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日暮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日暮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日暮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日暮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形容日暮黄昏的诗句
欧阳修·生查子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蝶恋花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李清照 ·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 唐婉.钗头凤
世情恶 人情薄 雨送黄昏花易落
宋之问.江亭晚望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秦观.鹧鸪天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秦观.满庭芳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陆放翁.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张先.行香子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王实甫 .十儿月尧民歌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李白《游南阳清泠泉》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李白《观鱼潭》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王维《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常建《塞下曲四首》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王绩《北山》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
日暮忽然闻款乃,蓼花枫叶忘西东。——刘基《题秋江独钓图》
日暮*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王文治《安宁道中即事》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杜甫《琴台》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贾至《春思二首》
长天秋水远,落日暮山重。——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寂寥竹外无穷思,正倚江天日暮时。——江朝宗《梅花·其一》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李白《白头吟》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李白《陌上桑》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杜甫《无家别》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王昌龄《从军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卢照邻《长安古意》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薛昂夫《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李白《古风其八·咸阳二三月》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唐寅《落花诗》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李白《观猎》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繁。
杜甫诗鉴赏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作此诗。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意思是说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首联化用《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牛羊下来久”
句中仅着一“久”字,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静寂的村落想象到户内的欢乐。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
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怎奈并非自己的故乡!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的字眼,一拗一救,显得起伏有致,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思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
这一“自”一“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观看山村秋景,“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洒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
诗人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却更觉悲凉凄怆: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十年,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眼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评论说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整理:zhl201702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登黄鹤楼》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雪梅》6、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8、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9、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陶渊明《饮酒其一》10、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寇准《夏日》1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1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3、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林景熙《溪亭》14、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1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16、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忘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17、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
天色渐暗,似血的夕阳也慢慢消逝,残阳下的树影越来越长,似千万只骨手从地下冒出来撕扯行人,让人看了心里不寒而栗,突然一只寒鸦疾飞而过,嘴里哇哇的悲鸣,似是在召唤死神的降临。
二。
时候已经不早,太阳慢慢的爬下山去,只露出红红火盘。
夕阳斜照,大地万里披霞,淡绿的嫩叶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万道弱光,风儿吹来,满树柔光飘飘洒洒,煞是好看。
远处渔人忙着拉这最后一网鱼,把一张粼粼的红色光镜裁成了万段彩锦,正想诗人说说:满江瑟瑟满江红。
杜甫《日暮》全诗翻译赏析
众所周知,语文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古诗因为语言晦涩、意象庞杂,成为语文考试中的难点,但也成为“会者”眼中的得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日暮》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览。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译文:
牛羊们都从田野中回来,一扇扇柴门各自关闭着。
风月纵横,夜晚清新而美好,可惜此地并非故乡。
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
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
鉴赏:
湘西一带,地势*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相关试题阅读答案: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自然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考答案: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暮年济世渺茫的人生悲凉之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下面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参考!
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
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阅读答案:
试题: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暮色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2: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遭受了重大变故,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个人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是什么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是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
天寒白屋贫
原诗:
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来风雪的伏笔。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全日制学校教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常常;经常。
2、溪亭:溪边的亭子。
3、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4、沉醉:大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5、归路:回家的路
6、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7、回舟:乘船而归。
8、误:不小心。
9、藕花:荷花。
10、争:同“怎”,怎么(怎么把船划出去的意思)。
11、滩:群。
12、鸥鹭: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翻译:
回忆起以前到小溪边的亭子游玩,
一直玩到日暮时分,
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
却迷途进入荷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把船划出去,
桨声惊动了栖息在水中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m.ju.51tietu.net)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
日暮的诗句
形容日暮的诗句
描写日暮的诗句
含有日暮的诗句古诗
日暮的古诗大全
日暮怀归的古诗
日朝日暮的古诗
日暮黄昏的古诗
日暮古诗谁写的
古诗日暮客愁新日暮新的起点
描写日暮的句子
日暮时吟的古诗
古诗中的日暮
日暮到家的古诗图片
杜甫的日暮古诗
日暮如山的古诗
日暮里想到的两句古诗
与日暮有关的古诗
有日暮的古诗文
日暮回家的古诗
日暮的古诗意思
关于日暮西山的古诗
日暮江山远的古诗
描写苍云日暮的古诗
关于日暮乡愁的古诗
关于日暮思乡的古诗
日暮在古诗中的情感
古诗日暮山远的后一句
日暮汉宫传蜡烛的古诗
第二句是日暮开头的古诗
写竹的古诗20zi
体现披荆斩棘的古诗词
大寒时节的古诗
描写秋悲凉的古诗
年龄大的古诗
自己填的古诗词
写给妈妈生日的古诗
描述真挚爱情的古诗
关于老虎的古诗
初中生写的简单古诗词
祥和喜庆的古诗词
微为伟为开头的古诗
古诗词的现代诗
描写童年儿童的古诗
和医药有关的古诗词
鬼神的古诗
唐诗中梅花的古诗
九下语文需要背诵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常见的情感分类
描写科举失败的古诗
古诗中枫叶的意象
古诗词的抒情表达方式
关于思乡厌战的古诗
祝福老师的古诗词及
古诗中冬天的鱼
以新年为话题的古诗
表达你不懂我的古诗词
带孤字的古诗词
描写田园杂兴的古诗有那些
祝愿更进一步的古诗词
何打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