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著名诗句

关于王昌龄著名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昌龄著名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昌龄著名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昌龄著名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4) 语录(10) 说说(31) 名言(2)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121)

  •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简介

  • 诗人
  •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简介

      人物生*

      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误会。殷璠《河岳英灵集》又称"太原王昌龄"。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长安、洛阳,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被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但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闾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王昌龄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边塞诗流传千古。

      人物评价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 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 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 宫怨和送别。 《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 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 出塞》 。

    [阅读全文]...

2022-02-02 16:48:50
  • 王昌龄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曲》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王昌龄《*曲》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王昌龄《送柴侍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少年猎得*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王昌龄《观猎》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王昌龄《西*怨》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王昌龄《胡笳曲》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王昌龄《龙标野宴》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王昌龄《龙标野宴》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王昌龄《长歌行》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王昌龄《浣纱女》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王昌龄《击磬老人》

    青山远*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王昌龄《九日登高》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王昌龄《九日登高》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 ——王昌龄《送程六》

    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王昌龄《少年行二首》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王昌龄《旅望》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送裴图南》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王昌龄《太湖秋夕》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 ——王昌龄《西江寄越弟》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王昌龄《巴陵别刘处士》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王昌龄《送姚司法归吴》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昌龄《卢溪主人》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王昌龄《寒食即事》

    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王昌龄《西江寄越弟》

    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王昌龄《至南陵答皇甫岳》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王昌龄《至南陵答皇甫岳》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王昌龄《箜篌引》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王昌龄《长信怨》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阅读全文]...

2022-03-08 19:41:49
  • 王昌龄著名诗句

  • 著名,经典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1]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塞下曲四首》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阅读全文]...

2022-06-07 01:42:26
  • 王昌龄的诗

  •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王昌龄的诗有哪些吧。

      1、《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7、《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1、《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阅读全文]...

2022-07-20 08:08:09
  •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

  • 著名
  •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

      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王昌龄博学多才,创作的边塞诗作别具一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所写的著名的边塞诗,欢迎阅读!

      1、《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出塞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2-06 19:12:05
  • 王昌龄的诗

  • 王昌龄的诗

      4、《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别辛渐》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6、《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7、《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8、《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9、《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10、《送人归江夏》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11、《寄是正字》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12、《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13、《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14、《段宥厅孤桐》

      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

      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阅读全文]...

2021-12-01 10:50:16
  • 李白送别王昌龄的诗句

  • 李白,送别,好友
  •   李白与王昌龄是一对好友,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李白送别王昌龄的诗句,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李白送别王昌龄的诗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

      这首传颂千古的赠别诗,是李白写给其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是盛唐诗风的杰出代表。他的边塞诗掀天揭地,驭电驱雷,影响极大。如其《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何其雄杰乃尔!可这样一位盖世奇才,人生道路却极为凄惨。他虽于开元十五年(727年)高中进士,不久又中宏词科,却一直沉浮在县尉与校书郎的下僚之中。还一再遭贬。天宝六年(747年),昌龄又以细故远谪五溪之外的龙标县当县尉。此时在浙东剡溪旅途中的李白得知消息,很为老友担忧抱屈,于是写了这首深情无限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千里投送,以相慰藉。

      此诗首句点出“杨花”与“子规”,用极有象喻性的景物烘托离情。“杨花”在诗文中多指柳絮,它漂泊无定,是抛家傍路、流离失所的象征。隋代民歌就有“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就是显例。“子规”,即杜鹃。啼声若“不如归去”,是留人不走的冤禽恨鸟。民谚有:“……南北东西,千丝万缕。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一声声不如归去。”都是借柳絮鹃声来刻画离情别恨。

      太白的`这首诗即以此发端,将伤别之情浓重地刻画了出来。次句则点出谪地,“五溪”指怀化洪江一带的五条河流,即酉水、辰水、溆水、舞水和渠水。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叫五溪蛮。杜甫《咏怀古迹》之一云:“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正指此地。五溪地处偏远,道路艰难,当时视为畏途。龙标本为地名,这里代指出龙标尉王昌龄。这个转换用法意在增加联想。使之与“龙荒蛮甸”之类的穷乡僻壤产生联系,是其用笔微妙处。后二句用“我”字领起,直抒胸臆:把我对你的愁心托付给明月吧!让它代表我的心随风送到夜郎吧。不说把愁心托付给诗缄,托付给差人,而说托付给朗照人天的明月,是一种升华诗意的手段。它使诗意顿然变得空灵、曼妙、高远、清华了。它将一段关切之情表现得格外悃愊感人。用笔之轻灵,设色之佳妙,寄情之真挚,可谓妙到毫颠。

      不知是命运的巧合,还是造化之作弄。11年后,李白因参加永王璘队伍之故也被长流夜郎。他十分苦恼,尽量延宕。从乾元五年(758年)春天开始流放,在荆南楚北转悠了一年多,直到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刚到白帝城,就等来了大赦消息。半道放还时,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以志其快。

      李白在流放途中,来到鼎州(常德),在沧水驿楼上写了《菩萨蛮》、《忆秦娥》二词,更是开了唐词的先河,影响重大。王国维以为其“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李白在《春滞沅湘有怀山中》诗云:“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古之伤心人,于此断肠续”诸语,与其《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诗句,语境心情,如出一手,印证了李白对《菩萨蛮》的著作权。为千古词坛添一佳话,岂不妙哉!

      重读其赠王昌龄诗与《下江陵》《菩萨蛮》词,皆与夜郎有关。令人有祸福如环,倚伏相继之叹!

    [阅读全文]...

2022-06-18 16:29:55
  • 王昌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5.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7.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

    8.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10.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1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12.答武陵太守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13.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14.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5.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16.青山明月梦中看。

    17.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20.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21.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22.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2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5.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6.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27.一片在玉壶。

    2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30.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1.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阅读全文]...

2022-04-19 17:22:26
  • 王昌龄的送别诗有哪些(王昌龄最有名的送别诗分享)

  • 送别,分享
  • 正如南朝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中所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在古代文人笔下总是缠绵凄切,充满感伤的。如王勃写给同乡好友薛华的“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柳宗元写给同事兼好友刘禹锡的“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等。

    但离别也并非全都是缠绵凄切,充满感伤的,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就一洗送别诗的“黯然销魂”之态,而是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去宽慰友人,使友人不觉离愁,深感亲切和厚谊。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首先,王昌龄的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当时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恰逢好友柴侍御要从龙标前往武冈,所以王昌龄便写下了这首诗为好友柴侍御送行。因此,诗的第一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王昌龄主要是点出了好友柴侍御将要去的地方,以及所用的交通工具和方式。

    这里的“流水”,指沅水,在湖南西部,源出贵州都匀云雾山,流经湖南黔阳、沅陵、常德等地,至汉寿注入洞庭湖。而“武冈”虽与龙标相距约一百多里,但境内有赧水流过,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市县,于益阳注入洞庭湖。

    因此,沅水连接着武冈,也就意味着王昌龄和柴侍御所处的两地龙标、武冈是相“接”的,于是就有了一种两地比邻相*之感,所以王昌龄才会在诗的第二句中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送你远行我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不过真要说起来,龙标、武冈虽有水相“接”,但事实还是不同的地方。

    于是王昌龄为了使两处不同地方为一处,便创造出了极其温暖,让人倍感亲切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你我之间青山相连,共沐风雨,又同顶一轮明月,什么时候身处过两地呢?简单来说,这两句表现出了王昌龄与好友柴侍御人分两地,却情同一心的厚谊。

    纵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虽说他未必就没有离别的伤感,但从字里行间来看,就算他心有伤感,可是为了宽慰友人,也会将其深埋心底,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对方。而为了减轻对方的离愁,王昌龄则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现出了无比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无疑是诗人很暖心的一面。

    [阅读全文]...

2022-04-06 11:03:47
  • 王昌龄写的边塞诗

  •   1、《塞下曲四首》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2、《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桌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3、《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4、《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5、《九江口作》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6、《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7、《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陵异识钟音。

      8、《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9、《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10、《出塞二首》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1、《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2、《*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3、《长信秋词》  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4、《闺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5、《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16、《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送单十三毕五归》  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阅读全文]...

2022-03-16 16:46:38
王昌龄著名诗句 - 句子
王昌龄著名诗句 - 语录
王昌龄著名诗句 - 说说
王昌龄著名诗句 - 名言
王昌龄著名诗句 - 诗词
王昌龄著名诗句 - 祝福
王昌龄著名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