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生物知识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生物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生物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生物知识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生物圈知识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圈知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初二生物知识
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生物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复*
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9、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如:头部、肝脏、胃等)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在肺处为血液补充了大量的氧气,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kpa,就是低血压。
第14章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经由尿道排出体外。
3、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第15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昏暗,叫做灰质,灰质上含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中枢。众多的轴突和髓鞘集合形成的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3、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4、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5、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和缩手反射等,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形成的,如望梅止渴和谈虎色变。
7、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基本环节。
第15章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
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的内部,在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由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如果*时没有良好的用眼*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视。*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衡有关。
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15章第3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1、人体内的腺体可以分为两类: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泪腺等,这类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
2、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组**体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等)、胰岛(分泌胰岛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等。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又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5、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 肿大(俗称“大脖子病”)。防治方法:食用加碘盐以及常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6、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兴奋,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统一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
第16章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骨的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3、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5、进行运动时如果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6、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
导语;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的生殖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1
生殖的类型
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作用:**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作用。
14、双**: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叫做双**。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
语句:
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作用,即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
A、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B、便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繁殖、便于培养无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C、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5、克隆:无性生殖中一种方式。克隆的特点是由一个生物体的一部分(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克隆出来的个体以及同一无性繁殖系内的各个个体遗传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完全相同。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克隆技术是利用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生物的生殖知识点2
接合生殖
某些真菌、细菌、绿藻和原生动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两个
接合子经过减数分裂生成有性孢子各2个,有性孢子萌发为水绵的营养体。草履虫接合生殖时,每个虫体大核消失,小核减数分裂生成4个核,其中3个核消失,留下的一个核分成动核和静核;动核通过接合膜交换,分别与对方的静核融合;接合结束后,两个虫体分开,各自经历三次核分裂和两次胞质分裂,形成4个新个体。接合菌的有性生殖方式也是接合生殖。
接合子
生物进行接合生殖时,两个接合细胞的内含物质相互融合而生成的合子。大肠杆菌的接合子是由两个不同性系细胞中DNA杂交后形成的,草履虫的接合子是两个虫体的动核与静核融合后形成的,水绵的接合子则由两个细胞的原生质融合而形成。接合子细胞壁加厚,可抵抗不良环境;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休眠状态的接合子开始发育。除细菌外,接合子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继续发育。例如,根霉和毛霉的接合子(亦称接合孢子)萌发前先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芽管,其顶端形成孢子囊,囊内产生两种有性孢子,这两种孢子分别萌发为两种菌丝体。
空球藻
绿藻门、团藻科、空球藻属中各种空球藻的总称。是比较常见的藻类。空球藻由16、32或64个衣藻型的细胞排列在球面上组成,群体中央是一个空腔,其中充满着液体,无细胞分布,所以叫做空球藻。空球藻有雌、雄之分。群体有前后端的分化。无性生殖时,每个母细胞形成一个新群体。有性生殖是异配生殖,两种配子都有鞭毛,但体积上的差别(与实球藻属相比)更大了。在生殖时,有时可以看到有一两个细胞失去分裂的能力,最后死去,这是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开始,说明空球藻发展到了群体的较高阶段。
衣藻
绿藻门、团藻目、衣藻属中各种衣藻的总称。藻体为单细胞,卵形。细胞壁很薄,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鞭毛从细胞壁前端的状突起中伸出,细胞内有一个杯形叶绿体,体积很大,占据了细胞内的大部分空间,叶绿体内含一个蛋白核(旧称淀粉核),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就储积在蛋白核的周围。在鞭毛着生处的基部有两个收缩泡。衣藻有一个红色的眼点,位于藻体前端的鞭毛基部附*,嵌于叶绿体上,这是衣藻的感光器。衣藻细胞含单核,位于杯形叶绿体内的细胞质中。衣藻在营养充足、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大多进行无性生殖,在营养缺乏,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时候,则大多进行有性生殖。大多数种的衣藻的有性生殖是同配生殖,较少的种是异配生殖,还有更少的种是卵式生殖。衣藻的生活史属于单倍体单世代型。
水绵
绿藻门、接合藻纲的水绵属。本属有450种,生活在淡水中。植物体为不分枝的丝状体,由许多圆筒状的细胞连结而成。每个细胞内有1至数条带形叶绿体,盘绕成螺旋状,位于细胞的边缘,每条叶绿体上有多个蛋白核,细胞中有1个大液泡,细胞核悬在细胞中央,由多条原生质丝与贴壁的细胞质相连。在水绵属的生活史中不出现眼点和鞭毛,这是它们与多数绿藻的不同之处。
水绵的无性生殖是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横分为二,丝体可以加长,1根长的丝体,由于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可以断裂为2根或更多的短丝。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这也是接合藻目特有的生殖方式,水绵的接合生殖有三种类型,即梯形接合、侧面接合及穿孔接合。
水绵可以用作鱼类的饵料。大量繁殖时,有时会堵塞工厂的输水管道,造成一些麻烦。
由于水绵的细胞壁外层含较多的果胶质,用手触时,有滑腻的感觉,被挑起时一丝丝地毫不紊乱。
团藻
绿藻门、团藻属中各种团藻的总称。多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淡水中。藻体呈球形,直径约5毫米。团藻外面有薄胶质层,能游动。每个团藻由1,000—50,000个衣藻型细胞成单层排列在球体表面形成。每个细胞有2根鞭毛,鞭毛伸向球体外面,细胞之间有原生质丝连接,中央为充满粘液的腔。团藻也有前后端的极性分化,前端营养细胞的眼点最大,向后递次变小。团藻只有少数细胞具有生殖能力,生殖细胞体积较大,位于球体后端。无性生殖时,一部分生殖细胞经过多次垂周分裂,形成皿状体,再经翻转作用成为若干小型团藻,陷落母体腔中,待母体死亡破裂后逸出。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由
水螅
肠动物门,水螅纲。生活于清洁的淡水中,常附着于水草、落叶上或飘浮在水中。肉眼可见。体呈细管状,下端为基盘,另端为口,口周围有中空的触手5—10个,呈辐射状排列。触手上的刺细胞受刺激时射出刺丝,有御敌和捕食作用。运动方式特殊,身体和触手能收缩和伸长,作翻跟斗式或尺蠖式移动。体壁由内、外两层排列整齐的细胞和比较薄而无结构的中胶层构成。在消化腔中进行细胞外消化,初步消化的食物再进行细胞内消化。以细胞内消化为主。有口而无**,体内食物残渣及多余水分通过身体收缩从口中排出,气体交换和代谢废物则通过体表渗透作用进行。网状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收缩和移动。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8—20℃,31℃以上和0℃以下虫体立即死亡。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条件良好时,出芽繁殖速度很快。
水螅与水中附着、飘浮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附着与漂浮生活说明动物的活动是不定向的、被动的,因此辐射对称的体型可以获取和躲避来自四面八方的食物和敌害;
生物性污染知识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性污染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
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生物入侵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对迁入地区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快速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的破坏和丧失。
实例1、赤潮
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
实例3、电磁辐射
1.第一个事例中,造成这种污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造成第一个事例中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海水中N、P等养分的含量过高。
讨论:2.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有何不同?
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染不是由于生物性因素,而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3.请你试着说一说什么是生物性污染,并列举生活中出现的生物性污染的事例。
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活的生物适应优势: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生物性污染的特点:一是预测难,二是潜伏期长,三是破坏性大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赤潮和水华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尽量减少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3、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生物上册生物的变异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上册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生物的变异同时也是突发性的,大家要去理解着记忆希望大家的生物学的更好。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希望上面对生物中种子的萌发知识的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内容学*一定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哦。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植物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过上面对生物中种子植物知识的讲解学*,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海带、衣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2"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3"苔痕上阶绿"和"应怜履齿印苍苔"都指苔藓植物,大树一侧树皮上的绿色植物是苔藓植物
上面对生物学中绿色植物知识点的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上面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哦,认真学*吧。
初中生物知识点: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5)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
生物知识有很多,还有百分网的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希望大家喜欢!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一、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物,考试技巧。
二、我国的动物种类和珍稀动物
1、动物种类:据统计,我国的脊椎动物有6300多种,占世界动物种类总数的14%,其中哺乳有450多种,鸟类有1200多种,爬行类有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有3000多种。
2、珍稀动物: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三、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1、人类活动对动物资源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据估计,鸟类和哺乳类在1600~1700年期间,大约每100年灭绝一种;在1850!1950年期间,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20世纪后期以来,每3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
2、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新疆虎、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减小,个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长江中特有的白鳍豚已经成为我国最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卵开始的。在发育过程中,**卵通过细胞分裂新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结够、形态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并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结构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器官。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其中,动物体的四大组织分别为: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一、 先天性行为
1)概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又叫本能行为。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举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 动物的后天学*行为:
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
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行为,不同动物的学*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2、最简单的学*行为是一种*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是理科中最需要记忆的一门学科,虽然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不难,但是也需要时间去学*和记忆的,因为会考考试有它,而会考对中考总体成绩会有好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考生物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一生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根;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萼片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
花蕊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卵。
4)**(**与卵细胞融合成**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凋落
雌蕊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卵胚种子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
在我们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能力,由为您提供的初二年级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讲解,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达到长远目标。由为您提供的初二年级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讲解,祝您学*愉快!
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
必修三生物的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组织水*、器官水*,还是个体水*,甚至包括种群水*和群落水*,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必修三生物的学*技巧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中,有很多相*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生物变异的来源
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3、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5、基因突变
①类型:包括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致死突变。
②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⑤实例:a、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 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6、基因重组:指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①类型: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②意义: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同点: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8、染色体畸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9、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可分为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10、染色体组 : 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11、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12、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13、单倍体: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例如,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动物;玉米的花粉粒直接发育的植株是单倍体植物。
§2、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合染色体畸变的原理;用物理或化学的因素处理生物,诱导基因突变,提高突变频率,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品种。实例---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
②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原理;育种程序: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实例---用高杆抗锈病的小麦和矮杆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类型。
③单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畸变原理;育种程序:利用常规杂交方法获得F1;将F1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可育的纯合植株;单倍体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纯合体排除显性干扰。
④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畸变原理;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高中必备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是理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也是理科综合里面最容易拿高分的一项,可是想拿高分,还得将学过的知识内容复*和巩固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
1.什么是正反馈调节,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分别举几个例子?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时处于稳定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负反馈如激素的反馈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
2.如因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1)淋巴回流受阻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过敏性水肿3)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4)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
3.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缓解症状,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份为什么是血浆蛋白?
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既能提高血浆的渗透压,促进组织液渗回血浆,减轻水肿,又能增加营养.
4.判断: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不对,因为只有感觉没有行动
5.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經中取都位于脊髓吗?举例说一下
不对;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如,完成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6.区别:激素调节与体液调节?
简单地说,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二氧化碳等非激素物质的调节
7.淋巴细胞可否在血浆中?
淋巴细胞可以在血浆中。淋巴循环,经锁骨下静脉回流到血液中。
8.什么时候是体液免疫起作用,什么时候是细胞免疫起作用?顺便举几个简单例子。
抗原在细胞外起作用,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体液免疫。抗原进入细胞内,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还有胞内寄生菌,像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这些需要细胞免疫。
9.人体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抗体具有特异专一的特点,不同的抗原入侵时都会有不同的抗体与之结合。那么到底是一种效应B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不同的抗体. 还是在分化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的效应B细胞各自产生相应的抗体呢?
是在分化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的效应B细胞各自产生相应的抗体。
10.过敏反应中形成的组织胺后,毛细血管如何变化?
过敏反应中形成的组织胺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使血浆的渗透压下降,回流血浆的水分减少,从而使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考知识
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有生物知识的古诗
关于生物知识水的古诗
用生物知识写祝福
描写生物知识的古诗
有关生物知识的春联古诗
描写生物知识的诗句古诗
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
关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古诗词
古诗巾的物理知识
带物理知识的古诗
古诗中的物后知识
古诗里的物理知识PPT
和物理知识有关的古诗
内含物候知识的古诗
包涵物候知识的古诗
所含物理知识的古诗
包涵物理知识的古诗
古诗中的生物常识
包含物候知识的古诗
古诗词的物理知识
物候知识的古诗简单
物理动静知识的古诗
植物古诗的科学知识
含物理知识的古诗文
物理小知识摘抄
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古诗10首
植物科学知识的古诗
古诗的知识
有关物理知识的诗句
含有物候知识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