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有一的古诗

关于有北有一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北有一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北有一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北有一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1) 说说(1) 名言(906) 诗词(45) 祝福(7k+) 心语(3k+)

  • 北风行古诗

  • 冬天
  • 北风行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风行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李白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及注释】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的雪花其大如*,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1、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2、烛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3、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4、燕山:山名,在河北*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5、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6、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7、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8、“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9、“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10、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

      【赏析】

      《北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全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它抓住焚毁白羽箭的行动来刻划思妇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状态,捧土塞黄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妇“恨难裁”的愤怒心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等,也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阅读全文]...

2022-02-04 15:50:45
  • 东北一家人经典语录

  • 一家人,东北,语录
  • 东北一家人经典语录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一家人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北一家人经典语录

      1、十个人八个黄,还有两个是色狼。十个人八个邪,还有两个假纯洁。

      2、癞蛤-蟆背小手--愣充地方小领导

      3、警察抓他爹——公事公办

      4、十坛醋泡一根黄瓜——你就可劲儿酸吧

      5、得意的狸猫凶似虎,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6、地上有个大钱包,你说哈腰不哈腰。

      7、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8、中华儿女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就换。

      9、爱情没有单行道,学坏不分老和少。

      10、今天来人真不少,除了空座全满了。

      11、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怪*。

      12、都是我的错,加上月亮惹的祸。

      13、一不偷二不抢,不反人不*。

      14、白天是教授,晚上是野兽。

      16、面容很憔悴,一脸旧社会。

      17、眼睛长瘸了,看人看走眼了。

      18、屋漏偏遭连阴雨,儿到荒年饭量增,喝口凉水都塞牙,放屁就砸脚后跟

      19、三十不浪四十浪,五十正在浪尖上,六十后浪推前浪,七十还要浪打浪

      20、又陪吃又陪喝,娇娇滴滴叫大哥。傍大款找猛男,下定决心赚大钱。

      21、嘴里发苦,心里发堵,比守寡还不幸福。

      《东北一家人》的观后感

      前段日子在证券论坛看到一位仁兄就东北现像的精彩论文,当时就忍不住给正在东北出差的父亲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向他咨询令我不解的诸多问题。

      历史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实在是太久远的事了,我们已无法追溯到几十年前,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一个地区发展的因与果,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它留给今天的种种现实。

      这几天正赶上北京台在放《东北一家人》,初看感觉十分陌生,甚至有些距离感,然而由那篇文章产生的好奇心,使我一直看了下去。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东北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个家庭。当然情节也主要围绕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展开。

      父母都已退休,三个儿女两个下岗,下岗的儿子在家附*开了个小餐馆。由于是情景喜剧,所以剧中的场景几乎都安排在了他们的家里或小餐馆里。

      这是我所完全不了解的一种生活。

      人们仿佛都很闲在,一家人也总能欢聚一堂,思想单纯、传统而又有点俗气,空间相对来说有点封闭。

      生活质量也仿佛与我们差了一个年代。

      表面上他们生活得乐观、充实,充满了欢笑,也给观众带来了一阵阵笑声。可是,笑过之后,当我的笑容还僵在脸上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那篇文章里的种种忧虑。

      他们的前途在哪里?他们未来将怎样呢?他们与东部发达城市的差距何时能够消除?

      同样如花年龄的'女孩,剧中的小玲被安排成无所事事,而现实中的我们却成天忙得四脚朝天。在对未来的选择上,机会对她来说,好像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嫁人。

      这样的命运安排,怎么看都仿佛又回到了古代!

      企业改革在这次*结束时已经被确定为这一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企业改革,谈何容易!尤其是东三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部分多年形成的*的重工业基地急需调整,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像《东北一家人》这样的家庭里,他们的出路在哪儿呢?是靠父母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一个温饱,还是靠儿子小到不能再小的餐馆的惨淡经营,还是靠女儿去嫁一个所谓的大款?

      他们的落后代表了目前东北很多人的整体生活水*,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思想倾向。他们不但与东部沿海城市在生活质量上有差异,在思想观念的定位上也有待改变。

      笑过之后反问自己,所笑何来?

      经济法则告诉我们,需求决定了供给。这样低层次、无力的需求市场,如何带动供给的繁荣?东北经济腾飞的强心剂究竟在哪里?

      东北的问题不只是一个企业改革的问题,它更是一个整个经济环境改革的问题,是人们思想观念改革的问题。

      我为东北忧,我为东北的人民忧,我为东北下一步的改革忧 。

    [阅读全文]...

2022-05-22 19:57:57
  • 北国冬天的古诗

  • 冬天
  •   冬天,是那么的静。寒冷使爱跳爱叫的小河失去了潺潺的流水声,使奔腾的江河静寂下来,使无边无际的大海*静下去,让它们休息一下。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1-12-06 04:45:51
  • 从军北征古诗意思(古诗从军北征的朗读)

  • 从军北征

    李益 (唐)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l 第一句:天山雪后海风寒。

    把山放在上面,代表天山,放在雪花的后面,代表雪后,

    图上端放了一片海,代表海风,有雪,海风肯定是寒的。

    l 第二句:横笛偏吹行路难。

    右下角的图片,横着的笛子,偏着头在吹,是位姓陆的男子。

    l 第三句:碛里征人三十万。

    碛读音:qì,沙漠的意思,与“气”同音,

    出征的人听说为敌来扰,很生气。记住这个字,其他的应该很容易联想起来了。

    l 第四句:一时回向月明看。

    刀头比较像“1”,将军的头转了180度,表示回首,看的是月亮的中间,用紫色的线表示目光。

    l 最后整理一下顺序

    [阅读全文]...

2022-07-26 23:10:09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甚是。

    [阅读全文]...

2021-12-31 01:54:26
  • 描写北方冬天的古诗

  • 冬天
  •   冬天,松树腊梅向我们展示了不怕严寒,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冬天,大雪把过冬的虫卵冻死了,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大雪也给冬季作物送来了及时雨;大雪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欢乐!冬天真美!

      《冬郊行望》

      唐·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

      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唐·岑参

    [阅读全文]...

2021-12-17 18:07:05
  • 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

  • 风光,文学
  • 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别国风光的古诗

      1、早春二月(新韵)

      文/心天一色

      春来二月间,南北不同天。

      北界多冰瀑,南疆万物鲜。

      2、塞外早春山行

      文/云心

      苍山负雪松微翠,百转冰河凝不流。

      飞瀑湍鸣喧忽静,但闻驴友恣欢悠。

      3、题北国风光

      文/风雨

      闻道北疆春二月,雪花依旧漫天飘。

      凭栏多少江南客,欲鉴冰心怨路遥。

      4、题图(新韵)

      文/王伯刚

      游人冰上走,银玉漫山间。

      北地寒风冽,催生别样天。

      5、塞外春天

      文/蔚蓝天空

      江南春暖万株苏,塞外仍然冰雪图。

      山岭冰河铺白练,攀登就可练冰壶。

      6、春寒

      文/解之以动

      冬踏归程远,丢留塞北寒。

      寻芳难奋袂,寄意枉凭栏。

      岭侧鹰收翼,溪边钓歇竿。

      春光将过半,旖旎为谁瞒?

      7、题图,早春

      文/一组,天翔

      北国冰封二月河,春风无奈雪山过。

      不如撷取江南秀,燕子匆忙织雨罗。

      8、二月冰河

      文/路远修

      一

      江里飞鱼逐浪高,风中古柳舞丝绦。

      一番塞北冰封照,不敢春风似剪刀。

      二

      桃李争春柳带烟,三杯两盏客愁眠。

      绝非夜雨花零落,心在冰封塞北天。

      9、定风波·早春南北皆美

      文/春花秋月

      三尺冰川瘦峻峰,晨烟霁日秀青松。别说柳新花满树,何妒,家山梅萼也香红。

      紫气迟来燕语晚,渐暖,虽无桃李有娇容。赏雪滑冰童趣味,沉醉,心安何惧冷风中。

      10、琼林仙境

      文/爾玉

      雪漫白山冰漫川,遥望玉瀑挂穹天。

      琼林瑶树出尘境,对此何人翘慕仙。

      11、梦雪

      文/蓝天白云轻、风

    [阅读全文]...

2022-07-27 13:34:48
  • 诗名含有北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北字的诗词

  •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岑参〔唐代〕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早知安边计,未尽*生怀。

    蓟北门行(一本作出自蓟北门行)

    曹邺〔唐代〕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柳宗元〔唐代〕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馀雪记山田。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久之

    陆游〔宋代〕

    吴牛啮草卧斜阳,乌臼青红未饱霜。急趁路乾来寓目,十分闲事却成忙。

    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久之二首 其一

    陆游〔宋代〕

    蔬畦蹑屐惬幽情,检校园丁日有程。得雨尚悭须灌溉,我来时听桔槔声。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四 北峰

    陈樵〔元代〕

    皂阁山前小水明,甗峰无影树亭亭。人从烟雨上头立,诗到莺花过后清。

    云傍楼台低地碧,天将草树染春青。名山何事穷幽僻,临水登山已称情。

    壬申正月十九日过北野同南村访北花园废址明

    顾清〔明代〕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当时笙歌沸邻里,只今古树啼寒鸦。先生读书洞千古,过眼富贵如春葩。时人不识竞模拟,往往背痒连衣爬。消忧满贮北海酒,破闷亦有南山茶。家生小奴解新曲,时复羯鼓当轩挝。邮筒往复方此始,一倡何止三人嗟。诗成挥翰向落日,墨光绕笔飞玄霞。

    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久之

    陆游〔宋代〕

    蔬畦蹑屐惬幽情,检挍园丁日有程。得雨尚悭须灌溉,我来时听桔槔声。

    北苑十咏·北苑

    蔡襄〔宋代〕

    苍山走千里,斗落分两臂。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入门脱世氛,官曹真傲吏。

    北苑十咏·出东门向北苑路

    蔡襄〔宋代〕

    晓行东城隅,光华著诸物。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

    [阅读全文]...

2022-01-12 03:10:15
  • 关于北邙山的古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1.《山坡羊·北邙山怀古》元朝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2.《登北邙山二首·其一》元朝

    杨果

    干戈丛里过壬辰,原上累累冢墓新。寒食清明几家哭,问来都是陈亡人。

    3.《邙山》唐朝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4.《北邙山》唐朝

    吴商浩

    北邙山草又青青,今日销魂事可明。绿酒醉来春未歇,白杨风起柳初晴。冈原旋葬松新长,年代无人阙半*。堪取金炉九还药,不能随梦…

    5.《过北邙山》唐朝

    刘沧

    散漫黄埃满北原,折碑横路碾苔痕。空山夜月来松影, 荒冢春风变木根。漠漠兔丝罗古庙,翩翩丹旐过孤村。 白杨落日悲风起,萧索寒巢鸟独奔。

    6.《临江仙·闲向北邙山下过》元朝

    山主

    闲向北邙山下过,侵天桧柏寒松。愁云惨淡罩群峰。昭阳冈上,坟列千层。也有周秦并汉魏,齐梁晋宋唐宗。哀声歌举送英雄。 …

    7.《登北邙山二首·其二》元朝

    杨果

    魏家池馆姚家宅,佳卉而今采作薪。水北水南三二月,旧时多少看花人。

    8.《北邙山》唐朝

    罗隐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魏明未死虚留意, 庄叟虽生酌满巾。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9.《破虏凯歌二十四首·昨从北邙山下过》宋朝

    周麟之

    昨从北邙山下过,旋移狼纛驻鸡笼。此身已是邻尸冢,又欲飞投鼎鑊中。

    10.《北邙山歌》元朝

    乃贤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

    11.《邙山古意》唐朝

    薛曜

    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象凤笙留国,成龙剑上天。…

    12.《北邙山》宋朝

    汪元量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13.《月上海棠·昨夜因打北邙山过》宋朝

    宋无名氏

    昨夜因打北邙山过。见个骷髅儿道边卧。雨洒风吹,骷髅被牧童打破。知他是,李四张三王大。低头无语思量我。大限来时怎躲*。家有千金,难免这场灾祸。休争我,到底一家一个…

    [阅读全文]...

2022-06-21 08:27:39
有北有一的古诗 - 句子
有北有一的古诗 - 语录
有北有一的古诗 - 说说
有北有一的古诗 - 名言
有北有一的古诗 - 诗词
有北有一的古诗 - 祝福
有北有一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