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中含有设问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句中含有设问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句中含有设问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句中含有设问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设问的诗句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
2.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
3.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正当中。
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6.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调词三首》
9.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0.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1. 杜甫《后出塞》“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12.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3. 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 王勃《滕王阁》“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的《望岳》
17.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有关设问的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设问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
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
3、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正当中。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调词三首》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0、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1、杜甫《后出塞》“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12、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3、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王勃《滕王阁》“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的《望岳》
17、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拓展阅读;常用设问句
一、你用什么办法来保证可用性呢?
二、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消息是可靠的`。
三、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欣赏景象吗?他是来调查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四、“是,”我向他保证。
五、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八、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九、游泳教练保证孩子们不会淹死。
十、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十一、真理是什么?科学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
十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十三、真理是啥?科学的真理是使用逻辑的科学方法取得或通过验证而来。*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好实验证实出真理。
十四、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十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十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十七、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十八、他暗示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宝藏。
十九、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二十、但是,我向你保证,你这样做是值得的。
二十一、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二十二、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不是我的意图。
二十三、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关于设问的诗句
篇一:古代诗歌中设问手法运用浅论
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中国古诗文中广泛运用,不但提高诗文语句的表达能力,而且取得了应有的审美效果。那么,什么是设问?设问就是自己突出问题,自己回答,或者不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无疑而问”,或者说“明知故问”的语言运用形式。其本质不在质疑,而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下面我们从“问而不答”式和“问而回答”式两个角度来看设问修辞手法的审美意义。
首先,“问而回答”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义。
“问而回答”式是设问修辞手法的最基本的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文中,“问而回答”式是运用得最广、最多的一种语言形式。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一句设问,紧接着后一句回答。这种自问自答,明显地说明不是“有疑而问”,只不过是运用“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以此强调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同河水一样深长,自己的愁绪如同河水一样绵延不绝。
又如《木兰诗》开始四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诗中开始,木兰叹息,爷娘问女儿你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我并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是因为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并“问而
回答”。爷娘听到女儿的叹息,出于对女儿的关心与爱护,就问女儿为什么叹息,女儿予以回答。在回答中,诗人不但表明了木兰叹息的原因,更是有助于推动事件的发展,而且在一问一答中引起读者的注意,更好地感受到木兰在叹息中所表现出的真情与伤感。
其次,设问中“问而不答”式的审美意义。
《五柳先生传》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传记,属于纪传体文学。人物传记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特点。梁时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过:“??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为之实录。”也就是说,文中的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为自己画的像。
文章开始,诗人以虚代实,暗示出自己是一个隐士,然后描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特别是文中所描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嗜饮酒,每饮必醉;常著文,以此自娱等,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不羡慕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文章在最后的一段是赞词。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在叙事之后加上一段赞词来表达作者的意见。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在人物传记后加上“太史公曰”的话作议论,也就是一种点睛之笔。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故事后,也加上“异史氏曰”的议论,这种方式,不但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引起读者的注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这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意思就是说,“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追求渴望。”饮酒作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他是无怀氏时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吧?
首先,我们来看,句中的“无怀氏”和“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他们的那个时候,人民生活安定,恬淡自如,社会风气醇厚朴实。这在《礼记·大道之行》中都予以表现,在陶渊明自己写的《桃花源诗并序》也给予了形象的展示。可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充满着“乱”与“篡”的动乱时代。怎样来表现?在文章最后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采用了“明知故问”的方式,明明知道陶渊明是东晋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说“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呢?对此,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从内容上看,是“明知故问”,却“问而不答”。陶渊明在文章的开始就说了:“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从文章的结构来说,是一种照应。但从意义上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照应。而是通过照应表现出来文章深沉思想情感。在古今(即上古时代与东晋时代)对比中运用设问,而且是“明知故问”,就给读者留下了审美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情感。从而感受到陶渊明隐居田园不正是置身于官场之外,表现出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坚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善其身的人格品质吗?
二是从作用来看,设问中无论是“问而回答”,或者是“问而不答”,这些都是“无疑而问”,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文中,陶渊明他让读者思考什么?读者在阅读中,联系全文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从设问中,认识到陶渊明之所以提出了上古时代,其实也就表明了陶渊明对那种充满着纯朴风气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从而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认识到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但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在思想上充满着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设问句在诗文中不但具有起着强调,引起读者思考的意义,而且还有有助于加强语句的情韵感,提高诗文的表达效果。
篇二: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题中的设问角度
1. 对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
例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例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2. 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例①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例②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例③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的热爱之情。
3. 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例①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问: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②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例③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答:本诗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极力渲染,表现出诗人的悲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例④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见上)
问:这首诗采用什么形式将叙述、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答:用问答形式。第一句叙述,第二、三、四句是童子回答诗人问话的叙事,叙事中描绘了隐者飘然入山采药,行踪无定,悠然自在淡雅清高的生活。写景又透露出对隐者的敬仰羡慕之情。
例⑤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古诗句中的清明
又到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成都是在连夜绵绵春雨中迎来的。整个城市空气潮湿、气温骤降,很有点“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古诗句中的清明,一起来看看吧!
1.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2.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3.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4.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8.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9.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2.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3.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4. 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
15.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7.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9.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
20.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21.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22.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3.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4.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25.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6.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27.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28.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9. 梨花榆火催寒食。 : 周邦彦《兰陵王柳》
30.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高翥《清明日对酒》
31.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32.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3.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白居易《清明夜》
34.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5.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6.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37.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8.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39. 黄昏疏雨湿秋千。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0.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1.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2.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呈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设问句大全!
1、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2、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3、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4、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8、真理是什么?科学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
9、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10、哪位书评客声称"南方小城市民写下的关于读书,做人的那些事"?蛋挞。
11、什么是段落?段落即自然段,是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用换行作为明显的标志,表示文章思路发展中的停顿和间歇。段落的划分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以及作者的个性、*惯等。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提醒:这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
14、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15、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1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20、春天在哪里?在操场上,在教室里
21、什么是爱?爱就是在寒冷的冬夜,他满怀关心的那句"冷不冷?"什么是爱?爱就是在酷热的盛夏,她默默地为你沏的那杯绿茶。什么是爱?爱就是在每天清晨,他那柔情的一个香吻。……
22、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2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26、谁人创建了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黄伟涛。
27、他摸出的是什么?是手枪!
2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了到重要的作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摘自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9、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伟涛提醒:这是辛弃疾笔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名句)
30、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3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润物的细雨。
32、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33、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34、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5、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36、小鸟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是的,肯定在做梦。
3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3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9、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40、你也许以为植物都是不能运动的吧不是。有的植物不但能够运动,而且还会"跳舞"呢!
41、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2、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互相配合。
43、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4、青春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样的青春最美?我的回答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青春最美。
诗句中带有春字的诗句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古往今来有不少诗句就是赞美春天的。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诗句中带有春字的诗句,供参考阅读!
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3.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
5.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6.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7.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9.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1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8.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9.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1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1.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2.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4.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15.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6.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1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18.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19.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设问句大全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至于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的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设问要用得恰倒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问句大全(精选71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4、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沃土,故乡是老根。
7、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8、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9、学好语文要背书吗?必须要!
10、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1、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12、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杯酒。
13、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14、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向来都来自人的心里。
15、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6、世界上有外星人吗?现在还不太确定。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春天在哪里?在操场上,在教室里。
20、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21、蟋蟀有异常好的工具吗没有。
22、小鸟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是的,肯定在做梦。
23、谁在呼唤和*?是他。
2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长沙
25、真理是什么?科学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3、是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互相配合
4、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5、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7、你在看动画片?应该是。
8、太空中有外星人吗。没有
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11、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12、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京故宫。
13、这是什么颜色?是棕色的。
14、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15、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
1、什么是爱?爱就是在寒冷的冬夜,他满怀关心的那句冷不冷?什么是爱?爱就是在酷热的盛夏,她默默地为你沏的那杯绿茶。什么是爱?爱就是在每天清晨,他那柔情的一个香吻。
2、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3、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4、什么是段落?段落即自然段,是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用换行作为明显的标志,表示文章思路发展中的停顿和间歇。段落的划分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以及作者的个性、*惯等。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问句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4、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5、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6、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沃土,故乡是老根。
7、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8、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9、学好语文要背书吗?必须要!
10、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1、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很绚丽很辉煌。
12、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杯酒。
13、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14、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向来都来自人的心里。
15、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6、世界上有外星人吗?现在还不太确定。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春天在哪里?在操场上,在教室里。
20、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21、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22、小鸟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是的,肯定在做梦。
23、谁在呼唤和*?是他。
2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长沙
25、真理是什么?科学的真理是利用逻辑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来。*代的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证明出真理。
26、哪位书评客声称“南方小城市民写下的关于读书,做人的那些事”?蛋挞。
27、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8、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管束自我的行为。
2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0、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京故宫。
32、太空中有外星人吗。没有。
3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34、青春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样的青春最美?我的回答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青春最美。
3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36、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7、这是什么颜色?是棕色的。
38、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39、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互相配合。
4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1、什么样的人生最完美?海燕说,奋斗的人生欢乐无穷。
42、猫为什么要吃老鼠?有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能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本事。猫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如果体内长期缺乏牛黄酸,猫在夜间就会由"一目了然"变为"睁眼瞎",最终丧失夜间活动本事。而老鼠体内却有一种特殊物质,能自行合成牛黄酸。所以,猫仅有不断捕食老鼠,才能弥补体内牛黄酸不足,以坚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视本事,正常的生存下去。
4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44、什么是段落?段落即自然段,是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
4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6、蟋蟀有异常好的工具吗没有。
47、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
48、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49、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5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夏日里,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诗句中含有设问的古诗
设问诗句
设问的诗句
古诗中的设问句
古诗词中设问的诗句
设问句的古诗句
古诗中带有设问的诗句
关于设问的诗句
含有设问的诗句
用设问的古诗
带有设问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反问和设问
古诗词中的设问
古诗中设问的运用
运用设问的诗句
设问手法的诗句
设问的诗句古诗大全
古诗是设问句的
设问的古诗
有设问的古诗
古诗中的设问修辞
古诗文中的设问
古诗中包含设问句的
有设问成分的古诗句
用设问反问的古诗
古诗中设问的例子
一句设问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设问修辞
古诗词中含有设问句的诗句
古诗设问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