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关于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10) 说说(18k+) 名言(1) 诗词(8) 祝福(210k+) 心语(21k+)

  • 王建:新嫁娘

  •   《新嫁娘》

      作者: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释:

      1、未谙: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嫂的口味。

      译文:

      新娘三朝下厨房,

      洗手亲自作菜汤。

      不知婆婆啥口味,

      先叫小姑尝一尝。

      赏析: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养大的小姑尝试。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情理上,作为新入仕途者的借鉴亦未尝不可。

    [阅读全文]...

2022-03-10 23:08:23
  • 王建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王建名言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王建《公无渡河》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王建《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5、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王建《渡辽水》

    [阅读全文]...

2021-12-13 03:18:42
  • 王建《雨过山村》全诗及简析

  • 王建《雨过山村》全诗及简析

      出自王建《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

      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时在仲春。

      栀子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情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参考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简析

      《雨过山村》是由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王建游玩山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来表达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第四句通过对花的“闲”来反衬当地人的忙。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2-10 19:09:24
  • 《新嫁娘》王建的译文赏析

  • 《新嫁娘》王建的译文赏析

      《新嫁娘词三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写一位刚嫁入夫家的新娘的经历和感受,细致入微地展现出了唐代新嫁娘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透露了当时的婚姻风俗。全诗写新嫁娘前三天的生活片段,每首诗各写一天,其中第三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就把新娘子欲讨好婆婆却又唯恐得罪婆婆这种进退两难的心境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历来广为传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嫁娘》王建的译文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新嫁娘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释】

      ①谙:熟悉。

      ②小姑:丈夫的妹妹。

      【译文】

      新婚三天就下厨房,洗净双手开始做羹汤。不熟悉婆婆的饮食口味,先送给小姑品尝品尝。

      鉴赏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券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惯往往来自母亲的*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

      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几笔便勾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这首诗所写的,就属于这一类。这也是唐代封建社会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他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诗的后两句是说,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但是,婆婆喜欢什么口味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而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这位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心机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巧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问她的丈夫呢?是因为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的场所,羹汤做好以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 一紧紧相扣。清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像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读者一些启示。

      读这首诗,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机无疑是欣赏有加的,诗味也正在这里。新嫁娘所遵循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一:长期共同生活,会有相*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诗结合。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像这样的诗,来源于生活,并敏感的捕捉诗意的表现,它的成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阅读全文]...

2022-03-18 23:54:26
  • 王建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山东地无山,*视大海垠。——王建《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王建《饮马长城窟》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王建《饮马长城窟》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王建《送衣曲》

    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王建《独漉歌》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王建《宫词一百首》

    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王建《宫词一百首》

    秦陇州缘鹦鹉贵, 王侯家为牡丹贫。——王建《闲说》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王建《长安春游》

    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王建《斜路行》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王建《长安别》

    避热不归金殿宿,秋河织女夜妆红。——王建《宫词一百首》

    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王建《夜看美人宫棋》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王建《江陵使至汝州》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王建《宫词一百首》

    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一百首》

    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的同行。——王建《留别张广文》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王建《春来曲》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王建《春来曲》

    去日丁宁别,情知寒食归。——王建《春意二首》

    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王建《上田仆射》

    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王建《秋日后》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王建《乌栖曲》

    秋雨悬墙绿,暮山宫树黄。——王建《初到昭应呈同僚》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水夫谣》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王建《江南杂体二首》

    纵令自解思故乡,轮折蹄穿白日晚。 ——王建《斜路行》

    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王建《新晴》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王建《江南杂体二首》

    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王建《岁晚自感》

    *移松树初栽药,经帙书签一切新。——王建《题元郎中新宅》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王建《野菊》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王建《华清宫前柳》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王建《华清宫前柳》

    谁家年少春风里,抛与金钱唱好多。——王建《观蛮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偶逢新语书红叶, 难得闲人话白云。——王建《晚秋病中》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王建《新嫁娘》

    [阅读全文]...

2022-02-09 03:30:16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1.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2.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3.栖:休息。

      4.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鉴赏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着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

    [阅读全文]...

2022-03-31 16:12:38
  • 创建森林城市标语

  • 城市,森林,励志
  • 创建森林城市标语(精选50句)

      共建森林城市,共享品质生活,以下是创建森林城市标语(精选50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创国家森林城市。

      2、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携手共建森林城市。

      4、森林城市大家创建,绿色成果人人共享。

      5、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

      6、森林城市演绎精彩,低碳生活成就未来。

      7、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8、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宜居水城。

      9、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子孙留下碧水蓝天。

      10、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开放、魅力、富裕、和谐水城。

      1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水城。

      1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1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1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

      1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增加一片绿,造福一方人。

      17、创建森林城市,绿化永安山水,美丽人间水城。

      18、创建森林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9、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开创水城发展新局面。

      20、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迈向水城美好明天。

      21、创森贵在一言一行,生态重在一草一木。

      22、创森提升水城形象,生态提升生活质量。

      23、创森与生态和谐共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4、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合力共创森林水城。

      25、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

      26、共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幸福美好生活。

      27、共建省级森林城市、同享人间水城美景。

      28、绿化水城大地,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29、绿色托起美丽水城,森林拥抱和谐家园。

      30、绿色绽放魅力水城,森林托起城市未来。

      31、保护母亲河,关爱永安溪,共创森林城。

      32、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新水城。

      33、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绿色家园,促进社会和谐。

      34、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争创浙江森林城市。

      35、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创森,让水城更靓丽。

      36、创建“景中有村,村中有景”的森林水城。

      37、留山水风光,建生态城市

      38、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一项基本国策

      39、森林城市大家共创,绿色成果全民共享

      40、营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

      4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2、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

      43、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

      44、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45、倡导绿色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46、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共筑城市美好生活

      47、你心我心生态同心,你行我行创森同行

      48、创国家森林城市,人人参与

      49、手牵手共创森林城市,心连心打造魅力重庆

    [阅读全文]...

2022-04-10 20:42:32
  • 王健林经典语录

  • 语录
  • 1.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包分配, 或者是天之骄子的时代了,大学生应该拓宽自己的就业观念,不一定非得去*、去事业单位,到民营企业就业,这样就业的路子会更宽一些。

    [阅读全文]...

2022-07-27 10:58:17
  • 《寄蜀中薛涛校书 王建》赞美诗鉴赏

  • 《寄蜀中薛涛校书 王建》赞美诗鉴赏

      王建这首寄赠之作,在众多献殷勤的赞美诗中,算是最出色的一首,想知道它是怎样写的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作者是怎样写的吧。

      寄蜀中薛涛校书

      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

      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

      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诗鉴赏

      薛涛字洪度,西川乐妓,辩慧工诗,甚为时人所称。她虽幼失慈父,而性格未受压抑,好修饰而善交际。沦为乐籍,却以艺妓身份历事韦皋至李德裕十一镇,皆为州、镇所重。据说武元衡曾有奏请授涛为校书郎之议,一说系韦皋镇蜀时辟为此职,总之,薛涛当时就以女校书广为人知。而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 (《唐才子传》)。她的文采风流,曾受到当时许多文士的倾慕,与之唱和者,就有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张籍、杜牧、张祜等著名诗人和达官显宦。元稹诗云: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偷巧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诗将薛涛比卓文君,然而就知名度与实际才学而言,洪度实在文君之上。

      《唐诗纪事》作胡曾诗,误(考胡约生于唐会昌大中年间,距涛谢世已十余年矣)。

      薛涛在成都居住,于城郊百花潭有别宅。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里原是诗圣杜甫居住过的地方。西至草堂,东到万里桥一段的锦水,称浣花溪,百花潭即在溪之上游。万里桥边女校书,开门见山,尊呼薛涛的身份,又点明地望,起笔庄重。

      据载,薛涛居蜀时好种菖蒲,此物难得开花结实。有时开花,则被古人视为一种祥瑞,如五色云,故元稹诗有菖蒲花发五云高之句。后居碧鸡坊,又别种枇杷,据《柳亭诗话》,这是与杜鹃花相似的一种花,产于骆谷,本名琵琶,*不知,改为枇杷。枇杷花里闭门居一句,意象清丽可人,人们可以通过杜鹃花开的情景来想象枇杷花开的繁盛美丽。女校书端居其中,飘飘然当俨若仙子。闭门居三字,不仅有雅静之韵,且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意味,与后二句紧密关联。

      如果说前两句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已暗寓赞美之意,则后两句便是极其热情的颂扬了: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京兆尹,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扫眉才子即活用这一典故,本意应指女方的风流情郎或意中人,在此诗则泛指从古以来的女才子们。她们在诗中作为女主人公的陪衬。其实不仅是女才子比不上薛涛,当时倾慕薛涛的才子很多,到了所谓个个公卿欲梦刀的地步,这些男士们的才情,很少能超出薛涛。春风,指春风词笔,风流文采;管领春风总不如,即元稹纷纷词客多停笔之意。

      这个评价看似溢美之辞,但仔细想来也不全是恭维。薛涛不仅工诗,且擅书法,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法..因此,又以巧手慧心,发明了一种诗笺,《南部新书》: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蜀中才子即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薛涛笺。韦庄有诗赞曰: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在巴蜀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页佳话。

      当年蜀藩曾凿井吸水,仿制其笺,故称薛涛井,沿袭至今。明代就已将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薛涛井)鼎足而三,列为蜀中名胜之地。薛涛之名,将长留青史。

    [阅读全文]...

2022-05-07 03:20:35
  • 林语堂的语录

  • 语录
  • 林语堂的语录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用*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的语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语堂的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每一个都喜欢。

      2、诗歌为中国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5、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宁为花中之萱草,勿为鸟中之杜鹃。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

      8、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9、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10、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11、人生目的即在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12、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会伤心了。

      13、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14、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15、人约黄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16、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17、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8、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19、一个人的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作决定。

      20、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2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22、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

      23、依常例而言,好的谈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4、现代的人们对人生过于严肃而充满着烦扰和纠纷。

      25、“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2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27、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28、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29、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30、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体悟谦虚是祖。

      3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32、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33、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4、一人如恨一本书之作者,则读那本书必毫无所得。学校教师请记住这个事实。

      35、智慧跟人事很少关系,因为人事多数是受我们的动物热情所支配。

      36、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静。

      37、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38、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39、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40、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4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42、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43、所有的宗教都是灯,照亮世界,但宗教是太阳。太阳一升起来,其他的灯都失去了光彩。

      44、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4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世界里充当配角。

      46、短短横墙,矮矮疏窗,花渣儿小小池塘。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47、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48、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类社会,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因此,“城中隐士实是最伟大的隐士”。

      49、任何现实主义的生命哲学必定涉及关于人类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态事实,生与死。

    [阅读全文]...

2022-03-16 01:33:49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句子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语录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说说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名言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诗词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祝福
王建林说的经典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