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名句

关于西江月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江月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江月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西江月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 语录(1) 说说(1) 名言(46k+) 诗词(51) 祝福(6k+) 心语(346)

  •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著名的西江月诗词大全)

  • 著名
  • 宋代词作家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两人都曾为官,都曾遭到贬谪,都曾写下无数好词。表面上看,二人的词作都以豪放取胜,但事实上风格却迥异。

    下面提到的这两首《西江月》,是二人在罢官闲居,野外郊游时写下的作品。让我们试析这两首作品,看一看两位大家在词作境界到底有何差别。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北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一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使时所作。在一个春天的晚上,他到一个酒家喝醉了出门。路经蕲水河,上了一座小桥,便在桥上睡了一觉。

    天亮时醒了过来,感觉群山环绕,绿水中流,仿佛进入一个仙境。于是词兴大发,写了一首《西江月》,然后题在了桥柱子上。

    这首词首句中的“弥弥”,是形容溪水盛大的样子,而“琼瑶”则是指美玉。

    词作大意是:明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广阔的天空中还隐约能见到淡淡的云层。我来不及解下马鞍,便想躺在桥上睡一觉。

    这一溪的水与月,实在太迷人。马儿啊,你莫要用蹄子踏碎了水中的琼瑶。我解下马鞍当枕头,在绿柳桥边入眠,听到杜鹃鸟儿叫,才知道天亮了。

    苏轼是豪放一派词作的创始人,他的词作大多意气风发,洒脱豪迈。隐约有一种世外高人,放浪形骸的感觉。

    比如这一首词,写在他酒醉之后路过一座小桥,看到溪水和水中明月太可爱,竟然就不想回家,就地入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唐朝王维曾有诗云: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苏轼的这一首《西江月》即实践了这种洒脱旷达之境。

    它将明月、淡云、溪水、芳草的杜鹃啼声作为自身的陪衬,把自己醉时、醒后看到的景物和“我”连为一体,打造成了一幅图画,其实体现的是他个人的性情。

    苏轼信仰老庄道家,追求神仙的境界。词作中动不动就感叹“世事一场大梦”、“半生弹指声中”,又说,“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所以,他一喝高了,就说“我欲乘风归去”,做一个快活的神仙。

    从这些词中不难看出,苏轼十分注重个人情绪的表达,以及精神层面上的享乐。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官时,苏轼也会填词表达失意孤独之情。愁自己鬓生白发,“酒贱”而“客少”。

    但是,短暂的伤感过后,他又独自跑到酒家大醉了一场。然后填词来劝慰自己,把周遭的事物都看淡了。正所谓:天大地大我最大。心情不痛快的时候就痛饮,醉后再来看世界,世界已经大不同。

    因此,元好问说:“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非得写成他那样,才显得有意境。否则野草闲花,四时明月,吹皱了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从这一方面来看,苏轼是宋代书写性灵的第一人。

    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罢官闲住上饶时所作。词作描写江西上饶县以西四十里外的黄沙岭风光,在夏秋之交的一个傍晚,辛弃疾徐行在黄沙道中。

    当时明月冉冉升起,惊醒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一阵清风徐来,远方传来了蝉的鸣叫声。田野里稻花飘香,看起来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正陶醉于眼前的景色,高兴着呢。抬头看到天空中点缀了七八颗疏星,转瞬间,山前却飘来三四点细雨。急匆匆赶路回家,茅屋还在村落的树林边上。本以为很远,但没想到过了小桥,看见了家。

    这首词写得特别轻快,上阙写作者见到田园风光,用稻花香带出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之情。下阙风云突变,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作者想要避雨,又担心离家太远。没想到,转过一条小桥就看见了家门。实际上是因为他的心情太好了,步履特别轻快,所以两三步就走了回去。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当中风格最为多变的一位大家,他与苏轼最大的不同就是,苏轼即使在抒情的时候,也会显得比常人更加豪迈,洒脱。

    苏词表面上不言志,词作中总是体现出一种出世的思想,而辛弃疾则是与他完全相反的。辛弃疾的词作,不但有“醉里挑灯看剑”、“长剑倚天问谁”的剑侠豪情,即使在他的婉约词作中,描写忧思之时,放眼的也是家国大事和天下黎民。

    辛弃疾除了是一位大词人,更曾是一名义军领袖,后来入朝为官,是真正出类拔萃的高人。他豪放词写得好,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他的婉约词也不输豪放词。

    不论谈文论武,辛弃疾都堪称奇才。借词“言志”本是辛弃疾词作的特色,即使在这一首不言志的词作中,他也透露出一种对黎民生计的深切关怀。

    苏轼的《西江月》写风景,却处处在写“我”,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写的是“我”,着眼点却是在世间的风景。他之所以会写下“稻花香里说丰年”,这说明他和百姓的心意其实是相通的,他是真正地关怀着天下黎民。

    因此,他是用一种“入世”的心态来创作的。叶嘉莹先生谈辛弃疾,认为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词作家,因为他是用他的生命来写词。

    辛弃疾把自己一生的志向都铸入词魄,以碧血丹心来进行创作。他的精神是杜甫所谓的那种“葵藿向阳”的精神,永远青春焕发。

    “出世”与“入世”是两种不同的心境。苏轼的词作多半表现出一种“出世”的心态,而辛弃疾则是“入世”的。普通人往往认为,“出世”超脱,把功名利禄,王图霸业都看淡了才是正理。事实上,心系家国、踌躇满志,我看也不错。

    “出世”和“入世”就是人生中的两条道路,分别指向不一样的方向。但是走到末端,它们又会再度交汇到一起。此即所谓:殊途而同归。在人生到达终点前,应该选择走哪一条路,只问自己本心。所以苏词固然充满了性情,辛词亦然。

    苏轼的这一首《西江月》,描写月照清溪的景色,以及杜鹃报晓的场景,以自己身心入画,浑然天成。而辛词中的明月、惊鹊、清风、鸣蝉,以及稻花飘香的田野组成的画面,同样美不胜收。

    辛弃疾自回归南宋后,尽管壮士难酬,但他活了六十八岁,却始终固守着一片赤子之心。志向宛如填海之精卫,尤为难得。

    [阅读全文]...

2022-06-12 13:19:55
  • 苏轼:西江月

  • 苏轼
  •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赏析:

      这首词题或作《梅》、《梅花》。《野客丛书》:“盖悼朝云而作。”苏轼侍妾朝云,随词人徒岭南,不久即去世,时年三十二岁。秦观曾写诗说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苏轼把她比为“天女维摩”。朝云是虔诚的佛教徒。苏轼另有诗悼念她。此词通过咏岭南梅花,赞扬朝云“玉骨”、“冰姿”和“仙风”,敬仰她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素面”、“洗妆”两句写朝云天然丽质,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高情”句,是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同梦”写与朝云互为知己的情谊,而不能“同梦”,点明悼亡之旨。全词既是咏梅,又是怀人。咏梅中能以“绿毛么凤”、“唇红”、“海仙”、“瘴雾”等突出岭南特色,并以绿羽禽是海仙派来“探芳丛”的神话般情节和细节表现,让作品带有浪漫色彩。构思缜密,立意超拔脱俗;境象朦胧,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构之一。杨慎云:“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么凤为第一。”(《词品》卷二)《耆旧续闻》卷二引晁以道言:“朝云死于岭外,东坡尝作[西江月]一阕,寓意于梅,所谓‘高情已逐晓云空’是也。”

    [阅读全文]...

2021-12-23 09:06:57
  • 西江月六首

  •   西江月·江梅开晚    正是江梅开晚,  又逢蜡雪轮番。  竹窗时听野鸡喧,  更有鹿鸣柳畔。  日月交辉离坎,  阴阳相变尘寰。  长生妙药在田园,  风雨春秋参伴。    西江月·峥嵘    皎皎银河夜冷,  悠悠玉宇风清。  晚风入梦晓窗明,  淡月闲云宁静。  烽火五关秋色,  人生十载峥嵘。  山斋好了入长亭,  推盏往来人影。    西江月·梨花带雨    菡萏载池羞涩,  长虹跨水连天。  梨花带雨淡寒烟,  鸭戏啄粼波浅。  霜竹偶传秋信,  红蕖难换春妍。  推窗惊起柳鸣蝉,  门外东风似箭。    西江月·桑麻迷雾    点点枝头细雨,  重重柳下*湖。  玉虹饮水润如初,  向晚桑麻迷雾。  且喜堤前花好,  又见塘中金鲈。  夜阑人静月轮孤,  俯仰人间几步。    西江月·田园    渺渺长汀香桂,  潇潇暮雨风枝。  尖尖竹笋露青迟,  坝上芭蕉滴泪。  野渡群峰苍翠,  舟横几度涟漪。  绿茵深处鹭双飞,  细品田园滋味。    西江月·梦想    绿浸晓云冉冉,  红酣朝雾蒙蒙。  推窗熄烛锦苍穹,  翠柳风中拨弄。  雨后残阳如火,  燕来点水鸣虫。  争名放下贯长虹,  说与三年美梦。

      编辑点评:

      六首西江月。江梅一首,妙药在田园,吟咏出了田园悠然自得,休养生息;峥嵘一首,将峥嵘岁月与山斋相和既有艰苦奋斗又有淡泊之志;梨花一首,吟咏了群芳之美艳;桑麻一首,吟咏了夜阑人静,俯仰人生的静逸;田园吟咏了笋,芭蕉等田园美景;梦想,寄情与景,吟咏了寄情山水之志。全词音韵流畅,词藻功力极佳,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1-14 08:53:24
  • 西江月苏轼原文及翻译(西江月诗意解读)

  • 苏轼,诗意
  • 苏轼《西江月》*山堂

    三过*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简注:

    *山堂,庆历八年(1044),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在扬州蜀冈上。弹指,言时间极短,语见《法苑珠林》。十年句,欧阳修已经去世十多年了,说十年是举其成数。龙蛇飞动,堂上还留有欧阳修的墨迹,写得遒劲有力。文章太守二句,化用欧阳修词《朝中措》: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万事转头空,反用白居易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词意散绎:

    三次经过这座*山堂之下,

    半辈子光阴刹那间过去了。

    十来年时间没见到老先生风貌,

    堂上还留有老先生的墨迹精妙。

    很怀念挥毫万字的文章太守,

    忘不了他笔下名句杨柳春风。

    不要说人间万事转头空,

    没转头时它也就是一场梦!

    品读:

    据孔凡礼《苏轼年谱》及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等书考证,此词作于元丰七年(1084)。时苏轼已离开黄州贬所,赴汝州,途中游庐山,过金陵,经扬州,第三次游*山堂,怀欧阳修,作此词。

    欧阳修与苏轼,情谊非同一般。苏轼参加进士考试时,欧阳修是主考官。苏轼次子苏迨又娶了欧阳修的孙女为妻。此次三游欧公亲建的*山堂,深情缅怀欧公,是他必然要做的事情。

    上片从自己三游*山堂说起,慨叹人生十年,弹指之间。接着说虽然欧公虽然去世十余年,但堂上龙飞凤舞的墨迹却宛然如新,对斯人不朽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则巧妙地化用欧公旧作对逝者进行凭吊,强调文章对于士子的重要性。末二句反用白居易的名句,并做了更深入的诠解: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真正重要的不是当时的名利地位,而是文章,“文章千古事”。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今天,我们诵读此词,欧阳修与苏轼这两位“文章太守”的文彩风流恍如目前,而在“弹指”之间,一千余年已经过去了,不能不让人心中默诵:“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附图九幅:扬州*山堂(五幅)以及

    欧阳修像和苏轼像(各两幅)。

    [阅读全文]...

2022-03-14 11:01:23
  • *:西江月·井冈山

  •   《西江月·井冈山》

      作者:*

      原文: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1、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2、旌旗在望: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这里用“旌旗”是为了增加诗的鲜明的形象感。作者说,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3、鼓角:本指古代军中所用的战鼓和号角,此处借指军号。

      4、岿(kuī)然: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5、森严壁垒:森严,严整。壁垒,古代军营中的围墙,也就是防御工事。指阵容严整,不可侵犯。

      6、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7、宵遁:指敌人乘夜逃跑。

      8、众志成城:《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章昭注:“众心所好,莫能败之,其固若城也。”。意思是说万众一心,就坚如城堡。

      翻译:

      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傲岸不可撼动。

      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词上阕写战斗场面,下阕写战斗经过。全词采用描写与叙述的方法,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炼,极富艺术感染力。

      词首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展现了红军民战备的气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红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红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说明我方早已严阵以待。“敌军围困万千重”,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红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然而英勇的红军毫不畏惧,视万千敌人如虫蚁,“岿然不动”。而“岿然”一词,充分表现了红军巍然屹立的雄姿。下阕开头“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出了红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m.ju.51tietu.net)“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红军民,同时与上阕红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西江月是极少数*仄韵混押的词之一,*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典型概括是这首词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词里热烈赞颂了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虽然这次保卫战只是井冈山红军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它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它高度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红军民最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同时也概括了在白色的*包围中,小块红色*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形势,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所有革*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

    [阅读全文]...

2022-02-18 17:56:19
  • 西江月组词诗词

  • 西江月组词诗词

      西江月人生如梦

      岁月偷偷流逝,春秋默默频临。风霜雪满身侵,苦辣酸甜尽饮。

      半世光阴虚度,一生经历浮沉。红尘万事梦难寻,生活如茶细品。

      西江月学词作业

      雨打紫薇飘落,风吹燕语停欢。窗前团扇弄章篇。无奈言词难选。

      讲义拿来翻阅,诗书搬出钻研。潜心思索寝难安。凑得谬句敷衍。

      西江月网恋

      痴盼泰山再聚,换来寂夜无眠。屏前常忆手相牵,恩缠绵无限。

      红烛不堪凄泪,瑶琴难抚憔颜。此情无恨月长圆,怎忍人间遗憾?

      西江月自勉

      一不徇私枉法,二遵道德仙经。三存力气养精灵。四把疲劳拂净。

      五戒无名之火,六除俗礼之情。七寻康健得安宁。八保*安万幸。

    [阅读全文]...

2022-05-03 09:24:18
  • 关于苏轼的西江月带拼音版

  • 苏轼,诗人
  • 关于苏轼的西江月带拼音版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带拼音版,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一起学*一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带拼音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阅读答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shì shì yī cháng dà mèng , rén shēng jī dù qiū liáng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yè lái fēng yè yǐ míng láng 。kàn qǔ méi tóu bìn shàng 。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jiǔ jiàn cháng chóu kè shǎo , yuè míng duō bèi yún fáng 。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zhōng qiū shuí yǔ gòng gū guāng 。bǎ zhǎn qī rán běi wàng 。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答案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①知音稀少,人生寥落的感伤;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苦痛;③群小当道,世道险恶的愤懑,以及对国事的.忧虑;④不被理解的苦痛,对朝廷理解、重用自己的渴望。

      2.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将眼前的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与感慨身世时世的悲慨之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而虑及人生时局,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2)直抒胸臆。如“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句,直接写出了中秋寂寞独处、无人与共的内心的凄然。

      古诗翻译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阅读全文]...

2022-02-03 22:26:09
  • 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

  • 苏轼
  • 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

      《西江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江月苏轼古诗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

      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幺凤:鸟名。

      ④涴(w):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1、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4分)

      2、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7分)

      参考答案

      1.【①玉骨仙风,不染尘俗,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品性高洁);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意思对即可。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2.【高情已逐晓云空句。(2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1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1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1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旨远,给人以深深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全文]...

2022-04-27 16:44:03
  • 《西江月·梅花》苏轼词作赏析

  • 梅花,苏轼
  • 《西江月·梅花》苏轼词作赏析

      《西江月·梅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西江月·梅花》苏轼词作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⑴,冰姿自有仙风⑵。海仙时遣探芳丛⑶,倒挂绿毛幺凤⑷。

      素面翻嫌粉涴⑸,洗妆不褪唇红⑹。高情已逐晓云空⑺,不与梨花同梦⑻。

      【注释】

      ⑴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丰)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瘴雾:犹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⑵冰姿:淡雅的姿态。仙风:神仙的风致。

      ⑶芳丛:丛生的繁花。

      ⑷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⑸涴(wò):沾污,弄脏。

      ⑹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⑺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⑻“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白话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自己。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吐露了这些感情。

      【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一首悼亡词是借咏梅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的,写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产的梅花,却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云身上来。上阕的前两句,赞赏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雾,实质上则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下阕的前两句,结合苏轼《殢人娇·赠朝云》一词看,明显也是写朝云。再结合末两句来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阅读全文]...

2021-12-07 07:10:27
  • 西江月·梅兰竹菊

  •   梅  极苦冰心香透,凌寒瘦影清愁。  时来数九纵难收,不屈霜欺雪斗。  贺岁情怀依旧,迎春信使无求。  *生笑傲百花羞,耻向东君乞佑。    兰  抱朴清居空谷,无忧不上高楼。  初心恬淡爱清幽,懒与群芳竞秀。  一任泉流云走,全凭月上蝉啾。  微尘绝处雅香留,胜过人间长久。    竹  抱定苍山不朽,环依古寺真修。  经冬照旧绿江州,瘦影孤高雅透。  惯有清风除垢,时横玉管消愁。  能持劲节俗难囚,更有虚怀绝后。    菊  惯与西风相守,凌霜独立寒秋。  金盅玉碗品来悠,况味宜当魁首。  小字轻吟神抖,禅茶曼煮香留。  清欢独卧断无愁,雅客东篱把酒。

      编辑点评:

      一组清绝灵动词格准确无讹,意境优美,文隽韵美。将梅兰竹菊四君子,酣畅淋漓的笔触尽皆融与词中,词中有梅的若谷虚怀、隐逸淡泊、冰肌玉骨、高洁傲岸。有兰的空谷幽香、孤芳自赏、香雅怡情、兰心蕙质。有竹的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高风亮节。亦有菊的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铮铮傲骨。优美淡雅的词句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唯美的享受。四君子的真正寓意,无处不在的人格象征和隐喻。用文字的馨香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品端居高雅之上;赞美由情怀之内。梅的高洁、兰的蕙质、竹的清高、菊的傲骨在作者笔下挥洒的灵动自然。纵观词组喻意之深。赏之有景,读之有情,吟之有韵。画境心智浑然一体,抒情达意,铺陈有序,衔接巧妙。四阕同部依韵更是彰显老师古韵根底之深厚。超赞!感谢赐稿菊韵文学,问好竹韵梅子老师夏怡文祺!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阅读全文]...

2021-12-05 01:16:51
西江月名句 - 句子
西江月名句 - 语录
西江月名句 - 说说
西江月名句 - 名言
西江月名句 - 诗词
西江月名句 - 祝福
西江月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