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重礼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尊师重礼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尊师重礼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尊师重礼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4.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7.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13.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6.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佚名
17.【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8.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1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0.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捷克:夸美纽斯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23.【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2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25.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26.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李觏
27.生活只有在*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8.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29.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1.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3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守。】
33.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3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35.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37.【尊师重教传万代,三尺讲台育英才。】
38.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4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42.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4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45.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守。——陶行知
4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4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4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4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5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5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4.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7.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13.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6.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佚名
17.【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18.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1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0.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捷克:夸美纽斯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23.【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2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25.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26.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李觏
27.生活只有在*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8.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29.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1.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3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守。】
33.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3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35.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37.【尊师重教传万代,三尺讲台育英才。】
38.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4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42.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4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45.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守。——陶行知
4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4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4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4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5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5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每家每户的神龛上,都赫然写着“天地国亲师”的字样,足以见得老师在古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千古流芳的《师说》,对老师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广为受人称道。
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品读与尊师重教有关的古诗词,祝天下灵魂的工程师节日快乐!
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与“诗王”的美誉。
本诗中的令公,是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他为将相二十余年,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他对文士多所提掖,可谓德高望重,因而被白居易誉为“桃李满天下”。
裴度晚年留守东都洛阳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这首七言绝句就是香山居士的唱和之作。
绿野堂是裴度的寓所。顾名思义,绿野堂是野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房子,极其富有诗情画意。
裴度的学生数量众多,遍及全国,如同春天的花朵,开遍大江南北。而园丁的寓所,有没有栽种花木,其实已没有什么必要了。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此句生动形象,对裴度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
(清) 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竹子十分酷爱,佳作频出,号称“诗书画三绝”。
凤池,原指宰相的寓所,这里指竹林,也可借喻为人才聚集之地。
这首七言绝句《新竹》,别出心裁地以新竹比喻为学生,以老竹比喻为老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两句和青出于蓝胜于蓝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诗本为吟咏新竹,但读者却对无私奉献的“老竹”刻骨铭心,入木三分。
老师的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值得全社会尊敬和大力弘扬的。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一组自叙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金句频出。
《己亥杂诗(其五)》是诗人随手写下的所见所闻所感。
暮春时节的黄昏,夕阳西下,晚风拂面,落英缤纷。花朵的凋谢,本来容易让人伤春,但诗人却别出心裁,认为落花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更多的花开得更美,因而勇于自我牺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脍炙人口,被用来赞美老师为了学生默默无闻工作,花繁果硕,令人拍案叫绝。
小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两句诗原来是形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现代人用来赞美老师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毫无疑问,其意义和境界跃升了一个档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这两句诗本来是感慨养蜂人的辛苦,如今引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也是非常合适。
当然,与老师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动力之源。
举国上下尊敬老师,重视教育,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炎黄子孙定将谱写民族腾飞的壮丽史诗!
古代讲尊师重教的例子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尊师重教的例子,供大家阅读和借鉴!
1、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
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2、岳飞祭师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周侗老师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周侗老师不仅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爱国爱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教会他射箭的绝技。
周侗老师去世后,岳飞把他当父亲一样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飞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祭拜周老师。在痛哭一番之后,他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后才回去。
3、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他拜程颐为老师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一个同学一起去老师家里。守门的告诉他们,程老夫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雪花落在他们身上,寒风打在他们脸上,两人都冷得发抖,可他们还是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他们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
正是因为杨时能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1.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2.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4.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11.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12.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1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6.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7.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18.疾学在于尊师。——《劝学》
1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劝学》
2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尊师重教,只尊有德之师。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劝学》
4、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6、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7、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8、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0、疾学在于尊师。——《劝学》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12、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1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4、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古代尊师重教的经典例子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尊师重教的经典例子,欢迎阅读。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岳飞(谥号:武穆王),*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
5、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令人学*和敬仰。有哪些关于尊师重道的`名人名言?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尊师重道的励志名言,希望能帮到你。
尊师重道的励志名言1.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2.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佚名
3.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4.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佚名
5.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8.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王卓《今世说》
9.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0.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11.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2.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13.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5. 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佚名
1. 圣人无常师。——韩愈
2.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佚名
3.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4.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佚名
7.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8.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9.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0.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1.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12.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3.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4.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5.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2.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3. 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4.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7.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0.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1.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
12.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3.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14.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15.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6.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7.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18.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9.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0.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尊师重教,只尊有德之师。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劝学》
4、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6、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7、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8、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0、疾学在于尊师。——《劝学》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12、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1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4、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尊师重礼仪的古诗
关于尊师礼仪的古诗
尊师文明礼仪的古诗词
尊师重道的古诗
有关尊师重教的古诗
尊师重道的古诗句
尊师重教的诗句
尊师重道的古诗4句
尊师重教的名言
尊师重教的古诗句
尊师重道的诗句
古诗的礼仪
关于礼仪重要性的古诗
尊师尊师的古诗
尊师重道的句子
尊师重教的格言
古代尊师重教的古诗
尊师重教的句子
尊师重道的古诗佳句
尊师重教标语
尊师重道的名言
古诗尊师重道的句子
尊师重道的经典古诗
一首尊师重教的古诗
古代尊师重道的古诗
尊师重道名言
尊师重道的名句
盘点尊师重道的古诗
讲礼仪的古诗
谈尊师重教的名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