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古城的古诗

关于岑参古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岑参古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岑参古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岑参古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8) 语录(34) 说说(60) 名言(7) 诗词(7k+) 祝福(20) 心语(2)

  • 岑参古诗

  • 岑参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参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赏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

      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赏析: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有谁能敌呢?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阅读全文]...

2022-04-26 17:45:50
  • 关于古城的诗句

  • 古城
  •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李群玉《金塘路中》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别宵明。——潘阆《中秋月》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李白《赠闾丘宿松》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薛逢《醉春风》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贤达兮同埃尘。——刘长卿《登吴古城歌》

    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陈子昂《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王建《寒食行》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刘长卿《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我来归路远,跃马古城边。——梅尧臣《翠竹亭》

    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李华《咏史十一首》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苏辙《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北渚亭》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李咸用《早行》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甫《上元怀古二首》

    馀流复合古城东,末世尚奏铅华功。——陈造《粉水行》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李益《野田行》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张籍《车遥遥》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张籍《杂曲歌辞·车遥遥》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洛阳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司马札《送孔恂入洛》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欧阳修《晋祠》

    不识是眼睛,与君地著力,溪云罩古城。——释印肃《三昧诸颂·独脚老虎》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苏轼《中秋月寄子由三首·殷勤去年月》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曹松《春草》

    古城简介

    古城,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或经修缮基本恢复原貌的大规模古代建筑的城市聚落。

    古城是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阅读全文]...

2022-07-26 08:28:28
  • 碛中作岑参古诗翻译(碛中作唐岑参古诗赏析)

  •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

    【赏析导航】

    作为唐朝最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岑参的诗歌挺拔俊秀,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绝美的塞外风光。与一些无病*的作品不同,岑参的作品大多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这首《碛中作》就写于其第一次随名将高仙芝西征之时。

    唐朝前期,注重开边,其疆域曾一度达到1200余万*方公里,东至朝鲜,西达咸海,南到越南,北包贝加尔湖。此次西征,作者从长安出发,骑马奔走了两个月,仍然没有到达目的地,由此也可见一斑。

    走马西来欲到天。策马扬鞭,一路向西,仿佛来到了天的尽头,可前面仍是一望无际辽阔无边。“欲到天”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西北高原那种野旷天低的独特风貌,犹如《敕勒川》所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大地苍茫,天空低垂,人行其间,仿佛手可触天。极目远眺,天地似已融为一体。

    第一次出征,诗人想必也与将士们一样渴望能够建功立业。不过,离家已经两个月了,“辞家见月两回圆”,不由得心中升起思亲的念头,而今夜,又恰逢月圆之时。在高原之上,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但这种情思瞬息即逝,因为马上要面临的是现实中的急迫问题:今夜不知何处宿!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大家都需要睡眠休息,而现在,还不知道会在哪里停下,哪里休息!作为出征的将士,这一切都要听从上级的安排。

    纵然这样,诗人并无一丝抱怨,而是马上振作精神,眺望远方:*沙万里绝人烟。月光之下,大地朦胧而苍茫,万里之遥,一片戈壁荒漠,没有生机,绝无人烟。

    画面苍凉,但并不忧伤,反而从中可以体会到一种雄豪之气:纵有千难万险,也会勇敢冲过去!

    杜甫曾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也就是结尾给人以气魄宏大,雄浑苍茫之感。从此诗来看,诚然!

    【韵译】

    策马向西

    地阔天低

    茫茫戈壁

    杳无人迹

    辞别家乡

    再次看到圆月

    朗朗清辉

    却容不得愁肠百结

    今夜

    置身旷野

    不知

    何处可以安身

    何处可以停歇

    看——

    一望无际

    听——

    万籁俱绝

    [阅读全文]...

2021-11-26 14:41:41
  •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

  • 文学
  •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岑参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

      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自觉长路漫漫,*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7-16 19:56:35
  • 碛中作岑参古诗翻译(碛中作古诗翻译赏析)

  • 品读唐诗《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欲到天"的感觉可见塞外一片空旷,茫茫沙漠漫延向远方,直接天际。"两回圆",在时间上显然已经过了两个月,但月儿团圆之时,诗人孤身行走塞外,两相对比,那股苍凉悲壮之意韵便显得愈发浓烈。

    "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诗人自问住宿何处,又自答见不到人烟,显然只能宿住沙漠。言语中虽然有淡淡的忧思,但诗人以放眼"万里"的气势,将夜间住宿的困难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其为国而赴前线,毫无所惧的凌云胸怀,令人仰之弥高。

    [阅读全文]...

2022-07-23 11:50:01
  • 岑参简介及代表作(岑参人生最出名的10首古诗词)

  • 人生
  • 岑参(约715-770),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风格与高适相*,*多并称“高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阅读全文]...

2022-02-16 18:17:00
  • 描写边塞古城诗句

  • 古城
  • 描写边塞古城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阅读全文]...

2022-06-20 21:10:47
  • *十大古城有哪些

  • 古城,旅行
  • *十大古城有哪些

      *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历史总会留下历史的痕迹,古城就是最好的痕迹,他们是*文化的象征,更是现代人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十大古城,你们家乡有吗?一起来看看*十大古城都有哪些吧!

      *十大古城有哪些

      1、*十大古城——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而得名,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紫红沙石砌成的城楼、沿沱江而建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积油绿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区。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有着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而且人杰地灵、贤达辈出。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遥古城媲美,还享有“北*遥,南凤凰”的美誉。2001年,凤凰古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凤凰古城为国家4A级景区,也是湘西旅游经济圈中的龙头,与里耶古城、老司城共同被评为湘西旅游的三块金字招牌。

      2、*十大古城——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初,城墙均被拆毁。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3、*十大古城——寿县古城

      闻名遐迩的寿县古城,位于安徽腹地,淮河南">河南">河南岸,依八公山,与凤台县城隔河相望,同省会合肥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市淮南毗邻。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今城墙为南宋宁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

      城之*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

      4、*十大古城——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海拔2,400米(旅游要防内源氧缺乏症),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四川阆中、山西*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历史文化名城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历史上丽江古城却有城墙。是第二批被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遥古城)。

      丽江古城的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5、*十大古城——歙县古城

      歙县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 过。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古塔到处可见,犹如一座历史博物馆。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6、*十大古城排名——襄阳古城

      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据汉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襄阳城总长为7322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护城河最宽处250米,襄阳城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 襄阳城共有六座大城门,即大北门、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与仲宣楼、鼓楼、襄阳护城河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华腹地山水名城。襄阳明清古城墙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7、*十大古城——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8、*十大古城——*遥古城

      *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遥古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山西*遥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遥古城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9、*十大古城——阆中古城

      阆làng中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春节发源地,与云南丽江、山西*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四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属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10、*十大古城——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十大古城之一、国家水利风景区、*最具潜力十大古城之首、*十佳古城 、*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拥有5000余年建城史、1500余年建都史。 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值得去的古城推荐

      *遥古城

      山西*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遥有保存较好的城墙。城墙内的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遥乔家大院的拍摄更增加了其知名度。

      民间有句俗语:“*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阆中古城

      阆中,一座独具魅力的旅游城。早在13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誉。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阆中古城 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构成了阆中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阆中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堪称典范。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三国时期,阆中便是声名远播的“古城”了。尤其是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成规模,始有阆苑之称。

      安昌

      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间或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安昌“绍兴师爷”群落,更使这里浸淫着一股深厚的书香。位于绍兴西北的安昌,素有“金柯桥银安昌”的美誉。

      如果说“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是安昌独特水乡景观的形象描绘,那么“社戏锣鼓伴月升,腊肠香味随风飘”则是安昌浓郁风情的具体写照。安昌古镇延续了绍兴百年来的民风*俗,今年的安昌腊月风情节已是第4届,逛逛老街,坐乌篷船游古镇,看各式石桥、青石小弄。老街东市段更是民俗风味集中之地,可观看当地人在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更不要错过热闹的社戏,喜庆的船头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和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迎接新年的*俗,说不定还能碰上水乡婚礼。

      阳朔兴坪古镇

      兴坪古镇位于漓江东岸,漓江在此迂回而转向流去,2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就是兴坪实景。

      漓江精华段漂流结束上岸,自会来到这里。相比热闹的西街,兴坪饱经沧桑,古朴依旧,被时光磨得光滑的青石板,更显阳朔的原汁原味。

      破败老旧的街巷间,人烟稀少,淡季时更是只闻鸡啼狗吠,只因每年洪水肆虐。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恋家的村民和远道而来爱上这里而定居于此的人,始终坚守着这片处处可见岁月痕迹的土地。适合喜欢怀旧的游客。

      此外,来此后别忘了尝尝兴坪有名的“松花糖”,富有棕黄色光泽的松花糖品质酥脆,籽粒密实而不含有,清甜香脆,入口化渣,颇受喜爱。

      贵阳青岩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这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感悟到悠悠古韵。

      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新建的古镇商业街更使古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

      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仍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面对"赵理伦百岁坊"上造型创意独到,被刘海粟大师叹为"实属罕见"的下山狮,以及另外两座石碑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你可以细细品味到古镇文化的部分缩影。

      重启古镇龚滩

    [阅读全文]...

2021-12-12 11:30:47
  • 关于古城的说说

  • 古城
  •   1、丶古城丶旧景

      2、旧城旧事旧时光°古城古街古流年°

      3、[               想找一个古城在南方早晨空气很清爽]

      4、阳光,古城,还有少年眼中易碎的玻璃。

      5、想念忧郁的古城老巷泛黄的矮屋长满青苔左右摇摆的危墙想你念你

      6、陪我到一座小小的古城久住不带去金钱衣物只拿去那束凋谢的玫瑰

      7、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8、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去旅行。或许是某个未开发的荒凉小岛,或许是某座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我们可以沿途用

      9、古城小巷少年已去°凉城小街姑娘未离°

      10、旧址古城与荒芜旧地孤岛与凄凉

    [阅读全文]...

2022-07-14 17:33:16
  • 《秋晚登古城》赏析

  • 古城
  •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

      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

      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

      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

      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

      此志安可*!

      李百药诗鉴赏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中间三联由首联生发,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次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城下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显得明媚一些。

      诗人内心的幽郁,似乎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一个“余”字,一个“晚”字,仍然抑郁着写景抒情的基调:“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

      本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与魏征的《述怀》、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都是初唐诗坛不可多得的佳篇。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2021-12-14 22:37:24
岑参古城的古诗 - 句子
岑参古城的古诗 - 语录
岑参古城的古诗 - 说说
岑参古城的古诗 - 名言
岑参古城的古诗 - 诗词
岑参古城的古诗 - 祝福
岑参古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