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李斯名言

关于秦李斯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秦李斯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秦李斯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秦李斯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2) 语录(221) 说说(7) 名言(437) 诗词(67) 祝福(631) 心语(144)

  • 有关李斯的名言名句

  • 名言,格言
  • 有关李斯的名言名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李斯的名言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2、昔者穆公制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3、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4、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6、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

      7、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8、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9、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0、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拓展】李斯简介

      李斯(约前284年),姓李,名斯,字通古(其实应该是氏李名斯。先秦的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才称姓)。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阅读全文]...

2021-12-27 15:36:05
  • 李斯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昔者穆公制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3.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4.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

    5.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6.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8.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9.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0.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阅读全文]...

2022-04-08 14:14:59
  • 秦朝丞相李斯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 名人名言
  •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名人名言

    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昔者穆公制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名人名言

    [阅读全文]...

2022-01-26 09:15:54
  • 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李斯列传原文: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者,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够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官者辄从辒辌可诸奏事。

      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於人,制人与见制於人,岂可同日道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彊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胡亥喟然叹曰“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赵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馀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高受诏教*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於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昏乱主之所禁也。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愿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奈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悦,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而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于韩子也,曰:‘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藜藿之羹,饭土匦,啜土铏,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而股无胈,胫无毛,手名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无此矣’。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贤者之所务也。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夫所谓贤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万民,今身且不能利,将恶能治天下哉!故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奈何?”李斯子由为三川守,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履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心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姿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尚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

      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寻常之利深,而盗跖之欲浅也;又不以盗跖之行,为轻百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则盗跖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也,则庸人不释寻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夫楼季也而难五丈之限,岂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堑之势异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夫不能行圣人之术,则舍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磨俗,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唯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众者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间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间,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赵高因曰:“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xx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xx,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令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秧;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麇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於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於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既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李斯列传翻译: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就跟荀子学*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国去。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到秦国之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李斯就请求充当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这样就使得李斯有游说的机会,他对秦王说:“*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

      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就上书说:

      听说官员们议论要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招揽贤才,从西戎找到由余,从东边楚国的苑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jiǎn)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友。这五个人都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也就得以在西戎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兴盛,国家因此富足强大,百姓们愿意为国家效力,其它国家也诚心归顺,击败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政治安定,国家强盛。秦惠王用张仪的计策,功取了三川地区,向西又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领了上郡,向南攻占了汉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在东面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并进一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奉事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范睢(suī),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使公室强大,杜绝了私门权贵的势力,像蚕吃桑叶一般,逐渐吞并诸侯的土地,终于使秦国奠定了统一天下大业的基础。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别国客卿的力量。由此看来,客卿有哪一点对不起秦国呢?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受他们,疏远士人而不重用,这就使秦国既无富足之实,又无强大之名。

      现在皇上您罗致昆山的美玉,得到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挂着明月珠,佩着太阿剑,驾着纤离马,竖着翠凤旗,摆着灵鼍鼓。以上这些宝物,并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若是一定要秦国所产然后才使用的话,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用来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制品就不能为您所赏玩,郑国、卫国的美女也不能列于您的后宫之中,駃騠(jué tí)良马也不能填满您的马棚。江南的金锡也不该用,西蜀的丹青也不应用来当颜料。您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乐意、怡目悦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用的话,那么,用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玑珠镶嵌的耳坠,东阿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不能进献在您的面前,那时髦而又高雅,漂亮而又文静的赵国女子不能侍立在您的身边。而那些敲打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叫喊以满足欣赏要求的,这才是正宗的秦国音乐。而《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乐曲,则是其他国家的音乐。现在您抛弃敲打瓦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之声,不去听弹筝而欣赏《昭》、《虞》之曲,这是什么原因呢?说穿了,只不过是图眼前快乐,以满足耳目观赏需求而已。而现在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此人能用不能用,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辞退,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这样看来,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所轻视的是人才了。这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我听说过土地广阔所产粮食就丰富,国家广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盛士兵就勇敢。所以泰山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河海不挑剔细小的溪流,才能变得如此深广;而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广大民众,才能显出他的盛德。所以地无论东南西北,民众不分这国那国,一年四季五谷丰登,鬼神赐予福泽,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所在。而现在陛下您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宾客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

      非秦国出产的物品,值得珍视的很多;非秦国出生的士人,愿意效忠的也不少。现在您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以帮助仇人,在内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面又和诸侯结下怨恨,这样下去,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了天下,尊称国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并拆*了各国郡县的城墙,销毁了各地的武器,表示不再使用。使秦国没有一寸分封的土地,也不立皇帝的儿子、兄弟为王,更不把功臣封为诸侯,以便使国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战争的祸患。

      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齐人淳于越劝谏道:“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做为膀臂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办事不学*古代经验而长期统治的朝代,我还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交给李斯处理,李斯认为这种论点是荒谬的,因此废弃不用,就上书给皇帝说:“古时候天下分散败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一般舆论都称道古代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夸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的实际,人们都认为自己的一派学问最好,以否定皇帝的政策法令。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令下,立刻就以自己学派的观点来议论它,回家便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以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样便是本领高,并带领下层群众来制造诽谤。这样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话,上面君主的权力威望就要下降,下面私人的帮派也要形成。因此,还是以禁止为好。我请求把人们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扫除干净。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不在清除之列的,是医药、占卜、种植等类书籍。若有想学*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始皇又四出巡视,*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阅读全文]...

2021-12-18 08:28:02
  • 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练*曲异同分析

  • 钢琴
  • 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练*曲异同分析

      打开任何一本西方音乐史,肖邦和李斯特肯定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如此,从浪漫主义的更细致的划分上,二人显然不属于同一类型,两者的风格迥然不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练*曲异同分析。

      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练*曲异同分析

      摘 要:波兰的肖邦与匈牙利的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两颗璀璨的巨星,二者的所作的练*曲均在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本文主义从二者练*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从更深的层次上对二者的练*曲有所了解。

      关键词:肖邦 李斯特 钢琴练*曲 浪漫主义时期

      Abstract: The Polish Chopin and Liszt Hungary are two bright stars Romantic period, both of which are made of etudes in Romantic piano music plays give enough light weight status. This paper ***yzed doctrine from both etude creative background, creative approach, playing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trying a deepe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etudes.

      Keywords: Chopin Liszt Piano Etudes Romantic Period

      “练*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肖邦与李斯特练*曲的出现将钢琴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肖邦是第一位将练*曲这个音乐体裁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出现的作曲家,而李斯特创作的练*曲将钢琴演奏技巧发展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步。

      肖邦一生一共作有27首钢琴练*曲,其中op.10 的12首,op.25的12 首,以及3首新练*曲。Op.10 的No.1、No.2、No.5、No.6 作于1830 年,No.8、No.9、No.10、No.11作于1829年,No.7、No.12 作于1831 年,No.3 作于1837年,这12 首作品是献给他的朋友李斯特的;op.25No.4、5、6、7、8、9、10、11作于1832 - 1834 年,No.1作于1834,No.2、3、12作于1836年,这12首作品是献给达左尔伯爵夫人的;3首新练*曲均作于1839 年。李斯特一生作有23首钢琴练*曲,其中超级音乐会练*曲12首,初创于1826 年,帕格尼尼练*曲6 首,出版于1851 年;3 首音乐练*曲,创作于1848年,两首音乐会练*曲,作于1862- 1863。

      肖邦练*曲的创作从1829- 1839年历经10年。他的音乐创作与19世纪上半叶波兰特定的历史社会境况和社会心理有着深刻联系。1829 年,肖邦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此时波兰民族斗争运动正在走向高潮,如火如荼的民族运动培育了肖邦的民族感情爱国热忱。在此后的10 年中,肖邦经历了与故乡、亲人的离别,在巴黎崭露头角,感情受挫,与乔治桑恋爱,健康恶化等一系人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在他的练*曲中,有忧郁的感伤,激情的迸发,忧虑哀思的沉郁,也有坚强刚毅的不屈。而李斯特创作12首钢琴练*曲时只有15岁,已经被称为匈牙利神童。在创作手法上,肖邦练*曲让听众从车尔尼、克莱门蒂等作曲家传统的练*曲之下**出来,听到了光彩夺目的创新。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即使是练*曲,其音乐形象也让听众遐想不已。听他的作品,似乎从每一个音符中都能看到波兰民族性的身影。他精心地编织了各种更具难度、深度及更为新颖的技巧,并在每一个练*曲里面嵌入一个个性鲜明、充满灵气的主导乐思作为其主线,从而使他的练*曲在技术和音乐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与练*价值。肖邦作为一位钢琴诗人,他的练*曲纯粹为钢琴而作,优雅而且细腻,李斯特的练*曲在音响效果上则更加交响化,更具有乐队的宏大效果。李斯特的钢琴练*曲可以通过配器改编成乐队作品而增加其效果,而肖邦练*曲离开了钢琴则会失去它最动人的魅力。另外,在篇幅上,李斯特的练*曲大部分略长于肖邦练*曲,有不少能划分出明显的段落来;肖邦练*曲在音乐上几乎都是一气呵成,要求音乐家的气息绵长而有弹性,内心的气息应该是长线条的,随着旋律线的发展来呼吸、换气、渐强或渐弱,这是演奏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一大基本要求。

      在技术上,肖邦练*曲中大部分作品以右手技巧训练为主,但是音乐变化及和声走向却大部分由左手来完成,所以说在肖邦练*曲中,旋律往往在左手上,故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左手的和声进行及旋律走向来划分肖邦练*曲乐句的走向。而在为数不多的右手演奏旋律的例子中,我们也是通过旋律声部的语气来划分乐句,例如op.10 No.9 、op.10 No.12。肖邦练*曲多偏重于一个技术特点,比如拉长的琶音的op.10 No.1,弱指独立的op.10 No.2,三度训练的op.25 No.8,以及八度半音阶进行的op.25 No.10等,都是一首练*曲偏重于一个技巧难点。而李斯特练*曲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两个或者多个技术难点所组成的综合性练*,例如帕格尼尼练*曲之六,在每一个变奏中都有不同技巧练*的侧重点,仅在这一首练*曲中就有如琶音、跳音、远距离跳动、八度、三度、颤音等数个技巧难点。又如帕格尼尼练*曲之三《钟》,在模仿钟声的过程中,李斯特结合了远距离跳动、重复音、半音阶、八度等多种技巧,因而使得钢琴家不仅要对多个技术难点各个击破,还要能在不同的技术难点中游刃有余的转换,这对钢琴家的演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速度上,

      肖邦的练*曲总的来说比较稳定,作曲家没有在乐谱上标记太多速度变化,大多是在同一个速度之下完成。而李斯特的练*曲则在速度上比较多变化。李斯特在很大部分练*曲中都有明确的速度标记变化,例如在《森林的呼啸》练*曲中,第14、26、36、53小节就有明确速度变化的要求;在轻盈练*曲中,第37小节也有速度变化的要求。还有大量的速度标记在乐谱中可以找到,这里不一一列举。在力度和表情符号上,肖邦练*曲较为精炼,没有李斯特练*曲那么多的标记。李斯特在其练*曲中写下了大量的力度和表情符号。在节奏上,肖邦练*曲多用均匀的音符时值,而李斯特练*曲节奏则比较多变。肖邦的练*曲要求的是整首练*曲跑动的均匀,声音的流光溢彩,手指的灵巧敏捷,如珠落玉盘;而李斯特的练*曲除了要求对不同技巧自如的组织外,经常有很多华彩跑动片段,专门用于炫技与表现其戏剧性,在技巧中,半音阶、八度及和弦所占的份量尤其重,几乎在每一个练*曲中都能找到。由此可见斯特对恢弘、华丽、炫技效果的重视。在织体上肖邦的写作手法较为细腻,层次分明;李斯特的练*曲较肖邦练*曲更为厚重,层次更多。因此在李斯特练*曲中,力度的范围相较于肖邦练*曲更宽一些。因此,从音色上来说,肖邦挖掘的是作为钢琴本身的声音,而李斯特则发掘的是以钢琴作为一个乐队的声音。李斯特具有冲动的,充满激情和追求诗意的性格,强调音乐与文学性,诗意的结合。在他心目中,标题音乐与诗意的、描绘性的甚至是叙述性的主题素材有着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肖邦与李斯特这两位伟大作曲家的练*曲在技巧与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大胆的和声变化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语言,拓宽的音域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大量新创作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钢琴的表现力。这两位作曲家留下的练*曲,技巧高难,音乐内涵极为生动且深刻,堪称是钢琴艺术史中的两块瑰宝。

      参考书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悲情肖邦.上海音乐出版社

      [2] 张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人民音乐出版社

      李斯特与肖邦的故事

      李斯特即使不是唯一最伟大的、也堪称是顶尖的钢琴家之一。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直是音乐界一位浪漫的谜一样人物,是天才而不乏狡黠机智,是炫技家同时也具表演天份。

      1.李斯特的'女婿是谁?

      瓦格纳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他承上启下的完成了古典音乐和后浪漫主义音乐的衔接。在德**剧史上,瓦格纳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治和宗教领域,瓦格纳的争议较大,他的思想复杂性造就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矛盾的不同的音乐体现方式。

      李斯特跟瓦格纳的交集冲突是因为李斯特的私生女竟然嫁给了比她大26岁的瓦格纳,李斯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也开始不再联系瓦格纳。瓦格纳对女性的评判也是矛盾的,他认为女性有救赎和毁灭的两面,或许也是因为此,李斯特在女儿跟瓦格纳私奔之后,在将*十年的时间没有承认瓦格纳的身份。直到晚年期间,瓦格纳在歌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斯特才渐渐的接触瓦格纳。

      瓦格纳只是李斯特的女婿之一,但是也是最有争议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他在歌剧方面的造诣令人瞠目结舌,但是他在政治和宗教上的思想性,直到现在争议很大。他也是自传最多的音乐家。处于同时期的李斯特和瓦格纳有过一段时间的真空期,但是在对音乐上的执着和变革,李斯特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这个女婿,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在音乐方面做出的努力和突破。

      2.李斯特与肖邦的故事

      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李斯特已是名声沸扬的音乐家,而肖邦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钢琴演奏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艺术新秀的行为表示钦佩。

      李斯特用自己的方式把肖邦的音乐带到了巴黎,李斯特和肖邦的情义也变得更加浓重。同时肖邦开始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李斯特也因为自己高尚的品格受到人们的尊敬,肖邦和李斯特这段故事直到今天都流传,被人赞叹。

      钢琴诗人肖邦的爱国故事

      一九三一年七月,肖邦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是,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yíng)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紧缩起来。

      天黑了,肖邦点燃一支蜡烛放在桌前,摊开日记本,挥笔写道:“……莫斯科鬼子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吗?他们践踏着成千上万的死尸填满的坟墓,他们放火焚(fén)烧城市!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杀啊?……”

      他突然放下笔,霍地站立起来,用尽全力捶击钢琴,大声呼吼道:“不!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亡!”

      他把这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练*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这首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响较大。由于肖邦的音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的强烈愿望,所以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对肖邦的音乐评价极高,他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阅读全文]...

2021-12-25 03:14:45
  • 李纳斯·托沃兹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Software is like sex: it”s better when it”s free.”

    软件就像性,免费的比花钱的好得多.

    2.“Microsoftisn'tevil,theyjustmakereallycrappyoperatingsystems.”

    微软并不是魔鬼,只是它的操作系统实在太蹩脚了

    3.“MynameisLinus,andIamyourGod.”

    我是Linus,我是神.HiaHiaHia

    4.“See,younotonlyh*etobeagoodcodertocreateasystemlikeLinux,youh*etobeasneakybastardtoo.”

    要想能够创造Linux这样得操作系统不只是需要良好得程序员,还得需要一批心理阴暗的混蛋

    5.“TheLinuxphilosophyis'Laughinthefaceofdanger'.Oops.WrongOne.'Doityourself'.Yes,that'sit.”

    Linux的哲学就是“在危险面前放声大笑”,呵呵,不是这句,应该是“一切靠自己,自力更生”才对。

    6.“Somepeopleh*etoldmetheydon'tthinkafatpenguinreallyembodiesthegraceofLinux,whichjusttellsmetheyh*eneverseenaangrypenguinchargingattheminexcessof100mph.”

    很多朋友和我说那只胖企鹅不配代表Linux操作系统,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一只愤怒的企鹅以100迈的速度向他们发起攻击

    7.“Intelligenceistheabilityto*oiddoingwork,yetgettingtheworkdone.”

    天赋就是事半功倍

    8.“Whenyousay,‘IwroteaprogramthatcrashedWindows,’peoplejuststareatyoublanklyandsay,‘Hey,Igotthosewiththesystem,forfree.’”

    你骄傲的和别人说,嘿,我写了个能让Windows崩溃的程序,他们会说“哥们,我装Windows系统的时候就免费带着了”

    9.“Idon'tdoubtatallthatvirtualizationisusefulinsomeareas.WhatIdoubtratherstronglyisthatitwilleverh*ethekindofimpactthatthepeopleinvolvedinvirtualizationwantittoh*e.”

    我对虚拟化的技术使用没有任何怀疑,我怀疑的是他们对人的影响。

    10.“Now,mostofyouareprobablygoingtobetotallyboredoutofyourmindsonChristmasday,andhere'stheperfectdistraction.Test2.6.15-rc7.Allthestoreswillbeclosed,andthere'sreallynothingbettertodoinbetweenmeals.”

    大家在圣诞期间可能会非常无聊,现在有好办法了,试试内核2.6.15-rc7版吧,茶余饭后的好消遣哦

    [阅读全文]...

2022-01-31 17:47:37
  • 第斯多惠名言

  • 名言
  •   第斯多惠名言

      1、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

      2、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

      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4、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最具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5、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

      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7、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8、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

      9、哪怕你用天使般的语言说话,拥有一切的聪明和知识,如果你不努力进修,即按照我们的定义,不努力为真和善服务的越来越自由的活动,那末你就始终是一种鸣锣和响钹,但决不会属于能“推动人类前进”的人们的行列。

      10、教学中维持纪律的能力……,来源于教师的充沛的精力和意志的坚定性,一句话在于教师的性格的力量。

    [阅读全文]...

2022-02-16 11:42:54
  • 秦岚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人的一生,有多少面是面对別人!有多少面是面对自己!心累了,藏起很多面的自己!快乐了,又有多少人能拿出全部面的自己与別人分享?

    2.有些东西会变,有些东西一直不变。比如,我们骨子里的自己。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朋友。有时让你很痛恨,有时让你很温暖。

    3.无论谁喜不喜欢,我只是那个自己!无论谁在不在意,我还是那个自己!不争,不夺!不急,不燥!永远做最真实的我!

    4.思念和青春一样,是会耗尽的!

    5.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敢把牙齿都露出来就好了!

    6.你若不经历痛苦、又怎能更好的体会幸福!愿自己是一片叶子,随风飘落、所遇而安。

    7.如果有一双手,可以帮我遮住方向,是不是我可以走的更自由些?可是自由,好像是很奢侈的追求....本来就应该用真诚来面对,无论再难做的选择题,它终究只有一个答案。

    8.内心的宁静,静如止水,虽倒映着纷乱与妖娆...却无法扰乱磐石的坚定。

    9.人生就像荡秋千,你荡的越髙,就要有越强的心里承受能力!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永远荡到最高点!

    10.珍惜時間、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吧,幸福是要靠努力獲得的。

    11.要是你覺得累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再累一點、再累一點,累的更徹底。

    12.多給些陽光,去温暖寒冷。多給些勇氣,去尋找夢想。得失總在不經意時,片刻將是永恆!

    13.人生就像漫長的旅行、不管你经历怎樣的風景,都要走出屬於自己的步伐。

    14.要适時的認知自己的不足與缺點,适時的改過,适時的覺悟。自在,松弛的過活,方能真我。

    15.感性、從來都是女人的天性。也許只為你艱難一笑、也許只為他布衫褴褛、也許只為那煙花般的存在....我們所感悟所生活的,不過是正在消逝的這一秒,即然誰都不可成就永恆,那就盡情的歡笑,盡情的流泪,盡情的挥洒真我在每一秒。

    16.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

    17.要相信眼前的世界,才能生活在美好里!

    18.强的外表都是装给外人看的,酥软的内心只会暴露给至亲,尤其是在面对妈妈的时候。

    19.没有人会知道自己的明天,只有不懈的向前,再向前!谁又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改变。

    20.爱所有曾拥有的,失去的,快乐的,悲伤的,幸福的,纠结的!经历过的都是我的收获!能够感受每一个未知的明天,是多么的快活!

    21.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一定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良的人性美。心存感恩,生活中才会少了许多怨气和烦恼。有感恩的心,你才会有好的心态,发现更多的美好。

    22.天灾不可怕,人祸可怕!人祸不可怕,人言可怕!

    23.如果你的人生有很多缺憾,那真是太好了,因为真正的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何必苦苦强求!不如给自己留下更多期待!

    24.我们可不可更勇敢些,迈出那坚强的一步!人生中充满了无数次的选择,虽然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但一定要勇敢坚定的走下去!

    25.哪怕只能看到仅有的微弱阳光,也要灿烂的微笑!

    26.起飞吧,虽然我知道我背上没有翅膀!起飞吧,虽然我知道我还掌控不好方向!起飞吧,虽然我还没学好如何降落!可是,谁也阻挡不了追求自由的梦想!

    27.有多少人,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可是,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把梦想深藏在心底!如果,你的职业是你喜欢的!那么,请珍惜吧!老天已经很爱你了!

    28.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得与失,不能让所有人都围着你一个人转!是否偶尔也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想想?也请您心胸宽广些!

    [阅读全文]...

2022-01-15 12:46:00
  • 朗吉弩斯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朗吉弩斯名言

    1、我并不打算说,堂皇的语言是在任何场合都合适的。一个琐屑的问题用富丽堂皇的言语打扮起来,会产生把一个悲剧英雄的巨大面目戴在小孩头上那样的效果。——朗吉弩斯

    2、唯有不要我们操心的事物才是美好。——朗吉弩斯

    [阅读全文]...

2022-03-28 07:19:45
  • 斯特林堡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斯特林堡名言

    1、信念是由一种愿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才会相信,希望相信才会相信,有一种利益所在才会相信。 —— 斯特林堡

    2、精神恋爱是一种极不真实和复杂的感情,实际上是不健康的。如果在“纯洁”这个概念中也把“精神的”意思加进去,那么纯洁的爱情就是种自我矛盾。 —— 斯特林堡

    3、多情是一种弱点,发展到后来就应该说是一种恶*。—— 斯特林堡

    4、要想使产生后代动力的爱情健康,爱情就必须是肉体的爱。既然是肉体的爱,那么就一定要喜欢对方的肉体。在双方沉醉于爱情之中的时候,两个灵魂互相适应,产生共鸣。共鸣是休战,是和解。所以当肉体联系疏远的时候,往往就出现反感,而不是相反。—— 斯特林堡

    5、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最大高贵的也是最低贱的就是婚姻和家庭。 —— 斯特林堡

    6、哲学家不懂政治家的话,经济家不懂哲学家的话,而他们谁也不懂政治家的话。—— 斯特林堡

    7、一个人损害另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是出于迫不得已,一个人要发迹,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然要踩倒别人。—— 斯特林堡

    8、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生活本身!除把生命维持到死以处不会再有其他任务。人因此而获得维持生命的力量。—— 斯特林堡

    9、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斯特林堡

    10、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 —— 斯特林堡

    11、一个做父亲的人除了他的孩子以外还有别的,可是一个母亲只有她的孩子!—— 斯特林堡

    [阅读全文]...

2022-01-31 20:23:26
秦李斯名言 - 句子
秦李斯名言 - 语录
秦李斯名言 - 说说
秦李斯名言 - 名言
秦李斯名言 - 诗词
秦李斯名言 - 祝福
秦李斯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