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道家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道家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道家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凡物皆始于无。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物得以生,谓之德。
4、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7、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8、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9、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1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1、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12、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3、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
16、道自在天帝之前。
1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2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2、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3、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24、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5、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26、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27、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9、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30、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4、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3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6、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3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8、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1、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3、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4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道家思想经典语录,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比,经典珍藏,道家思想十大精髓,经典好文!
1、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 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5、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9、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1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3、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5、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推荐:道家思想的核心(精华版)
推荐: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
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2、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2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4、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26、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27、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8、 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2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0、 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1、 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3、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3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6、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7、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8、 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39、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40、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41、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3、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44、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5、 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道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有哪些?道教的精髓一句话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道家修心的诗句道家的道 、道家养生思想你又知道多少?以及 法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道家思想经典语录,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比,经典珍藏,道家思想十大精髓,经典好文!
1、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 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5、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9、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1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3、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5、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2、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2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4、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1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12.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1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20.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2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2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2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2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2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8.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1、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3、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4、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5、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6、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7、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0、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11、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12、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4、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5、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16、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17、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1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19、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20、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
2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4、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6、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27、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29、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0、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31、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
32、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3、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5、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3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0、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41、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5、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4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8、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旁,不可以立。
49、与妒胜已者而谋举嫉恶之贤,是与狐议治裘也。
50、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5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家名言
道家劝世名言
道家名言名句
道家名言警句
道家的名言警句
道家的名言名句
道家名言四字
道家至理名言
道家励志名言警句
道家爱情名言警句
道家讲求*衡名言
道家十二句名言
道家名言名句四字
道家五大智慧名言
道家名句
道家经典名句
道家句子
道家思想名句
道家诗句
道家口号
道家语录
道家修心的诗句
道家的生死诗句
道家洒脱诗句
道家爱情语录
道家戒色的诗句
道家逍遥的诗词
道家军口号
治家之道名言
道家的洒脱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