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的诗词

关于关于太极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太极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太极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太极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8) 语录(1) 说说(2) 名言(260) 诗词(40) 祝福(3k+) 心语(147)

  • 描写太极拳的诗词

  • 阅读,文学
  • 描写太极拳的诗词

      我们都知道,太极是*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描写太极拳的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1、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文兼*武,功到自然成。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5、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6、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7、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8、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9、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10、百会下垂线,重心在此间。中正如立柱,千万莫顶偏。

      11、兵法称诡道,变化人难防。虚实随时换,能柔亦能刚。

      12、菜刀切肉易,全凭来回搓。请君磨快刀,直下看如何?

      13、缠丝拧手臂,手臂软如绵。木棍易折断,软绳鬼难缠。

      14、缠丝最省力,拧衣水挤出。愚人用手压,*生未曾遇。

      15、产生作用力,至少两物体。犀牛撞墙倒,撞纸却无力。

      16、车重能推动,拳打却难移。猛击伤要害,推按重心离。

      17、尺半多用拳,半尺宜顶肘。双方紧贴处,靠打最得手。

      18、尺桡有规律,出手应坐腕。活动守范围,关节怕拧缠。

      19、冲量计算法,击力乘时间。短时威力小,长送跌人远。

      20、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1、初学知划圈,再学懂绕缠。渐渐分轻重,日久悟螺旋。

      22、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23、促发伤局部,缓推使人服。长短能兼备,逢敌准不输。

      24、搭手知恶善,劲路举手间。放松出掤劲,弹之箭离弦。

      25、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步小难*稳,步大行动缓。

      26、大树根深固,推之稳如山。叶梢易牵动,理通太极拳。

      27、丹田气不散,支撑满八面。众人难推倒,太极神功显。

      28、但见山林里,花瓣多朝上。掤劲不易丢,手指应上扬。

      29、*打飞鸟,请君细参详:弹者为短劲,弓者出劲长。

      30、裆尖勿因高,裆圆勿因宽。双腿开口处,求圆莫求尖。

      31、短小李亦畲,化成李式拳。魁梧杨澄甫,功架壮如山。

      32、对手未出劲,截之萌芽里。或待强弩末,反击须趁时。

      33、发劲上部易,推按重心难。重心在何处,靠*下丹田。

      34、发力分两种,无非短与长。长劲形不露,短劲人难防。

      35、发力后缓冲,亦可称转换。犹如行草体,须有索带连。

      36、个小下塌快,高个下塌迟。莫卑身材短,短小亦能*。

      37、古时拳质朴,当今多花舞。表演如流水,远离真面目。

      38、后发先手至,听劲意在先。春风吹杨柳,枝条舞翩翩。

      39、花开众人赏,花谢有谁怜?观花悟哲理,花理尽通拳。

      40、肌肉猛缩时,即生崩炸力。张驰差距大,力量能爆发。

      41、挤法后手顶,立柱撑千斤。桥下腿支柱,何惧车磷磷!

      42、开裆贵在圆,其圆如拱桥。尖裆腿直立,形状如三角。

      43、捆绑球于架,掷球远击之,急飞动量大,却被反弹出。

      44、力大猛推门,门开人不稳。闭关门推破,此理可通人。

      45、力偶使物转,劲同方向反。削球*此理,重心远能旋。

      46、挒拿须缠紧,挫骨伤节关,顺之可化解,硬顶不为拳。

      47、马踏尚残忍,牛踩痛难言。马足靠重压,牛蹄有拧缠。

      48、满园桃李树,春风不停歇。太极逢盛世,美哉好时节!

      49、猛起急刹车,自然耗油多。均匀方省力,劲断不可学。

    [阅读全文]...

2022-04-06 00:58:41
  • 关于太极的诗句

  • 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种。——李镗《椒溪滩》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李白《短歌行》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讯曰太极折裂为乾坤,纷纷枝叶皆同根。——刘基《钧天乐》

    奋乎太极之东,游乎昆仑之西,遗辔颓策,流盼乎唐、虞之都。——阮籍《大人先生传》

    诚知通有日,太极浩无涯。——元稹《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虚无混沌未分前,大道元居太极先。——宋无名氏《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三清殿》

    宸居太极殿,星拱紫微垣。——杨杰《元会》

    讲学有谁明太极,吟诗无路和薰风。——刘克庄《示儿》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国朝启运星聚奎,太极夫子生濂溪。——翁合《贺参政生日古风》

    镇以*园之签帙,照以太极肝脾。——项安世《为建昌南城包显道题光风斋月之阁》

    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储光羲《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孰能访太极,与游两仪外。——李复《杂诗·阴阳体合气》

    认为胸中干太极,元气浩浩随卷舒。——曾巩《寄孙之翰》

    未判两仪先太极,直须端的自家身。——钱时《辛簿赵尉夜语新亭二首·纷纷门外走红尘》

    沉冥并作南柯梦,混沌谁开太极天。——姜特立《糟蟹呈虞察院·祸成篝火最堪怜》

    於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张栻《送张深道二首·秋风木叶落》

    [阅读全文]...

2022-01-29 23:26:13
  • 描写太极拳的诗词

  • 描写太极拳的诗词

      我们都知道,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描写太极拳的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1、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文兼*武,功到自然成。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5、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6、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7、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8、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9、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10、百会下垂线,重心在此间。中正如立柱,千万莫顶偏。

      11、兵法称诡道,变化人难防。虚实随时换,能柔亦能刚。

      12、菜刀切肉易,全凭来回搓。请君磨快刀,直下看如何?

      13、缠丝拧手臂,手臂软如绵。木棍易折断,软绳鬼难缠。

      14、缠丝最省力,拧衣水挤出。愚人用手压,*生未曾遇。

      15、产生作用力,至少两物体。犀牛撞墙倒,撞纸却无力。

      16、车重能推动,拳打却难移。猛击伤要害,推按重心离。

      17、尺半多用拳,半尺宜顶肘。双方紧贴处,靠打最得手。

      18、尺桡有规律,出手应坐腕。活动守范围,关节怕拧缠。

      19、冲量计算法,击力乘时间。短时威力小,长送跌人远。

      20、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1、初学知划圈,再学懂绕缠。渐渐分轻重,日久悟螺旋。

      22、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23、促发伤局部,缓推使人服。长短能兼备,逢敌准不输。

      24、搭手知恶善,劲路举手间。放松出掤劲,弹之箭离弦。

      25、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步小难*稳,步大行动缓。

      26、大树根深固,推之稳如山。叶梢易牵动,理通太极拳。

      27、丹田气不散,支撑满八面。众人难推倒,太极神功显。

      28、但见山林里,花瓣多朝上。掤劲不易丢,手指应上扬。

      29、*打飞鸟,请君细参详:弹者为短劲,弓者出劲长。

      30、裆尖勿因高,裆圆勿因宽。双腿开口处,求圆莫求尖。

      31、短小李亦畲,化成李式拳。魁梧杨澄甫,功架壮如山。

      32、对手未出劲,截之萌芽里。或待强弩末,反击须趁时。

      33、发劲上部易,推按重心难。重心在何处,靠*下丹田。

      34、发力分两种,无非短与长。长劲形不露,短劲人难防。

      35、发力后缓冲,亦可称转换。犹如行草体,须有索带连。

      36、个小下塌快,高个下塌迟。莫卑身材短,短小亦能*。

      37、古时拳质朴,当今多花舞。表演如流水,远离真面目。

      38、后发先手至,听劲意在先。春风吹杨柳,枝条舞翩翩。

      39、花开众人赏,花谢有谁怜?观花悟哲理,花理尽通拳。

      40、肌肉猛缩时,即生崩炸力。张驰差距大,力量能爆发。

      41、挤法后手顶,立柱撑千斤。桥下腿支柱,何惧车磷磷!

      42、开裆贵在圆,其圆如拱桥。尖裆腿直立,形状如三角。

      43、*球于架,掷球远击之,急飞动量大,却被反弹出。

      44、力大猛推门,门开人不稳。闭关门推破,此理可通人。

      45、力偶使物转,劲同方向反。削球*此理,重心远能旋。

      46、挒拿须缠紧,挫骨伤节关,顺之可化解,硬顶不为拳。

      47、马踏尚残忍,牛踩痛难言。马足靠重压,牛蹄有拧缠。

      48、满园桃李树,春风不停歇。太极逢盛世,美哉好时节!

      49、猛起急刹车,自然耗油多。均匀方省力,劲断不可学。

    [阅读全文]...

2022-05-07 06:17:36
  • 八式太极拳口诀

  • 文艺,体育
  • 八式太极拳口诀

      八式太极拳动作,圆活连贯,由简至繁;练起来轻松自如,阴阳相合,刚柔相济,均匀缓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以连续弓步为主要步型变化,手法动作以*传统太极拳的.正手即棚、捋、挤、按为主线变化而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式太极拳口诀,欢迎阅读。

      【八式太极拳口诀

      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

      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

      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

      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

      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太极身安健,

      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

      【动作要点】

      起势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一、卷肱式

      1、转身翻手摆掌;

      2、屈臂卷肱;

      3、前推后收;

      4、转身翻手摆掌;

      5、屈臂卷肱;

      6、前推后收

      二、楼膝拗步

      1、转腰摆手收脚;

      2、上步屈臂;

      3、弓步楼推;

      4、后坐摆脚;

      5、转腰摆手收脚;

      6、上步屈臂;

      7、弓步搂推

      三、野马分鬃

      1、转身坐腿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身上步;

      4、弓步分靠;

      5、坐腿撇脚转身;

      6、收脚抱球;

      7、转身上步;

      8、弓步分靠

      四、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左云;

      3、翻手收脚;

      4、转身右云;

      5、翻手出脚;

      6、转身左云侧翻手;

      7、转身右云

      8、翻手收脚;

      9、转身左云;

      10、翻手出脚;

      11、转身右云;

      12、侧弓步翻掌

    [阅读全文]...

2022-07-19 00:32:19
  • *太极拳的特点

  • 运动
  •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太极拳的特点吧!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 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 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以自己参考了武式太极拳的`理法,融会形意拳、八卦拳之精义,而创立的一门以完备人的良知良能为目的的太极拳学术体系。

    [阅读全文]...

2022-01-20 07:15:24
  • 月光下的太极

  • 月光
  •   月光下的太极

      文/淡水泉

      水流淌,把柔注入生命

      山肃穆,把刚纳在心底

      枫纵情,释放金秋的浪漫

      竹含蓄,沉敛夕阳的羞涩

      运柔成刚,舞动光的涟漪

      以虚带实,秀出圆的梦幻

      细静悠长的呼吸融入夜的呓语

      灵动飘逸的动作化作风的缠绵

      那行云流水般的身影,揉进夜的怀里

      旋转间仿佛托起一轮皎洁的明月

      那是广寒嫦娥挥袖作别的清影

      那是雨巷丁香嫣然浅笑的绽放

      星光浸润了燥动的欲望

      月色淡却了飞扬的喧嚣

      或许,静只是欲望萌发的间歇

      宛如落叶的颤抖,碧波的起伏

      且不论它是罡风的振拂,还是心绪的悸动

      且不论它是快乐的延续,还是痛苦的沦陷

      让我们偷闲在时光的缝隙

      用太极的脚步丈量华年的曾经

      用太极的禅理解读生命的奥秘

    [阅读全文]...

2022-01-25 12:37:17
  • 太极拳的优点有哪些

  • 文艺,体育
  • 太极拳的优点有哪些

      太极是我们中华的国粹它可以帮我提神聚气还可以锻炼身体是老少都可以做的健身运动。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太极拳的优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1、全面锻炼

      太极拳的动作有几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如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都是锻炼上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则。

      在这里只拿一动无有不动的特点来证明它的全面锻炼作用。大家都知道,游泳是需要手足和身体一起动作的一项运动,它已经被公认为有全面锻炼效果的运动项目之一。

      太极拳在动作时,凡是全身能动的部分,都需要参加活动,所以叫做一动无有不动。它的运动量虽然较游泳为小,但在全身动作的和谐上和细致上,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见太极拳具有全面的锻炼的优点。

      太极拳的学*,可以培养我们对肢体的协调感,同时也可以强身健体,兼有了瑜伽与一般体育运动的特点。

      2、内外兼顾

      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肉活动有各式各样的柔和动作,同时还要做好呼吸运动和横膈运动,来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

      另外,由于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使人精神集中,不起杂念,以至越练越纯静(即心境异常安静之意),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作用。

      这种锻炼方法,一面具有一般运动项目活动肌肉的好处,一面又吸收了*法调息养神的好处,所以能有内外兼顾的优点。

      3、趣味浓厚

      太极拳的动作都走圆形或者弧形的线路,在初练架子时,不容易做好圆形动作,当然趣味较少。但练到后来,越练越熟;圆转如意的程度不断提高,便会发生浓厚的趣味。

      到最后,如能在圆形动作中,运用虚实变化和运动调息的功夫时,它的趣味也就更加层出不穷了,趣味浓厚能提高锻炼情绪,对促进健康很有好处,这也是太极拳所具有的优点之一。

      所以说,想要学好太极拳,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的,不是为了练拳而练拳。

      4、陶养性情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柔和,要求轻灵贯串,又要求在动作中包含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识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练拳人在无形中接受影响,矫正原有的*惯。因为太极拳一面讲究灵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讲究沉静,能使人抑制浮躁。

      5、人人可练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也并不难学,而且动作的或高或矮和用力的或多或少都可根据特点,以适应病人的不同要求(但正在咯血或者出血的病人除外),所以能帮助病人在恢复和增进机能活动上获得显著的效果。

      俗话说:欲要身体健康,*时应注意起居、饮食的规律性,除了加强营养外,还应坚持体育活动;而太极拳正是一种绝佳的健身运动。

      1、对呼吸:拥有“开阔”的心胸

      常常训练太极的人,肺机构的延展性好,胸廓的活动力也大,与此同时还会继续提高肺的换气作用。太极,大多数是以腹式呼吸法为主导,吸气绵长匀称,

      在不断的姿势中,腹部肌肉和隔肌常常健身运动,因而可以提升透气性作用。又能借助腹压有规律性地更改,使身体的血液加快,提高支气管的通气作用,这种都能够维持老年人的.主题活动工作能力。

      2、对骨骼肌肉:矫正脊柱

      练*太极拳,对人们人体的脊椎脊椎,有很显然的锻炼实际效果。练太极基本上每一个招数都是会使用腰,长期性的累积出来,对脊椎的形状和构造有优良的功效。“非常少能见到练太极的爷爷会产生脊柱畸形的,弯腰驼背的也非常少。

      3、对消化系统:有效预防便秘,助排便通畅

      由于神经中枢系统软件负责人着身体内的任何系统软件,因而常常训练太极,可以做到“法连”的实际效果,

      根据神经中枢系统活动工作能力的提升,改进运动系统的仅能,还能防止因中枢神经系统混乱,而发生的肠道病症,如健身运动、代谢、消化吸收的混乱。

      4、对心血管:有助消除血管里的瘀血

      太极的姿势许多,包含了每组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的主题活动,还包含着有规律的呼吸运动,尤其是横膈健身运动。

      这种姿势组成在一起,就能提升财务危机和淋巴结的循环系统,降低身体内的瘀血状况,是一种清除身体内瘀血的妙方,与此同时,加速血液的商品流通,也就改进了大腿的情况。

      5、对中枢:对大脑“软件系统”的优化

      练*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注意力要集中,对大脑活动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

      从动作上来讲,练太极动作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要上下不乱,前后连贯。

      由于姿势有时候较繁杂,因此必须保持良好的操纵和均衡工作能力,无形之中,就一次次地提升大家人的大脑的“系统软件”,提升了操作系统的专业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1-29 09:44:32
  • 太极拳云手的步骤

  • 文艺,体育
  • 太极拳云手的步骤

      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势中,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母式”,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极拳云手的步骤,欢迎大家分享。

      云手练*的价值

      云手的主要价值在于放松神经、加强血液循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等,其意在精神集中、意念沉着,配合以腹部呼吸,舒缓而深长,长此以往,可以增强人体肺活量,畅通经脉。另外,云手动作以腰脊为轴心,通过来回旋转完成各个动作,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

      因此,云手是一项使人体得到全方面锻炼的绝佳运动。

      云手的步骤

      预备式

      双脚开步站立,含胸拔背,舌抵下颚,目视前方,双肩自然下垂。

      右云手

      首先,身体左转,左腿稍弯曲,右腿伸直,左掌自左腿一侧向上向左向后,以弧形向身后划动,掌心向外,稍高过肩,五指上伸;右掌按弧形划至左胸处,指尖向左。然后,重心右移至右腿,左腿伸直,右腿稍弯曲,右手行至面前,左手缓缓落下;上体右转,右手掌心向内,行至右上方,左手掌心向下。最后,左手沿小腹向按右上弧形至面前,右手向右,慢慢下落。

      左云手

      左云手和右云手类似,只不过左右的动作要将方向反过来,上下动作不变,呼吸等要领也一样。

      收尾

      左手运至左侧,右手从右侧按弧形向上划动,掌心翻上,双手在胸前逐渐合拢,指尖并对,慢慢下放,最后分别放于大腿两侧。

      云手的注意要领

      配合呼吸

      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呼吸,每一个动作都精确配合到呼或者吸,在云手中,左云手要吸气,右云手要呼气。呼吸要注意舌抵下颚,以达到腹部呼吸的目的,节奏要追求绵长深沉,以意导气,气沉丹田。

      以腰为轴

      云手尤其注重腰的作用,要时刻记住以腰为轴,做动作时要在腰的支撑下向左或向右,应不缓不急,节奏分明。

      以上就是本文对云手这一太极拳动作的总结,只要记住它的注意点,勤加练*,相信你一定能融会贯通。

      太极拳的云手解密

      云手的名称

      关于云手的名称由来,洪均生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的考证中认为,“云手”的式名是象形而来的。*画*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而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此名。另外,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云手”组合,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划圈动势名称的命名。

      陈鑫曾说: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得较多,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把一路二三组云手称为“上、中、下”,演练的步法和手法也稍有变化。二路炮捶也多处出现“单云手”。显而易见,云手作为太极拳基本技术形式,虽然已经融化在各式拳势当中,但原型还独立存在着。

      云手的神意

      文事武功,对神意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演练者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用神意统领周身,按规矩运转,就会出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

      “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态”。

      云手的轨迹

      云手虽然是简单的画圈,但要求很绌,不是言传身教的确难以明了。而且各家风格不同,要求有别。这里以陈式太极拳为例,说明云手的运行轨迹。

      一般情况下,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单云手,自然就能举一反三,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可减少难度,易于入门。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

      下面具体讲一下定步右单正云手的运动轨迹:

      预备式:马步开手

      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方,手指高度约在肩和眉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第一动:收肘缠手

      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劲,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肋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收转。掌心斜向右前方,手指高度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指领劲不丢.肘不许夹紧、要松垂。

      第二动:合手挤靠

      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左转,肘微沉右手顺缠收转到胸前十厘米左右位置。掌心不过身体中线,斜向左后上方,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肩肘要出挤靠劲,身体保持中正。

      第三动:右转挤按

      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右转,肘微沉有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二十至三十厘米处。掌心斜向前下方,手指领劲不丢。这时有肘要松沉、发挤靠劲,手掌外侧意在其右上方,身体保持中正。

      第四动:右转挤采

      眼睛继续注视有前方,身体继续右转,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侧五卜厘米处。掌心斜向右前下方,手指领劲不丢,手指尖与右脚趾相合。右前臂和掌腕走挤采劲,身体保持中正。

      要点:整个正云手过程保持“上领下塌中间转”的身法。眼睛注视右前方,出手时“手领肘”,收手时“肘领手”,上下开合协调,既放松,内劲还要不丢不顶,呈阴阳相济状态。右正云手的动势是顺时针的轨迹,整个路线是斜向的外大内小的“鸭蛋网”。

      正确的定步云手练*应该是神意专注,速度均匀,动势流畅,开合协调。划圈时,手臂三节和全身整体的合理运转是云手锻炼的真谛。

      云手的实用

      云手既然是母式,当然包含拳法的攻防含义,云手划圈的过程,就是理想的攻防一体模式。手臂部三节和躯干部、下肢部三节的开合一体运转,就是最佳的人体攻防动态构架。每一个随意的点都应是处于太极状态中的,要化打合一、开合一体。

      例如:正云手的第一动“收肘缠手”,对方双手挤按我右腕、肘处,我松沉右肩肘,同时向里收肘,右掌指向右外下侧划弧,即肘与手的收中放的动势在同一时问完成。掌指部的缠转是梢节的紧放,肘部的收转是中节的随化,对方立即处于“落空”和“即…”的两难境地,非高手则即刻出局。

      当然,理想的太极状态是相对的,我们不可忽视自己的技术锤炼和心态修养。实际上,只要理念对头,打任何拳都可达太极状态。反过来说,就是打太极,不明理法,也是盲拳,只能虚妄地陶醉自己,没有实际功用。所以,我们应从云手训练着手,举一反三。只有经过持久的正确锻炼,方可达“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才能在推手和实战中,处处得机得势。

    [阅读全文]...

2022-04-30 20:25:59
  • 太极拳的作用有哪些

  • 文艺,体育
  • 太极拳的作用有哪些

      太极拳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帜奇葩。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太极拳的作用,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极拳的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

      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

      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

      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我们的*衡能力,练*者的*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练*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太极拳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时的腰部旋转,使练*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太极有助于睡眠

      中医研究表明,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通过练太级拳,不仅能改善阳痿、腰腿酸软,也能改善体虚肾亏引起的失眠、梦等症状,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拳的练*,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

      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

      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在练*太极的时候要求要完全放松身体,静下心来去学*,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紧张的精神得到缓解。

      可见,睡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疾病,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拓展】太极拳的种类

      一、陈氏太极拳:

      主要为武术之乡的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极拳:

      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

      四.孙氏太极拳:

      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五.吴氏太极拳:

      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

      二.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

      三.小架式: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摘自《传统保健体育学》 编著:邬建卫)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太极拳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慢生柔,柔中刚,刚柔相济。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整套太极拳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并且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去,保持各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实践证明,通过圆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同时也体现出柔的特点。

      三.内外兼练,协调完整

      太极拳讲究的是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以意识引导动作,即意动身随,手到劲发,身体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同时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从而使全身既协调又完整,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基本姿势:

      练*太极拳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先求做到“形似”,然后向“神似”方面下功夫。只有遵循一定的规格要求,使身体各部分的姿势在整体动作中形成动力定型,即所谓“明规矩而守规矩”,才能“脱规矩而合规矩”,达到技术的规范化和自动化。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太极拳练*时很讲究头部的端正、顶*、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合*处向上轻轻顶起,好象有根绳儿将头向上提悬似的。同时又须保持头顶的*正,在运动时即使头顶上放一碗水也不能使它酒出似的。要使头正、顶*就必须颈项竖直,下颏里收。过分地向上顶劲,紧收下颏,会导致颈项的僵硬,动作便失去灵活。所以,顶颈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扎实的基本技术。

    [阅读全文]...

2021-11-30 11:06:55
  • 关于太极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描写太极拳优美的句子

    描写太极拳优美的句子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张三丰《太极拳经》

    太极诗歌:1.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 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

    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 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 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

    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 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

    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 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

    *文兼*武,功到自然成。

    7. 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

    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 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

    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 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

    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

    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11.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

    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12.学拳莫急功,三年一小成。

    大多四五月,学者杳无踪。

    13.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

    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14.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

    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5.若*太极艺,需下苦功夫。

    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6.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

    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17.拳理多不变,招式可更改。

    运用无常势,能高亦能矮。

    18.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

    步小难*稳,步大行动缓。

    19.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

    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0.*拳先舒展,渐渐求紧凑。

    圈大成圈小,小到*无有。

    21.学拳先练步,可以赢师父。

    败者步法乱,胜者稳如树。

    22.外形容易练,本质最难*。

    花拳绣腿者,太极本意迷。

    23.演成舞蹈状,技法已迷离。

    古来名家远,今人多叹息。

    24.人外自有人,天外更有天。

    且忌逞骄横,太极莫轻传。

    [阅读全文]...

2022-02-18 01:44:19
关于太极的诗词 - 句子
关于太极的诗词 - 语录
关于太极的诗词 - 说说
关于太极的诗词 - 名言
关于太极的诗词 - 诗词
关于太极的诗词 - 祝福
关于太极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