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中考生物知识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识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供参考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显微镜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制作步骤中应注意问题是1、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方法。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缓缓地放下,
5、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1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1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1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3)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
生物(Organism),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决定的。
2. 生活型类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统,他是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根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加以简介:
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 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 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 更新芽位于*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Cryptophytes) 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 以种子越冬。
⑤Raunkiaer生活型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的组成可反映某地区的生物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从表上可知,每一类植物群落都是由几种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但其中有一类生活型占优势,生活型与环境关系密切, 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是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群落的特征,如热带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该地区具有较长的严寒季节,如温带针叶林、落叶林群落;地上芽植物占优势,反映了该地区环境比较湿冷,如长白山寒温带暗针叶林;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则是干旱气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区群落的特征,如东北温带草原。表 我国几种群落类型的生活型组成群落类型 Ph. Ch. H. Cr. T.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94.7 5.3 0 0 0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4.5 5.4 4.1 4.1 0
浙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76.7 1.0 13.1 7.8 2
秦岭北坡温带落叶阔叶林 52.0 5.0 38.0 3.7 1.3
长白山寒温带暗针叶林 25.4 4.4 39.8 2* 3.2
东北温带草原 3.6 2.0 41.1 19.0 33.4
生物圈知识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圈知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银行从业知识点: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
在日常过程学*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从业知识点: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沪深主板市场。
主板市场主要接纳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企业、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企业上市。
(2)中小企业板市场。
中小企业板主要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市场。该板块内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而且其股票的流动性较好,交易也较为活跃。
(3)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为从事高科技行业,成立时间往往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是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4)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于2012 年,是经*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属于场外市场。
主要经营范围是组织安排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为市场参与人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服务。主要针对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的中小微企业,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申请公司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即便尚未盈利,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5)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是为特定区域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也属于场外市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服务的企业多处于创业阶段,规模较小、产品成熟度不够、风险性较大。目前,各区域股权市场存在差异,对挂牌企业的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口径。
扩展:股票市场周期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通俗地说,股票上涨下跌的一个循环,即熊市与牛市不断更替的现象。详细描绘股市周期及形成原因的教材是《聪明的投机客》。
一个股市周期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牛市阶段──高位盘整市阶段──熊市阶段──低位牛皮市阶段。
股市周期性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期基本大势的'趋势更替,不是指短期内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化。股市每日有涨有跌,构成了股市周期性运动的基础,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2.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整体趋于一致的运动,而不是指个别股票、个别板块的逆势运动。
3.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基本大势的反转或逆转,而不是指股价指数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弹或回调。
4.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在运动中性质的变化,即由牛市转为熊市或由熊市转为牛市,而不是指股价指数单纯的数量变化。牛市和熊市的性质是不同的,但牛市中也可能出现股价指数下跌的现象,而熊市中也可能存在股价指数上涨的局面,关键要看这种数量的变化能否积累到使基本大势发生质的转变。
生物性污染知识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性污染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
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
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生物入侵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对迁入地区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快速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的破坏和丧失。
实例1、赤潮
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
实例3、电磁辐射
1.第一个事例中,造成这种污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造成第一个事例中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海水中N、P等养分的含量过高。
讨论:2.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有何不同?
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染不是由于生物性因素,而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3.请你试着说一说什么是生物性污染,并列举生活中出现的生物性污染的事例。
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活的生物适应优势: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生物性污染的特点:一是预测难,二是潜伏期长,三是破坏性大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赤潮和水华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尽量减少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3、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生活中的生物小知识
生活科普小知识现代的生活越来越忙碌,许多人都不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科普小常识,以至于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问题困扰着我们,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中的生物小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1、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16、为甚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17、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18、为甚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19、为甚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20、为甚么鲸鱼会喷水?
鲸鱼是哺乳类动物的一种,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壳,鼻孔长在头顶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过储存很多空气,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但当它往水面换气时,它便会用鼻呼吸,而呼吸时连带海水喷出体外所发出的巨声浪便是由压力所造成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凯氏定氮法:由于体内的含氮物质以蛋白质为主,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均为16%,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
2.蛋白质的生物学重要性(一广三多):分布广、种类多、含量多、功能多。
3.组**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属于L—?—氨基酸(Gly除外)。硒代半胱氨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合成蛋白质。
注:将氨基酸含C基团置于竖线上,H原子位于竖线右侧的为L型
4.20种L—?—氨基酸分类及其缩写、符号。
(1)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侧链为非极性的疏水基团,水中溶解度小,等电点*中性
(2)极*氨基酸:侧链基团有极性,水中溶解度大,等电点*中性
(3)芳香族氨基酸:侧链含有苯环
(4)酸性氨基酸:侧链含有两个羧基,等电点低
(5)碱性氨基酸:侧链含有氨基,胍基或咪唑基,等电点高
5.脯氨酸是一种α—亚氨基酸,可以看成是α—氨基酸的侧链取代了自身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
6.半胱氨酸的巯基失去质子的倾向性较其他氨基酸大,而两个半胱氨酸巯基之间可脱氢形成二硫键
7.必需氨基酸:“甲(Met)撷(Val)来(Lys)一(Ile)本(Phe)亮(Lue)色(Trp)书(Thr)”;条件必需氨基酸:Cys、Tyr;儿童必需氨基酸:Arg、His
8.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pI=(pK1+pK2)/2
9.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取两羧基的pK值的*均值;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取两氨基的pK值的*均值。
10.含有共轭双键的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附*。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两种氨基酸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280nm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11.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而且吸收峰值与氨基酸释放出的氨量成正比,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12.所谓主链骨架原子即N(氨基氮)、Cα(α—碳原子)和CO(羧基碳)3个原子依次重复排列。
13.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C、O、N、H、C?2位于同一*面,C?1和C?2在*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构型,此同一*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肽单元(peptideunit)
14.α—螺旋的走向是右手螺旋,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约0.54nm;每个肽键的N-H与第四个肽键的C=O形成氢键,氨基酸残基侧链伸向外侧。如:头发的角蛋白、肌肉的肌球蛋白、血凝块的纤维蛋白。
15.β—折叠结构呈折纸状,氨基酸残基侧链交替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肽链之间的.肽键N-H和C=O形成氢键。
16.β—转角常见于肽链进行180°回折的转角上,第一个残基C=O与第四个残基N—H形成氢键。第二个残基通常为脯氨酸。
17.模体(motif):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又称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形式:αα、βαβ、ββ20.锌指是常见的模体例子,由1个α—螺旋和2个反向*行的β—折叠组成,N端有一对Cys,C端有一对His,在空间上形成容纳Zn2+的洞穴。
18.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domain)。结构域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
19.在分子伴侣(一类蛋白质)的辅助下,合成中的蛋白质才能折叠成正确的空间构象。
20.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单一的亚基一般没有生物学功能,完整的四级结构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保证。同聚体、异聚体
21.按蛋白质组成成分将蛋白质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基);按蛋白质形状将蛋白质分为纤维状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
22.蛋白质家族(proteinfamily):氨基酸序列相似而且空间结构与功能也十分相*的蛋白质。属于同一蛋白质家族的成员,称为同源蛋白质(homologousprotein)
23.蛋白质超家族(superfamily):2个或2个以上的蛋白质家族之间,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并不高,但含有发挥相似作用的同一模体结构。
24.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2)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和功能;(3)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4)重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蛋白质分子发生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25.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1)血红蛋白亚基与肌红蛋白结构相似
(2)血红蛋白亚基构象变化可影响亚基与氧结合
(3)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蛋白质构象疾病)
26.协同效应: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正协同效应/负协同效应
27.别构效应: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28.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29.表面电荷和水化膜是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3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本质:主要发生非共价键和二硫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导致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变性的表现: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31.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renaturation)。
32.消除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稳定因素后,蛋白质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汇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称为蛋白质沉淀。
33.蛋白质的凝固作用: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土壤微生物的知识
在我们的学*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壤微生物的知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微生物的采集一般有土样采集、增殖培养、培养分离、筛选最后进行纯种分离、毒性试验等。
1、采样:
一般在有机质较多的肥沃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中性偏碱的土壤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酸性红土壤及森林土壤中霉菌较多,果园、菜园和野果生长区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选择一定的土壤环境采集土样,将采集到的土样盛入清洁的聚乙烯袋、牛皮袋或玻璃瓶中。
2、增殖培养:
为了容易分离到所需的菌种,让无关的微生物至少是在数量上不要增加,可以通过配制选择性培养基,选择一定的培养条件来控制。例如碳源利用的控制,可选定糖,淀粉,纤维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那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而其它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淘汰。这样对下阶段的纯种分离就会顺利得多。
3、培养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在这—步,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一步应用,而且控制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4、筛选:
这一步是采用与生产相*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
关于菌种的识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每一类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各具有某些相对的特征,利用观察这些特征,来区分各大类微生物及初步识别、鉴定微生物。
土壤
一般取土壤表层5—10cm处土壤,如果土壤有翻动,应更深一点,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污染。
1、我们一般都用那种封口袋(塑料的),纸袋不容易保持水分。
2、当天采当天快递回来,不用加冰袋。
3、快递一般三天就到,对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大。
4、在冰柜中4度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尽量随采随做。菌株分离(seperation)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离、筛选,进而得到所需的微生物的过程。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筛选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自然界分离所需要的菌株,二是把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迸行代谢产物鉴别。
菌种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收集和筛选:
(1)向菌种保藏机构和个人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国内外著名的菌种保藏机构有: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TC),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所(NCTC),日本的大阪发酵研究所(IFO)等。
(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
(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回的菌株,如从酱油中分离蛋白酶产生菌,从酒糟中分离淀粉酶或糖化酶的产生曲等。该类发酵制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这些传统产品中容易筛选到理想的菌株。
菌株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采样、富集、分离、产物鉴别、生化鉴定几个步骤。
一、从土壤中采样
1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有如下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一)根据土壤特点
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状况
采土样最好的上层是5—25cm、一般每克上中含菌数约几十万到几十亿个,并且各种类型的细菌和放线菌几乎都能分离到。总的来说酵母菌分布土层最浅,约5—10cm;霉菌和好氧芽孢杆菌也分布在浅土层。
2.土壤的酸碱度和植被状况
3.地理条件:南方、北方
4.季节条件:7—10月
(二)采样方法
用取样铲,将表层5cm左右的浮土除去,取5—25cm处的土样10—25g,装入事先准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扎好、北方土壤干燥.在10—30cm处取样。给塑料袋编号并记录地点、土壤土质、植被名称、时间及其他环境条件。一般样品取回后应马上分离。以免微生物死亡。但有时样品较多,或到外地取样,路途遥远,难以做到及时分离,则可采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做好试管斜面,随身带走。到一处将取好的土样混匀,取3—4g撒到试管斜面上.这样可避免菌株因不能及时分离而死亡。
二、根据微生物生理特点取样
1.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每种微生物对碳、氮源的需求不一样,分布也有差异。若需要筛选代谢合成某种化合物的微生物,从大量使用、生产或处理这种化合物的工厂附*采集样品,容易得到满意的效果。不少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是不完全专一的,如以油脂为碳源的某些脂肪酶产生菌同样也可以分解淀粉获得能源而生长。
2.跟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三、特殊环境下采样
1.局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2.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根据微生物培养特征初步判断未知菌的类别。
3、练*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链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对酵母菌和霉菌不起作用。
加入一定量链霉素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重*钾或苯酚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选择分离放线菌。
三、实验器材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之细菌代谢,细菌具有许多不同的代谢方式。一些细菌只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碳源,被称作自养生物。
那些通过光合作用从光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光合自养生物。那些依靠氧化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化能自养生物。另外一些细菌依靠有机物形式的碳作为碳源,称为异养生物。
光合自养菌包括蓝细菌,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可能在制造地球大气的氧气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的光合细菌进行一些不制造氧气的过程。包括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
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硫,磷,维生素和金属元素,例如钠,钾,钙,镁,铁,锌和钴。
根据它们对氧气的反应,大部分细菌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一些只能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需氧菌;另一些只能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厌氧菌;还有一些无论有氧无氧都能生长,称为兼性厌氧菌。细菌也能在人类认为是极端的环境中旺盛得生长,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微生物。一些细菌存在于温泉中,被称为嗜热细菌;另一些居住在高盐湖中,称为喜盐微生物;
总结:还有一些存在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被称为嗜酸细菌和嗜碱细菌;另有一些存在于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称为嗜冷细菌。
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动物的分类。
2、识别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常见动物。
鱼类:中华鲟海马黄鳝。
无脊椎动物:海葵海蜇章鱼鱿鱼。
3、鱼类的主要特征
①靠鱼鳍和尾部摆动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能在水中呼吸。用腮呼吸。
③鱼体表有鳞,外形呈梭形,能减少游泳阻力。
④鱼体分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4、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一、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衡生态*衡概念。
动物食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维持着生态*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也可被重新利用。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传粉、传播种子,扩大分布范围。
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调查活动:调查目的、材料用具、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食用、药用、观赏用等。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反应器的概念。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最理想的“乳房生物反应器”及开发前景。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
仿生的概念。
动物与仿生仿生的例子:雷达、飞机。
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
生物知识有很多,还有百分网的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生物动物知识小百科,希望大家喜欢!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一、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物,考试技巧。
二、我国的动物种类和珍稀动物
1、动物种类:据统计,我国的脊椎动物有6300多种,占世界动物种类总数的14%,其中哺乳有450多种,鸟类有1200多种,爬行类有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有3000多种。
2、珍稀动物: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三、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1、人类活动对动物资源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据估计,鸟类和哺乳类在1600~1700年期间,大约每100年灭绝一种;在1850!1950年期间,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20世纪后期以来,每3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
2、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新疆虎、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减小,个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长江中特有的白鳍豚已经成为我国最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卵开始的。在发育过程中,**卵通过细胞分裂新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结够、形态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并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结构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器官。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其中,动物体的四大组织分别为: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一、 先天性行为
1)概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又叫本能行为。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举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 动物的后天学*行为:
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
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行为,不同动物的学*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2、最简单的学*行为是一种*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生物群落层次的知识与古诗
有生物知识的古诗
关于生物知识水的古诗
用生物知识写祝福
描写生物知识的古诗
有关生物知识的春联古诗
描写生物知识的诗句古诗
表达认识三个层次的古诗
古诗的层次
关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古诗词
古诗蜂的层次
认知的四个层次古诗词
关于层次的句子
短语层次分析
读懂古诗的几个层次
古诗巾的物理知识
带物理知识的古诗
关于层次感的古诗词
古诗词不同层次的读
短语层次分析法
句子层次分析法
群落演替的古诗词
层次不同的人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写景的层次
不是一个层次的人说说
具有深层次哲理的古诗
古诗中的物后知识
古诗里的物理知识PPT
古诗学*的层次水*
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句子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的作业
表示倾盆大雨的古诗
描写情深却不得的古诗词
传承持孝家风的古诗词
思念师父的古诗词
秋天的古诗简单
古诗文网含有鸟的诗词
带哲的古诗词_
千功不抵一过的古诗
最后一个字是肠的古诗
池鹤_鹤在古诗中的含义
适合演讲的爱国古诗词
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竹石
关于诚信感恩的古诗词
人花三月的古诗
有房子有树有人物有景的古诗
描写夏天游西湖下雨的古诗
芒种的古诗带拼音
杙字的古诗
描写谎的古诗
元日的古诗诗文配画
爱莲说的两古诗
描写塞北的古诗大全小学
初中比较出名的古诗词
关于朴素的生活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奔放自由的古诗词
端年节的古诗三
形容苍天大树茂林修竹的古诗
表达对和*渴望的古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