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的乐趣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学*的乐趣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学*的乐趣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学*的乐趣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让学生体验学*奥数的乐趣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学生体验学*奥数的乐趣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学生体验学*奥数的乐趣
如果说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那么数学则是理科中的理科。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它不仅是很多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对数学本身的学*也有着无尽的价值。尤其是当“创新”被提到教育日程上来的时候,被誉为思维体操的数学,更凸显其在培养学生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中还明确规定:
数学课程应该从现行大纲中以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可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看,这样的规定与叶圣陶先生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数学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数学之外的东西。而这些数学本身之外的东西,从具体的思维方法到抽象的价值观念,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作记忆多、鼓励创新少,显性内容多、隐性记忆少……”的数学教学所无法给予学生的。
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教育获得数学之外的东西,首先要求给学生提供学*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这样的空间又绝不仅仅是个别教育或开小灶之类的方法,而是为学生提供自己给自己开小灶这样一个空间。因为教育发展到今天,从事和爱好数学教育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应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同时人们也认为,作为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的数学教育,如果仅仅满足“全面”而不顾及“个体”,那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还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它更要求这样的空间不是让自制力还很差的小学生“放羊”的空间,而是小学生有所凭借、有所收获进而有所思考能够逐渐自由飞翔的空间。实际上,正逐渐渗入课堂的奥数,已经提供了这样一种空间,关键是如何引导小学生对待这一因人而异的挑战抑或是乐趣。
这样的空间可以从课内和课外同时拓展。就课堂教学来说,以上海市为龙头的研究型课程、研究性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对课外学*空间的拓展,数学教育工作者采取的主要是编写课外书籍的做法,因为优秀的课外读物或教辅,不仅可能诱发对数学头疼的小学生的学*兴趣,对数学苗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拓展阅读:学*奥数的方法
1、预*
预*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奥数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是独立学*的尝试,对学*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能力和养成自学的*惯,所以它是奥数学*中的重要一环。
奥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时就要找出学*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障碍,为顺利学*新内容创造条件。
预*的方法,除了回忆或温*学*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一般放在复*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题或*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检验预*的效果如何从两个方面考虑:
(1)下一讲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2)下一讲还有哪一些内容有哪些问题,学会带着问题去听课。
2、听课
听课是学*奥数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所以听课是学好奥数的关键。
听课的方法,除在预*中明确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问题外,还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思维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开动脑筋,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奥数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运用公式、定理,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
听课时,一方面理解教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鉴别哪些知识已经听懂,哪些还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课内一时不可能解决,就应把疑问或问题记下,留待自己去解决或请教老师,并继续专心听老师讲课,切勿因一处没有听懂,思维就停留在这里,而影响后面的听课。一般,听课时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记下,以备复*之用。建议当堂的知识尽量都要当堂课消化。
听课,一定要做笔记!做笔记不是把老师的板书原样抄录一遍,而是把老师的讲课的思路记到例题的旁边,同时要记到脑子里。再者,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思考,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看看老师的思路和我们的思路有什么不同。最后,一定要看看老师是怎样写解题过程。有时老师让大家做课堂练*,一定要积极的作,并且把它当作考试。这样听课,效果才能保证。有的同学在听课的时候,要么是什么也不记,要么是全部抄录老师的板书,前者老师的重点思路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后者听课的时候没有思考的时间。
3、复*
复*就是把学过的奥数知识再进行学*,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复*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商讨或请老师解决。
复*还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数学认知结构。
复*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手和脑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极好机会。奥数的复*,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怎样应用它等。
知识的遗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大家养成定时复*的好*惯。一般十几天后,大家就要对原来所学知识有目的的复*一下,这样做,你用时不会太多,但效率是极高的。这样在做题时,学生很容易看出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的还不熟练,还需要补充。这就是以点带面的作用。
4、作业
奥数学*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由于作业是在复*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所以它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或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奥数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学*奥数的好处介绍
目前,学*奥数的最直接的功效,就是在择校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从而进入好的中学。那么除了升学之外,学*奥数还有其他的作用吗?也许大家忽略了奥数学*的一个本质作用,那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既然家长和孩子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学*奥数,那么是否能够通过这个学*过程来获得除了选拔优势以外更多的益处呢?回答是肯定的。理性、正确地学*奥数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智力潜能的开发非常有益,从而为孩子今后学*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孩子学*后劲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生理发育、思维方式形成以及学**惯培养的高速发展和积累阶段,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虽然以后在中学、大学学*的知识量以及难度会逐渐递增,但就本质而言,多数孩子的学*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基本定型,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开始进入系统化奥数训练,对孩子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大家通常可以了解到这样几个事实:在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一般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目都学的非常好;一个高中能够考上清华、北大或者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往往在中学阶段都获得过全国乃至国际范围数学以及其它理科竞赛的奖项(文科类学生除外),而这类学生往往在小学阶段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数学竞赛类培训。此外奥数学*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也非常有益,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和同龄人相比,学过奥数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更强,每解一道题都是一次挑战困难的过程,接受奥数训练的孩子,对于接受挑战、直面困难有良好的心态。学奥数的孩子思维严谨而灵活,他们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强,能自觉地调整好学*的心态和状态。
上述事实都证明了奥数辅导的根本作用还在于对孩子长远智力水*的提高,而对于选拔的作用不过是奥数在特定大环境下的衍生效应而已。可惜的是面对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一般家长很难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往往忽略了奥数学*对孩子智力提升的真正意义,而仅仅是简单地追逐应试效果,这样无异于促使孩子放弃了通过奥数学*获取更多益处的机会。
在奥数学*过程中,应试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做到协调统一、相互促进。那么孩子怎样通过奥数学*,在确保取得胜利的同时获得更多有益的帮助呢?我们认为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家长必须摆正心态,以适当的`方式和力度来引导、辅助孩子进行奥数学*。
对于数学,家长首先应强调它思维训练功能,其次才是其实用性。因此,凡事需要追根溯源,从探寻数学的源头开始,就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做题是为了训练思维,要掌握适当的量。大多数数学偏弱的孩子都有过题海战术的痛苦经历,如果只是机械地做题,孩子就会产生厌恶情绪,自然学不好数学。
其次家长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成绩,绝不能“唯分数论”,分数高孩子就是好样的,分数低就横加指责。奥数的解题能力一方面取决于系统化奥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创新思维能力,而在重压之下,创新思维无法充分发挥,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解题能力,尤其是解新题以及变形题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张弛有度,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适合发挥的环境。
此外家长要尽量多和孩子的奥数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进展情况,同时将孩子*期在学校以及家里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提问。低年级家长还应尽量陪孩子一起随堂学*“奥数”,这对提高孩子的学*兴趣、配合老师进行课后辅导非常有帮助。
家长要避免让孩子走入两种误区:一是*时不学,临考突击,做题做得天昏地黑,这样不仅学不好,而且还会挫伤孩子的数学兴趣;二是有竞赛就学,没竞赛就不学,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的奥数知识零散、缺乏系统化和持续性。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奥数班的时候一定要精心选择,尽量将眼光放长远,应该让孩子借助奥数这个*台进一步拓宽思路,优化学*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惯和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敞!毕竟只是一个小的阶段,孩子的未来的才是整个重点所在。
学*奥数的经验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说说奥数学*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学会主动预*。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老师一般讲得是方法。解答奥数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
(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
这个夏天,防疫之下,各路补*班纷纷下马,时光大好任“神兽们”自由生长了一个夏天。
如今八月将尽,九月如期开学,*在咫尺,菁菁校园又将恢复往日郎朗朝气。“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关于学*,历代先贤们都有过很恳切的经历和记录,在开学之际,让我们读一读,古诗词里那些有关学*的诗句吧。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 〔先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就已经意识到了学*的重要性,他诚恳地告诫我们: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时至今日,这个道理依然适用。年少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更是为了生活和处境拼力学*;等到老年,学则是一种心灵补充,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知无涯,生有涯。
劝学
颜真卿 〔唐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朝名臣颜真卿用短短的28个字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勤奋的人三更半夜五更鸡叫还在读书学*,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珍惜时间,勤奋学*不仅仅是增进自身修养的办法,坚持得久了,也会成长成为人身上的一种重要珍贵品质。
劝学
孟郊 〔唐代〕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身低微的孟郊在唐诗绚丽的江湖上,留下“郊寒岛瘦”的名号绝非虚名。从这首《劝学》的寻常小诗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诗人对于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学*,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劝学诗 / 偶成
朱熹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南宋著名的大家朱熹,年少求学中科举入仕途,中年著述办书院讲学,一生建树颇丰硕果累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青春易逝不返,学问艰深难成,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劝学文 柳永 〔宋代〕
科场三次失利,眠花宿柳的柳三变,制造出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大景象。玩世不恭的大才子对教育、学*的态度还是认真而深刻的:学*可以让普通的人拜将相公侯,不学*,王侯将相也会沦落成普通凡人。
那些井水边欢唱过的柳词还在,柳三变教子的道理在如今焕发出新的意义和诠释:读书,不是要比别人成绩优秀,而是在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劝学诗
赵恒 〔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恒这首诗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激励过几千年封建时代的读书人。
那时,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普通人的一条绝佳出路,如今社会巨变,知识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掌握知识,学*、读书、接受教育仍然是一条绝佳重要途径。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当下要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读书、学*不可或缺。
学*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1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1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虞韶《日记故事》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9、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2、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2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27、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2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1、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3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李白·江上吟
35、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3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0、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4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43、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4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6、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红楼梦
4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8、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4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太宗《勤读》
5、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7、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8、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1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11、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2、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陆九渊《读书》
1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17、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昨日歌》
18、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韩愈《符读书城南》
1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20、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25、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2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7、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紫金霜《立冬》
28、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李贺《春归昌谷》
2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32、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3、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孟郊《寄崔纯亮》
3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35、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王维《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36、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7、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翁森《四时读书乐·秋》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9、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仿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熊伯伊《四季读书歌·秋》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读书乐趣的诗句
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勤读书,学海无涯。世界读书日,愿你遨游书海,其乐无穷。下笔如神,收获无限。下面是关于读书乐趣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2、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5、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7、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适《答侯少府》
9、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11、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1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3、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1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16、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8、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9、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20、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2、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23、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24、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25、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1、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32、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33、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3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6、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7、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8、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9、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4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1、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42、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44、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4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46、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4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48、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4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关于学*的古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关于读书有乐趣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有乐趣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5) 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 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8)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9)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0)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11)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2)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4)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5)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16)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7)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8) 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9) 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20)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21)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22)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3)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4)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5)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6)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7)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8) 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9)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0)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1)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2)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3) 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4)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5)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6)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7)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38) 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39)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0)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41)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2)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43) 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44)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45)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6)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47)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8)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49)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我爱九库说说网为大家精心整理收集的关于发奋学*的古诗句,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一、读书不趁早,之后徒悔懊。
二、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四、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五、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爱九库说说网)。
七、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十、立身以立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十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十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四、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十五、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我爱九库说说网)。
十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十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十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十九、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二十、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二十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二十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爱九库说说网)。
二十三、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二十四、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二十五、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二十六、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二十七、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我爱九库说说网)。
二十八、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二十九、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爱九库说说网)
三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三十一、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我爱九库说说网)
三十二、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三十三、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三十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十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十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爱九库说说网)。
三十七、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三十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十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四十、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学*的乐趣古诗
古诗学*的乐趣
说学*乐趣的古诗古句
日记学*古诗的乐趣
学*古诗词的乐趣450字
学写古诗的乐趣
学唱乐趣多的古诗
写学诗的乐趣的古诗
幼儿学古诗的乐趣
背古诗的乐趣
带乐趣的古诗
学*古诗的苦与乐
乐趣的古诗300字
古诗的乐趣1000字
古诗读词的乐趣
学*古诗的有趣方法
学*古诗的趣事450字
盆栽的乐趣古诗
关于生乐趣的古诗
乐趣的古诗词
有趣的古诗学*视频
描述学*与兴趣的古诗
种菜的乐趣的古诗
野外乐趣的古诗
百姓乐趣的古诗
品读古诗的乐趣
表达乐趣的古诗
乐趣的名言
有乐趣的古诗词
采摘乐趣的古诗
写给居委会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表达爱情的
麻柳湾的小河古诗
第一个字带梦字的七字古诗
开学加油鼓励的古诗
夏天赞美花卉的古诗25首
含有互通的古诗
形容得力干将的古诗词
对未来的自创古诗
形容美女嘴唇凝脂明眸的古诗词
赤壁古诗的扩写800字
上古诗文课一直是我头疼的事
形容吹落飞花的古诗
形容岁暮的古诗词
5首咏物的古诗词
挑花溪的古诗
范成大的古诗资料
包含生的古诗词
琼花有关的古诗
写望夫石的古诗词
描写阆中古镇的古诗
形容水果清供的古诗
带义臣的古诗
形容见面后悔的古诗词
带含有春的词语的古诗
读古诗最好听的方言
关于轻灵的古诗
寻香山湛上人的古诗
新的一年用古诗词祝福自己
描写瘦字的古诗
好听的君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