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关于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31) 说说(100) 名言(7) 诗词(453) 祝福(6) 心语(18k+)

  •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

  • 七年级,写作
  •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

      七年级下册需要学*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原文,请大家欣赏。

      1、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阅读全文]...

2022-01-18 17:06:05
  •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文原文

  • 童年
  •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文原文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国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出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文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原文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贪图语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1、导入,走进童年的记忆:

      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答,老师做恰当的评价。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解题激趣: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做恰当的评价及引导。

    [阅读全文]...

2022-04-02 10:48:23
  •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

  • 童年,学*,语文
  •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

      导语:《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课文分析】

      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一、白描手法,画面次第呈现。

      作者描绘记忆中童年的画面大量运用白描手法,依次呈现出记忆中的画面。描写拉骆驼队的人:“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描写骆驼:“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虽然时间间隔久远,但童年所见的画面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中,犹如清晰的黑白片定格在头脑中。因为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驼铃声,有了让人期待和牵挂的骆驼队,童年生活就不再单调乏味,那滋味便让人回味无穷。

      二、真实的骆驼,真实的童年。

      文中描绘的骆驼非常真实:“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没有修饰的语言,只有记忆的如实再现。如此真实的骆驼在**眼里不足为道,甚至还有几分丑陋。可正是这真实的骆驼,才是真实的童年。童年的“我”和所有童年时期的.人一样,没有雕饰,不避讳讲出真实的感受,更能够打动读者,勾起读者美好的童年回忆。

      三、语言朴实,情感隐藏。

      课文依次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从头到尾围绕着骆驼队展开对童年生活的追忆,语言朴实,读来亲切自然。**后回忆童年时在第二故乡北京的生活故事,没有夸张的情感流露,不同于多数人对故乡思念时忧愁情怀直白宣泄(余光中《乡愁》即是如此),作者把自己的情感隐藏了起来,看得见的是曾经画面的白描,没有忧伤,没有哀愁,有的只是对童年的淡淡的追忆。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淡淡追忆的基调与小说《城南旧事》一书满含怀旧的情感既是预示又严密契合。

      四、意境深远,统领《城南旧事》。

      结尾“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意境深远:骆驼队是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事物,也是童年记忆最清晰最亲切的画面,更是童年美好回忆的载体,把这样的回忆置于冬阳之中,就算北京的冬天是冷的,但有了冬阳的照射,也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这或许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情愫,同时,又很好的统领《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的写作背景为民国十二年,在一个偌大的北*城,跨越了极深广的时空古城,在主角英子的童年记忆中,却只呈现出它活力的一角。城南的一些街巷,不是旧日京华的遗迹,却是生生不息的现实生活,活的热热闹闹的。《城南旧事》,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与《冬阳·童年·骆驼队》深远的意境一脉相承。

    [阅读全文]...

2022-01-27 09:53:32
  • 儿童的诗句古诗(关于童年的古诗大全)

  • 儿童,童年
  • 童年时光,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走遍田野,越过山岗,尽情奔跑。

    多年后,当我们再回首时,还依然记得那儿时追过的蝴蝶、喜欢过那时的太阳。

    60句儿童诗词,带你回到童年时光。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9、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0、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舟过安仁》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贾岛《寻隐者不遇》

    1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14、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李忱《吊白居易》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乐·村居》

    1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18、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9、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乐·村居》

    21、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韦庄《与小女》

    2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杨万里《稚子弄冰》

    2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

    [阅读全文]...

2022-07-07 16:53:10
  • 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

  • 课文,教学,反思
  • 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第二首古诗。

      基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浅显易学的特点,学*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在学生学*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两位诗人思乡情感的体现:“我应该怎样吟诵这两首诗才能表达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后,老师仍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

      2.小组练*。

      3.进行比赛。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 二 课 时

      复*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阅读全文]...

2022-02-16 06:17:25
  • 回忆童年的诗句古诗

  • 童年,回忆,抒情
  • 1、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2、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3、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5、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6、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7、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8、芄兰之叶,童子佩韘。——佚名《芄兰》

    9、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10、天公似欲败蚕麰,雨冒南山暮不收。騃女痴儿那念此,贪看蝌蚪满清沟。——陆游《春雨六首·其三》

    11、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

    1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13、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14、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15、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6、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7、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18、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9、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

    20、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21、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五》

    2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2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4、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

    2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26、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7、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8、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

    2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30、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31、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2、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33、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曹植《野田黄雀行》

    3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5、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3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37、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38、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杜甫《南邻》

    39、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4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4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42、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司空图《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43、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于鹄《巴女谣》

    [阅读全文]...

2022-04-28 16:38:42
  •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句

  • 生活,童年,古诗文
  •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寻。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6、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8、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10、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1、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牧童》——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清*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花影》——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田家》——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观游鱼》——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7、《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阅读全文]...

2022-05-01 17:01:35
  • 家乡童年情怀经典句子(描写童年时光的15条古诗词)

  • 童年,家乡,情怀
  • 1、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寻。

    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5、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6、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8、

    篷头稚子学垂伦,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10、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3、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4、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15、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阅读全文]...

2022-03-12 14:50:25
  • 描写童年的古诗句有哪些(有关童年的8首必备名诗)

  • 童年
  • 童年像一场梦,梦醒了,我们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童年也像歌谣,唱得是别人的故事,但一愣神,似乎自己也是其中的主角。童年的美,美在它的无可取代!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开心地回忆过往,是我们走下去的力量;微笑地接受现在的自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信仰。

    [阅读全文]...

2022-07-06 05:00:30
  • 以别了童年为题的诗文

  • 童年
  • 以别了童年为题的诗文

      那时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中那画着弧线的纸飞机

      是谁的梦穿过多少座青山

      追逐朝日飞翔?

      梦中那飞向天际的彩泡

      在阳光下折射出的是童年的颜色

      梦中那清幽一山点点似星眸的萤火虫

      是特地为谁照亮回家的路?

      梦中那树上夏日的蝉儿

      不知是哪一只在低吟浅唱着童年?

      梦很长很远

      远到外婆的澎湖湾

      那个有船有海还有梦的地方

      恍惚中我醒了很久很久

      分不清现实与梦

      弹指间错落了年华

      一梦蹁跹记忆中

      是谁的手指向那暖暖的太阳

      让瑰丽的光追随手指尖流转?

      是谁在花草为坪白云为幕的款款画影中

      镌刻下一个个雀跃奔跑的身影?

      是谁在细雨绵绵中托着下巴

      痴痴地幻想着一场糖果雨?

      是谁捏着皱巴巴的小钱奔去隅南小店

      让一朵幸福的笑在棉花糖中盛开?

      是那个是那个贪吃的天真的

      名叫童年的孩子

      他蹦蹦跳跳地远了

      在年华的错落处朝我挥手

      捧着心爱的`糖果

      渐渐消失在时光的彼岸

      别了我的童年

      再见那个有船有海还有梦的地方

      北燕又是一年南迁季

      回到这里

      似是穿越了一个世纪

      故友是我给它起的名字

      轻呼一声

      似曾想识燕归来

      它对我挥翅

      童年的你还安好?

      我笑笑

      那时

      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阅读全文]...

2021-12-26 21:09:33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句子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语录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说说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名言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诗词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祝福
关于童年的古诗课文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