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关于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28) 说说(810) 名言(5) 诗词(764) 祝福(14) 心语(1k+)

  • 新年*俗你知道哪些

  • 新年
  • 新年*俗你知道哪些

      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传统春节*俗都有哪些讲究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正月初一】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拜年时跟除夕守岁直接相关的。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关键词: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关键词:姑爷节/祭财神(开斋日)

      【正月初三】

      传统*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关键词:羊日/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关键词:迎接灶王爷

      【正月初五】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关键词:迎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六】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

      关键词:石头生日/送穷(送子)

      【正月初七】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关键词:人日/捞鱼生/摊煎饼/踏青/登高

      【正月初八】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关键词:谷日/顺星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关键词:天日/拜天公

      【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关键词:石不动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关键词:子婿日

      【正月十二】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关键词:搭灯棚

      【正月十三】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关键词:买灯笼/点灯

      【正月十四】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在*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猜灯谜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传统的农历新年,古代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风俗。马上又要过年了,这里向读者介绍传统的四大年俗:

      一、拜神与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阅读全文]...

2022-01-06 03:35:07
  • 古尔邦节的节日*俗

  • 节日
  • 古尔邦节的节日*俗

      古尔邦节是一个少数民族是非常的重大的一个节日,古尔邦节有什么节日*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一些*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尔邦节的节日*俗

      1、节日活动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1)举行会礼,*们聚集在大*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新疆地区的*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而在**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2、宰牲

      各地*于节日前三天须备好牲灵(羊、牛、骆驼),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除。羊为1人1只,牛为7人1头,驼等同于牛。不管哪种牲灵,均须健康强壮,外观美丽。

      古尔邦节所宰牲灵的.肉通常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至大),宰牲方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3、会礼

      会礼是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沐浴更衣后会聚于城市中心*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以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各地*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会礼后进食。

      *新疆地区的突厥语系的各族*比内地*更重视古尔邦节。是日,万人空巷,皆盛装参加会礼,然后宰牲宴请亲友宾客,并与前来祝贺节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欢庆歌舞延续数日。

      通用汉语的*,是日也盛装赴寺会礼,家中薰香,有条件者在宰牲宴请亲友的同时,游坟诵经,缅怀先人。有些地区的*还于节前斋戒10日,故有“小尔德”(‘IdSaghir,即小节日)之称。

      古尔邦节*俗

      古尔邦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古尔邦节前, 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杀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邻和长者拜节。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在*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尔民间的拜节是*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尔邦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古尔邦节的*俗

      节前的*通常都要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服装,欢乐地奔跳。然后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寺参加会礼。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聚礼中,大家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萨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举行的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宰牛、羊、骆驼献牲。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牲灵。所宰的肉一般分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馈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古尔邦节

      “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要在*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我国*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我国新疆地区各族*还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以示庆祝。现已成为*信仰*的10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

    [阅读全文]...

2022-03-01 00:41:03
  • 节日*俗的诗句

  • 节日
  • 节日*俗的诗句(精选8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日*俗的诗句(精选8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阅读全文]...

2022-04-09 20:47:44
  • 谁知道除夕的来历和*俗?

  • 除夕
  •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谁知道除夕的来历和*俗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除夕,又称大年夜,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故又称年三十晚。“除夕”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即所谓的“岁穷月尽”。“除夕”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大臣周处撰写的《风土记》。

      一、除夕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妖怪,专门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没,只在太阳落山后出来,半夜后又不见其踪影,没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儿。老百姓对它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一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比,箭无虚发,猎狗也非常厉害,见乡亲们被“夕”所害,决心除掉“夕”。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找到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这家人就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夕”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夕”力不从心,想逃跑,哪知后腿被猎狗死死咬着,七郎趁机一箭把“夕”射死。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二、节日*俗

      除夕是新旧交替之际,所有活动都是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1、守岁

      守岁,俗称“熬年”。守岁的*俗在*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守岁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人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说说笑笑,叙旧话新,温馨无比,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晚苹果是少不了的,寓意“**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上一盆饭,叫“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有黄有白,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这叫“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2、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在除夕晚上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在古代人中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既享受佳肴美食,也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气氛。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3、燃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燃放爆竹污染环境,易引发火灾,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现在全国已多个地方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我们要遵守当地禁放、限放管理规定,文明过年。

      4、祭祖

      古时,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礼俗很盛。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而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点上香烛,倒上美酒,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山西吕梁山区有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他们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各地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的除夕守岁,要等到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摆上供品,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的富寿越长,孝心越大。

    [阅读全文]...

2022-06-22 03:57:49
  • 关于节日*俗的诗句

  • 节日
  •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5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阅读全文]...

2022-01-01 15:45:17
  • 描写节日*俗的诗词

  • 节日
  • 描写节日*俗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节日*俗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6、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0、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1、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4、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5、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6、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7、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9、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2、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4、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26、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7、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28、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9、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30、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33、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35、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6、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7、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9、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0、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1、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2、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4、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5、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6、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47、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8、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9、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阅读全文]...

2022-06-23 00:34:30
  • 我知道描写荷花的诗句

  • 荷花
  • 我知道描写荷花的诗句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学好古诗对于我们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我知道描写荷花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梦莲》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

      2、《赏莲》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3、《问莲》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忆莲》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6、《咏莲》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7、《赞莲》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8、《种莲》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9、《小池》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11《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2《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枯枝落叶随波荡。暂谢铅华养生机,一朝春雨碧满塘。

      13、《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14、《访莲》 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15、《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阅读全文]...

2022-01-31 17:10:19
  • 我知道我长得丑的说说

  •   1、我知道!!我长得丑,可我就爱嘚瑟!!!不服??你能咋地。

      2、她抬起头,*静而又冷淡地说:“没有什么对不起,我长得丑得可以吓死人,我知道,你没有必要同情我。”​

      3、我知道我胖,我知道我长得丑,我知道我应该要减肥,我也明白我的新发型太难看。

      4、我知道我长得一点着急了,难怪我最爱的女人都不爱我,最怕和我结婚后生个孩子像我长得丑逼一个卟。

      5、莫名的不舒服,买了新的化妆品,本来高高兴兴的乐呵一样,瞬间没了心情。我知道我长得丑,可没必要嘲讽我穷吧。​

      6、你对我的宠爱,我知道,虽然嘴毒说我胖,又笑我长得丑,可我知道你爱我已经爱到骨子里,要不然这四年你怎么会再也没找过别的女人。

      7、据说从别人给你介绍的对象可以看出你在那个人心中的形象!各位大哥大姐大爷大妈谢谢您嘞,我知道我长得丑,求你们放过我吧!​

      8、如果有一天你有了女朋友请一定想方设法让我知道!如果她比我长得丑我就放心了。

      9、有的时候吧,就是喜欢做白费力气的活,就像我知道出门真的没人看,但是我还是一定要化妆一样,我自己嫌我长得丑嘛,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10、我知道我长得丑,被扔块石头无所谓,但让你害怕我很难过。​

      11、我知道我长得丑,但你们发整容小广告的水军能不能别他妈来评论了,嗯?有钱也不整!有钱要整也不会去你们野鸡医院整!滚!​

      12、我长得丑我知道,但这并不妨碍我嫌别人长得丑啊?​

      13、我知道我长得丑,被扔石头无所谓,但让你害怕让我觉得很难过。

      14、虽然我知道我长得丑,但是想想要是被别人攻击长相还是很可怕滴。

      15、为什么我会长得这么丑,为什么女生一看见我就躲开了,我知道我长得丑,但是我也是人啊。

      16、我知道我长得丑,被扔石头无所谓,但让你害怕让我觉得很难过。​

      17、别再,让我看到这种人,爱说闲话背后说去,我长得丑脑残没文化我知道,但别在我面前说,拜托了。​

      18、我知道我长得丑。我身材也不好,但是依旧喜欢你,比你想象的更喜欢更喜欢。

      19、我知道我长得丑,但我不希望你见我就讲逢人就说我长得丑。因为人和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就是,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20、憋了半天都说不出几个喜欢我的理由,我知道我长得丑,连骗骗我,说我长得顺眼也说不出口。​

      21、我知道我很丑,可是我长得丑为什么我那么想出来吓人呢!​

      22、备受打击啊,我知道我长得丑老,也不用描述的这么详细吧?果然还是看脸,壮不壮实、身材好不好都是其次的。

    [阅读全文]...

2022-02-21 09:50:37
  • 描写节日*俗的诗句155句

  • 节日
  • 描写节日*俗的诗句155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节日*俗的诗句15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C《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4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移来古寺种朱门。——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阅读全文]...

2021-12-16 22:29:14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句子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语录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说说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名言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诗词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祝福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