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的留白艺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留白艺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留白艺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的留白艺术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戴望舒的诗中的艺术
戴望舒的诗歌中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新诗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多少名噪一时的闻达者随着时光的流逝只剩下文学史价值,不再具备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戴望舒的诗虽几经命运沉浮,却始终魅力不减,风流了几十载。诗人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最终走向咏唱现实之路,几经寻觅和创新,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尤以其诗境的蒙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1、诗境的蒙胧美
戴望舒将法国象征派作为自己偷食的禁果,以此用来丰实自己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以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围传达感情,是戴望舒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象征派诗人追求的是把强烈的情绪寓于蒙胧的意向中,主张诗要写得像面纱后面美丽的双眼,传达出内心的最高真实。戴望舒创作与接受的审美标准正是使诗歌处在表现与隐藏自己之间,即诗歌的蒙胧美。
在他的成名之作《雨巷》中,诗人构筑出了一个富于浓重抒*彩的意境,蒙胧之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他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诗人把自己化身为雨巷中徘徊是抒情主人公,他在被蒙蒙细雨笼罩着的小巷中,内心怀揣着一个朦胧的原望: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她竟也默默无言,终是蒙胧地、像梦一般地从诗人的身旁飘过,走进了寂寥的雨巷,留给诗人的是飘然而逝的希望。同时《雨巷》还是以古诗意象进行抒情的典范。它有浓郁的象征色彩,那孤独的我、梦般的姑娘、寂寥的雨巷,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雨巷的泥泞阴暗,没有阳光与温暖,狭窄破败,正是沉闷窒息的黑暗现实的写照,皎洁妖媚又带苦涩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正是希望、理想与一切美好事物的假托。
诗的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反过来又扩大了想象,它使意境蒙胧,一切都未明说一切又都在不言中说清,深得象征诗幽微精妙的真谛。用卞之琳的话说它是宋词《摊破浣溪沙》中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诗的现代稀释与延伸。以丁香结象征诗人的愁心,本是传统诗歌的拿手好戏,在《雨巷》中却成为现代人苦闷惆怅的情思抒发机缘点;当然它也有超越传统的创造,古诗用丁香结喻愁心,它则把丁香与姑娘形象联结,赋予了艺术以更为现代更为丰富的内涵。
它的意境、情调也都极其古典化,浸渍着明显的贵族士大夫的感伤气息,诗中映出的物象氛围是寂寥的`雨巷、绵绵的细雨、颓记的篱墙,它们都有凄冷清幽的共同品性;环境中出现的人也忧愁哀怨彷徨,默默行冷漠惆怅,凄婉迷茫,物境与心境相互渗透交合,已主客难辨,情即景,景即情,它就如一幅墨迹未干的水彩画,稀疏清冷的图像后面潜伏着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嫁接融汇,形成了婉约蒙胧的艺术风范。再如《印象》一诗: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这是一首纯意象诗。诗人抽去了语义上前后的因果关联,综合视觉、听觉、幻觉等各种类型的意象,借助一串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某种飘渺恍惚的记忆,其中有诗人对昔日记忆中事物的眷恋,也有内心隐藏的空虚和寂寞。诗中涉及的幽微的铃声、小小的渔船、青色的真珠、残阳、微笑、古井等。不仅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积淀着悲凉感伤的情思,而且内涵与情调也都具有同一指向,即它们都是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形断意连,意与象浑,构成了一个情思隐约、意境深邃的蒙胧画卷。正如艾青在《诗论》中所说的那样给情感以衣裳,给声音以色彩,给颜色以声音,使流逝幻变者凝形。
戴望舒诗歌的朦胧之美正是通过意象的虚实和含蓄表现出来的。戴诗不仅在物象选择上常起用古诗中常用意象,自身充满迷蒙、渺远、空灵之气;而且以意象与象征、暗示的联系建立,创造了意蕴内涵的蒙胧美。尤其是在意象之间的组合上讲究和谐一致,所以常给人一种张弛有致的流动美感;而流动的便是氛围,这种情调氛围的统一、整合所造成的情境合一、心物相融,获得了浓重的蒙胧美的审美特质。
2、语言的音乐美
戴望舒曾说:诗的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笔触又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里所说的巧妙的笔触就是用艺术的语言筑造诗歌。戴望舒的诗歌语言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音乐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统一,使人的阅读琅琅上口、富有乐感。戴望舒第一辑《旧锦囊》中的十二首诗,都有明显的格律诗的特性,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影响,句式大体匀称,每节行数相等,诗形整饬,押韵而且韵位固定,有的还讲究*仄相间。在《流浪人的夜歌》中,一共四节,每节三句,每句七字,且十分押韵。 《断章》一诗更突出了诗人追求音乐美的特点。该诗一共八句,每句八字,分前后两节,且在诗中加入了古典诗歌所具有的韵味,极似一首婉约小令。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诗人追求着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可吟的东西。在第二辑《雨巷》六首中,诗形也大多整齐,十分注重音乐性。例如《雨巷》,在梦幻与现实的不断交融中,ang韵反复出现,连绵不断地织就了一张音韵的网,把人笼罩其中,好像在倾听一首低回的吟唱。
值得一提的是,自第三辑《灾难的岁月》起,戴望舒受格律诗派的影响已明显减弱,而开始转到后期象征诗派的诗风上来。在他的《诗论零札》中,诗人认为:诗不能侧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因此,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逐步从追求音律的形式中解脱出来,运用多种句式、灵活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如《旅思》一诗:故乡芦花开的时候/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试/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雨的行程/只有寂静中的促织声/给旅人尝一点家乡的风味。这首诗前后两节分别以征泥、促织声为中心意象,以二者间的重叠与转换,展现了旅人落寞疲惫的心理状态和难遣难排的浓郁的乡愁,整首诗充满着含蓄效应,使外在物象成了内心在心象的外化,成了人化自然。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诗人完全放弃了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只能说明诗人在走向成熟的创作道路上,创作手法更多、更新,勇于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诗歌作品。从诗人后期的诗作《狱中题壁》中更能证明这一点,虽然此诗已注入了现实主义的内涵,也极具层次性,然而其整饬的句式和押韵,都流动出诗作所具有的音乐美感。因此说,不论诗人的创作风格如何变化,音乐美仍然是戴望舒诗歌艺术的特点之一。
3、诗体的散文美
戴望舒从《我的记忆》开始,逐渐摆脱格律诗的樊篱,开始为自己制造最适合自己走路的鞋子,即以自由的散文化手法传达感情。这种现代口语形式的自由诗体,显示出了戴望舒诗歌所具有的另一种艺术美散文美,这种创作风格也确立了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地位。
戴望舒从诗体上走向散文化,无疑对他在革新语言上产生影响,他用现代派的自由体抒情方式来表现诗歌的情绪,使诗歌显得更加朴素、自然、亲切。例如《我的恋人》:她是一个娴静的少女/她知道如何爱一个爱她的人/但是我永远不能对你说出她的名字/因为她是一个羞涩的人。诗人在*静的叙述中,使我的恋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好像诗人用一支笔在轻轻地描画,让人一目了然又过目不忘。诗人的另一首诗《村姑》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亲切的日常生活的描述,笔调舒卷自然,淳朴又富有韵味。
诗歌《小病》是一篇散文化十足的华章: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病的旅人无聊孤寂,从浅春的泥土香里仿佛闻到了可口鲜嫩的窝苣味,于是勾起了对家乡小园的神往与思念。那么家乡的小园如何呢?诗人驾驭想象的彩翼飞抵它的*旁进行透视,那里阳光清澈和暖,细雨微风轻拂一切*淡而熟悉,宁静而和谐。诗人用猜测试探的语气,营构出一个小病的人对家乡的惦念关切。戴望舒诗体的散文化,不仅表现在描绘人物和事物上,还表现在其善于用短句来表达情韵。
例如《灯》的最后一节:这里/一滴一滴地/寂然坠落,坠落/坠落。在《秋天的梦》一诗的结尾中:哦,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诗中的这些精短简单的句子,虽然没有整齐的节奏和鲜明的韵脚,但在复沓的词语中形成一种千回百转的情愫,使读者感到诗句中内在情绪的流动,在娓娓道来的氛围中,给读者留出回味和想象的空间。正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语言能够流体化或呈现流线型,抒情诗歌就可以写到美妙的地方。
当然,戴望舒的诗歌艺术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外,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在诗歌中多种手法的运用。如通感、比喻、顶针、拟人、象征、重叠、复沓等。《致萤火虫》中那句我躺在这里/咀嚼太阳的香味,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诗人奇妙地将视觉、味觉、嗅觉三者沟通在一起,并且将情思融汇于一句话之中。再如《秋蝇》一诗中用一双无数的眼睛/衰弱的苍蝇望得眩晕/这样窒息的下午啊/它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在立体化的流动的心理结构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描述秋蝇的形象,渗透出对日趋没落的现实世界的厌恶与自己作为政治殉葬品的无奈。这种多元素多层次的心理流程,映射出诗人的心理体验。它用重叠复沓的词语交汇出了幻觉、联想与情感活动,创造了一个全官感或超官感心理格式塔,具有较强的纤细纵深感。总之,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不断煸动着语言的斑斓的彩翼,给诗歌以美感、以生动、以光芒。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下面就的“炼字”艺术作一点简要介绍。
1、一字传情。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2、以动衬静。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过了滤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
3、化静为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4、以动写静。
如“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5、以实显虚。
以有形显无形。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6、以乐衬哀。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7、一语显旨。
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林升《题临安邸》)这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炼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选择最恰当的字眼来表情达意,鉴赏时须根据诗意仔细琢磨体会,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是什么意思]
打油诗中的修辞艺术
在我国的俗文学中,打油诗有其独特的地位。它对抗绮靡的诗风,回避富丽的辞藻,以俗抗雅。它不受格律的束缚,对抗温柔敦厚的诗教。它在汉字上巧做文章,修辞魅力令人称奇。打油诗中的汉字修辞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列锦列锦是指名词密集排列,犹如一匹匹锦缎相继陈设。
不少列锦格都是“名词+名词”的并列,省却了副词、介词、连词等连接成分,语言更为精练。如古代一个自称“诗伯”的人写的《宿山房即事》: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诗中“半夜”“三更”“子时分”是同一时刻,“杜鹃”“谢豹”“子规”为同一鸟类的正、别名。此诗讽刺了诗文中常见的啰唆、繁冗、拖沓的毛病。
二、析字析字是将汉字进行拆分、组合以达到特殊表达目的,或把一个合体汉字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各有意义的部分,或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
如:
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
去了“棋”边“木”,添“欠”变成“欺”。
鱼游浅水遭虾戏,虎落*阳被犬欺。
这是一个失官之人面对别人的嘲笑而写的打油诗。诗中用“其”和“木”合成了“棋”字,用“其”和“欠”字合成了“欺”字,不甘示弱地反驳了对方的嘲讽。
三、双关双关就是指利用汉字语音语义的特点使文字同时表达两层意义,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前者是利用汉字同音的特点,后者是利用汉字多义的`特点。如:
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相传一自命才子的人想找欧阳修较量,在江边遇到欧阳修,“才子”开口说出前两句后就卡壳了,欧阳修就接上了后两句。这里“不知修”与“不知羞”谐音,讽刺了“才子”的无知与狂妄。
四、叠音叠音就是重叠使用同音或*音的汉字。
如: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
可怜两片木,夹着一枝花。
这是五代才子何仲举交不起赋税被抓进监狱时写的打油诗。诗中“玉”和“狱”音同,“家”和“枷”音同,读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效。
五、叠字叠字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
其长处是音节自然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如:
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诗中每句都用到了叠字,写了天、雨、寺、花、雁、船等六种景物,美好景色清晰地进入了人们的眼帘。
六、夸张夸张就是在原事物上夸大或缩小,以起到强化作用。
如:
主人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
一片切来薄如纸,轻轻装上无二重。
忽然窗下微风起,飘飘吹入九霄中。
急忙使人四处觅,已过巫山十二峰。
这是一塾师因东家极为吝啬而写的打油诗。诗中写肉片切得如纸片一样薄,被微风吹得无影无踪,这是夸大了的描写,有力地讽刺了东家的悭吝。
七、顶真顶真要求前句的末一字或几字是后句的起首,运用顶真可使语句递接紧凑。
如: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这是郑板桥为一陶姓朋友祝寿时写的打油诗。诗中“奈何”“滂沱”“寿”构成顶真,前后语气连贯自然。
八、倒装倒装是为求押韵或讽刺之需要,故意将某些双音词前后颠倒入诗。
如:
改行当郎中,大门挂牌招。
如何作元解,归去学潜陶。
一个学问半通不通的解元把“中郎”误解为“郎中”,有人嘲笑他,写了这首打油诗。诗中有意颠倒了中郎、招牌、解元、陶潜四个词语,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
打油诗中除了这些常见的汉字修辞方式外,还有很多,这里介绍的只是一些常见的艺术形式。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
1、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句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句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句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句的巨大影响。
2、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3、特征
李白的诗句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句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句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句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句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4、手法
李白诗句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句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句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5、语言
李白诗句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句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二、扩展知识:
1、个人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后世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句、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3、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侠客行。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难及的高度,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李白诗句的艺术成就:
1、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句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句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句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句的巨大影响。
2、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3、特征
李白的诗句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句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句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句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句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4、手法
李白诗句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句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句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5、语言
李白诗句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句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二、扩展知识:
1、个人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后世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句、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3、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侠客行。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小编整理的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供参考!
古典诗词中的点染艺术手法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刘熙载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一、正染
就是“染”的内容与“点”的内容在情感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是并列或递进关系。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此词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沉郁顿挫,寄托遥深。上片描写抒情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柔中寓刚。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词中的“闲愁最苦”是点,升华前文,然后用“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来染,丰富、具象“闲愁最苦”: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的`年华,百无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像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了心肠断裂。
二、反染
就是“染”的内容与“点”的内容在情感的方向上是相反的,用对比、对照、反衬手法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撼动读者。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通篇皆染,最后一句是点。“染”的部分描写了一个报国杀敌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醉里挑灯看剑”的运筹帷幄,“沙场秋点兵”的壮怀激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冲锋陷阵,“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千古流芳。结句“可怜白发生”如雷霆乍惊,猛地一“点”,将前面“染”的万仗豪情一下子打入万仗深渊,原来前面“染”的只是一场梦,现实中却是失意得一世无成的“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全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代表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三、问答染
就是点染以问答形式出现,“点”是问、“染”是答。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用语质朴浅*而寓情深微悠远。诗中“客心何事转凄然?”以问的形式来“点”明除夜思乡之情的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以答的形式来“染”:染的部分极妙,不写自己思乡,偏说家人想念自己,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增添新的白发了。作者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相关文章:
1.夏季古典诗词名句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豪放飘逸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豪放飘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的诗歌,才气横溢,纯任自然,不拘束于格律和规则,但是凭借他的天才和创作热情,即使是信手拈来的作品,也能合乎规范,语言清晰流畅,音韵和谐自然。李白长于歌行和乐府,擅做绝句,律诗较少。
李白的诗歌中,富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了爱国主义激情。例如在《梁甫吟》一诗中他通过对姜子牙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积极参政态度:“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钩,风期暗与文王亲。”《上李邕》诗中,则表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古风》第三首诗中他热烈赞扬了秦始皇统一*的功业:“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李白诗集中这一类表现政治抱负的诗篇是很多的,如写管仲、张良、诸葛亮、谢安的诗篇,无不气势磅礴、热情奔放。
李白热爱祖国的河山,他用如椽的彩笔描绘了*各地的美丽风光。如写黄河的雄伟气势: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一生漫游南北各地,他留下的写景诗歌是很多的,打开他的诗集,这一类诗歌几乎篇篇似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一不是从积极方面热情歌颂,很少消极悲观情绪,例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小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是他在流放遇赦返回途中于船上写的。诗中描绘了三峡*的秀丽迷人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无限喜悦之情。全诗景真情切,豪爽奔放,表现出寓景于情,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李白还有不少诗揭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蔑视权贵的骄横跋扈,如《古风》第五十一首:“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论贯盈高门。比干谏而死,屈*窜湘源。虎口何婉娈,女空婵媛。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作者借古讽今,有力地抨击了统治集团昏暗,奸佞当道,贤才遭弃的社会现实。李白对当时官场的黑暗龌龊十分清楚,敢于在诗歌中加以无情揭露:“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远别离》)这种政治状况,使得诗人壮志难酬,他曾慨叹过:“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但是,尽管失意的处境使他难以施展抱负,他对政治前途却没有失去信心,仍然期望改变现实。
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关心民间疾苦,也是李白诗歌的重要思想内容。他一生政治上很不顺心,长期到处漫游,有机会接触普通百姓,并且结交了一些朋友,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了解很深,常常在诗中反映出来,如《丁都护歌》中描写了采石搬运工人的劳苦:“云阳上征去,*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些诗篇,如果不对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有深刻体会,如果不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是写不出来的。
李白从20岁起离家出游,先在四川境内,后到全国各地,他的诗歌创作和他的游踪一样从未中断,直到逝世前夕还写了最后一首诗《临终歌》。他一生创作的诗歌作品难以计数,但大部分已经遗失,现在见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其诗集最早是由李阳冰编辑整理的《草堂集》十卷。从现有的李白*千首诗歌作品已可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艺术丰碑,其成就是难以估量的。可以预见,随着对李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将会有新的发现。
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一)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
灵活采用古风和乐府歌行体式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律诗较少,五、七言律诗一共只有八十多首,大部分是乐府和歌行。这两种体式,字数灵活,格律不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诗人深刻的思想、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将进酒》开头就是一个十字长句“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中间杂有三字句、五字句,运用自如。这首诗是借酒浇愁,发泄胸中愤懑不*之作。诗中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理想的豪情壮志,全诗气势磅礴,雄浑奔放,有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表现了乐观情绪,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又如《蜀道难》,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句式多样,变化灵活,再加上诗人奇特的想象和美妙的诗歌意境,使得这首诗变幻多端,构思新颖,把巴山蜀水的险峻雄奇描述殆尽,组织成一幅完整、明朗的艺术画面。在李白的众多的歌行体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诗的全文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憟深林兮惊层巅。明·寿山石雕·太白醉酒。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虚鼓瑟兮鸾回车,仙人之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中间掺杂四言、五言、九言句,行文自如,句式灵活。全诗以梦幻为托,表明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对政坛黑暗、权贵当道的憎恶和鄙弃。诗人首先描绘了有如仙境般的天姥山胜景,然后他幻想驾着长风,身披月光,飞越镜湖,来到山中的剡溪。正在他钟情山水,迷恋花木之时,夜幕降临了。一时间熊吼龙吟,山崩地裂,树木怒耸,霹雳轰鸣,美丽的地方立刻变成阴森可怕的世界。这时轰的一声巨响,洞天之门终于向诗人敞开了,他身着霓裳,驾马御风进入仙境......但是,当他从梦中惊醒后,烟霞都化为乌有了,只有身边枕*如旧,他又回到严峻的现实世界。诗人顿悟到,万事有如流水,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可是诗人并没有完全被这种消极情绪所占有,他仍然以傲岸的态度面对人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以幻想代替现实,表现了他对光明世界的无限热情,对黑暗现实的彻底决裂,发出了不取悦于人,不苟合于世的愤怒之声。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奇妙的想象、雄奇的形象,紧紧吸引着读者的感情。写光明令人神往,写黑暗令人畏惧。在诗歌体裁上,作者突破了格律规律的束缚,句式长短不齐,语言明白自如,环环相扣,句句相接,蝉联而下,首尾回应,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李白诗歌纵横恣肆的风格。
(二)想象丰富,构思奇绝,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创造新奇鲜明的艺术形象。
李白是一位有着丰富想象力的诗人,他见闻广,阅历深。在他的笔下,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神话传说、历史珍闻、自然景观、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驰骋想象的媒介。前面列举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一篇表现李白想象力的杰作。李白想象力的发挥,绝不只是在一诗一歌之中,几乎每一首诗中无不运用。这使得他的诗作,无不形象鲜明,韵味深厚。如《古风》共)* 首,几乎篇篇都富有魅力,写游仙,咏史事,赞人物,抒怀抱,无不借助想象刻画形象,虽然题材广泛,时间跨度很大,但作者能做到融会贯通,首尾相连,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又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夸张的`笔墨“三千尺”状写瀑布之长,借助想象“银河落九天”描绘瀑布凌空而下的气势,把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奇景象有声有色地展现出来,使人在惊异赞叹之时得到美感享受。《北风行》写幽燕地区的苦寒也是发挥想象力的杰作,是诗人运用比喻夸张艺术手法的典范。一句“燕山雪花大如*”,道尽了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北国严冬奇寒状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秋浦歌》第十五首只有四句沉思的人有一个目标,幻想的人却没有。诗,20字,却通过想象极好地运用了浪漫夸张手法: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是组诗《秋浦歌》中的一首,约写于安史之乱前夕。当时李白政治上失意,正在池州一带漫游。对安禄山的久蓄异志,策划叛乱,李白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有所察觉,他预见到天下将有大乱,人民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他为个人的遭际不*,也为国家政局担忧发愁。在《秋浦歌》组诗的第一首中就爽快写出:“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明确表明,他关怀国事,虽有匡时济世之志,却难以施展抱负,哀时伤世之音激切感人。“白发三千丈”一诗正是李白在愁苦的心态下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现愁怀的杰作。此诗开头就以惊人的笔墨把白发之长、愁思之深烘托出来。接着,诗人憨态可掬地说出:他不知道明镜里的秋霜就是自己头上的白发。这样的反问,这种痴情,正委婉地反映出一个愁肠百结的人已经到了难以自解的地步。此诗虽短,却意蕴深长,耐人寻味,引人思索。
(三)清新自然,明白晓畅,这是李白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
这种特色的形成和李白在创作上的刻苦努力、善于学*是分不开的。李白很重视前代和当代诗人的长处,对汉魏六朝以来的乐府民歌尤为尊重,吸取其中的营养,锻炼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很多诗篇,因为语言的光彩而令人百读不厌,长久流传。李白的语言风格素来为历代学人所推崇,王安石对此有着很好的概括:“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在李白的诗篇中,许多诗句闪闪发光,引人留意且惊喜。初看起来,有些句子似乎很*常,像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毫不费力,未加推敲,但它的魅力却使你不能忘怀。若深入体会则会感到含义极深,韵味无穷。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五言绝句中的精品,具有含蓄深远、韵味纯美、感情直率、语言流畅的特点。此诗也被收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中。从其创作构思、语言风格都可看出它受过前朝民歌的影响。南朝乐府《子夜秋歌》里就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诗句。这反映了李白从善如流的学*态度。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是李白的少数七言律诗中的一首。他受崔灏的《黄鹤楼》影响而做。李白在登黄鹤楼时,曾有诗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从中可见李白善于学*别人长处的可贵精神。这首诗对仗工整,声韵和谐,音节流畅,意境深邃,语言极其精美。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子夜吴歌》这两首诗是仿照南朝乐府《子夜歌》而做的。李白继承了前朝民间诗人的语言艺术精华,在清新自然的诗句中塑造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写出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做于天宝二年。据孟綮《本事诗》记载,当时李白正在唐朝宫廷任翰林供奉。时值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携杨贵妃一道赏花,命李龟年领梨园弟子唱曲。玄宗忽然说道:“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于是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调》三章。李白的这三首诗,属于描写宫廷生活的艳体诗类,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但其艺术手法很高,词采华丽,韵律和谐。在表面的富贵浓艳、雍容典雅的诗句中,隐含讽喻之意。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运用语言的功力极高,他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不论何种题材、体裁,他都能信手拈来,蔚然天成。
拓展内容:李白的诗大全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古诗中的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临人间,带给人间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歌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路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把酒问月》
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古诗中的留白艺术
高中古诗中的留白艺术
古诗中的空白艺术
关于留白的艺术的句子
体会古诗词的留白艺术
古诗中必含的艺术
古诗中的艺术美
古诗中的36种艺术
古诗中的鹤艺术字
古诗中的艺术形式
落木在古诗中的艺术特点
古诗中的34种艺术手法
古诗中运用的艺术技巧
古诗艺术鉴赏中的补白
古诗中的艺术手法教案
古诗文中的艺术
古诗中落红的意象的艺术特点
有艺术感的古诗
古诗空的艺术
带艺术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用典艺术
白居易的古诗艺术特色
关干艺术的古诗
古诗关于艺术的
艺术纸写的古诗
古诗文中的艺术美
高中古诗的艺术手法
与艺术有关的古诗
中国传统艺术的古诗
艺术的诗句
小学课本中古诗词中的故事
写山的古诗全篇
关于不劳而获的名言古诗
表扬我校精神面貌的古诗
关于24节气的图配古诗
那些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关于粗心的古诗
有那关于雪的古诗
感叹而立之年的古诗
兄弟感情的的古诗
南宋赵淑珍的古诗
离别保重的古诗
有关虚荣的古诗
边塞军旅古诗有王昌龄的
比较有名的五字古诗词
形容心情美丽的古诗
有关胜似是亲人的古诗
与古代宫廷有关的古诗
作者是李白的古诗词
古诗词赞春的
古人喝酒解闷的古诗
古诗词代表月亮的
关于诚意的古诗
激励跑步的古诗
描写放松的古诗
描写心情不错的古诗
古诗中含有桃的四字词
形容广州冬天的古诗词
李白的古诗带TFBOYS
忧愁思念的古诗
关于描写雨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