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关于介绍风景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介绍风景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介绍风景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介绍风景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k+) 语录(155) 说说(510) 名言(10) 诗词(9k+) 祝福(54) 心语(2)

  • 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

  • 风景优美,阅读,文学
  • 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

      1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阅读全文]...

2022-04-13 12:30:51
  • 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介绍

  • 立夏,写作
  • 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介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立夏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阮郎归·立夏》

      作者: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2.《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3.《立夏奉祀太一宫》

      年代: 宋 作者: 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H。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4.《山中立夏即事》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5.《将出峡立夏前作》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蜀江云里唤钩,几片残花万树稠。

      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6.《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7.《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8.《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年代: 明 作者: 张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9.《立夏前一日有赋》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阅读全文]...

2021-11-29 14:43:43
  • 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

  • 风景优美
  • 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风景优美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晓出净慈寺迎凉有感》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

      1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阅读全文]...

2022-03-26 16:18:19
  • 介绍厦门优美的风景的句子

  • 优美,风景
  • 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这是对厦门大学最美的概括。

    厦门大学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最美的大学校园。

    厦门二十名景:万石涵翠、大轮梵天、云顶观日、五老凌霄、太*石笑、天界晓钟、东环望海、金榜钓矶、北山龙潭、虎溪夜月、东渡飞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济、鸿山织雨、胡里炮王、员当夜色、皓月雄风、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鳌园春晖

    1、厦大白城水光潋滟晴方好,潮打白城寂寞回。

    竞渡千帆向何处,飘渺诸岛是蓬莱

    2、厦大鸟瞰五老峰树添绿意,厦门湾潮昼夜喧。

    嘉庚楼群冲霄汉,芙蓉湖水碧于天。

    芳草如茵树荫浓,四季绿意长不变。

    未见桃源常遗憾,今见此地不复念。

    3、厦大学生公寓前临沧海后倚山,栉比华厦欲摩天。

    临窗可听松涛啸,凭栏即见浪花溅。

    自有田园风光美,却无闹市车马喧。

    今居此地心自足,羲皇上人不复羡。

    4、厦大冬日即景长空湛蓝,闲云淡淡。

    冬日杲杲,清风拂面。

    青山逶迤,白浪滔天。

    草树不凋,鲜花犹绽。

    郁郁葱葱,春夏景观。

    古今骚人,长恨春短。

    若游此地,不复有憾。

    5、厦大风光扫描放眼眺望,风光无限。

    前临沧海,后倚青山。

    山增其高,海添其宽。

    海欲其动,山欲其安。

    海赋其韵,山生其干。

    大楼何多,不可胜算。

    大厦何高,直冲霄汉。

    错落有致,相互勾连。

    金碧辉煌,美仑美奂。

    芙蓉湖畔,绿柳似烟。

    芳草如茵,棕榈参天。

    碧波荡漾,人影可鉴。

    榕树丰茂,根生枝干。

    如人有须,颇有高年。

    百花怒放,香溢八面。

    处处胜景,处处花园。

    未见天堂,思亦这般。

    未去苏杭,想也翻版。

    终老此地,何惜百年

    厦门大学是*南方环境最美的大学了,也是最具文化内涵的大学之一。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校主陈嘉庚先生,他一手创建了厦门大学并在最后将之无偿的献给国家。

    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嘉庚先生也是毅然做出了卖掉大厦支撑厦大的决定,回绝了银行家提出的卖掉厦大来争取贷款的提议。

    而作为创始人的他,拒绝了将厦大命名为嘉庚大学的提议,甚至从来没有将他的名字冠于任何一个楼群的前面以资纪念。

    因此,在我们浏览到厦大林林总总冠名的楼群,操场,体育馆等建筑中,始终没有出现嘉庚先生的名字,诚然,他的名字他的风骨已经不需要任何表面形式的纪念了。

      要了解厦大,决不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姿态。

    首先,我们走进了位于群贤楼群的校史纪念馆。

    校史是免费讲解的,讲解员是一楼看书的那些学生,他们都是来此勤工俭学的。

    外人不知这些纪念馆都是免费开放,免费讲解的,他们非常认真,不像旅行社导游样偷工减料。

    除了校史介绍之外,我们还可以到二层陈嘉庚纪念馆,这对在集美学村的游览非常有帮助。

    到了集美会有更加详尽的介绍可以大致看一下。

    在群贤楼群的二楼,还有鲁迅纪念馆,讲述了鲁迅在厦大的经历以及他在厦大工作生活的情景。

    [阅读全文]...

2022-01-06 14:19:09
  • 天山天池风景区景点介绍

  • 旅游
  • 天山天池风景区景点介绍

      天池,你们一定不陌生吧,但你们去过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天山天池风景区景点介绍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天山天池简介:

      巍巍天山,口衔天池,东西横亘2500余公里,南北宽度250至350公里。西起中哈边境,东至星星峡,在我国境内绵延1700公里。整个天山山系由3列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天池即位于北天山中段的博格多山北坡。博格多山向西,山势逐渐高峻。2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将广袤、深远的新疆奇丽、险峭的另一面打开。而回首东望,山势逐渐低矮。突然,博格达峰以海拔5445米的挺拔身姿陡起于群山丛中。与另外两座海拔分别为5287米和5213米的山峰构成了著名的“雪海三峰”,成为新疆的象征。天池也是因为陡然升起的高度而显得高峻异常。其实它的海拔为1943米,严格来说还不到“半山腰”。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众多的山系――天山作为新疆“生命的摇篮”,占新疆全区面积三分之一强(57万多*方公里)。其山体由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原三部分组成。

      (一)大天池北坡游览区

      1.“天池石门”

      (景名为“石门一线”)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枣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1783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百折也。”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来米。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2.“五十盘天”

      (地名为“五十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岗。”明亮所言的.*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3.“王母脚盆”

      (又名“西小天池”,景名为“龙潭碧月”)《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郭。”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池周围塔松竞秀,披绿挂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当空,静影沉壁,月影微颤,与粼波成趣,有诗曰:

      “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冰潭银帘”(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

      过了西小天池不远,路右侧的瀑布即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帘数十米,犹如一卷垂落的银帘,银帘的后面,隐现着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西小天池瀑布”

      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泻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对面,光绪年间建有六角、尖顶的“观瀑亭”,已毁,但有王树楠的诗为证:

      “半亭飞瀑挂瑶虹,万仞层冰镂玉龙。

      晴霭断桥笼弱柳,怒涛深涧响寒松。

      洪波泻地倾星海,仙掌擎天峙雪峰。

      与子谈山过夜半,乱云深处忽闻钟。”

      今于原址重建“闻涛亭”:八角、两层、红柱、黄琉璃瓦,亦十分魁伟。

      5.“醴泉隐乳”(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源头”)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头为“醴泉洞”,此处,似洞非洞,隐蔽难寻,又称“隐乳洞”。泉乳从地下涌出,清净甘甜似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醴泉”。汉代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的《史记》卷一百二十三曰:“《禹本记》言:‘河山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这里说“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古代的一里约合今0.75里),即昆仑高约937500米,约为当今最高峰珠穆拉玛峰(海拔8848米)的106倍,由此可见,“昆仑”是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随着人们认识水*的提高,“昆仑”所指的山也发生变化,《禹本记》中的“昆仑”指现在的博格达峰,现在的“昆仑”为西从帕米尔高原起,分三支向东分布的*的最大山脉。

      6.“仙女泳池”(地名为“东小天池”)

      东小天池,位于“五十盘”的最后一盘的左侧半公里处,方圆数百米,海拔1860米。此处环境幽静,水清透底,原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后被黑龙霸占,故又名“黑龙潭”。池水碧绿,深幽莫测,池周松柏密匝,清泉阴森,令人心惊目弦,毛骨寒立,犹入龙潭虎穴。为此纪晓岚作诗曰:

      “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7.“悬泉飞瀑”

      (地名为“东小天池泻水瀑布”)

      东小天池北岸断崖峭壁,高*百米,故称“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涨并由北岸泻漏下跌,形成*百米高的瀑布,流银泻玉,飞溅直下,水声如雷;若逢阳光折射,则彩练当空,气象万千,有诗云:

      “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

      烟水漂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8.“鳄鱼吐珠”(地名为“东小天池源头瀑布”)

      翻过东小天池南面的山头,即达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坝,由古冰川终碛垄及山体崩落物迭加堆积而成,高289米,整个大坝似一条鳄鱼尾巴,故称“鳄鱼坝”。大坝东首建有人工水闸,名“鳄鱼闸”。天池水下泻,形成一条10来米高的瀑布,称“鳄鱼吐珠”,水溅“黑龙峡谷地”,汇成山涧溪流,北流不远形成一潭,即东小天池。“鳄鱼吐珠”、“冰潭银帘”和“悬泉飞瀑”合称“天池三瀑”。

      (二)大天池游览区

      1.“天镜浮空”(即大天池湖面)

      过了西小天池,明亮继续写到:“从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岭数层,始臻绝顶(指“鳄鱼坝”)。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沃日荡云。洵造物之奥区也!”大天池湖面,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天镜”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天池南北长3.4公里,最宽处1.5公里,*均宽度1公里,湖周长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于东北处),*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积4.9*方公里,一般为3.5*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亿吨,一般为1.6亿吨;湖水冰凉清澈,内有人工养殖的冷水型无鳞鱼。

      2.“镇海古榆”(又名“定海神针”)

      在鳄鱼坝上,将目光从“大天池湖面”收回来向湖边看,您可看到一颗孤零零的大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镇海古榆”。天池北岸的这颗古榆树,相传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应邀赴宴,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蟠桃会无法畅饮欢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插在瑶池北岸,镇锁水怪,*息怒涛。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实际上,这颗古榆是后人或西王母为纪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树,而在天池北岸池边栽的适于该地水文土壤的榆树的后代。生长在海拔1910米高处的这棵古榆,独生独长,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一枝独秀的古榆,添神增奥。即使丰水年,湖水再涨,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长期以来,人们将古榆根部与湖水水面的距离,当朝北尾朝南,龙脊9曲呈9座起伏的缓峰,龙脊西侧的龙爪变为5条支脉,伸入池内。

      3.“东岸靓女”

      传说,每当夕阳西下,就有一个妙龄少女与东岸卧龙幽会。说来也巧,每当日薄西山,夕阳的余辉就沿着卧龙山勾勒出一位屈曲双腿、仰面而卧的少女侧影,她头枕高山,长长的睫毛化为山头的几株松树,丰满的胸脯化为两座圆圆隆起的山峰,梦幻迷人。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4.“西岸鳄鱼”

      天池西岸的长垄山体,传说是一条鳄鱼所变,故名“鳄鱼山”。鳄鱼头朝南身朝北,鳄鱼背呈弧状缓峰隆起,鳄鱼足插于湖中,鳄鱼尾即为前述的“鳄鱼坝”。

      5.“南湖黄龙”

      博格达山区,夏季降水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泼。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积有168*方公里。每当大雨,河水汹涌北泻,黄色的洪水,浩浩淼淼。从池北南望,如一条黄色巨龙入池,使池水翻腾不息,涛长里许,涛声如雷,成扇状散去,似“孔雀开屏”。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6.“大湾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湾子”处,风*浪静,峰林映湖,是观赏倒影的好地方。在大湾子观倒影,一定要掌握时间,天池白天刮上山风,夜晚刮下山风,换风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点钟,这时,天池风*浪静,倒影如画,此景乃成。要观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7.“瑶池风帆”

      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运送枯木,从南至北无路可行,只得将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顺水而下,此时须小扬风帆。放木排的最好时机,是在夜间刮下山风时进行,乘风破浪,顷刻即到,而且在风帆上点盏小灯,一为照明指航,二为图个吉利。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时,人去鸟归巢,山睡林酣,万空皆寂。

    [阅读全文]...

2022-04-17 17:06:08
  • 中唐诗词风格流派的介绍

  • 唐诗
  • 中唐诗词风格流派的介绍

      中唐诗人孟郊、贾岛的合称。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但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孟郊“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送卢郎中汀》);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相传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们又都是韩愈的诗友。韩愈对他们的诗也都很赞赏,说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荐士》),贾岛诗“□穷怪变得,往往造*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但重视郊较过于岛。郊、岛二人偶有诗相投赠,在当时并不齐名。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孟郊为“清奇僻苦主”,贾岛则为“清奇雅正”的升堂七人之一。宋代欧阳修始以两人并举,谓“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书梅圣俞稿后》),苏轼有“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之论。二家诗“清奇”“悲愁”,造语刻炼,白描不用词藻,是共同之处。但孟郊诗以五古为主,不作律诗;贾岛诗以五律为主,古体较少;孟郊对社会生活观察较广,感情较深,有关心国事民生的作品;贾岛则生活较窄,对世事较冷淡,一味枯寂幽峭,情调凄黯,是不同之处。潘德舆以为“郊岛并称,岛非郊匹,人谓寒瘦,郊并不寒也”(《养一斋诗话》)。此论有代表性。但贾岛对后来的影响大于孟郊:晚唐五代被诗论家称为“贾岛时代”(闻一多《贾岛》),宋代“九僧”、“四灵”,明代“竟陵派”,清代“浙派”,学贾岛成为流派;学孟郊的只是个别的诗人。

      元白

      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新唐书·白居易传》载:自居易“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也说:“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元白并称,当时已行于世,又经杜牧在文章中正式使用,后世遂相袭沿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并称他们的诗体为“元白体”。

      元稹、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人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他们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写有大量反映现实的作品,都擅长于新乐府、七言歌行、长篇排律等诗体,注意诗歌语言的*易浅切和通俗性。在中唐诗坛上,元白的影响很大。《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论赞指出:“若品调律度,扬榷古今,贤不肖皆赏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但元稹诗在主题集中、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等方面,都比白居易诗稍逊一筹。叶燮说:“元稹作意胜于白,不及白舂容暇豫。”(《原诗》)赵翼则认为:“白自成大家,而元稍次。”(《瓯北诗话》)

      对元白的评价,历来有抑有扬。抑之者始自杜牧,指元白诗为“淫言□语”、“纤艳不逞”(《唐故*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扬之者始自张为,列白为“广大教化主”,元为“入室”(《诗人主客图》)。其后,明代王世贞、王世懋、清代王夫之、王士□均贬抑元白。宋代叶梦得、明代贺贻孙、清代尤侗、翁方纲则褒扬元白。苏轼虽说过“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但又多以白自况,实际上他是很仰慕白居易的。

      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和王建乐府诗的并称。南宋许□《彦周诗话》说:“张籍、王建乐府宫辞皆杰出。”明代胡应麟《诗薮》更以“元白长篇,张王乐府”并称。

      张籍、王建二人早岁同学,交谊甚深。他们出身寒素,官职低微,较能理解民生疾苦,并积极加以反映。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和重要成员,所作乐府诗,继承并发扬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以短篇七言歌行为主要体裁,揭露并抨击统治阶级荒淫横暴、穷兵黩武、混战不休等罪恶行径,反映并同情广大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不幸遭遇,题材广泛,主题深刻,倾向鲜明。又善于运用比兴、白描及对比、映衬等手法,通过事实和人物语言表现主题,在篇末用重笔突出中心,语言通俗而凝炼,韵律善于变化,形成了他们共同的诗风。比较起来,王建诗题材较张籍广阔,描写比张诗更具体细致,更含蓄,口语化程度更高;张诗语言则较王诗典雅,在反映商人、士大夫的生活以及抒发收复失地、反抗入侵的爱国热情等方面,为王诗所不及。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说:“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

      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色彩□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温李并称,是指他们诗风中“以□致相夸”(《唐才子传》)的共同方面。这种诗风在晚唐诗坛上有很大影响,还为宋以后婉约词派开了先河。元好问所谓“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论诗三十首》之三),也是就这一点上提出批评的。

      温庭筠与李商隐的作风、成就并不完全一样。《旧唐书·文苑传》认为“文思清丽,庭筠过之”。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也称许温诗“笔径较独酣捷”。而陆时雍《诗镜总论》则说:“李商隐丽色闲情,雅道虽漓,亦一时之胜;温飞卿有词无情,

      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皮日休为苏州从事,陆龟蒙是苏州人,他们时相唱和,诗作数量很多,合编为《松陵集》,这是皮、陆并称的一个由来。皮日休曾有《正乐府十篇》等诗,受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影响,陆龟蒙也有少量关心民生之作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他们思想倾向略同。但松陵唱和诗,却往往追求险怪,纤巧冷僻,有长达500字、1000字的长篇,拼凑对偶,以多为贵。诗论家指出,这是“以笔墨相娱乐”(赵执信《谈龙录》)的倾向,甚至有“皮、陆如吃蒙□药,瞢腾而作呓语”(黄子云《野鸿诗的》)的讥评。他们还有一些名为“吴体”的拗律,造语诘屈,用意也在于消闲遣闷。

      皮日休、陆龟蒙散文中有些忧时愤世的小品,显示了他们虽称隐士而“并没有忘记天下”,在唐末,“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韩柳

      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韩柳并称,始于宋初。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说:“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越湘《本文》也以二家并称。明人朱右、茅坤便以二家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在政治、学术方面有同有异。他们都是中小地主阶层出身,都反对当时的藩镇与宦官。但柳宗元投身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活动,主张改革;韩愈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的思想都以儒学为主导。但韩倾向于唯心主义,却坚决反对佛教;柳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却又兼信佛学。他们的文论都主张文道合一,文质并重,学*先秦两汉作品而要有独创性,并且都擅长议论文、传记文。但韩愈尤长于碑志、序跋、哀祭等体;柳宗元的寓言、游记、骚赋等则为韩所不及。艺术风格方面,韩雄大而柳精悍。韩愈收召后学,传授古文,门下人才辈出;柳宗元贬谪南方时,也有从学的人,但缺乏特出知名之士,因此,韩的影响大于柳。

      *对韩、柳二人的评论,有扬有抑。持扬韩抑柳论者,有宋祁、方苞、姚鼐等人;持扬柳论者,有晏殊、范仲淹、李贽、焦循等人;扬柳而又抑韩的,有陈衍、章士钊。其中有的单论文章,有的则兼及政治。林纾是持折中论的代表。

      韩、柳并称,指古文而言。诗歌史上,韩、柳不是同一流派,而以“韩孟(郊)”、“韦(应物)、柳”并称。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②关于学*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

    [阅读全文]...

2022-05-02 07:54:17
  • 描写雪景的古诗词_古诗词

  • 雪景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描写雪景的古诗词》,愿对您有所启发。

    1、雪晴晚望

    作者: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2、雪

    作者: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3、嘲三月十八日雪

    作者:温庭筠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4、钓雪亭

    作者:姜夔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5、阻雪

    作者:吴伟业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6、春雪

    作者:刘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7、除夜雪

    作者: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8、寿阳曲江天暮雪

    作者: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9、春雪

    作者: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暮雪

    作者: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11、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2、夜雪

    作者: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1-07 21:05:17
  • 蜀中九日古诗介绍

  • 蜀中九日古诗介绍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绝句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中九日古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字词注释

      1、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2、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3、他*:别人的酒*。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

      4、他乡:异乡。

      5、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6、那:为何。

      7、北地:北方。

      白话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文学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似日常的口语,如“他*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1-01 10:04:35
  •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介绍

  • 旅游
  •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介绍

      在*时的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介绍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神龙戏松

      神龙戏松位于南清园景区一线天下。山峰石壁上紧贴这一条长蛇,眼睛紧盯着山顶上一颗松树,似乎和松树游戏,又似乎在谋划什么阴谋。民间传说这条蛇蛰伏与此,想找机会进南天门,却被守护南天门的鲲鹏发现,一直苦无良机。

      三龙出海

      三龙出海位于南清园景区,在禹皇顶观赏,气势最佳。三座造型奇崛的山峰,状如三条巨龙,从山谷中腾身跃起,横空出世于云霄间,大有破空而去之势。

      海狮吞月

      海狮吞月又名蒲牢鸣天,位于万寿园景区。蒲牢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欢鸣叫,是种瑞兽。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万寿园祥寿文化主题,寓意吉祥。

      司春女神

      东方女神位于南清园东北部,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山体造型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亿万年来,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视芸芸众生,神态祥和。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称之为“东方女神”。

      巨蟒出山

      巨蟒出山位于南清园北部,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顶部扁*,颈部稍细,最细处直径约7米,状极突兀,形似一硕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腾空而去。

      玉女开怀

      玉女开怀景点位于南清园。玉女开怀是三清山至纯至美的象征,坚硬石峰却呈现出丰腴柔美的形态,举世罕见,造化之奇可见一般。

      猴王献宝

      猴王献宝位于西海岸景区西北部。猴王身高约7米,端坐悬崖之上,手捧宝物,凝神观看,憨态可掬。

      老道拜月

      老道拜月位于万寿园内,在日上山庄附*观赏,山体形似一老道,遥对苍穹,肃然静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当空,老道对月虔诚遥拜。访客观之,静心宁神。

      观音赏曲

      观音赏曲位于南天门群峰之间。由两座山峰构成,一为观音像,一为葛洪像。相传晋代道士葛洪有感于民间疾苦,以琵琶对天倾诉。琴声感动天庭,观音下凡探访合十聆听,留此法相。此处观音也是三清山观音三法相之一。

      葛洪献丹

      葛洪献丹位于南清园景区。道教丹鼎派创始人之一葛洪被奉为三清山的开山鼻祖,在三清山备受尊崇。公元357年至361年,葛洪云游三清山,在此节庐修道,三清福地至今还留着他当时炼丹留下的痕迹。这座山峰顶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药葫芦,因而人们以“葛洪”为之名,以作为对开山祖师的纪念。

      拓展资料:

      三清山景点介绍

      1、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总面积756.6*方公里,景区的主峰是玉京峰,海拔有1819米,是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

      2、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分为十个,分别是南清园、三清宫、西海岸、梯云岭、玉京峰、阳光海岸、冰玉洞、石鼓岭、玉灵观、三洞口。

      3、三清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景区里面的景点有1500多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引人入胜。

      4、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五大最美峰林之一,在一个景区之内包含了花岗岩石石柱和山峰,和植被结合在一起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5、西海岸位于三清山的西部,这里的山顶常年云雾缭绕,也被人称为云雾的家乡,景区里面*均海拔有1600米,西海岸的四大奇观有高空栈道,云海,大峡谷及古树名木群等,在景区里面的栈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云海。

      6、阳光海岸景区位于三清山的东部,也叫做东海岸,是后期开发的高空栈道景区,阳光海岸全场有3600米,可以从上面将整个景区的景观尽收眼底。

    [阅读全文]...

2022-02-15 15:14:25
  • 我的诗词歌赋介绍

  • 我的诗词歌赋介绍

      我的诗词歌赋 拥有并不一定代表付出,美好并不一定代表幸福。也许一首诗,一段话,才能把心里话表达,才能把自己的`心意送出。爱一个人也许很难,但是感觉一个人却很耐人寻味,就好像我写过的诗词歌赋一样:

      《容 思》

      昨夜风尘昨日过,今朝丽影今时括。

      容生两界恨不悔,乾坤已扭定今生。

      缘情如山颇其颠,千里之隔把心牵。

      借酒消愁愁更愁,问君何时飞因由?

      《眼之界》

      人在江湖心不熟,城非书,何为苦?

      千偿百渡数岁故,悔则心悟把经诉。

      其述:

      人文社会地理物,千疮百孔历年度,

      眼观耳听何时倾,花非雾来人半精。

      简明:

      房产开发谁为家?落地开花景自夸。

      小姐售房有源抓,佳绩已落钱囊刷。

      《含 情》

      年年有酒,今日无潮。感情谷里起波涛;

      岁岁喜悦,现今悲欢,佳人树边常留恋;

      《射 手》

      单行道,双排球,满园春色内含油。

      独自徘徊无人愁!渴欲渴求,林中显身手!

      《泪 妆》

      温柔乡里温情谷,心酸有泪无处苦。

      忠言阁前衷心话,事为无非情自吐。

      《七夕情》

      情动七夕谁为妻?家*八稳心最急。

      花前月下红绳系,万家灯火亮红旗。

      《情 骚》

      雾起边疆四处浓,心不懂,恰似一片朦胧!

      人到中年百回从,力不纵容,怎奈两地空城!

      何其换容?何时钟?只是江水永不回拢!

      《至尊忆》

      人非圣贤何为己?曾几曾记?至尊楼上夜诗意。

      起起落落牌已过,话题坐,缘情不错。

      今晨起,心影忆,善始善终把情议!

      释议:

      茶清气爽人意广,话题起落把缘闯。

      试问至尊友多深?落幕七分情奇珍。

      《荡天肠》

      天苍苍,野茫茫,地老天荒又何妨?

      情眠眠,意长长,春花秋月时候常。

      今逍遥,明歌潮,悲欢离合塑情桃。

      花为人,物为纯,前思后想事多循。

      破其财,得其爱,循规蹈矩不伤害。

      《新三字经》

      想找人,必诚仁;爱其心,勤为亲;

      情深浅,试样检;单飞路,理顺住;

      K 歌舞,要身触;赛酒茶,将心砸;

      人已压,把势加;双飞燕,两头颤;

      多连环,欲喷泉;事则成,性两程;

    [阅读全文]...

2022-07-06 09:22:42
当前热门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句子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语录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说说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名言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诗词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祝福
介绍风景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