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磨墨的古诗

关于我磨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磨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磨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磨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4k+) 说说(28k+) 名言(684) 诗词(44) 祝福(1k+) 心语(159)

  • 墨梅王冕古诗

  • 古诗文
  • 墨梅王冕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梅王冕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墨梅王冕古诗

      版本一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字词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阅读全文]...

2022-07-27 01:50:49
  • 墨梅古诗

  • 古诗文
  • 墨梅古诗

      墨梅,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操的追求和恪守。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词解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此处的池是指王冕的洗砚池。

      池头:池边。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清气:清香的气味,此指人品的纯净高洁。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那棵老梅树啊,开出的朵朵花儿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花色美不美,只希望撒下幽清的香气充满人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

    [阅读全文]...

2022-03-04 16:14:06
  • 墨萱图古诗

  • 赞美,母亲
  • 墨萱图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萱图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冕

      墨萱图

      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及注释】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

      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

      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

      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1、萱草花:*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2、北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赏析】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墨萱图》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墨萱图》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9月1日~1359)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生于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儿时喜欢作诗,《墨梅图题诗》便是其中最的一篇:“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阅读全文]...

2022-05-19 14:12:13
  • 墨梅王冕古诗译文(墨梅全诗翻译)

  • 前言:

    小时候,因为《王冕学画》的课文,我记住了那个痴迷画荷花的放牛娃,所以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王冕一生最爱的只有荷花。

    其实,这个出身贫寒自学成才的著名画家,一生最钟情的却是梅花,他种梅、咏梅、画梅,甚至还有梅花屋主、梅翁、梅叟等雅称。

    他画的梅花枝繁花密,行草健劲,生意盎然,蓬勃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令人见之忘俗。

    他作的梅花诗清新自然,语言浅显,意蕴生动,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是作画还是写诗,王冕对梅花的这份痴爱里,都表达了他鄙视俗流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操。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墨梅》

    简译:画面上,一树繁茂的梅花盛开在洗砚池边,枝头的每一朵梅花都是作者用淡墨点染而成的。

    墨梅颜色虽然看上去并不怎么不好看,但是它的清香却无花可及,所以,它从不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目光,只管努力绽放,留一缕芬芳常驻于天地间。

    赏析 : 这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借物抒怀诗,作者以梅自喻,借梅的高风亮节来强调自己的志趣操守,不求别人夸赞,只愿独自芬芳,默默奉献。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墨梅,“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借用王羲之墨池之典,来表现墨梅的翰墨飘香,和不同俗流。

    后两句盛赞墨梅不以外在形象哗众取宠,而是以注重内在品质的修养来遗世留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鄙视俗流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托物言志,即是赞梅也是誉人,则梅之丰姿人之傲岸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矣。

    画中题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诗画互补的作用,也能够使整幅画的意境更加深远,所以,好的题画诗,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王冕的这首《墨梅》就是题画诗,是为其《墨梅图》所作,有研究学者甚至认为,这首诗的艺术境界已远远高出其画本身。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王冕的墨梅自带有趣的灵魂,和他这个人一样,孤傲,执着,坚韧,遗世独立,独自芬芳,独自美丽。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 王冕《白梅》

    简译:白梅生长在冰天雪的严冬,它不屑于和春天的桃李争芳斗艳,把自己的清香混同于它们凡俗的尘香里。

    在某一个寒冷的冬夜,白梅花悄然绽放,清香四溢,刹那间,整天地间都氤氲在它沁人心脾的芬芳里。

    赏析:这即是一首题画诗,同样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不同俗流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以及洁身自好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首句写白梅花的生长环境,它伫立在冰天雪地之中,欺霜斗雪,不惧严寒;次句写它冰清玉洁,独守坚贞,宁可独自芬芳独自凋零,也绝不混同于俗媚的夭桃艳李之中。

    第三句和后一句写白梅凌寒报春,花开天地新,芬芳满乾坤,东风浩荡,春满人间,令人欣喜又充满振奋之情。

    此诗的前两句写白梅的精神和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以梅自况,用梅的素雅高洁来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以及矢志不渝的人格坚守。

    王冕这一生似乎一直都在出世和入世的边缘徘徊,一方面,他鄙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想极力逃离,隐遁尘世,做一株遗世独立的白梅独自芬芳。

    另一方面,他又想实现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抱负,如张载那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所作为,哪怕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只是,他的孤傲耿直注定为俗世所不容,所以,“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于他而言,也终究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而已。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论理想和现实有多远的距离,也不论这理想被无情的现实碾碎过多少回,只要心中的光亮不熄,人生就永远都有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写在后面:

    王冕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画家、诗人、篆刻家,自幼聪慧,奈何家贫,父母无力供他进私塾学*,他后来的满腹经纶大多是靠自学得来的。

    出身微寒的他性格孤傲耿直,不屑逢迎谄媚,更厌巴结*,所以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于是他绝意功名,遍览名山大川后,回归故里,归隐会稽九里山,筑庐种梅,以画为生,倒也自得其乐。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这一生与梅有着不解之缘,而他自己亦甘愿做一株遗世独立的雪里梅花,就如同他在梅花诗里所寄托的那样:不同俗流,独善其身,芬芳一生,清香一世。

    [阅读全文]...

2022-05-19 07:49:26
  • 墨梅王冕_墨梅古诗

  •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阅读全文]...

2022-06-30 20:04:14
  • 《铁杵磨针》古诗原文及译文

  • 《铁杵磨针》古诗原文及译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杵磨针》古诗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磨针

      明代: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郑之珍简介:

      郑之珍,字汝*,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

    [阅读全文]...

2022-07-17 23:02:55
  • 曾巩的《墨池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诗人
  • 曾巩的《墨池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巩的《墨池记》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古文《墨池记》

      作者: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中,数千名粤籍将士在南京麒麟门至仙鹤门一带苦战。南京沦陷后,这几千名官兵依照撤退的指令从正面突击日军战地,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成为那场战役中为数不多地从正面突围的一支部队。日前,记者在惠州博罗寻找到当年参战的66军粤籍抗战老兵蔡计佑,已届百岁高龄的他思维仍十分清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南京保卫战中的经历。

      外围血战:

      阵地上的尸体堆了好几层

      提起70多年前那场战争经历,没有读过书的蔡计佑老人仍然可以说出“师长邓龙光”、“军长韩德勤”等几位将领的名字。他告诉记者:“那个时期经历的事,我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晰。”

      蔡计佑于1913年出生于惠州博罗,小时候因家穷经常吃不饱饭。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的*到博罗龙溪镇挑选壮丁入伍,年轻的蔡计佑自愿报名参军,跟随部队先后辗转惠州、汕头,后转到梅州丰顺被编入邓龙光156师旗下的一个团中做步兵。入伍才七天,前线战事告急,蔡计佑这批新兵被紧急派往上海支援,“我们当时在揭阳途中,还来不及接受任何的军事训练,就接到了紧急赶往上海打日本鬼子的命令,部队到广州坐火车抵达了江西九江,后来又继续前行到达了昆山。”蔡计佑老人说,当时一同上前线的战友基本上互不相识,部队的装备缺乏,“上战场前我连怎么开枪瞄准都不会,出发时也没有给我配枪。”

      蔡计佑随部队到达昆山时大概是10月底,淞沪会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驻守部队在与日军交战中伤亡惨重,蔡计佑听到前方传来密集的枪炮声,他和其他5名士兵分到一挺机关枪,分别是一名机*、副机*,4人负责子弹运送。当时,蔡计佑身上挂着250发子弹、4个手榴弹还有一把铁铲,用于挖战壕使用。

      这是蔡计佑经历的第一次战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一条河的对面(苏州河)与日军对持,班长指示我们在战地前线挖了许多很深的坑,坑里有一级阶梯,日军开火时我们就趴在那个阶梯上还击,遇到日军的炮火轰击就退到坑底掩护。”防御战打得很惨烈,他们在战壕里打了10多天,与日本鬼子反复争夺阵地。阵地上死了很多人,地上的尸体堆积了有好几层,我们当中很多是刚来的新兵,见到这样的场景心惊胆战。一位新任的排长承受不了战斗的残酷,竟以自残的方式逃避战事。

      前线撤退的人越来越多,蔡计佑所在的部队在撤往南京途中又遭到日军追击,很多都被打散了,“我所在的那个连共100多人没有被冲散,部队不停地走,不知走了多久,退到了南京外围的防线上与其他的部队会合,周围很多是两广部队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2-03 15:17:17
  • 古诗的自我介绍

  •   蜕变的我 我看见了自己 看到一个蜕变的自己

      体内被新陈代谢

      体外貌然一新

      脑袋里的思想

      已经被格式化更新

      心肺象被掏空似的

      学会了安静

      灵魂会自我独白

      生活工作及朋友圈

      样样进入刷屏似的叠加更新

      所有

      所有的一切

      所有所有的一切

      都在更换个不停

      没有人相信

      也不需要谁信与不信

      只需尽情升级更新

      让这一切的一切

      蜕变的自然

      而又有些惊喜

      人生出现拐点时

      如同

      行驶的车辆不能过于急刹

      需要慢慢减行

      慢慢减行

      给自己一个稳定

      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缓冲区

      自由的缓冲区域

      新的开始

      需要这样的演变过程 我在真真切切

      感受着自己的神奇

      享受着重生时脱变的经历

      象苏醒的轻灵

      居高可藐视芸芸众生 俯首可窥视蝼蚁群雄 人生巨变

      感悟雄鹰重生的艰辛 感受鸡蛋由内而破的秘密 感知蜕变时鲜嫩的自己

      此时的我

      外人只知神采奕奕 此刻的自己清楚自己 此时此刻的我

      正在向目标更新

      没有人相信

      也不需要谁

      信与不信

      这是我的秘密

      我的秘密

      我要让所有人

      看到将来崭新的自己

    [的自我介绍]

    [阅读全文]...

2022-02-09 01:24:23
  • 关于墨梅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 经典
  • 1.《墨梅》元朝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2.《墨梅》宋朝

    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3.《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宋朝

    吴文英

    占春压一。卷峭寒万里,*沙飞雪。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独曳横梢瘦影,入广*、裁冰词笔。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

    4.《用杨诚斋韵再题欧阳长老墨梅·后来冰雪体》宋朝

    袁说友

    后来冰雪体,引墨为君开。寄语金鸾客,和羹人正来。

    5.《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宋朝

    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来,袖出数幅春风梅。芳根不种生绡上,安得的皪霜葩开。霜葩能开不能谢,始信笔端生造化。细看入趣直欲攀,亦复不知梢是画。迎风冷笑斜窥檐,披烟淡竚拖轻缣。…

    6.《题墨梅·穷冬天地闭》宋朝

    王柏

    穷冬天地闭,万物正雕残。玉立清梢表,天然独耐寒。

    7.《墨梅·其四》元朝

    王冕

    莫厌缁尘染素衣,山间林下自相宜。玉堂多少闲风月,老子熟眠殊不知。

    8.《墨梅》明朝

    李东阳

    碧溪寒水淡无痕,照见孤山处士魂。此夜独吟应不寐,隔江清影未开门。

    9.《墨梅·才见花开似见春》元朝

    凌云翰

    才见花开似见春,江空岁晚寄何人。芳香只恐有消歇,凭伏金壶墨写真。

    10.《墨梅四首·山边幽谷水边村》宋朝

    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11.《龙眠墨梅》宋朝

    张元干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

    12.《墨梅》宋朝

    赵葵

    须知造物元无物,刚被花光强造端。认得色空都是幻,南枝非暖北枝寒。

    13.《题墨梅·冰蕤开雪颖》宋朝

    王柏

    冰蕤开雪颖,墨妙发孤香。不袭逃禅印,枝头有异光。

    14.《墨梅三绝·笔端唤醒玉梅魂》宋朝

    张子文

    笔端唤醒玉梅魂,满袖春风不见痕。未许卷帘新月上,却教烟雨恼黄昏。

    15.《和衡侄题孙德明墨梅》宋朝

    慕容彦逢

    霜风栗烈砭人肌,又是江南梅发时。写影寻真未端的,此心隐处是南枝。

    16.《墨梅和苗学士韵王牧之笔为谢景明题·其一》明朝

    倪谦

    姑射仙人去不还,临风玉雪想容颜。王乔袖有长生术,唤醒冰魂楮墨间。

    17.《墨梅》明朝

    贝琼

    雪后寻梅恐未真,花光一日写花神。广寒玉兔分秋颖,剪断罗浮万树春。

    [阅读全文]...

2022-02-10 00:36:08
我磨墨的古诗 - 句子
我磨墨的古诗 - 语录
我磨墨的古诗 - 说说
我磨墨的古诗 - 名言
我磨墨的古诗 - 诗词
我磨墨的古诗 - 祝福
我磨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