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渡湘江的作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渡湘江的作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渡湘江的作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渡湘江的作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岑参《春梦》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火晓初晴。——仇远《花竹图》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梨云化作阳台梦,家书望绝湘江鲤。——汪广洋《哀蛩吟》
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纳兰容若《点绛唇·咏风兰》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湘江汉江,山川第一,景物无双。——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一朝负谴辞丹阙,五年待罪湘江源。——戎昱《赠别张驸马》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林景熙《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
不须辨直致湘江,便觉满窗凉意透。——秦观《墨竹》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刘禹锡《尝茶》
相思湘江曲,泪竹生斑花。——何景明《瑶瑟怨》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杨万里《浯溪摩崖怀古》
无由招得女英魂,万古湘江同逝水。——成鹫《孝女挽诗》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韩愈《合江亭》
寒映秋芳数枝玉,冰绡宛是湘江曲。——王醇《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屠隆《长安明月篇》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元稹《哭吕衡州六首》
芦荻湘江水,萧萧万里秋。——司空曙《送魏季羔游长沙觐兄》
再谒湘江犹是幸,两还宣室竟何缘。——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愚溪之口湘江左,茅斋不小亦不大。——杨万里《题潘彦政叔侄濯缨斋》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贯休《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女娲罗裙长百尺,搭在湘江作山色。——秦韬玉《句》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杜甫《逃难》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李贺《龙夜吟》
万里初怀印绶归,湘江过尽岭花飞。——韩翃《别李明府》
青玻瓈盆插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黄庭坚《太*寺慈氏阁》
湘江流经长沙一段又叫青枫江,*有很多古老的枫树。
有一时期,来潇湘一游的文人墨客却比比皆是,他们也留下了很多描写湘江的诗句。
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2、《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5、《湘江曲》唐,张藉。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6、*描写湖南长沙湘江边秋天景色的词句,《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 可惜湘江春夜月,落花时节照离觞。
2.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3.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
4. 青玻瓈盆插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
5. 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6.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7. 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
8. 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9.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10.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11.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12.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13.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14.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
15. 湘江含碧虚,衡岭浮翠晶。
16.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17.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18.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19.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
20. 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
《渡湘江》是唐初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诗人是如何描写自己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
①迟日:春日。语出《·国风·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悲昔游:作者旧游之地,因放逐再次经过感到悲伤。昔游:往日的游赏活动。
②边愁:流放边远地区产生的愁绪。
③京国人:京城长安的人。南窜:指流放峰州。
④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白话译文】
春日迟迟园林如绣伤悲往昔的遨游,今春花开鸟鸣成了远去边陲的哀愁。
最可怜的是京城的人被流放到南方,而不能像湘江中的水那样向北奔流。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当时杜审言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他在流放途中,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诗人触景生情,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今非昔比,重来此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一落千丈,今昔对比,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这一句诗是用此刻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此时的悲伤心情。“迟日园林”与“昔游”之间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作边愁”,是说今春的花和鸟不同往年,它们也含愁带恨。这里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以比兴表达诗人的愁思。一个“作”字,语意双关。既象说花鸟,又是说人,亦可理解为人与花鸟同说,婉曲而有机趣。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花鸟*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前两句的忆春、伤春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结尾意蕴悠远,耐人寻味。此句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出语自然。管世铭曾说:“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并以此诗为例。所谓“味在酸咸之外”,即指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丰富余味无穷。这些的妙处,不仅在于融情于景,而且还通过时间、空间、景物的不同对比,形成一种杳邈迷茫的意境,仿佛有万般的游丝争惹人的离愁,很有感染力。“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初读似常语,并无警策之处,仔细品味,就可看到诗人怅惘的形象。他独立舟头,思悠悠,无限离愁,正如一江春水向北流。
这首诗色彩清淡,情意浓挚,成功地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通过层层对比反衬,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杜审言性格爽朗轩豁,喜直抒胸臆,这自是其诗的特色之一。该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这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时期,尤其难能可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在初唐是有相当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古诗清明的作者
《清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其个人的生*较为曲折,有一定的文学成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清明的作者,希望能帮到大家!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作者杜牧的生*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怀才不遇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相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放旷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据《唐才子传》载,“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刘熙载在《艺概》中也称其诗“雄姿英发”。细读杜牧,人如其诗,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高人以饮为忙事”,“但将酩酊酬佳节”,“半醉半醒游三日”……杜牧喜欢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家。杜牧诗中,饮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愿“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刚刚“乞酒缓愁肠”,却不料又是“得醉愁苏醒”。酒浸肝肠,愁萦心间,唉,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发出“醺酣更唱太*曲,仁圣天子寿无疆”的梦话来。那么,就将这副身子,这腔醉意,连同满腹的经纶,交付青楼佳人,交付红颜知己,及时行乐,来个春满人间。
风流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宿醉不归。乃至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护。有一日,杜牧调任回京,牛僧孺劝他切莫“风情不节”,并且拿出兵卒们发回的满满一箧*安帖,杜牧见此,又愧又羞。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词之间,满是艳情。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杜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是咏史与七绝。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古鉴今之意。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升*,可是,杜牧听出来了,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许,在外人看来,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强作笑颜、把酒尽兴的背后,却是不欲示人的悲凉吧?
《清明》作者杜牧的典故
力荐
当时,崔郾侍郎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百官公卿都到城门外摆好酒*饯行,车辆之胜,官员之多,举世罕见。此时吴武陵——他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也骑着一头老毛驴过来凑热闹。崔郾正在酒*上喝得高兴,听说吴老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过来了,非常吃惊,连忙离*前来迎接。吴老看见崔郾,把他拉到一边,拍着崔郾的肩膀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我老了,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了,不如为你推荐一个贤士。前些日子,我偶然发现一些太学生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走*一看,原来是这次要参加考试的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这个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万机,恐怕没有闲暇去浏览这篇文章,不如让我为你诵读一下。 说到这里,吴老就字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读了起来。崔郾也是一个有品味的知识分子,听后也称赞不已。吴武陵乘热打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崔郾面露难色,推辞道:状元已经被他人预定了。吴老穷追不舍,大声说道:如果真得当不了状元,就退一步,让他以第五名进士及第。崔郾还在踌躇犹豫,吴老倚老卖老地说: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看有没有比这写得更好的赋。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然后目送吴老离开。
进士及第
回到酒*上,喝酒的同僚问吴博士来做什么。崔郾回答说,吴老推荐了一个人为第五名进士。酒客连忙追问是谁,崔侍郎回答说是“杜牧”。旁边立刻有人接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节,喜欢烟花风月,好出入娱乐场所。崔侍郎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吴博士了。即使杜牧是个屠夫或卖酒的小贩子,我也不会改变了。
崔侍郎重然诺,讲诚信是好事,不过他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考试前就如此轻易地决定众多考生的命运,还是让人对这样的考试产生怀疑,那里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黑幕呢?不过,杜牧终究没有辜负吴武陵,也没有辱没崔侍郎。大和二年(828),杜牧在洛阳高中进士,感到无限荣光。若干年后,唐代进士便以杜牧为荣了。
由吴老这样的清流赏识推荐而进士及第,杜牧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皇榜公布后,他曾赋一首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三十三名中举的进士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进,他们要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出*各种酒会宴*,喝着秦地的美酒,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们带进了长安。
三十三人,就是这次进士及第的全部人数,大致相当今天全国高考各省文科状元的人数,这个数目在唐代还是偏高的。唐朝前期,及第人数一般是十七到十九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三十名左右。据说唐朝二百九十年间,进士共有六千四百二十七人,*均每年二十二人。人数少,所以能一朝成名天下知,如张籍《喜王起侍郎放榜》。
诗人很惆怅
东风节气*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这个春天是属于杜牧的。他正月参加考试,二月登第,闰三月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随即授官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二十多岁的杜牧毕竟年轻,接连碰到这样的喜事,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耍。“曲江水满花千树”,它是当时最热闹的场所,尤其在春天时候,通常是摩肩接踵。晚唐诗人姚合曾大发感慨,要想到曲江从容赏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时候才行,不过到那时,花儿被人看了一天,精神业已萎靡不振,色彩暗淡:
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这时的杜牧,顾盼生辉,一举手,一投足,都才情万种。他们一行三五人来到曲江寺院,碰见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谈起来。僧人便问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心想“天下谁人不识我”,满以为僧人会大吃一惊,露出追星族的狂热。谁知这位僧人面色*静,木然地追问杜牧从事什么职业。这让杜牧分外失落,同行的朋友赶紧把杜牧连中两元的喜事拿出来夸耀,僧人依然不为所动。诗人很是惆怅,现场赋诗一首:
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
杜牧究竟是不是吴武陵推荐及第的,这件事很值得怀疑。小杜有封信名为《投知己书》,其中曾向朋友夸耀当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情形:“大和二年,小子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看可与进,业可以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可见当时看好他的人很多。《唐摭言》说酒*上有人反对吴老的荐举,理由是杜牧不拘细行。其实杜牧不拘细行、风流名闻天下,是在他及第之后,主要在二十六岁到三十六这十余年间,这时他基本上在各方镇使府中为幕僚,有名气,有才气,环境宽松,有条件充分展示他的风流倜傥。李商隐含蓄地说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所指的也是这段幕僚生活。估计《唐摭言》中的故事,是依据杜牧后来的倜傥形象编造出来的。
幕府生涯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他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弟是文学爱好者,对当时的知名文人都很眷顾,与杜牧的关系也颇为密切。杜牧撰写《李贺集序》,就是应沈传师之弟沈述师所请。杜牧经常往沈述师家中跑,听歌赏舞,蹭饭蹭酒,还对沈家中的一个歌女张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子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小杜空有羡渔之情。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也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见到的唐朝真迹少之又少,这幅《张好好诗卷》自然珍贵异常,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此卷,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张伯驹个人所有,又捐赠*,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此期间,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他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听后,将之收为小妾,让她度过一段甜蜜时光。后来李锜起兵对抗朝廷,兵败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继续发挥她的专长,充当歌舞姬。杜秋娘再以这一曲《金缕衣》俘虏了年轻的唐宪宗,被封为秋妃。杜秋娘虽然总是唱同一首歌,但智商很高,经常不著痕迹地参与*大事,甚得宪宗皇帝宠信。后来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宪宗皇帝自豪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穆宗皇帝即位后,还任命杜秋娘为皇子李凑的保姆。也正是这一任命,让她卷入权力的角逐中。李凑失势被废,杜秋娘也被撵回老家。
到金陵出差的小杜,看见曾经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穷,便提笔写下了《杜秋娘诗》。据说这首诗当时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北,可能是因为大家对这个风云一时的歌女太熟悉了。李商隐与小杜结识后,共写过两首给他,一首自谦“高楼风雨敢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称颂“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另一首起句就是“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可见“小李”也认为这首诗为“小杜”的代表作。
在湖州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或许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竞渡活动。那天,*围观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大约十几岁。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虚有其人啊!”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上来谈话。这母女俩都很害怕。杜牧说:“不是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吧。”女孩的母亲同意。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这位女孩子。可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他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他的本意。等到他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一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与当年那母女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经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杜牧将女孩的母亲叫来。这老妇人带了外孙来见杜牧。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你十年过了,没有来。这才出嫁的。”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想了想,说:“她讲得很有道理。若是强迫她,是会闹出祸事来的。”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为着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这样一首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黄庭坚的古诗清明
政治主张虽有不同意见,但政治不能超越人性,不能因为政治主张不同,就要变更祖先的来源。
《清明》黄庭坚赏析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1.《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年代:宋作者: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2.《春晴泛舟》
年代:宋作者: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3.《山房》
年代:宋作者:陈允*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4.《清溪松阴图》
年代:明作者: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5.《游景仁东园》
年代:宋作者: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写长江的诗句及作者
导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写长江的.诗句及作者,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 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 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4)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5)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6)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7)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8)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9)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0)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11)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题金陵渡》
12)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戚继光《马上作》
13)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14)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15)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6)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17)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18)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9)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20)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1)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22)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3) 江南江北雪漫漫。——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24)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5)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26)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27)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8) 澄江*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9)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30)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1)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韦应物《送杨氏女》
32)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33)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34) 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5)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36) *生塞北江南。——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37)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38)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真州绝句》
39)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40)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41)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42) 江头落日照*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43)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44)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45)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6)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47)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48)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49)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描写夏天的古诗及作者
夏天最美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空如洗,彩练当空,蓝天指派白云俯身来触摸青山,白云绕着碧山转,天地之间手牵手,由浅入深的色彩,虚无飘渺的意境,美美钩织着夏天的生机。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雪中作》
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踏莎行》
南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日归旧山》
唐·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
古诗渡湘江的作者
古诗渡湘江的吟唱
古诗渡湘江的诗配画
渡湘江这首古诗的地点
渡湘江的古诗是朗诵视频
湘江诗句
湘江的诗句
湘江的古诗及诗意
形容湘江的古诗
湘江的古诗文
湘江最深的古诗
写湘江的诗词
赞湘江的古诗词
湘江曲的古诗视频
写湘江的古诗词
关于湘江的诗词
赞美湘江的诗句
描写湘江的诗句
湘江大桥上的古诗
湘江曲古诗带拼音的
湘江北去的古诗
有关湘江战役的古诗
形容湘江的诗句
血战湘江台词
带湘江的古诗词句
描写湘江美景的古诗
形容湘江的句子
关于湘江夜的古诗词
描写湖南湘江的古诗
描写长沙湘江的古诗
2017生日祝福语简短
领导离开公司祝福语
感谢亲们的祝福
给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h
大伯生日祝福语大全
祝刚生的宝宝祝福语
女方父母新婚祝福语
同事搬家祝福语
本命年祝福语大全鸡年
周四短信祝福短信
一切顺利的祝福
孩子诞生的祝福语
七夕情人节老婆祝福语
对父亲生日祝福语
生女孩祝福语大全
姐姐对妹妹出嫁的祝福
开业大吉祝福语大全
中秋祝福动画图片
佛语早安祝福语大全
祝福祖**词简谱
要生孩子的祝福语
四字中秋祝福语大全
生日蛋糕祝福语给老公
老母亲八十大寿祝福语
祝朋友中秋祝福语大全
父亲祝福儿结婚的话语
祝福朋友中秋节图片
祝福结婚的古诗词唯美
生病好了以后祝福的话
搬家短信祝福语
小朋友的祝福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