不倍,于己无尤,于人无怨。
道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有哪些?道教的精髓一句话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道家修心的诗句道家的道 、道家养生思想你又知道多少?以及 法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道家思想经典语录,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比,经典珍藏,道家思想十大精髓,经典好文!
1、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 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5、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9、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1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3、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5、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2、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2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4、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佛教与道教一样,十分讲究炼心修性,但是与道教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禁欲”和“来世幸福”上。
道教历来重视修心,认为“修心”乃是明道的枢纽,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由南华真人“心斋”所揭示的“修心在明道”的功夫,不仅成为道门修心澄心以体道明道的理论基础,更为后来的修道者所奉行与阐扬。
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从而健康长寿,大智大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浅而决定其所达到境界的高低。
佛教中的“佛”,是指具有大智慧且心身自在的人,也是佛教徒修证的最终目标。
道家吐纳筑基功法 道家修性炼命,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
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
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
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
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
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
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
”意即吐出浊气,纳人人体所需之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
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
”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
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服药虽为长生之本, 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
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
胎儿之杰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
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
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
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
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
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
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
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夏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煮即保生也。
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
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
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痛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
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
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
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
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
亦可*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
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
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
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
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家有很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格言是关于描写道教,其中你看过的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经典道教格言(精选版)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和*发展)
4) 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5) 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清静为天下正。真思志道,学知清静。(韬光养晦)
6)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7)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5)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8)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19)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通玄真经·微明》
20) 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通玄真经·自然》
1)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 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5)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6) 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7)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8)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9)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1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1、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3、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8、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9、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1、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2、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
13、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14、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15、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16、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
17、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9、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20、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1、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2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2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4、穷则反,终则始。
25、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
26、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
27、致虚极,守静笃。
2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9、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
30、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1、治人事天,莫若啬。
3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3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3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5、物得以生,谓之德。
3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9、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2、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
43、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4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5、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46、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7、不出户,知天下。
48、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49、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50、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
5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道家名句
道家名言名句
道家经典名句
道家的名言名句
道家思想名句
道家名言名句四字
道家名言
道家名言警句
道家的名言警句
道家劝世名言
道家句子
道家诗句
道家励志名言警句
道家爱情名言警句
道家名言四字
道家十二句名言
道家修心的诗句
道家的生死诗句
道家洒脱诗句
道家口号
道家至理名言
道家戒色的诗句
道家讲求*衡名言
道家语录
道家爱情语录
道家逍遥的诗词
道家五大智慧名言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道家军口号
道家的洒脱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