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宰的古诗

关于带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5) 诗词(3) 祝福(1k+) 心语(51)

  •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

  •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作品赏析

      【注解】:

      ⑴“双凫”句:谓宇文舍人要离开长安到外地做官。未央,汉代长安宫殿,借代长安。双凫,当指县令。

      ⑵“县花”二句:意为宇文舍人带着县令特有的铜印墨绶却元城走马上任。县花,元城县开放的百花;墨绶,县官所用的墨色丝带,也叫黑绶;铜章,铜印。

      【鉴赏】:

      古代文人聚会吟诗酬唱,有一种规矩叫“分韵”。即随便找一句古诗,如“君看衡阳雁”,然后大家依次挑其中一字为韵分别做诗。这是岑参用送别宇文舍人时分得的韵字“阳”做成的送别诗。陈铁民先生《岑参集校注》认为,此诗约作于天宝11载至13载作者在长安时。宇文舍人,原在京城做皇帝*臣,现在要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做县令,岑参特意作诗相送。从岑参用淇水长比相思长可知,淇河在唐代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文人抒情常用的.诗歌意象。

      古诗《灭胡曲》

      年代:唐

      作者: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作品赏析

      【注解】: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⑵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⑶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2]

      译文

      封将军新*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作者:唐·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注释

      ①舍人:唐中书省置起居舍人二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并从六品上。宰元城:为元城县令。元城在今河北大名。

      ②未央:汉长安宫殿名。此借指唐皇宫。

      ③河阳: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隋移今孟县南。

      ④“衣闻”句:舍人之职常得以接*天子,故云。

      ⑤县花:用潘岳事。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阅读全文]...

2022-05-28 19:20:58
  • 诗名含有宰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宰字的诗词

  • 用元韵答邓宰兼简华容孟宰

    王炎〔宋代〕

    我行六六黄山峰,山中瑶草多芳丛。浮丘笑我无此骨,倏然飞去如孤鸿。随流逐转水上萍,失地更屈涧底松。绝怜拄笏频看山,未免举扇一障风。长沙三岁坐兀兀,洞庭千里来匆匆。拥衾时作故乡梦,寒鸦无数啼丹枫。茧丝未办竟何补,强饭空耗桃花红。巴丘健令工制锦,况有奎壁星罗胸。明月璀璨堆我前,老眼照开春雾蒙。西寄华容双鲤鱼,欲挽渊明来社中。颇闻余事戏毛颍,亦舞玄蛟蒙碧笼。心虽入俗不受尘,出岫白云行太空。蒹葭四泽风露冷,有此美德如芙蓉。寻幽或访墨山寺,吊古可赋章华宫。何时再揖两凫仙,共唤曲生行偃虹。无边湖水似少海,一点君山疑小蓬。城南老树无恙否,烦渠试为呼回翁。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王炎〔宋代〕

    日脚才添一线长。葭灰吹玉管,转新阳。老来添得鬓边霜。年华换,归思满沧浪。唤客对凝香。公庭凫骛散,缓行觞。何须红袖立成行。清淡好,胜似听丝簧。

    重阳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

    陈傅良〔宋代〕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浮天大江白,发地群山苍。江山环挹处,一鹫栖宝坊。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却窥红尘底,纷作磨蚁忙。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精庐两牛鸣,欲往辄复止。山灵应笑人,矻矻簿书里。清辰陪诗翁,俗态方一洗。但恐烦移文,松桧负余耻。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令尹拯济功,在处腾歌讴。悠然伊洛意,副此招提游。一笑倥偬余,政以先民忧。虽怀蔡侯静,不作赵孟偷。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我虽裹章服,雅意耕宽闲。著貂可采药,拄笏或看山。白头敲榜地,兹游破天悭。有兴聊可歌,睡语不受删。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枕流未云清,食蘖不言苦。老禅家翠微,风壑啸一虎。碧眼照人天,金地漂花雨。千偈弹指顷,竟亦无剩语。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名山吾敢忘,独往兴易穷。胜游得胜士,杖屦凛生风。表表益者友,当求古人中。今世羽凿齿,前身黄石公。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陈造〔宋代〕

    一代无为翁,雅志属丘壑。至今玉雪句,为山镇不若。生*嵇生龙,何时令威鹤。吊古但三叹,九原如可作。

    [阅读全文]...

2022-05-17 07:01:38
  • 含有宰字的古诗词 带宰字的诗词名句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昼寝》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道经·第十章》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儒林外史·第十回》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文心雕龙·征圣》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昼寝》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围炉夜话·第十二则》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远*, 为父母而子之。——《周书·本纪·卷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佚名《宰予昼寝》

    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汪遵《西河》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雍正剑侠图·第四十七回》

    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长生殿·第二十四出·惊变》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丘明《晋灵公不君》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高启《咏梅九首》

    正雁水夜清,卧虹*帖。——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

    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于予与何诛?——佚名《宰予昼寝》

    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阅读全文]...

2022-07-22 02:08:41
  • 钱宰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大江水落岷峨西,三峡上与浮云齐。——钱宰《山峡图》

    皎皎明月光,照我屋东头。——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寒螀鸣树间,招摇指孟秋。——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白露下高梧,落叶声飕飕。——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寒温更变迁,河汉东南流。——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怀哉里中儿,奋志起远游。——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飘然溯长风,乘槎犯斗牛。——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支机织女石,为问今在不。——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水深波涛阔,浮名将焉求。——钱宰《拟古·其四·明月皎夜光》

    煮石山人今永别,见花长作故人看。——钱宰《题王煮石梅花》

    每忆荒烟啼翠羽,笑扶明月下飞鸾。——钱宰《题王煮石梅花》

    何烦宋玉相招得,环佩归来露未乾。——钱宰《题王煮石梅花》

    钱宰(1299—1394)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阅读全文]...

2022-01-25 01:11:43
  • 刘宰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一年春分处,寒食一百五。——刘宰《送李果州·一年春分处》

    竹色一轩秋雨后,荷花十里晚风前。——刘宰《秋日题仪真寓廨时秩满俟代》

    天孙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刘宰《七夕》

    乞得巧多成底事,祗堪装点嫁衣裳。——刘宰《七夕》

    安知画工心独苦,世上悠悠几人识。——刘宰《观瀑布图》

    疑从九霄中,直下姿喷激。——刘宰《观瀑布图》

    六月天无风,大暑铄金石。——刘宰《观瀑布图》

    此景独清凉,飞雪洒石壁。——刘宰《观瀑布图》

    此岂银河翻,馀派堕空碧。——刘宰《观瀑布图》

    抑岂龙门决,洪波注八极。——刘宰《观瀑布图》

    甘露被草木,醴泉出岩隙。——刘宰《观瀑布图》

    流落人间者,万派祗馀沥。——刘宰《观瀑布图》

    圣贤言外意,未可纸上得。——刘宰《观瀑布图》

    当年好事人,各欲徇所嗜。——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当年宝匣中,什袭几岁寒。——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麟角凤觜毋轻弃,煎膠续弦端有冀。——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君不见四窗宝此不宝他,固应落笔惊风雨,走龙蛇。——刘宰《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五湖浩荡*沙暖,病鹤摧颓翅翎短。——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万里空怀宿昔心,忘机已结沙鸥伴。——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华表飞来辽海仙,人间嘉会恰千年。——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缥缈遗音堕云际,应念沙头苦憔悴。——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瑶池饮,芝田戏,五湖回首皆尘世。——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菰米熟,藕花鲜,五湖秋色正相便。——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寄声青鸟谢勤拳,摧颓病鹤那能然。——刘宰《病鹤吟上黄尚书》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刘宰《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刘宰《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刘宰《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溟鹏已击三千里,天骥犹遗十二闲。——刘宰《喜王节夫过访》

    春风得句能相寄,待我犹存季孟间。——刘宰《喜王节夫过访》

    乳母夜深纫故衣,针堕儿侧姥不知。——刘宰《赠芮医》

    明日啼声甚夜来,问儿疾苦谁能猜。——刘宰《赠芮医》

    至今山谷后山诗,明日夜光光照地。——刘宰《赠芮医》

    方今北境犹多虞,万金良药时所须,汝胡不往此踟蹰。——刘宰《赠芮医》

    俊良搜士类,疾苦访氓编。——刘宰《代柬寄当涂大夫王去非》

    已闻销珥笔,直欲弛蒲鞭。——刘宰《代柬寄当涂大夫王去非》

    东南列将谨防虞,尚记熙宁变法初。——刘宰《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东南列将谨防虞》

    一自胡雏饮江水,遂令卒全杂民居。——刘宰《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东南列将谨防虞》

    鷦鷯巢枝宽,大鹏渖海窄。——刘宰《趣刘倅对与建第》

    不齐物之情,大小贵安宅。——刘宰《趣刘倅对与建第》

    四邻共壁立,而无藩墙隔。——刘宰《趣刘倅对与建第》

    尽通燔炙芬,夜悉笑语哑。——刘宰《趣刘倅对与建第》

    愿速大厦成,却展搏风翮。——刘宰《趣刘倅对与建第》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刘宰《赠九华程兄》

    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邻曲。——刘宰《赠九华程兄》

    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刘宰《赠九华程兄》

    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刘宰《赠九华程兄》

    少长驱之学,毋间亲疏属。——刘宰《赠九华程兄》

    庶几子又孙,更衍无穷福。——刘宰《赠九华程兄》

    金科天上耿星宸,丹笔年来有屈伸。——刘宰《送*江赵法曹》

    若间残生烦寄语,扁舟长占五湖春。——刘宰《送*江赵法曹》

    城关美少年,三五事游冶。——刘宰《送梁伯暘归括苍三首·城关美少年》

    明珰烛绮疏,宝香笼舞树。——刘宰《送梁伯暘归括苍三首·城关美少年》

    [阅读全文]...

2022-03-03 02:02:30
  • 古诗夏天的古诗

  • 夏天
  •   夏小伙又请来了风婆婆,怕热着我们,风婆婆轻轻的摇动了一下身子,就出现了一道道的风,凉爽极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7-30 20:04:45
  • 蜂古诗

  • 小学
  • 蜂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蜂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罗隐 蜂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及注释】

      无论是*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1、山尖:山峰的顶端。

      2、尽:全部。

      3、占:占其所有。

      4、甜:醇香的蜂蜜

      5、采:采摘。

      6、为【wèi】替。还读wéi,如“敢作敢为”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诗人借引用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与不满。

    [阅读全文]...

2022-05-03 17:53:15
  • 夏的古诗

  •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6、《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9、《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0、《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阅读全文]...

2022-07-19 02:43:30
  • 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2-26 09:35:05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19
带宰的古诗 - 句子
带宰的古诗 - 语录
带宰的古诗 - 说说
带宰的古诗 - 名言
带宰的古诗 - 诗词
带宰的古诗 - 祝福
带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