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关于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1) 语录(6) 说说(44) 名言(746) 诗词(2k+) 祝福(3) 心语(1)

  • 寒菊郑思肖赏析(郑思肖寒菊古诗欣赏)

  • 本文约1761字,阅读需 6 min 左右。

    自从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陶渊明就成了爱菊之人的典范,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优秀的咏菊诗篇也比比皆是,从各自的角度颂赞着菊花。

    陶渊明爱菊,赋予了菊花隐逸者的气质,以下两位诗人则赋予了菊花坚守本心的坚强品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绕着篱笆欣赏着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他家菊花之多,如同当年陶渊明的家。诗人专注地欣赏菊花,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到了“日渐斜”的傍晚时分。各色菊花花团锦簇,花香芬芳扑鼻,是何等美好的景色。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勾勒出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乐不思返的画面。

    为什么诗人偏爱菊花呢?

    诗作往往与诗人自身的境遇有极大关系。这首诗作于807年,在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但好景不长,因触怒了*被贬。又遇母亲去世,丁忧在家中。

    元稹的房屋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东篱。绕篱赏菊,不知时刻,抬头一看已是黄昏。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说,不是他偏心,而是菊花的品格让他钦佩。

    大部分的花只在春天或者夏天开放,到了深秋,百花尽数凋谢,只有菊花在这万物凋零的季节开放。显然菊花与百花不同,坚守着自己的品格,凌风傲霜。

    在一片肃穆的深秋中,菊花给庄严的大地一抹欣喜的颜色,为大地增添了盎然的生机,说明菊花与众不同,赞美了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高洁操守。

    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但不似陶公全用意象,饱含哲学。诗人同样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在描绘具体画面之后,以解释一般的口吻,道出爱菊的原因;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最后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点出了菊花的品格,提升了整首诗的格局,让人有遐想,有惆怅。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同样表现了菊花的孤傲。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的画。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即使衰败,也决不被吹落地面,不愿被践踏,不愿与污泥混杂。

    凋谢后的残菊,虽然没有了芬芳的香气、没有了娇艳的色彩,但依然坚持自我,傲立枝头。

    郑思肖的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他托物言志,赋予了这首菊花诗特定的内涵。

    要读懂这首菊花诗,或者说,要读懂南宋诗人的菊花诗,必须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元兵南下后,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提出抗敌之策。但是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纸醉金迷,根本无心抵抗,更别提收复国土。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南宋灭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将“大宋”二字隐喻其中,这是一种拆字再组合的方法:将“本”字拆分,“十”置于“穴”中,即为“宋”字;没有了十的“本”,即为“大”。

    他擅长画墨兰,宋亡后,他画兰花再不画土,当人们问起原因,他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

    诗中的“北风”,指向来自北方的蒙古汗国。这首诗是郑思肖颂菊自喻,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南宋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都与当时南宋小朝廷的偏安、软弱有关。陆游在《枯菊》中写下“空余残蕊抱枝干”,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相比之下,“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语气更加坚定,后者只是普通的陈述句,“舞”字又带有些许柔美的情调。更重要的是,“北风”更加明确地点出作者的反抗之情。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也都是好诗,但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更为深广,打动人心。

    [阅读全文]...

2022-04-08 20:37:14
  • 郑思肖:画菊

  •   《画菊》

      作者: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翻译: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

      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

      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阅读全文]...

2022-01-08 15:24:13
  • 《寒菊》的赏析

  • 学生
  • 《寒菊》的赏析

      这是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吧。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篱:稀疏的篱笆。

      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

      阅读及答案

      10.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6分)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5分)

      答案:

      10. 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 ,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3分)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 暴、忠于大宋的情怀。(3分)

      11. 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1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精神。(2分)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诗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2分)

    [阅读全文]...

2021-11-30 23:13:29
  • 冬天古诗诗配画

  • 冬天
  •   冬天,冷的面孔,热的胸膛。春的美好,夏的堂皇,秋的富饶,全部温藏在冬的底层。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冬夜》

      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

    [阅读全文]...

2021-11-29 01:31:51
  • 关于思乡的古诗配画

  • 思乡
  •   没有离开故乡时,故乡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再画中嬉戏、玩耍,却只能看到天尽头那遥远的晚霞。当我们离开故乡时,故乡是一副挂起来的画,无论我们怎么走进,他却始终隔着一层薄薄的纱…

      《春夜洛城闻笛》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望》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宿建德江》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泊船瓜洲》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望驿台》

    [阅读全文]...

2022-05-23 23:06:48
  • 春天的古诗句配画

  • 春天
  • 春天的古诗句配画

      导语:春天来到了冰冻的河流上。一轮红日每天给河流温暖,帮助河流把覆盖着的冰块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流得畅快,奏着“河水奏鸣曲”,叮咚叮咚响,仿佛在像春姑娘表示感谢。下面是由YJBYS文学网小编J.L为您整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句大全,更多杂文欢迎访问文学网。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宋·苏轼《一丛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辛弃疾《浣溪沙》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阅读全文]...

2022-05-30 11:21:13
  • 春天的古诗配画

  • 春天,写作
  • 春天的古诗配画(精选80句)

      春天,是希望纷飞的季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春天的古诗配画(精选80句),希望喜欢!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5.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宋祁《玉楼春·春景》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朱熹《春日》

      10.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____杨巨源《城东早春》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1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18.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19.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____秦观《春日》

      20.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2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王维《相思》

      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杜甫《春望》

      23.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2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2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6.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2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29.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0.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____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1.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____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杜牧《江南春》

      3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___杜甫《春夜喜雨》

      36.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____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7.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卢纶《长安春望》

      38.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3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4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2.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3.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4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韩愈《晚春》

      45.春日游,杏花吹满头。____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4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48.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7-18 20:00:01
  • 春天的诗句古诗配画

  • 春天,春风,寂寞
  •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春天的诗句古诗配画,欢迎大家阅读!

      春天的诗句古诗配画篇1: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3、寄语和讲话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 刘昚虚《阙题》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虚《阙题》

      春天的诗句古诗配画篇2: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怨 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怨 杜荀鹤

    [阅读全文]...

2022-03-26 17:58:52
  • 夏天的古诗 配画

  • 夏天
  •   夏天给树木、小草带来翠绿色,给花朵带来了七彩衣裳。

      1、<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

      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

      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

      唐·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

      唐·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8:50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句子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语录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说说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名言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诗词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祝福
寒菊郑思肖古诗的诗配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