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放牧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放牧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放牧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放牧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
所见
【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烟花三月,江南的风
将记忆吹成了片片花瓣
独自坐在斑驳的花影间
一个人用一首诗写一生念
很喜欢仓央嘉措的那一句
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
任风霜雪雨,任岁月变迁
在一厢痴守中看沧海变成桑田
光阴的故事里
你是我最刻骨的那一篇
那场盛放在尘埃里的缘
在心中开成了一朵记忆的莲
一程山水一场眷恋
我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去怀念
那些幽居在心底的往事
在每一次回眸中温润了陌上流年
一场遇见就是一生的暖
我在每一个春天里放牧思念
若将你我的缘分重新安排
我祈愿是在花开正好的时间
一别经年,我依旧素心如简
静赏花开花落,闲看云舒云卷
只为等待,等待
那一场梦中的花好月圆
岁月的笔描绘着相思的浓淡
让姹紫嫣红在一页诗笺上开满
为那一树桃花的心事
轻轻的写下一个美丽的落款
作者:Apple
爸爸的草原很辽阔,几代人都在这里放牧,羊群追赶着草场,脚步追赶着日月。每当听着【爸爸的草原,母亲的河】,仿佛就看到了爸爸的身影,游走在他熟悉的草原上。每一片山岗,每一条小河,都在爸爸的脑海里,草原是他的家,牧群是他放牧的希望和寄托。
——题记
赶着日月追着星辰
放牧着游走的云朵
洁白如妈妈手中的棉絮
暖着童话里的孩子
牧群飘到哪里
哪里就是天然的牧场
几根篱笆插成围栏
警告狼群偷窥的眼睛
传了几辈子的牧鞭
甩弯了父亲的脊梁
夕阳下似一张弯弓
仰视天边燃烧的晚霞
盛满鲜花鸟鸣的草甸子
残留着数不尽的足迹
老一辈子的人都说
这里距离天空最*
捕捉最嫩的草芽
随意看最真的花开
鸟儿和蝈蝈同唱一首歌谣
这里不生长谎言和争斗
高岗上挥动响鞭
炸雷一样的声音
犹如整齐律动的战鼓
放牧父辈心中最美的风景
作者:浪子林杨
描写牧童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牧童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牧童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清明》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渭川田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翻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
《村晚》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雷震。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一说: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村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的随口乱吹,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描写牧笛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牧笛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牧笛的诗句
(第一首)
日暖横山草木青,群芳遍野弄春情。
牧童笛短无腔曲,征雁音清有韵声。
黛岭云轻堆玉絮,莽原花艳荡牛铃。
东君又送千般好,无边光景正晴明。
(第二首)
绿草红花正茂丰,芭蕉几叶似凉蓬。
青牛饱腹悠闲卧,笛弄芙蕖醉牧童。
(第三首)
紫燕穿飞斜绿柳,池塘倒影动竹丛。
黄牛陌上啃青草,缭绕笛音乐牧童。
(第四首)
瑞气必随华诞临,麻姑芝酒寿佳人。
不疑鹤誉松梅骨,堪慰鸾知竹蕙心。
出带锦囊游碧野,归悬绣幌避红尘。
牧童笛韵牵思绪,秋月春花尽笑痕。
(第五首)
年年不约自来临,幸福常萦豁达人。
倩影横斜存傲骨,清香浮动有芳心。
轻舟泛过功名浪,小径穿行世俗尘。
牧笛清扬吹一曲,闲愁散去了无痕。
拓展阅读:描写牧笛的'优美句子
1、童年是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
2、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3、
4、锦瑟拨弦曲悠扬,牧笛迎风音绵长。玉宇澄清百花开,盛世太*千家芳。长城内外赤旗展,大江南北紫气翔。国庆良辰祝吉祥,万般如意伴君旁。
5、清明时节泪绵绵,牧笛声声传哀怨。梨花带雨落身旁,孤坟处处锁离殇。阴阳相隔断人肠,人间此事最沧桑。只愿天国永安好,人间幸福多欢笑。
6、牧笛被认为是最“闹心”的音乐,紧跟其后的是古典音乐和如海浪拍击声等取自自然的声音,5位成年人中就4位因为过于沮丧而挂掉电话。
7、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周杰伦
8、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郭敬明
9、牧童吹奏着牧笛归来,他用美丽的畅想萦绕着飘荡的音符,这是春天的脚步声。
10、如今,你得中举人,而读的东西却越来越低下,如村歌牧笛,粗俗得不堪入耳。
11、小牧笛被爹爹一声斥,只有委屈的鼓着腮帮子,看看沉默不言的哥哥,又看看眉头紧锁的父亲,一步三回头,不情愿的回到屋子里去了。
12、牧笛横吹,黄菜小酒有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水。
13、小牧笛眼泪汪汪,一下子扑到林牧童的怀里,哇哇大哭。
14、大江东去,卷起层层英雄血,夕阳牧笛,送走茫茫断肠人。
15、绿竹林是慷慨的,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猎人向它要竹弓,村妇向它要竹萝,厨师向它要竹笋,孩子向它要牧笛,修桥的、挑担的……无论谁来索取,竹林都慷慨地答应,无私地给予,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奉献着。
16、秋天真的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夕阳西下,飒飒秋风,牧笛声声,芦花飞扬。湖水碧蓝,沙滩幽静,瓜果飘香,明月高悬。
17、今晚是万圣节狂欢夜,预祝您万圣节快乐,充满圣神,什么都不怕,连魔鬼都怕您,愿牧笛老师*安一生,吉人天相,天主保佑!亚门。
18、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郭敬明
19、我想,在山的窈窕深处许或藏隐着窈窕的倾听者吧!哦,如果我有一枝牧笛如果我能吹直满山满谷白云的耳朵……周梦蝶
20、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田园杂兴》范成大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一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觉,表现了,还通过描写(牧童饭饱之后不脱蓑衣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心境.《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息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白天有牛和悠悠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诗。
前两句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意思是: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全诗如下: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对应每句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的感觉。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
”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1、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田野,一望无垠……青翠的草,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翠*流,仿佛是一条翠绿色的地毯。
这地毯可真大,大得望不到边,以至于把整个草原笼罩。
晚风如一条飘动的丝带,舞着,时不时从脸上拂过,给人一种清爽之感。
在晚风中,偶尔有三四声牧笛,悠扬,悦耳,在原野上徘徊不断。
牧童归来了,他悠闲地散着步,心里想着刚刚想用过的美食。
夕阳是个吝啬鬼,收起了他那最后一点金子。
黄昏之后,月光洒满了大地,给万物披上银装。
牧童躺在草地上,对他来说,这就是最舒服的“床”了。
月光当作帐,知了的叫声当作催眠曲,蓑衣当作被子。
在月光的照射下,牧童望着月亮,想着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想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牧《清明》诗句解析
*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杜牧《清明》诗句解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当清明来临,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短短四句,字字珠玑,堪称传世之作。
两天前,记者到上饶市玉山县采访。在城南冰溪河边,濛濛春雨中,一位头发花白的七旬老先生撑把黑伞,用苍老的声音也吟颂起了杜牧的“清明”诗。老人诗念得一般,但他说出的话却令记者大吃一惊!
“吴行固:“唐朝的时候,杜牧到玉山来勘查,从七里街下船,走到这里,泥巴很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指的这里!”
杜牧诗里的杏花村真的在江西玉山吗?
长久以来,关于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纷争不断,山西、安徽、江苏……全国有20多个地方都说自己是真正的“杏花村”,但谁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
山西汾阳的杏花村说,他们那里生产汾酒,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文碑刻,杜牧的《清明》诗位列群碑之首——这当然表明,山西杏花村的身份确凿无疑。然而经过考证,杜牧一生从没有到过山西,怎么可能在汾阳喝酒?况且山西汾阳清明从不下雨,有时还要下雪,又何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呢?
如此看来,山西汾阳杏花村不是“真正的”杏花村。那么,安徽贵池县的杏花村正宗吗?贵池县的杏花村古时也以酿酒著名。杜牧曾在贵池为官两年,这期间他酷爱喝酒、郊游。但经过考证,有人同样提出了两个疑问:第一、写《清明》的时候杜牧已经上任半年,他嗜酒如命,哪能不知杏花村去处而向牧童问路?第二、既然为官,喝酒自有下人服侍,杜牧又何必亲自去讨买呢?如此推断,安徽的杏花村也不“属实”。
还有江苏宜兴的杏花村。杜牧晚年罢官后住在湖州,那时常到邻县宜兴游览解闷,并住在宜兴的十里碑。据地方志记载,十里碑附*有个村落,四周多有杏树。但最终经考证,此地没有“酒家”,更不曾有过酿酒历史。《清明》诗中所写情景,与这里一点关系也没有。
几乎所有的“杏花村”都被一一否定了,人们泄气之余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杜牧的“杏花村”其实是泛指,并无实处;二,《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确实存在,只是年代太过久远,不辨其真罢了。
然而,杜牧笔下“杏花村”秘密却无意中被一位名叫吴行固的玉山老先生揭开了。
“吴行固:地图上标了杏花村,康熙的县志……”
吴行固,今年73岁,大学学的是物理,干了一辈子国企,退休后却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淘文化,热衷于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五年前,吴行固老先生在查询清康熙十年(也就是1671年)编纂的玉山县志资料时发现了关于杏花村和杜牧的相关记载。清康熙县志是目前玉山最老的县志,如今只剩一本孤本,存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之前吴老先生看到的是《清康熙玉山县志》的手抄复印本,后来,他又自费花了1千元从台湾买回了上下两册《清康熙玉山县志》的影印本,里面有五处关于“杏花村”的详细记载。其中一处清晰地记载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
“吴行固:全国各地到处都称自己是杜牧的杏花村,但是真正县志上有的就我们一家。县志乱写不行,史官不能乱写,所以这个就没有疑义。”
吴行固老先生认为,《玉山县志》属正史,由官府编纂,知县主持,专职史官撰写,报朝廷御览后收存。所以真实可靠。在《清康熙玉山县志》上还记载:“杏花村在县治西隅,其地临溪多杏花,故名。旧有歌馆酒楼,而舟楫多泊其下,古人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指此也。”
“吴行固:这一路原来有好多杏树,以后就慢慢慢慢不种了。”
吴行固非常坚定地说,纵观全国各地有关“杏花村”的史料,作如此肯定叙述与具体地域描写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所以玉山冰溪镇的“杏花村”就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毋容置疑。
吴行固老先生还特意去查阅了杜牧50岁自撰的《墓志铭》以及元代文人辛文房著的《唐才人传》,初步推断出了杜牧作《清明》诗的时间。大和二年(也就是827年),26岁的杜牧高中进士第5名,但只被朝廷授予了九品弘文馆校书郎,后经尚书右丞、时任江西观察史的沈传诗推荐,担任江西团练府九品巡官。第二年的春天,作为巡官的杜牧奉命到江西各地巡差办事来到了上饶玉山。23岁就以《阿房宫赋》闻名天下的杜牧当时年轻气盛,加上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清明时节、天雨路滑、又急又渴,于是便发出“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慨与牢骚。
“吴行固:以他的才华,给我一个七品小官很不服。心情不好,怀才不遇。口又渴,就写下了这首诗。”
在学术界,杜牧的《清明》诗一直被质疑,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此诗为后人所作,理由是这首诗既不见于杜牧唐宋的诗歌文集,也没有收录进清康熙的《全唐诗》。它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是在400年后的南宋末年编撰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中。关于这个疑问,吴行固老先生也通过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作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原来《千家诗》的编撰者之一是江西上饶弋阳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而谢枋得和当时玉山县衙府里的一个名叫王奕的教育*是文友,王奕本人也是个有名的诗人,从王奕手中他拿到了一直珍藏在玉山官府中的杜牧《杏花村》诗稿,爱不释手,于是编进了《千家诗》。
“吴行固:我从广信府,玉山县志里知道谢枋德和王奕的关系,玉山的王奕告诉他,杜牧作诗藏在府库里,交给他编进《千家诗》去了。”
据说,一千多年前,玉山县城广种杏树,春天里,满城杏花开,漂亮极了;可这次在玉山,记者在春雨中、踏着泥泞,跑了大半个县城,也没找个一棵杏花树。今天的玉山城,杏花村没有、杏花桥是新的,就连唯一留下的杏花门也被砖块封死了。
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后人慢慢遗忘丢失了。好在当下,玉山县正在杜牧当年的杏花村遗址,以明古城墙为中枢,建设8公里全国最长的沿河公园,希望再现清明杏花漫天的大唐盛景。
“吴行固:南方的城墙我们玉山保存得,最完善最长的,摸到这个红石就触摸到了明代的历史。”
玉山城南有一段明代古城墙,长1400米,10多年前因城市建设拆毁了一段,现在正计划恢复。吴行固老先生说,有一年,他带一个美国人来看明古城墙,当老外把脸虔诚地贴在那段长满青苔、比美国历史还长的古城墙上,他听到了一声惊叹“it is true!”,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人的自豪。爱家乡就是好好保护我们的历史,捍卫我们的文化!
拓展资料: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 (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历参沈傅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诗文今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文赏析】
要弄清楚这首诗,就要先弄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说“清明”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而并非是节日。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世相传,已成*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需要明确的是把“清明”作为“清明节” 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由于寒食节大多是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稀里糊涂”地把寒食、清明合二为一了。至于为什么到现在真正的“扫墓节”——寒食节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清明节凸显出来,就连专门研究民俗的专家也无从考证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首诗所描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婉如一篇小小说。整首诗处在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体现在诗句中的“雨纷纷”、“行人”、“借问”、“遥指”以及对话部分,每个诗句都是一个活动的场景,贯穿起来就是一个情景剧。“纷纷”交待的是春雨的意境,然而这一天恰恰是清明,是人们按照*俗上坟扫墓的清明节,因此就有了那位雨中行路者“欲断魂”的心情,接下来便是一问一答,全诗可谓是“有声有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交待的时间和场景,“路上行人欲断魂”直点“行人”当时的心境。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情景十分生动,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和动感。
这首诗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是“开”,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是“承”,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转”,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合”,是第三句回答,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后边应该还有故事要发生。
【注释】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其一》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泊秦淮》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其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杜牧《春申君》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杜牧《汴河阻冻》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其一》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杜牧《雪中书怀》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书怀》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杜牧《雪中书怀》
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杜牧《答庄充书》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杜牧《过骊山作》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一作赵嘏诗)》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杜牧《归家(一作赵嘏诗)》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奉陵宫人》
玉颜不是黄金少,泪滴秋山入寿宫。——杜牧《奉陵宫人》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牧童与牛是中国诗与画的传统题材,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都吟诵描绘过。杜牧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将牧童这一形象推向诗情画意的题材。今天,我们就透过诗词来看看那恬淡清悠的乡村,看看那些可爱的牧童与牛。
1、《长安秋夜》
唐代· 章孝标
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
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
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
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此诗紧紧围绕着春天展开,写农事,写春景,和秋天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为什么用“长安秋夜”做题目呢?虽然缺少背景资料,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在长安,一个秋夜,冷雨绵绵,诗人孤寂无聊,突然忆起江南桐庐故乡的春天来。那种生机勃勃的春景,那个热热闹闹的节日,让他获得了慰藉。于是他披衣坐起,下了这首足以温暖他一生的诗行。
所以以“长安秋夜”为题,并非诗人的败笔,而是诗人的佳构,句句写春天的热闹,句句含浓烈的乡愁。
2、《牧竖》
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3、《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牧童》
唐代·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6、《 牧童词》
唐·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7、《牧童》
唐·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8、《牧童》
唐 · 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1、千般苦,万样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2、头发少,顶门寒,凉风飕的脑袋酸。
3、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4、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5、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
6、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
7、鼻子漏,如脓涎,常常流落胸膛前。
8、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
9、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
10、提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11、雀蒙眼,似鳔粘,鼻泪常流擦不干。
12、耳聋难与人说话,插七插八惹人嫌。
13、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
14、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15、茶盅饭碗人人恶,*前陪客个个嫌。
16、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嘴好馋。
17、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
18、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19、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
20、莫要嫌,莫要嫌,人生不能常少年。
21、侧身睡,翻身难,(m.ju.51tietu.net)浑身疼痛苦难言。
22、怕夜长,怕风钻,时常受风病来缠。
23、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24、扶杖难行二三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25、无心记,糊涂缠,常拿初二当初三。
26、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要在世活千年。
27、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
28、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放牧诗句
放牧的诗句
放牧的古诗句
形容放牧的诗句
写放牧的古诗句
放牧有关的古诗句
儿童放牧的诗句古诗
有关放牧的古诗句
关于放牧的古诗
放牧的儿童画的古诗句
写儿童放牧时的古诗句
牧童放牧的古诗
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句
小孩放牧的古诗
描写放牧的古诗古诗句
放牧的儿童生活古诗句
描述放牧的古诗
描写放牧归回的古诗
关于放牧的七言古诗
孩童吹笛放牧的古诗
写出一首放牧的古诗
描述放牧的古诗词
垂钓放牧采莲嬉戏的古诗句
描写草原放牧的古诗
有关于儿童放牧的古诗
描写关于儿童放牧的古诗
描述儿童生活放牧的古诗
儿童放牧的古诗七言绝句
播放牧童骑黄牛的古诗
写出一首儿童放牧的古诗
重阳节优美诗句
形容风景优美的诗词
描写银杏树的优美古诗
张家界天门山优美诗句
陶笛的优美诗词
优美名言警句
比喻句大全优美很短
优美句段加赏析
优美诗歌演讲稿
海底两万里优美语句
三亚旅游优美语句
带安字的优美诗词
赞美香格里拉优美诗句
拟人句大全长一点优美
香道优美诗句
诗经优美的四字词语
描写海边的优美诗词
比喻句大全优美长一点
描写环境优美的古诗
优美的诗文现代
描写夜色的优美诗词
带雅的优美诗词
写户外活动优美语句
优美散文诗朗诵
意境优美的经典古诗词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
优美比喻句大全长一点
毕业感悟优美语句
形容湖水的优美的古诗
描写古镇的优美的诗词
最经典优美的英文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