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民乐的诗句

关于形容民乐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民乐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民乐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民乐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2k+) 说说(7k+) 名言(417) 诗词(10) 祝福(67k+) 心语(97)

  • 描写民乐合奏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描写民乐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这首民乐流传了很多年,许多人都朗朗上口。

    *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曲。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

    《乐府诗集》卷三十*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

    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夕阳箫鼓”:谈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

    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

    《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传统音乐。

    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来是改编自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

    夕阳箫鼓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

    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乐曲原分有10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

    “汉宫秋月”:《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

    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

    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分七段:1、独占鳌头 2、风摆荷花 3、一轮明月 4、玉版参禅 5、铁策板声 6、道院琴声 7、东皋鹤鸣 小标题出自李芳园之手,与乐曲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全曲七段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一)《独占鳌头》。

    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

    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物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二)《风摆荷花》、(三)《一轮明月》。

    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四)《玉版参禅》、(五)《铁策板声》、(六)《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

    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

    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

    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七)《东皋鹤鸣》。

    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渔樵问答”: 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

    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

    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

    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现存谱初见于明代。

    “胡茄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操*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

    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

    [阅读全文]...

2022-01-04 09:23:29
  • 描写民乐合奏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描写民乐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这首民乐流传了很多年,许多人都朗朗上口。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

    《乐府诗集》卷三十*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

    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夕阳箫鼓”:谈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

    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

    《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

    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来是改编自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

    夕阳箫鼓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

    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乐曲原分有10段,分别为:一、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

    “汉宫秋月”:《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

    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

    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分七段:1、独占鳌头 2、风摆荷花 3、一轮明月 4、玉版参禅 5、铁策板声 6、道院琴声 7、东皋鹤鸣 小标题出自李芳园之手,与乐曲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全曲七段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一)《独占鳌头》。

    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

    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物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二)《风摆荷花》、(三)《一轮明月》。

    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四)《玉版参禅》、(五)《铁策板声》、(六)《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

    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

    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

    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七)《东皋鹤鸣》。

    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渔樵问答”: 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阅读全文]...

2022-05-06 10:55:48
  • 描写民乐合奏优美句子

  • 优美
  • 描写民乐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这首民乐流传了很多年,许多人都朗朗上口。

    没有谱子片断,真是不好帮你找。

    金蛇狂舞开头是锣鼓,虽然比较欢快,但肯定不是你要的。

    春节序曲也是很欢快的,但不是民乐。

    也就花好月圆像你说的,开头是笛子,后面各种加入,也比较欢快,但你又否认了。

    能再多给点提醒不。

    管弦乐《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

    这是一首非常值得仔细聆听,反复回味的单乐章管弦乐曲。

    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

    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据说,该曲先由刘铁山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瑶族舞曲》突出了民族乐器的音色与性能,善用同组乐器的不同音色组合。

    作曲家周文中评价彭修文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指其改编工作差不多是重新创作,是一首按照―西方化‖的表现手法,由中国民族乐曲改编成的现代乐曲。

    它表明在接受了西方管弦乐队的影响的中国正在起着怎样的变化。

    管弦乐《瑶族舞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引子 (行板) D小调,2/4拍子 以低音乐器(中阮、大阮、大胡、低胡)拨奏出舞蹈性节奏,犹如姑娘们敲起了心爱的长鼓,歌舞即将开始。

    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绘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

    逐渐带起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A段.行板)由高胡奏出悠静委婉的主题,犹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然后管子、笙和低音喉管吹奏主旋律,姑娘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情绪逐渐高涨。

    主要描写美丽的瑶族姑娘婀娜多姿的舞步。

    音乐非常柔美轻缓,人们仿佛看到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

    乐队的弦乐器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宛如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

    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

    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第二部分(B段.中板) 转为D大调,改用3/4拍子 悠扬的旋律由笛子和笙奏出,恰似一对恋人正在边歌边舞,相互表达爱慕之情,共同品味着爱情的甜蜜,憧憬著美好的未来。

    旋律在安宁富有歌唱性中发展,时而又出现跳跃的节奏型。

    深情委婉又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独具韵味。

    第三部分(A段再现.行板–热烈的快板) 再现部,浓缩第一段的内容,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人们纷纷加入舞列。

    欢跳着,旋转着,舞之,蹈之,气氛热烈,感情奔放。

    酣畅地展示了瑶族男女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

    乐曲在强烈的节奏中推向*,在快速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瑶族舞曲》现在被选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中。

    《瑶族舞曲》还有一个混声合唱的歌曲版本。

    名为《瑶山夜歌》,由郭兆甄填词,蔡克翔编配。

    其影响力与原曲几乎同样巨大:20世纪中期时就广为传唱(从上海外滩到陕北的山沟沟里)20世纪中后期还被银河艺术团演唱过。

    瑶族舞曲》还有一个摇滚版本。

    名为《幽灵》,由摇滚届元老何勇改编,曾为天籁村创下3000多次的点播记录,至今经久不衰。

    尤其是其中的口白,感人至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另外,台湾作曲家郑思森、陈澄雄都曾将瑶族舞曲编写过民乐合奏的版本。

    开头和结以引用其他的可己改一下元旦晚会主持词开场白 1:新钟声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2006年元旦 如约而至;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是我们枣庄学院的春天,这更是我们学院人的春天;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阅读全文]...

2022-07-18 10:50:20
  • 节日民族的诗句

  • 节日
  • 节日民族的诗句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阅读全文]...

2022-01-23 01:23:22
  • 忧民的诗句

  • 忧民的诗句

      1、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

      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3、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8、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

      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1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1、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1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13、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康有为

      14、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15、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16、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1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0、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21、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2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23、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

      24、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6、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27、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3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31、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3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顾炎武

      3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丘逢甲

      34、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3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3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3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8、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梁启超

      3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阅读全文]...

2022-05-24 20:35:49
  • 苏轼忧民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忧民的诗句

      苏轼是一个身系黎明百姓的伟大诗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忧民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 ”,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 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 ”,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

      “更无一点尘随马 ”,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 ”。“寂寞山城人老也 ”是一句过片,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 ”,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 ,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 ”,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 ,民不聊生 。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 。他在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在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 ,阴霾欲雪 。“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 》,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注 释

      雾猪泉:位于安徽萧县皇藏峪北部雾猪山下。泉水微温,四季畅流。如适雨季,清水喷涌,颇为壮观。传说古时某人赶着一群猪经过此地,猪干渴而拱地,一母猪竟拱出水来,成为一泉,遂得名“母猪泉”,后讹传为雾猪泉。宋代时苏东坡知徐州时,曾祈雪于此。苏轼曾另有一首诗《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蛇医:即蛇蜴,类似大蜥蜴,旧说蛇蜴与兴风作雨的龙为亲家。

      衔冰取雹:意为蛇医求雨应验。

      苍鹅句:苍灰色的鹅无辜被杀,横在盘中作为祈雪的供品。

      雷车:传说中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

      前年太守句:指徐州前任太守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

      归国:回归京城。

      淇园绿:显赫政绩的'代名词。《诗经·卫风·淇奥》一诗是卫人歌颂政绩显赫、功德盖世、人品高尚、德才兼备的卫武公的诗,其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淇园就建在淇奥。淇园因竹子名满天下,也被称为卫国竹园。

      罹:lì,遭受。

      凛凛:惧怕的样子。

      渎:dú,水沟。

      坐客:苏轼自注曰,钦之时客惟舒在矣。

      王子渊: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的又一位汉赋名家,他的《洞箫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

      草中和乐职:《草中》和《乐职》两部乐曲。

      华颠:白头,指高龄,年老;此作者自指。

      蛟:jiāo,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险韵:同“怪词”,当指祷告词。

      春工:传说中春天之神。

      掀百蛰:春雷惊醒各种冬眠的虫蛇。蛰,zh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的动物。

      汰辀:用力划船。辀,zhōu,车辕。

      震失匙:震落手中的匙筋(筷子之类)。

    [阅读全文]...

2022-01-19 14:44:03
  • 爱国爱民的诗句

  • 爱国
  • 爱国爱民的诗句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以下是爱国爱民的诗句,欢迎阅读。

      NO1、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NO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NO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NO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NO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NO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NO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NO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NO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

      NO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NO11、》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

      NO12、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NO1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NO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NO15、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NO1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NO1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NO1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NO1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

      NO2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NO2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NO22、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NO23、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NO2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NO2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NO26、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NO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NO28、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NO2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

      NO30、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NO31、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NO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NO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NO3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NO3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NO3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NO3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NO3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NO3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NO4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NO4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NO42、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记南征诸将》

      NO4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NO44、生世无百年,孰究天地终。

      NO45、生*性放旷,处世常澹然。

      NO46、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

      NO47、生*参道术,师事大茅翁。

      NO48、生前何事苦收身,身后浮名底样荣。

      NO49、生成从火令,颜色*央。

    [阅读全文]...

2022-07-20 03:38:45
形容民乐的诗句 - 句子
形容民乐的诗句 - 语录
形容民乐的诗句 - 说说
形容民乐的诗句 - 名言
形容民乐的诗句 - 诗词
形容民乐的诗句 - 祝福
形容民乐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