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首的歌古诗

关于放一首的歌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放一首的歌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放一首的歌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放一首的歌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 语录(2k+) 说说(5) 名言(607) 诗词(245) 祝福(1k+) 心语(67)

  • 七月放歌

  • 七月
  •   党啊,母亲  今天在您96岁的生日  我怀着感恩的心  唱起了一首歌    这首歌,在大地上传播  在民族血脉里流淌  在阳光里穿梭  在亿万人心里铭记  歌的名字叫做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在漫长的寒夜  您燃起了一把火  照亮万马齐喑的华夏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铿锵的旋律震撼着破碎的山河!    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  党诞生前夕,苍穹阴云密布  一群热血男儿用镰刀铁锤  决心要把社会改造  奏响向黑暗势力进军的号角    长大后,老师给我讲  有一种永恒  曾在那黎明前铸造  鲜红的*下  有千百万仁人志士  冒着敌人纷飞的炮火  浴血奋战,不屈不挠!    从南昌街头的枪声  到井冈山的五次反围剿  迎遵义城初现的晨曦  跨越川流不息的延水河  铁流两万五千里  一次次挺直东方民族的脊梁  谱写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怎能忘,中华儿女八年抗战  前仆后继呈英豪  三大战役壮怀激烈  追穷寇捣毁蒋家王朝  关山万里昭日月!    难忘记,七月的辉光  历经坎坷、曲折、较量与抗争  跨越所有的峰峦和沟壑  抖落掉历史的风尘  放飞理想的和*鸽    七月,您是一部  穿越百年风云  震惊世界、扬眉吐气的史诗  是江河行地、日月经天的华章  强国宏图晕染锦绣山河  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月,我为您放声高歌  *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活着,是让人民幸福  奉献,为使人间更美好    您带领亿万人民  穿越“历史的三峡”  塑造出一个个光辉形象、时代楷模  从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朱彦夫  到雷锋、王杰、欧阳海、时传祥、麦贤德  继有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牛玉儒、李保国……  彰显出人生的标杆与灯塔,矗立起精神丰碑一座座    一旦加入这支队伍  就有了“*人”的光荣称号,  那种圣洁与仰慕的力量  必将一生的责任担当  奉献予人类的崇高!    写于日星期六(*建党九十六周年华诞)

      编辑点评:

      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党的赞歌。诗人怀着无比激动与敬仰之情,描写了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历程。七月是党的生日,这歌声响彻九百六十万*方公里的土地,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那就是: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接着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为了新中国,党在漫长的寒夜里,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小时候,母亲说,党诞生前夕,苍穹阴云密布,一群热血男儿奏响向黑暗势力进军的号角。长大后,老师讲,“千百万仁人志士 冒着敌人纷飞的炮火 浴血奋战”经历了血雨腥风,从南昌起义到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磨练了华夏儿女的意志。八年的抗战,三年*战争,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是党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自强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英雄人物,可歌可泣。语言凝练,跨越时间长,充满气势,史诗般的气概,道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4-14 07:23:30
  • 大岭放歌现代组诗

  • 大岭放歌现代组诗

      大岭放歌 (组诗)

      《瞭望塔之恋》

      一条曲折的公路

      飞逝在崇山峻岭之间

      将家与家的距离

      或许是延伸

      或许也是缩短

      公路在一个山头上

      左冲右突

      上下盘桓

      像一条窄窄的缝隙

      刺破寂静的群山

      走在山路上

      身边的游云

      如丝如缕

      耳畔山鸟的啁啾

      妙语呢喃

      从料峭的三月春寒

      到金秋十月的锦绣斑斓

      大岭的守护神

      就驻守在峰峦之巅

      高高的瞭望塔

      与蓝天白云接吻

      小小的屋舍

      与松涛林韵结伴

      踏碎初阳的第一缕温柔

      拥抱晚霞的最后眷恋

      无数次丈量

      峰峦与云霞的距离

      无数次鸟瞰

      八万里兴安的河流山川

      脚下的流云可曾记得

      护林员的胸怀

      耳畔的风儿是否忘记

      护林员的细语呢喃

      弯月如钩

      斜挂在白桦林梢

      聆听护林员的鼾声

      在小屋里盘旋

      银月如盘

      隐匿在松林柳浪

      窥视护林员的心曲

      滴滴点点

      还是让早起的淡淡晨雾

      临描兴安的山川锦绣

      还是让勤快的风儿

      传播兴安的四季斑斓

      百鸟的婉转

      唱响又一天的晨韵

      快步登上瞭望塔

    [阅读全文]...

2022-04-20 15:25:32
  • 月夜放歌组诗

  • 月夜
  • 月夜放歌组诗

      《月夜放歌》

      寂寞的黄昏

      那漫天的彩霞

      是我,浸血的思念

      幽月皎洁

      独自在野外

      望东伫立

      站成一株想你的冰凝花

      思念茂盛

      洁白无瑕

      遐想,你呢喃的软语

      融入淡淡白云

      随柔柔的山岚

      飘逸成缠绵的

      诗篇

      《无奈的相思》

      找个清新的黎明

      放牧,关闭已久的思绪

      寻觅,昔日的余韵流芳

      缅怀过往

      阳光明媚的正午

      翻晒发黄的记忆

      孤独的青鸟

      悄悄穿越

      岁月的森林

      衔来,初恋的果实

      年少时在伊甸园种下的忧伤

      还有酸涩而美丽的

      爱情故事

      细雨纷飞的黄昏

      弥漫的思念

      被雨水淋得透湿

      挂在记忆的屋檐

      让柔柔的.风儿

      吻干

      静谧的午夜

      月亮姑娘闪烁微笑

      把满天的星星

      悄悄点燃

      我枕着无奈的相思

      朦胧而眠

      《谁能与我,相伴而行》

      夕阳凄迷地遁去

      最后一缕霞光

      在无边的寂寞林里

      一个瑟瑟的身影

      孤孤单单

      彳亍而行

      我是一只疲惫的青鸟

      曾经丰盈的羽翅

    [阅读全文]...

2022-05-04 06:28:24
  • 有一种思念叫十月放歌

  • 十月,思念,心情
  • 去年的秋天,

    今年的秋天,

    你走过山跨过河,

    你躲避风躲避雨躲避我,

    暖和又舒服,

    我要启程!

    我走过我自己。

    我在金秋收获,

    我如秋花一样绽放,

    大地是我的粮仓云儿是我的衣裳。

    我低头思量那遥远的美丽的东西,

    因为我要飞翔。

    我心儿比蓝天高,

    如白云围绕,

    我在秋风中摇曳在秋风中翘望。

    花儿谢了痴心不改。

    等着严冬慢慢到来。

    我想起我那不落的太阳。(周爱宝)

    [阅读全文]...

2022-06-29 03:26:04
  • 放歌新北京

  •   放歌新北京  清晨的北京万道霞光  *披上了七彩的盛装  脆亮亮的鸽哨掠过蓝天哟  *在阳光下迎风飘扬  京郊大地铺满春光  五环六环带你走*如梦如幻  青山叠翠,流水潺潺  通天大路,拥抱开满鲜花的村庄  *安大街是条神奇的扁担  东挑蔬鲜瓜果,西挑稻谷飘香  古韵民风,市井里巷  胡同四合院里国粹飞扬  入夜的北京激情奔放  长安街舞动着千年的月光  大剧院的经典响遏行云哟  醉春风轻拂着绿树红墙  希望田野洒满阳光  皇城遗址带你走*源远流长  奇石亭阁,红墙古砖  彩虹飞架,辉映溢满幸福的天堂  前门大街复古如旧的模样  商铺老店林立,有轨电车奔忙  东方神韵,金发碧眼  个个笑脸如花神采飞扬  啊,放歌新北京,豪情激荡  长安街的钟声令人奇思妙想  地铁、鸟巢、世界经典水立方  北京的明天将更加的灿烂辉煌

    [阅读全文]...

2022-01-22 22:12:59
  • 河套川放歌组诗欣赏

  • 河套川放歌组诗欣赏

      一.爬山调

      点燃的火把

      照亮了

      酒的胆量

      河套汉子的剽悍

      疯狂的旋转

      满嗓子的旱烟叶子味

      把柔情百转的三妹妹唱醉

      走西口的祖先们

      南腔北调柔和成种子

      播种在爱恨情仇里

      爬山调粗犷豪放

      简化了

      风雨霜雪的日子

      一代接着一代传唱

      从河套川到蛮汗滩

      穿过

      漫长的岁月

      日子

      过成一轮暖阳

      二.日子

      雨

      下起来了

      是妈妈的.倾述

      风

      刮起来了

      是爸爸的训斥

      行李

      打起来了

      是儿子要出门

      旅程漫漫

      背上的包袱

      千万不要超重

      三.情歌

      荒沙滩滩上

      冒出来苦菜芽芽

      情歌

      也发出来芽芽

      放马的二小子

      要在杏花眼里钓鱼

      借口

      天要下雨啦

      四.老槐

      经历千百次雷击

      没有倒下

      一片绿荫

      生长在七枝八叉

      儿女们启程归来

      默不作声

      麻木的

    [阅读全文]...

2022-04-18 03:42:24
  • 敕勒歌古诗

  • 文学
  • 敕勒歌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敕勒歌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释

      1.川:指*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3.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4.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5.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翻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阅读全文]...

2022-04-17 12:19:47
  • 《长歌行》古诗

  • 写作
  • 《长歌行》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歌行》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来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地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与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于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之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6-14 12:14:39
  • 长歌行古诗

  • 文学
  • 长歌行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歌行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歌行

      诗人:汉无名氏 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的意思长歌行古诗赏析

      【注释】

      ①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②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③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④衰:读cui,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i这个音。

      【译文】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赏析】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本诗托物起兴,通过清晨葵菜上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繁华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等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说明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不再,年华易逝,因而劝导人们要珍惜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采用比兴等手法,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前四句写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子里的葵菜长得非常茂盛,郁郁青青的,等到太阳一出来,葵菜叶片上滚动着的露珠就被晒干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大自然里的一切生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后六句与前四句形成对比,说明光阴如流水,时间一去不复返,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时常担忧秋天一到,美丽的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千百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也一样啊,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年老体衰时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收集关于小学生古诗词鉴赏长歌行: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阅读全文]...

2022-03-04 03:52:02
  • 长歌行古诗

  •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曦: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59:48
当前热门
放一首的歌古诗 - 句子
放一首的歌古诗 - 语录
放一首的歌古诗 - 说说
放一首的歌古诗 - 名言
放一首的歌古诗 - 诗词
放一首的歌古诗 - 祝福
放一首的歌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