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名言朱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读书名言朱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读书名言朱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读书名言朱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2、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4、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朱熹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6、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7、朋友,以义合者。
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10、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1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13、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14、礼即理也。
1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1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17、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思录》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20、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21、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22、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24、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
2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26、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27、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2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30、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 ——朱熹
31、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朱熹
3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33、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3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 《论语集注》
35、志者诗之本也 ——朱熹
3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3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38、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39、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朱熹
4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41、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朱熹
42、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43、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4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活到老,学到老。
4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4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4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49、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50、礼即理也。 ——朱熹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精选50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警句的情形吧,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所见过的名言警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熹读书名言警句(精选50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3、百学须先立志。
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1、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12、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1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1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15、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1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20、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2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2、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
23、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2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2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0、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31、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32、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3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4、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6、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3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38、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9、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40、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41、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4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3、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44、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4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6、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4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4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49、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1、哪里能找到读书的乐趣,心中有多少梅花。
2、读书的方法,循序渐进,读而思之。
3、路不像人那么险,几个人到此为止。
4、所谓共君子言,胜读十年书,若说至彻处,十年功也。
5、读书无疑要有疑问,毫无疑问,到这里就是进步。
6、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独特的魏氏编者并不是一个行数不清的墨客。
7、书不记事,读书要记事;公义不美好,心意却美好。但不会站直,直是没有努力。
8、没有比一步一步来更好的读书方法了。
9、读书是毫无疑问的,必须教有疑问的,有疑问的,但要向无疑问的,到这里就是进步。
10、学*的道路,不在前穷;缺乏贫穷的理由,必须先读书。
11、学*就是思考;思考就是明辨是非。
12、读书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他的外表,还要了解他的骨髓里面。
13、大的心就是一切,小的心就是一切。
14、学得比你知道的更多;要知道的比要做的多。
15、去问那清澈的沟渠,要流动的水的来源。
16、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圣贤不改变圣贤的底,也没有一个圣贤不关上门去看圣贤底。
17、只有做不到,才能有所作为,无所不包,安能做到。
18、圣人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要学会发问。
1.兴者,先富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5.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6.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1.守正直而佩仁义。
1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4.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15.所谓共君一*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1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17.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
18.学不可邋遢、不可草率,先立大本。
1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
20.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须要切己体验。
21.读书,须是详、下、拙、*、毋、略、高、巧、远。先要熟读,更须反复玩味贪多,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
22.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无济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23.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24.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为学,正如上水船,方*稳处,尽行不妨,及到滩脊急流处,舟人来这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
25.为学须是痛彻恳恻做工夫,是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26.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制,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
27.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28.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9.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30.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31.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
32.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33.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3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36.百学须先立志。
37.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38.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39.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40.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4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4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4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5.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46.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4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9.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51.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朱熹名言
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 朱熹
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4、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朱熹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6、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7、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9、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11、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朱熹
12、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朱熹
13、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朱熹
1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16、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朱熹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1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朱熹
20、礼即理也。—— 朱熹
2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2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
23、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朱熹
2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朱熹
2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天下:使天下太*。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朱熹
26、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朱熹
27、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
28、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9、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朱熹
31、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3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朱熹
3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3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朱熹
3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朱熹
3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
3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38、朋友,以义合者。—— 朱熹
有关朱熹的名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熟记名言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朱熹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2、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朱熹
3、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宋朱熹
4、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宋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宋朱熹
6、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宋朱熹
7、师严道尊,教乃可施——宋朱熹
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9、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宋朱熹
1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宋朱熹
11、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宋朱熹
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宋朱熹
1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1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宋朱熹
15、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宋朱熹
16、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宋朱熹
17、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宋朱熹
18、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宋朱熹
19、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
20、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宋朱熹
2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22、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
2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宋朱熹
24、狂热存在于你忘却的目标时的加倍——宋朱熹
26、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7、志者诗之本也——宋朱熹
28、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宋朱熹
29、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宋朱熹
1、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思录》
3、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4、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四书五经》
6、事理通达心气*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7、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产,薄父母,不**子:—-《朱子家训》
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论语集注》
13、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14、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1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1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8、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秦汉儒学偏重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诚意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四书五经》
19、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丁亥年作于景德镇》
20、朋友,以义合者。
21、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朱熹作为我国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大伟人,自然少不了出自于他的经典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书有感朱熹名人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百学须先立志。
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6、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7、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0、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2、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13、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4、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是大家很熟悉的大诗人,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朱熹的经典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2、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
4、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6、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7、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9、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1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1、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5、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1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5、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观书有感朱熹名人名言 希望大家喜欢。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2、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朱熹
4、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朱熹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6、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7、朋友,以义合者。
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10、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朱熹
1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朱熹
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朱熹
13、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14、礼即理也。
1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读书名言朱熹
朱熹读书名言
朱熹的读书名言
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的名言关于读书
朱熹读书的诗句
朱熹写读书的古诗
朱熹的诗句关于读书
朱熹名言
朱熹的古诗读书要三到
关于朱熹读书的古诗
朱熹的名言
宋代朱熹的读书古诗
朱熹说过的关于读书的古诗
与读书有关的古诗朱熹创作的
朱熹写过有关读书的古诗
读书名言
朱熹名言名句
读书读书名言
朱熹名言警句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名言警句
我的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卡
朱熹的古诗和名言
读书名言长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朱熹
我爱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