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语录

关于论语孔子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论语孔子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论语孔子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论语孔子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21) 语录(194) 说说(11) 名言(155) 诗词(58) 祝福(303k+) 心语(44k+)

  •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 孔子,语录
  • 分享人生感悟、品味富有哲理、情感和励志的一句话经典语录,“好句摘抄网”为您精心整理“孔子语录论语十则”一文,希望您喜欢!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句子大全/,可以为师矣。(《为政》)

    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小编推荐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希望能达到他的水*,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过了呢?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的吗?孔子说:复*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知识并且按时温*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5、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阅读全文]...

2022-07-26 03:46:24
  •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 语录,孔子
  • 分享人生感悟、品味富有哲理、情感和励志的一句话经典语录,“励志的句子网”为您精心整理“孔子语录论语十则”一文,希望您喜欢!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8、子曰:温故而知新九库说说/,可以为师矣。(《为政》)

    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小编推荐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希望能达到他的水*,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过了呢?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的吗?孔子说:复*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知识并且按时温*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阅读全文]...

2022-02-08 00:32:31
  • 孔子语录论语

  • 孔子,语录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语录论语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君子*之美,不*之恶。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9、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0、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11、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3、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阅读全文]...

2022-07-23 00:37:36
  •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孔子论语经典语录

  • 孔子,经典

  •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 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亲仁:亲*有仁德的人。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1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20、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阅读全文]...

2022-05-22 13:30:20
  • 论语孔子说的名言警句 孔子论语名言

  • 名言,孔子,语录
  • 1、绅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长的。

    2、数是一种耻辱。朋友的数量很少。

    3、银哉也回来了!吃一把米,喝一瓢水,住在陋巷。银哉也回来了!

    4、绅士不寻找食物。耕地,也在其中挨饿;学*也在其中。绅士关心的是道路而不是贫穷。

    5、三十岁的时候我坚定,四十岁的时候我毫无疑问,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我倾听,七十岁的时候我听从内心的愿望。

    6、死去的仿佛,不愿日夜放弃。

    7、人而不仁,如礼!人和非人一样快乐!

    8、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一个人身上。

    9、事情父母几番规劝,见志不自,且敬不违,劳而不怨。

    10、子路听过,做不到,唯恐有闻不到。

    11、圣人,我不能不看到它,要看到君子才能。

    12、绅士就是人。卢没有先生,斯特恩斯。

    13、天王,木木。十一从三口之家的大厅里被带走了!

    14、儿子温文尔雅,威武而不凶猛,恭敬而沉着。

    15、说而不言,等于失败;不要用舌头说话。知道的人从不失言。

    16、不知道自己命运的人认为自己不是绅士。

    17、奢侈不是什么,节俭才是一切。善比恶好。

    18、信心*乎公义,言语也*乎公义。礼貌比耻辱更*。因为没有亲属的损失,一个人可以居住。

    19、礼之以行,日之以出,信之以成。

    20、和谐是最宝贵的礼物。帝王之路,乃美之路。小的大的由它,没有。知礼而不礼,是不可行的。

    21、言公允,足留秋明耻,秋亦耻。如果你是别人的朋友,你会为他们感到羞耻。

    22、整天吃东西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很困难的!没有球员?因此,这是一种美德。

    23、不仁厚,不可以长时间左右,不可以好音乐。仁者仁,知仁之利。

    24、最大的问题!■、与其奢侈还不如奢侈,与其节俭还不如安逸,与其安逸还不如气。

    25、一个绅士有四种方式。他的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都很恭敬;他滋养和造福他的人民。

    26、父是,心是。神父不,看他怎么做。三年不改过是孝顺的。

    27、鸟兽不能同群,我不与谁同群?天下无难事,只怕有难。

    28、君子之世也,无适也,无莫也,义而比较也。

    29、过去没有抱怨,未来还可以追求。

    30、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大车没了你,小车没了手推车,怎么能这样呢!

    31、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恒心。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认为仁慈已经发挥了作用不是很沉重吗?死后,不太远?

    32、至于国家,则由船长负责管理。祈祷?用它吗?子贡说:“夫子,要温文尔雅,恭敬节约。”老师问也,它的各种不同寻常的人问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在一起。

    34、告诉美德的方式,敬礼的方式。

    35、爱的欲望导致生命,恨的欲望导致死亡,活的欲望和死的欲望导致混乱。

    36、使礼让成为一种状态是不可能的。如果国家不能接受礼让,礼让是什么?

    [阅读全文]...

2021-12-31 13:37:01
  • 孔子语录论语50则精选

  • 语录,孔子
  •   孔子在论语中有哪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孔子语录论语50则,希望你喜欢。

      孔子语录论语精选

      1)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 君子*之美,不*之恶。

      3)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9)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0)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1)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0) 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2)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13)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4) 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15)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7)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3)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17) 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18) 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19)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 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阅读全文]...

2022-01-24 11:44:03
  • 孔子语录

  • 孔子,语录
  • 孔子语录

    导读: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下面是小编为你精选的孔子语录。

    1. 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2.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 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4. 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摘孔子《论语》

    5. 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6. 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7. 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0. 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1. 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12. 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13. 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14. 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5. 孔子语录: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16. 孔子语录: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7. 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18.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9. 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2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过呢 "

    23. 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24. 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25. 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26. 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27. 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2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9.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0. 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31. 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3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3. 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3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5. 孔子语录: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36.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7.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8. 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39. 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4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阅读全文]...

2022-03-29 22:15:14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 孔子,哲学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是小编整理的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关键词:

      《论语》思想

      论文提要: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 、孔子所处的政治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 、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 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细细斟酌。

      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是要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取信于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 孔子说:“庶矣哉!”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

      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7]。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3]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就必然会实行仁政。

      四、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

      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7]可谓天赋异秉。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都很精通,但他认为夏、商、周的礼仪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9]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0]。可见,他认为周礼是最为完善的。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的风俗*惯”[31]。也就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代的*惯法,这些*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2]。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的。

      孔子要用“礼”来治理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子路曾经问老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33]子路觉得老师有些可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要想“正名”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他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这“名”怎么正呢?孔子对子路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34]所以说,孔子认为“正名”是治国的首要工作。所谓“正名”,就是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社会,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不得僭越。齐景公曾经问孔子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5]即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孔子要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合理严谨的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秩序混乱、礼崩乐坏的社会,季孙氏曾经用八佾的规模在庭院,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四十六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他用八佾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发出一句响彻古今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36]可见,当时礼制的破坏程度有多么厉害,也正因此,孔子才提出“正名”的主张。

      其次,除了“正名”之外,孔子还提出要以“礼”为行为规范的思想,即“齐之以礼”的思想。“礼”的实行有两条缺一不可的途径:一是自下而上的途径,孔子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37],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要“克己复礼”[38],在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不学礼,无以立”[39],这就是说民众自己本身要以“礼”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0];二是自上而下的途径,即领导者要以“礼”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上好礼,*易使也”[41],“上好礼,*莫敢不敬”[42]。领导者以“礼”为行为规范,民众就会效法,国家就会稳定,从而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将孔子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四大块: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要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去领导民众,而不是让像季康子那样的人居于领导岗位;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而不是一味地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反对越礼的行为。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而且这四点是联系的,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这三点的实行都有赖于领导阶层的素质的提高。

      孔子虽然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但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后世子孙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当继承祖先的优秀并予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①]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②] 《论语·季氏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③] 《论语·阳货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④]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⑤]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⑥]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⑦]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⑧]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⑨]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⑩]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11] 《论语·为政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12]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13] 《论语·子路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14]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15]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6]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17] 《论语·述而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18] 《论语·雍也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19] 《论语·颜渊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阅读全文]...

2022-05-30 04:06:14
  • 孔子经典论语名句大全

  • 经典,孔子,励志
  • 孔子经典论语名句大全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句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你所见过的`名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经典论语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巧言令色,鲜亦仁!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7、食不语,寝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朝闻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7、德不孤,必有邻。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寝不尸,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1、未知生,焉知死?

      4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3、君子周急不继富。

      4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阅读全文]...

2022-05-23 20:51:36
  • 论语十则里的为孔子的话有哪些_十里秦淮的唯美句子

  • 唯美,孔子,个性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论语十则里的为孔子的话有哪些!

    论语十则一方面阐述了学*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下面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论语十则,欢迎大家阅读与学*!

    论语十则名言: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十则解释:

    第一则是学*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方法,强调复*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方法,强调学*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态度,端正学*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同时要有端正的学*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扩展阅读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见义勇为:语本《论语·卫灵公》“见义勇为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厥后泛用“见义勇为”暗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该该推委。

    2、大逆不道:犯上:触犯长上;反叛: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

    3、发愤忘食:用功进修,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纰缪。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劳。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经常使用以暗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水*,也暗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5、众所周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6、触类旁通:比方从懂患上的一点儿,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长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为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思量那方面的工作,语出《论语·泰伯》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起主要使东西精巧,语出《论语·卫灵公》。

    9、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不患上其死:指人不患上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患上其死然。”

    11、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须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壮工作不必费大力气或者大材不能不消。《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2、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3、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5、诲人不倦:诲:辅导。教人时不嫌委顿。形容辅导特别耐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7、少年老成: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搭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她们是值患上尊敬畏的。《论语·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比今也。”后多用此奖饰有志气有为的年轻人。

    18、从心所欲:随本身的情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泯灭。施惠于人,本身又无所泯灭。《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厥后经常使用以形容有实利而未几费财帛。

    绕口令十则(一)

    兜装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绕口令十则(二)

    白石塔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阅读全文]...

2022-01-22 22:21:02
论语孔子语录 - 句子
论语孔子语录 - 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 - 说说
论语孔子语录 - 名言
论语孔子语录 - 诗词
论语孔子语录 - 祝福
论语孔子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