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诗句

关于柳州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柳州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柳州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柳州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5)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122) 诗词(226) 祝福(1k+) 心语(39)

  • 柳州溺亡*讣告

  • 礼仪
  • 柳州溺亡*讣告

      讣原指报丧、告丧,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的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柳州溺亡*讣告,希望大家喜欢!

      11月4日21时许,广西柳州市*肖文荪落入柳江河溺亡。柳州市委市*“两办”昨晚(11月6日)通过当地媒体发布落水溺亡*肖文荪的讣告。

      *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和柳州市人民*办公室共同发布的讣告称,*柳州市委副*、市人民**肖文荪同志,于2015年11月4日逝世,享年51岁。兹定于2015年11月8日上午9时,在柳州市柳南区柳太路20号柳州市殡仪馆大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针对此前盛传肖文荪死前曾被有关部门调查一事,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昨日回应媒体称,广西纪检机关未接到对肖文荪的举报,也未对其进行任何调查。

      此外,据当地官方消息,事发当夜与肖文荪一同出现在柳江河边的秘书并未落水,日前仍在正常上班。

      拓展:

      1、讣告的形式

      (1)一般式讣告。这种讣告是人们常用的讣告。它的写法是:

      ①在开头一行中间写“讣告”二字,或在“讣告”前冠上死者的姓名,如“×××讣告”。字体要大于正文的字体;

      ②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享)年岁数。

      ③简介死者生*,着重简略介绍死者生前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④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⑤相关图片 文字 视频都可以发布。

      (2)公告、宣告式讣告。这种讣告隆重、庄严。一般用于党和*和国内的重要人物或影响大人物。它是由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作出决定发出的。公告、宣告式讣告的写作:

      ①标出发公告或宣告的单位名称和死者的姓名。如“*中央、*常委会、*”、“×××逝世”;

      ②标明文种“公告”或“宣告”;

      ③正文写公告或宣告内容:

      a、公布死者逝世的消息。如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原因、时间、地点以及终年岁数;

      b、简介死者生*和对死者的`评价,以及对死者表示哀悼之词;

      c、署明公告或宣告时间。

      (3)新闻报道式讣告

      这种讣告作为一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旨在让社会各界人士知道。这种讣告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但也有的报道得较详细。

      2、撰写

      常用一般式讣告,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标题写"讣告"二字,或冠以逝者名字"×××讣告",字体应大于正文。宜用楷、隶书体。

      二、正文写明逝者姓名、身份、民族、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

      三、 正文接着写简介逝者生*。主要写其生前重要事迹、相关图片 文字 视频都可以发布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四、正文最后写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五、署明发讣告的个人、团体名称及发讣告的时间。

    [阅读全文]...

2022-07-07 15:47:09
  • 《柳州峒氓》赏析

  • 当时的柳宗元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惯,关心当地老百姓的疾苦。《柳州峒氓》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柳州和峒氓生活接*的情况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啊。

      柳州峒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

      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

      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

      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

      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十年期间,心情一直很郁闷,经常纵情于山水以消忧,不大与人民接*。调任柳州刺史后,思想有所转变。他想到柳州尽管比永州更远离中原,地更偏僻,条件更差,但自己身为一州的长官,与过去在永州任司马闲职时已不同,有了政治实权,在这里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头二句写初到柳州时的感受。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这两句是说:柳州城南有一个四通八达的柳江渡口,从那里经过的是穿着特殊服装的少数民族人民,与他们言语不通,难以亲*。这两句是总起,“不可亲”三字,深含感叹之情,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中间四句接着写峒氓的生活、*俗。

      柳州峒氓,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盐,要到郡城集市去买,所以三、四两句接着描写他们赶集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这两句是用倒置法,意思是说:峒氓们用绿色的荷叶包着饭去赶集买盐,买好了盐就用宽大的青箬竹叶裹着带回山村去,往返甚是辛苦。

      第五句写峒氓御寒之物。

      “鹅毛御腊缝山罽”,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

      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罽(jì记),用毛做的毡子一类东西,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这句是说,在天气寒冷的腊月里,峒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寒冷。

      下句接着写峒氓的迷信风俗。

      “鸡骨占年拜水神”。“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这句是说:峒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

      以上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三、四两句如画。

      最后两句抒写心意,表示愿意随俗。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文身:在身上刺画花纹。这是古代越地的一种*俗。《庄子·逍遥游》里说: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章甫这种礼帽,越国人断发文身,用不着这种礼帽。这里化用这个故事,表示愿意随俗。以上两句意思是说,我不乐意只在公庭上通过译员来和峒氓接触,而宁愿抛掉中原的士大夫服装,随峒氓的*俗,在身上也刺上花纹,学*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亲*。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诗人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的情况。起初虽然感到“异服殊音不可亲”。最后却“欲投章甫作文身。”诗人自己本来不信神,而民间有迷信风俗,但他不肯疏远他们,而愿意和他们在一起,表现出了入乡随俗的思想。

      对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地方官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这样,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施政能够从人民的生活实际出发,为他们兴利除弊,做了不少有利于民的好事,如减轻赋税,引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特别是想方设法赎回许多被典质的贫苦人民的子女,使他们从奴隶的命运中*出来,因此作者任柳州刺史虽仅四年便病逝了,却一直深为柳州人民感激和怀念不已。至今柳州还有纪念他的“柳侯祠”。

    整理:zhl201703

    [阅读全文]...

2022-02-16 05:55:47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栖饺厮。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疲捍刀。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全诗构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婉转托出,含蓄蕴藉。情调虽较低沉,却富感染力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诗鉴赏

      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打击迫害,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上任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各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七人,时称为八司马。元和十年春,朝廷执政大臣中有人赏识他们的才能,想起用他们,除韦执谊、凌准已死,程异已先起用外,柳宗元等五人一起被召还京。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一月,宪宗又把他们贬逐出京。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韩泰被贬为漳州(今福建省龙溪县一带)刺史,韩晔被贬为汀州(今福建*汀县一带)

      刺史,陈谏被贬为封州(今广东省封川县一带)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官职虽然比司马高了,可是地区却更为僻远,这实际上是政治迫害的继续。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时节,柳宗元与他的同道刘禹锡又带着失望的心情一同离京赴任。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他们一路上相互赠答了不少诗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础上,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一直同行到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才依依不舍地分手惜别。

      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闷,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楼,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寄给刘禹锡等四位同道。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楼触景伤怀,是总写。

      城上高楼接大荒,写城楼的形势,是写实。

      柳州城外边远,城楼很高,四野杂树参天,野草丛生,人烟稀少,登城楼遥望,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大荒野。这句起势高远,意境阔大,情景俱包,悲凉之气,笼罩全诗,很自然地开启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

      诗人面对着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远谪永州,十年被弃,壮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还,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以为政治理想又可实现了。谁知立足未定,又被贬逐到更僻远的柳州,离乡去京更远,使他感到孤独,对战友的思念更深。

      他极目南望,一片荒野无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如海如天了。茫茫,既是写海天的无边无际,同时,也是写愁思的无穷无尽。

      中间四句,紧承上句,就登楼所见景象,由*及远托景抒怀。

      前两句是*景,写夏天的风雨景象。

      惊风乱飐芙蓉水,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句中的惊字,说明狂风突起。

      乱字承惊而来,乱飐,形象地写出了狂风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密雨斜侵薜荔墙,写暴雨打薜荔,乃陆上景象。城墙上长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丽,不料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斜字承上句风字而来,因为风狂,所以雨斜。斜侵,写出了暴雨猛烈地冲打薜荔的情景。以上两句,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文中也是经常运用的。这种曲折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含蓄蕴藉之妙。

      后两名是远景,写山水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7-20 09:19:34
  • 柳州小学入学条件

  • 小学
  • 柳州小学入学条件

      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小学包含在九年义务教育内,小学教育不收取任何费用。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柳州小学入学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入学条件

      (一)市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1.凡我市市区户籍、年满6周岁(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凭相关材料(户口本、房产证等)在规定时间内到学区小学办理入学报名手续。小升初学生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凭相关材料(户口本、房产证等)在规定时间内到学区初中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根据《*柳州市委办公室柳州市人民*办公室关于印发〈柳江撤县设区过渡期内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同时为缓解柳江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压力,过渡期期间柳江区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少年招生工作延用原招生办法。2019年柳江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选择在柳江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入学的,由柳江区教育局按照户籍适龄学生入学办法保障入学。柳江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选择在其他城区及五县义务教育段学校入学的,参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政策保障入学。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继续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接收为补充的政策。原则上对同时满足父母双方均在市区范围内持居住证连续满五年、在流入城区同一学校学区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且连续居住满五年、父母至少一方合法就业或投资经营一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城区教育行政部门按住所地址参照市区户籍学生入学政策保障入学。

      不满足以上条件,但同时满足:

      (1)父母双方均在市区范围内居住并持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一年以上居住证(提供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期间的有效居住证)。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有效期一年以上的.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纳税证明、营业执照或摊位租赁合同中的任何一项)。

      (3)在流入地有合法稳定的住所。住所地址为自有房产的,需提供房屋产权证明。住所地址为他人房产的,需提供有效期一年及以上含有所租住房屋产权证明等材料的房屋租赁证明,并提供社区或村委出具的相关证明。其他情况需提供社区或村委确定的有效期一年及以上的实际住所地址的证明。

      学生家长可到住所地址所属的学区学校申请就读,如果学校学额已满,无法接收,由学校审核材料后统一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就*统筹安排。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求在流入城区入学的,需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①户口簿(如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不在同一户口本,则须提供双方户口簿);

      ②*部门核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居住证办理情况由学校统一到*部门进行核查,家长提供居住证相关信息以备核查);

      ③住所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购房合同、含有所租住房屋产权证明等材料的房屋租赁证明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④务工证明(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纳税证明、营业执照或摊位租赁合同等3项材料中的任何一项)。

      除上述四项材料外,各城区在实施过程中,只能减少,不得随意增加。禁止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收取建设费、赞助费、借读费、报名费等入学门槛费。

      3.非市区户籍学生,父母其中一方为市区户籍,另一方在市区范围内持居住证连续满五年(2014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的,由城区教育行政部门按住所地址参照市区户籍学生入学政策保障入学。不满足以上条件的,由住所所在城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相对就*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二、入学材料

      (一)市区户籍:

      1、《秋季柳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小学入学报名表》(网上打印)。

      2、户籍资料:户口簿(与父母或合法监护人户口不一致的,还需提供其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户口簿或相关资料)。

      3、住房资料:房产证等相关资料。

      (二)外来人员:

      柳州市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小学入学报名材料。

      【拓展】2021年柳州小学排名

      一、柳州市景行小学(城中区)

      二、柳南实验小学(柳南区)

      三、柳州市公园路小学(城中区)

      四、柳州市湾塘路小学(城中区)

      五、驾鹤路小学(鱼峰区)

      六、飞鸭路逸夫小学(柳南区)

      七、雀儿山路第二小学(柳北区)

      八、箭盘山小学(鱼峰区)

      九、柳州市鹅山路小学(柳南区)

      十、柳州市文惠小学(城中区)。

    [阅读全文]...

2022-06-01 05:15:27
  • 柳州鱼峰山导游词

  •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州鱼峰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峰区是柳州市最重要的旅游城区,辖区风景秀丽,洞奇石美,主要以喀斯特溶洞景观以及地下河为主。主要景点有鱼峰山公园、八桂奇石馆、柳州奇石城、白莲洞等。

      鱼峰山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面积3.37公顷。其山似立鱼又名"立鱼峰",山上绿树成荫,山脚一泓碧水称小龙潭。于潭畔俯览仰观,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称为"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一。登上鱼峰山顶,可俯瞰柳州全景。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是*第一座洞穴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遗物)说明了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构成的白莲洞文化。

      蟠龙双塔蟠龙山位于市中心柳江东岸。其山横列三峰,临江耸立,形如蟠龙,由此得名。蟠龙山主峰海拔197米,山势险要、俊秀、幽趣,明代在山上建有王氏山房。*庙等。徐霞客游历此山后有详细记叙,胜赞此处奇景。

      都乐岩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柳州市南郊12公里处,方圆二十里,景区由十二座山峰、一条清水河及两个人工湖构成。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寿仙岩、石刻碑林、龙珠峰、龙珠湖、湖心岛。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鱼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鱼峰路。园内立鱼峰*地崛起,山高88米;从山脚沿盘山小径登392级石阶,便可到达山顶。从山顶往北眺望,江水碧绿、六桥飞架、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鱼峰山因柳宗元著的《柳州山水*治可游者记》中称“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名立鱼峰或石鱼山,山上亭台楼阁,掩映在四季常青的古树绿荫之间。

      宋元时曾有道观,后毁于兵火。今存纯阳洞、三星洞、螽斯岩等胜迹,皆为道教所留。相传刘三姐在此山唱歌而仙,今塑刘三姐像于此。1949年后,将此山改为公园,仍以鱼峰命名。

      山中有清凉国、玉洞、*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岩、三姐岩等七个岩洞,彼此相连贯通,洞中有元、明、清以来文人墨客赞美立鱼峰的石刻六十多处。山脚有个小龙潭,油涌出的地旧水形成,潭水随柳江河水涨落,小龙潭和鱼峰山相连,潭光山色、景致壮观。从小龙潭东南岸观看鱼峰山,山峰像一尾鲤鱼跃出水面,为此,园林部门在潭中立—鲤鱼雕塑,名曰:“南潭鱼跃”。潭畔一幢院落似的民居式建筑是柳州最早的一家专业石馆,馆藏奇石精品800多件,林林总总,历历大观。

      相传,鱼峰山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生活劳动和传歌升仙的地方,至今山上尚存“三姐岩”、“对歌坪”等遗址,三姐岩内有“传歌、对歌、成仙”群雕,山腰立有用于大理石雕刻的刘三姐塑像。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

      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

      这一首流传在柳州的民间歌谣,不但真实地反映了柳州山歌的源远流长和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是刘三姐与鱼峰山历史渊源的写照。鱼峰山和小龙潭,相传是刘三姐传歌和成仙的地方。现山上尚有对歌坪、三姐岩、麻篮石等遗址。脍炙人口的刘三姐山歌,是从这里发祥的。

      相传唐代,在罗城与宜山交界和的天洞之滨,有个美丽的小山村。村中有一位叫刘三姐的壮族姑娘,她自*母双亡,靠哥刘二抚养,史妹二人以打柴、捕鱼为生,相依为命。三姐不但勤劳聪明,纺纱织布是众人夸赞的巧手,而且长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闻名遐迩,故远*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刘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故而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当地财主莫怀仁贪其美貌,欲占为妾,遭到她的拒绝和奚落,便怀恨在心。莫企图禁歌,又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又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又被刘三姐等弄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归。莫怀仁恼羞成怒,不惜耗费家财去勾结官府,咬牙切齿把刘三姐置于死地而后快。为免遭毒手,三姐偕同哥哥在众乡亲的帮助下,趁天黑乘竹筏,顺流沿天河直下龙江**柳江,辗转来到柳州,在小龙潭村边的立鱼峰东麓小岩洞居住。

      据说来到柳州以后,三姐那忠厚老实的哥哥刘二心有余悸,怕三姐又唱歌再招惹事非,便想方设法来阻止。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从河边捡回一块又圆又厚的鹅卵石丢给三姐,说:“三妹,用你的手帕角在石头中间钻个洞,把手帕穿过去!若穿不过去就不准你出去唱歌!”接着铁青着脸一字一顿地补充道:“为兄说一不二,绝无戏言。”

      先还是甜甜微笑的三姐,看着哥哥的满脸愠色,哪里还敢像往常那样据理争辩,拾起丢在面前的石头,暗忖道:“我又不是神仙,手帕角怎能穿得过去?”她下意识地试穿,并唱道:哥发癫,拿块石头给妹穿;软布穿石怎得过?除非凡妹变神仙!

      “管你是凡人也好,神仙也好,为兄一言既出,绝不更改!”哥哥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心想:这一招够绝了吧,还难不倒你?

      谁料三姐凄切婉转的歌声直上霄汉,传到了天宫七仙女的耳里。七仙女非常感动,恐三姐从此歌断失传,于是施展法术,从发上取下一根头发簪甩袖向凡间刘三姐手中的石块射去,不偏不歪,把石头穿了一个圆圆的洞。三姐无意中见手帕穿过石头,心中暗喜,张开甜润的嗓子:

      哎……穿呀穿,柔能克刚好心欢,

      歌似滔滔柳江水,源远流长永不断!

      从此,刘三姐的歌声又萦回鱼峰山顶、树梢,慕名来学歌的对歌的连续不断。后来,三姐在柳州的踪迹被莫怀仁侦知。他又用重金买通官府,派出众多官兵将立鱼峰团团围住,来势汹汹,要捉杀三姐。小龙潭村及附*的乡亲闻讯,手执锄头棍棒纷纷赶来,为救三姐而与官兵搏斗。三姐不忍心使乡亲流血和受牵连,毅然人山上跳入小龙潭中……

      正当刘三姐纵身一跳的时候,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随着一道红光,一条金色的大鲤鱼从小龙潭中冲出,把三姐驮住,飞上云霄。刘三姐就这样骑着鱼上天,到天宫成了歌仙。而她的山歌,人们仍世代传唱着。为纪念她在柳州传唱的功绩,人们在立鱼峰的三姐岩里,塑了一尊她的石像,一直供奉。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七月流火的时节,登上凉风送爽的鱼峰山,一览柳州美景,特别是观赏柳宗元抒怀题词等处佳景,实乃令人畅快,难已忘怀。

      从柳州火车站向天鹅路东步行一公里,便到鱼峰山了。极目这座俗称“立鱼峰”的鱼峰山,植被葱茏,绿荫苍翠,山顶白岩峥嵘。鱼峰犹如一只巨大的鲤鱼,浅游柳江畔上,打挺觅食,显得格外亮丽雄伟,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顿然兴致雅然。其实,这座四面悬崖的鱼峰山,高只有157米,环麓只有500米。

      走进山脚时,但见浓荫山路上,三五成群的游人,观赏着山崖的峻险和美妙;几许荫凉空地上,有许多悠闲纳凉的市民。亭台楼阁上,有练泰极拳的、有拉二胡、拉小提琴的`,演唱刘三姐之歌的,这些人与树、山与亭阁的自然组合,构成一幅秀美和谐的柳江峰峦游园图,给人一种*安快乐的美享。

      行走山中,见到的是葱茏遮阳的大王叶、牛筋树、桂花树、朗木、榕树、樟树、椐木等几十个种类高大的常绿树;陡崖石壁上还阴刻有“重踏金鳌”、“鼋鳌胜景”的两大幅石刻草书,石刻内容,年代久远,字迹脱落不清,出于何年何人书写题词,实难辩认;在陡峭山路中,建有“未了亭”等几处琉璃竞彩的阁亭;有仙境洞、天乐等天然避暑溶洞。

      这些美妙的景点,最令人神往的是,这里的古老的人文旅游文化。这里经历了数千万年的风吹雨打,经历了岭南文化的洗礼,留下了许多古人绝唱的足音,才子佳人的流芳墨宝。唐代文人柳宗元,从京城长安贬到湖南永州后,42岁时,再迁贬到比永州更为荒蛮潮湿的柳州任刺史。被贬在柳州期间,朝庭并不解恨,还派人对他进行监视。他仕途落破,孤独暗伤,只有写文章言志,他几次光临鱼峰山之后,挥毫写下了“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的题词。柳宗元哪知这一题词,却给自己带来了灾难,监视人将向皇帝汇报说:山小而高,是诬蔑大唐江山小,而妖风大;其形如立鱼,是诬蔑大唐政局像柳江岸上的鲤鱼一样,属无水源之鱼,会旱死的。皇帝大怒,把柳宗元更为永配柳州,不得回京城做官。此后,柳宗元更加觉得仕途渺茫,前程暗淡无光,他47岁就这样含恨离开了人世。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与柳宗元命运就大不一样了,徐霞客在登此山时,也大发感慨,写了游记,称鱼峰山:“透腹环转,中空达外,八面玲珑。”叹为桂林山水诸洞所不多见。霞客游记,却被明王誉为经典,也成为后人旅游景点的指南。

      三姐岩,在鱼峰半山腰中,是一处唐代壮族原生态山歌文化的原生地,也是刘三姐山歌文化的传播地点。三姐岩是由鲤鱼岩、清凉园、罗汉洞、*洞、阴风洞、纯阳洞组成,全长160米,面积为600*方米。相传,刘三姐,是在这里传歌成仙的。柳州人民为纪念她,在这里树立了一个高米4米的刘三姐的白玉雕像,寄托人们的哀思和祝福。后人在称赞刘三姐化仙歌中唱道:鱼峰山上姐成仙,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从“未了亭”攀石梯而上,到山顶,已汗流浃背了。山顶四周均由石栏杆围住,面积约40*方米。山顶凉风徐徐。柳州市区各条大道的建筑美景,繁华的工业市场,北岸的柳侯祠,滔滔东去的柳江河,尽收眼底。站立此处观光,颇有几分“鱼峰高,千山小,纵览龙城风光好”的感慨。作为一位黔籍游客,怀着对广西柳州的敬意,叩问柳江如何?答曰:柳州再也不是唐代时候的穷乡僻壤,潮湿的蛮荒之地,现是雄姿英发的繁华都市了。

      柳州文庙位于柳州登台山,2010年建造,文庙朝西北方向,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为了宣扬本地的历史,2009年,柳州市*决定在登台山下,驾鹤山侧、柳江河畔,位置得天独厚,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2010年 3月份开始施工建设的柳州文庙,仅半年多便魔幻式地矗立在柳州市民眼前。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建成后的柳州文庙,将与蟠龙山瀑布广场、窑埠古镇等,成为"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还有文惠桥。

      柳州文庙最初建于唐贞观初年,原址已无可考证,现在的柳州文庙是柳州市*重修的现代仿古建筑群。据史料,唐元和十年(815年)六月,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发现柳州文庙已破损,就组织官民,花了两个月重修文庙,并亲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后,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现存于柳侯祠内。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柳州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1928年,柳州文庙又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决定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现在选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盘重生,依山临水,在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水灵气远胜他乡。

      鱼峰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面积3.37公顷。其山似立鱼又名“立鱼峰”,山上绿树成荫,山脚一泓碧水称小龙潭。于潭畔俯览仰观,潭峰相映,如巨鲤跃立潭面,称为“南潭鱼跃”,为柳州古八景之一。山腰七洞贯通,人称“灵通七窍”。

      相传壮族歌仙刘三姐曾在此传唱山歌,并于小龙潭骑鱼升天成仙。山上有刘三姐汉白玉雕像,洞内塑有男女对歌群雕。国内第一条位于市中心的旅游索道,把鱼峰山和马鞍山连结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位于小龙潭南面的“石玩精品馆”、馆内收藏有100多个品种、500多件赏石精品。园内名胜古迹较多,著名的有“戴钦墓”、“三姐岩”、“罗汉洞”、“对歌坪”等。

      登上鱼峰山顶,可俯瞰柳州全景,从山顶往北眺望,江水碧绿、六桥飞架、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 ”。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坐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

      龙潭公园园内还建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风雨桥,游人可乘矮马旅游车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尝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参加和观赏壮族的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乐无穷。

      位于柳江北岸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主要景点有:罗池、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迹和山水来归盆园、动物园、儿童乐园等等。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和政绩。

      柳侯祠分前、中、大殿三进,内有柳宗元石刻像、柳宗元塑像以及“荔子碑”等历代珍贵石刻40余方。“荔子碑”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书法,写的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中供祭祀柳宗元吟唱的《迎颂享神诗》,因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有“三绝碑”之称。祠后有柳宗元衣冠墓,东侧有纪念与柳宗元同称为唐二贤的政治家、柳州司户参军事刘蕡的贤良祠,并有柑香亭、罗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回廊、院门等附属建筑。

      柳侯祠主要景点:

      柳宗元衣冠墓: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第二年灵柩归葬长安,柳人在柳宗元灵柩原停放处修建了衣冠墓,供千秋凭吊。

    [阅读全文]...

2022-02-03 17:23:45
  •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翻译(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古诗答案)

  •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被贬柳州任刺史,至元和十四年(819年)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在柳州一共待了四年。此诗即作于贬官柳州时期。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注释:

    手种黄柑(gān)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yú)。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

    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jīng)州利木奴。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喷雪:形容白花怒绽。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有:

    江雪、小石城山记、捕蛇者说、冉溪、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渔翁、黔之驴、小石潭记、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梓人传、箕子碑、桐叶封弟辨、种树郭橐驼传、愚溪诗序、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溪居、钴鉧潭西小丘记、零陵春望、新植海石榴、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早梅、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别舍弟宗一、红蕉、郊居岁暮、首春逢耕者、重别梦得等。

    [阅读全文]...

2021-12-17 02:17:23
  • 咏柳的诗句

  • 咏柳的诗句

      1、吴王故苑,柳袅烟斜。仲殊《柳梢青吴中》

      2、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高观国《解连环柳》

      3、花阴月,柳梢莺。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4、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柳宗元《送元暠师诗》

      5、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6、春澹情浓半中酒。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7、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高观国《解连环柳》

      8、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9、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10、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11、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2、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13、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湖西复西。许德溥《西桥柳色》

      14、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5、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俞益谟《中洲株柳》

      16、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17、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8、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9、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20、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1、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22、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23、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24、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5、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26、西楼下,何处玉骢骄?酒醒又今宵。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27、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1、轻寒漠漠侵鸳被。——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出墙花,当路柳。——晏几道《更漏子·出墙花》

      3、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4、柳丝长,桃叶小。——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5、吴王故苑,柳袅烟斜。——仲殊《柳梢青·吴中》

      6、春思重,晓妆迟。——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7、忘机鸥鹭立汀沙。——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8、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高观国《解连环·柳》

      9、东风未放十分晴。——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0、花阴月,柳梢莺。——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11、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2、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13、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柳宗元《送元暠师诗》

      14、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15、柳丝浅拂,益尔轻飏。——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16、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郑燮《满江红·思家》

      17、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18、寒压重帘幔拕绣。——《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9、春澹情浓半中酒。——《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0、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1、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22、旧相思、偏供闲昼。——《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3、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阅读全文]...

2022-01-20 16:08:47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赏析

  • 二月
  • 全诗将心境与物色打成一片。景物萧索,不仅因了伤心人别有怀抱、以我观物的缘故,同时反过来又更增其伤怀,结果是宦情羁思更凄凄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诗鉴赏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而最感人的风物是异域的风物,对景物最敏感的人是来自远方的人。柳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宗元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京,复外放到更僻远的柳州,心中充满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愤。榕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四五丈,是热带的一种风景树。这种树换叶往往在春天,不同他木之于秋季落叶。柳宗元在南方看到这种“春半如秋”的景象颇多感触,于是写下这首诗。

      一二句写自己谪居柳州的悲凄心情。古人称仕途奔波为宦游,因而一般说来,“宦情”与“羁思”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柳宗元笔下的这两个词儿还有特定的内容:他所谓的“宦情”是指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怨郁;他所谓的“羁思”是远贬边鄙的寂寥孤凄。在同一个时期所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就反映出他心情的凄苦。“共凄凄”是双重的凄苦。处于这种心境中的人不免善感,在春天本有伤春情绪,何况“春半如秋”。“凄”与“迷”是相关的两种心境。“宦情”“羁思”之外加上特异的物候,这就在双重的凄凄之上加上了第三重,于是乎 “意转迷”。

      三四句写景,是“春半如秋”的具体描写。“山城”指柳州,因南方气温高,二月遇雨,百花即已凋零,而榕树又正好脱叶,满庭飞舞,完全如同秋天。

      而秋天比春天更容易动人离思,对于“宦情羁思共凄凄”的远谪之人,其思愈苦。加之“秋景”之中,又有春莺乱啭—— 提醒愁人:这毕竟是春天。这就把伤春和悲秋两种情绪杂揉起来了。莺声本美,无所谓“乱”,由于人心烦乱,所以听起来也觉得它“乱”了。

      一般说来,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所写的诗不象刘禹锡那样乐观,那样能振奋人心,但它仍较深刻反映了封建时代被压抑的正直有志之士的悲愤。

    整理:zhl201703

    [阅读全文]...

2022-03-03 17:23:20
  • 关于柳的诗句

  • 关于柳的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柳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江南杨柳绿千条,绾得春愁向空卷。——左锡璇《雨夜怀婉洵婉静两姊》

      2、梅花引,绣旗杨柳春。——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3、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4、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5、不比寻常折杨柳,君侯髦士我衰翁。——刘克庄《丘君双荐前尹古田三年有遗爱邑人以为可继阳》

      6、枣花纂纂今三载,杨柳阴阴连岁改。——胡直《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

      7、阊门杨柳啼早鸦,吴姬压酒唤客尝。——徐庸《清逸斋为卞秀深题》

      8、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章甫《湖上吟》

      9、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10、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1、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钱起《同邬戴关中旅寓》

      12、暑雨芙蕖渚,春风杨柳堤。——王祎《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13、夜坐湖山外,杨柳边,歌舞镜中天。——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14、江浦荷花双鹭雨,驿亭杨柳一蝉风。——杨基《省垣对雨有怀方员外》

      15、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贺铸《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16、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薛能《杨柳枝》

      17、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18、别君杨柳外,挥泪杏花前。——戴复古《代人送别》

      19、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20、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1、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22、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王翰《春日归思》

      23、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

      24、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孟浩然《春意》

      25、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李白《送友生游峡中》

      26、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孟郊《折杨柳》

      27、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吴融《奉和御制六韵》

      28、鹅黄染线织秋衣,杨柳吹绵细细披。——杨万里《黄雀食新二首·鹅黄染线织秋衣》

      29、诗供寒食莺花课,袖拂*山杨柳风。——陈造《次韵赵帅登*山堂·修月于今第一功》

      30、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姜夔《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31、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李白《去妇词》

      32、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寒山《诗三百三首》

      33、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崔颢《渭城少年行》

      34、槐香欲覆井,杨柳正藏鸦。——萧纲《金》

      35、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6、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37、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8、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39、杨柳清明*,棠梨烟雨愁。——舒岳祥《杨柳清明*二首·其一》

      40、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李石《扇子诗·月波半浸杨柳》

      41、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辛弃疾《菩萨蛮·万金不换囊中术》

      42、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李白《扶风豪士歌》

      43、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44、楼台墙宇家家月,杨柳荷花处处风。——楼钥《次韵四绝·从子澡涤筑屋荷池上》

      45、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于谦《*阳道中》

      46、长桥短桥杨柳,前浦后浦荷花。——高启《姑苏杂咏·甫里即事四首·长桥短桥杨柳》

      47、空塘水碧春雨微,东风散漫杨柳飞。——张泌《所思·空塘水碧春》

      48、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49、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赵嘏《汉阴庭树》

    [阅读全文]...

2022-02-06 19:59:46
2022-02-15 16:57:52
柳州诗句 - 句子
柳州诗句 - 语录
柳州诗句 - 说说
柳州诗句 - 名言
柳州诗句 - 诗词
柳州诗句 - 祝福
柳州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