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古诗大全

关于方程的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方程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方程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方程的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2) 语录(1) 说说(3) 名言(593) 诗词(41) 祝福(2) 心语(181)

  • 轨迹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 教育,数学
  • 轨迹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轨迹方程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轨迹方程的定义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

      *面轨迹一般是曲线,空间轨迹一般是曲面。

      【例如】A,B是两个定点,k(>0)是一个常数,满足MA:MB=k的动点M的轨迹:

      在*面上表示一条直线(k=1)或一个圆周(k≠1);

      在空间内表示一条*面(k=1)或一个球面(k≠1)。

      【轨迹方程】 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轨迹方程的解法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⒉写出点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阅读全文]...

2021-12-04 00:41:17
  • 化学方程式大全

  • 教育
  • 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方程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阅读全文]...

2022-03-24 12:06:46
  •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 意义
  •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说。

      一、教材分析:

      关于《方程的意义》这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有不同的安排:

      人教版教材将方程教学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部分,在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紧接着认识简易方程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演示,说明天**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一方面由小精灵要求: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另一方面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其次,“做一做” 给出了六个式子,让学生识别哪些是方程。

      再次,“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

      而冀教版教材将《方程的意义》安排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承接着学生在四年级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教材首先呈现了六幅不同的用天*表示物体质量关系的情境图(其中有两幅天*图两边物体的质量不同),提出了“观察天*图、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要求。在学生观察、按要求写式子,以及对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识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我觉得:在小学,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不必在概念上过分纠缠,更不必补充方程与恒等式的区别等等,以免加重学生负担。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了解“等式”与“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体验,激发学*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与“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天*。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较长时期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开始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算术思路的干扰。因此,在《方程的意义》的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对于学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初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这意义上说,以前学*用字母表示数,为本节课的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五大教学环节:1、口算,2、情境,3、自学,4、展示,5、反馈。

      1、口算(3分钟)

      每生一张口算卡,12道小数加减乘除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采用定量计时,对组交换口算本,一人报答案,互相评判。组长统计全对的,错的同学当堂订正。给全对的组加5分。坚持口算天天练,堂堂清。

      2、情境(3分钟)

      出示天*实物,师生交流有关天*的知识,情境创设力求有趣、简洁、为本课教学服务。

      3、自学(12分钟)

      自学环节分两步:

      (1)独学:

      出示教材中6幅天*示意图,仔细观察,独立思考:

      ○1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

      师深入各组巡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尤其是关注学困生的点拨。

      (2)对学、群学:

      把在独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你的对子或小组同学共同探讨一下,组内成员互学,组长汇总形成共识,师深入小组,培养学生倾听、充分表达自己意思及补充质疑的能力,并确定每个组的展示重点。师及时对各组表现给予适当评价。

      4、展示(12分钟)环节分为三步进行:

      (1)小组展示所写的式子。并交流想法。小组全对的加分。

      (2)交流这些式子如何分类。师分类板书:

      预设1:

      *衡——相等

      20+30=50

      30+x=80

      x+20=70

      2x=100

      不*衡——不相等

      X>30

      40<x+10

      揭示等式的意义:等号连接的式子表示天*左右两边 ;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式子表示天*左右两边 。进而揭示等式的意义。

      预设2:

      30+x=80

      x+20=70

      2x=100

    [阅读全文]...

2022-03-28 00:42:17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教育
  •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化学反应方程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阅读全文]...

2022-02-14 13:22:34
  • 中考化学方程式

  • 中考,教育
  • 中考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化学方程式,希望大家喜欢。

      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Ca(OH)2==CaSO3+H20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Ca(OH)2==CaSO4+H20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SO3====Na2SO4+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CO高温Fe+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高温3Fe+4CO2

      13、光合作用:6CO2+6H2O光照C6H12O6+6O2

      14、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15、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氧化钡溶于水:BaO+H2O====Ba(OH)2

      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o5H2O

      (1)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

      (2)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阅读全文]...

2022-02-20 22:16:09
  • 高一必修数学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知识点

  • 数学,高一,教育
  • 高一必修数学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时代,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数学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体积=4/3()(r^3)

      面积=()(r^2)

      周长=2()r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 S=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 体积计算公式椭圆 的 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圆的标准方程是(x—a)+(y—b)=r,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圆的一般方程为 x^2+y^2+Dx+Ey+F=0 (D^2+E^2—4F>0),(X+D/2)^2+(Y+E/2)^2=(D^2+E^2—4F)/4。圆的半径为 √[(D^2+E^2—4F)]/2即二分之一倍的根号下D的二次方加E的`二次方减四倍的F。圆心坐标为 (—D/2,—E/2) 。

      推导过程

      由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的左边展开,整理得 x^2—2ax+a^2+y^2—2by+b^2—r^2=0

      在这个方程中,如果令 —2a=D,—2b=E,a^2+b^2—r^2=F

      则这个方程表示成 x^2+y^2+Dx+Ey+F=0

      圆的方程形式

      (1)x^2+y^2=1,所表示的度曲线是以O(0,0)为圆心,以1单位长度为半知径的圆。

      (2)x^2+y^2=r^2,所表示的曲线是以O(0,0)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

      (3)(x—a)^2+(y—b)^2=r^2,所表示的曲线是以O(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

      两圆位置关系:

      当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差时 两圆内含

      当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时 两圆内切

      当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和 大于半径之差时 两圆相交

      当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时 两圆外切

      当圆心距大于两圆半径之和时 两圆外离

      点与圆的关系

      点P(x1,y1) 与圆(x—a)^2+(y—b)^2=r^2的位道置关系有三种。

      (1)当(x1—a)^2+(y1—b)^2>r^2时,则点P在圆外。

      (2)当(x1—a)^2+(y1—b)^2=r^2时,则点P在圆上。

      (3)当(x1—a)^2+(y1—b)^2<r^2时,则点P在圆内。

    [阅读全文]...

2022-06-03 17:24:20
  • 中考化学必备的方程式大全

  • 中考,教育
  • 中考化学必备的方程式大全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的方程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中考必备 免费版

      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阅读全文]...

2022-05-22 19:44:54
  • 中考铁的化学方程式

  • 中考,教育
  • 中考铁的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一个服装的品牌,经营理念为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市场定位于追求国际化,时尚化。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铁的化学方程式,欢迎阅读与收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实验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实验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实验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3.铁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铁逐渐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与硝酸银反应,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实验现象:铁逐渐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4.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实验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的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实验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氢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Fe(OH)3+3HCl=FeCl3+3H2O;实验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H)2+2HCl=FeCl2+2H2O;实验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Fe2O3+3CO2Fe+3CO2;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锌与氯化亚铁的反应:Zn+FeCl2=ZnCl2+Fe;实验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补充反应

      铁与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铁与硫粉反应:Fe+SFeS;

      铁与氯化铁反应:Fe+2FeCl3=3FeCl2;

      氯化铁与铜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下面是对铁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讲解。

      铁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关于铁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学*,相信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了上面的讲解,希望同学们的化学会学*的更好。

      初中化学关于自然界中水的方程式汇总

      下面是对有关自然界中的水的方程式汇总学*,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自然界中的水: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相信上面对自然界中的水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阅读全文]...

2022-04-18 21:16:34
  • 配*化学方程式窍门

  • 教育
  • 配*化学方程式窍门

      导语:配*化学方程式窍门有哪些呢?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来解决。

      方法一:

      观察法

      观察法也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式,用观察法配*的关键是搞清反应的实质。

      例如,一氧化碳燃烧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配*。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可以发现一氧化碳燃烧实质是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

       因为氧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所以每2个CO从一个O2分子中各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2个CO2分子。因此反应方程式中CO,O2,CO2的系数分别为1,2,2。

      方法二:

      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

      以磷燃烧为例,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这个反应中,氧元素的数据较大,所以我们选择氧元素计算最大公倍数。左右两边氧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5=10,所以应有10个氧原子参与反应。在将10除以每个化学式中氧原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化学式的系数。

      最后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系数。由已知的系数可得参与反应的磷原子的数量为4,所以P前的.系数为4。最后将箭头改为等号,配*完成。

      氯酸钾分解等方程式,也可采用这种方法配*。

      方法三:

      待定系数法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无法使用最小公倍数法,也很难采用观察法,这时可以考虑采用待定系数法。采用待定系数法,并不是每个化学式前都设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数量越少越好。

      例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中,可先设K2MnO4前的系数为a,则显然有2a个K参与反应,所以KMnO4前的系数应为2a。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化学式前的系数。

      最后求出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为a,各系数都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KMnO4,K2MnO4,MnO2,O2的系数分别为2,1,1,1。

      再看一个较为复杂的反应:

      XeO3 + MnSO4 + H2O → HMnO4 + Xe + H2SO4

      可先设XeO3的系数为a,MnSO4的系数为b。

      由Xe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Xe前的系数为a;

      由Mn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HMnO4前的系数为b;

      由S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H2SO4前的系数也为b。

      由H元素质量守恒可得H2O前的系数为1.5b;

      O元素前的系数为4b—3a;

      显然1.5b=4b—3a,变形可得6a=5b。

      根据6a=5b,将所有的a替换为b,然后去分母。最后除以最大公因数,配*完成。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

      (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

      (5)配*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方法,也是其它配*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的起点。因为反应物里氧原子2个,是偶数个,生成物里氢原子3个,是奇数个,偶数个肯定不等于奇数个,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化学式H2O前写一个最小的偶数2,再用最小公倍数进一步配*。

      写上2后,左边只有2个H原子,右边有4个H原子,所以C2H2的系数应为2,要使两边碳原子总数相等,右边CO2的系数应为4,最后才确定O2的系数为5。即:

      三、观察法

      配*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显然,Fe3O4里的3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而Fe3O4里的4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系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系数3。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气的化学式前要写系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然后注明反应条件并划上等号(注:H2后面不要注上↑,因为高温下,反应物H2O呈气体状态)。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阅读全文]...

2022-06-22 15:01:46
  • 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集锦

  • 教育
  • 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集锦

      铁(Ferrum)是一种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6,铁单质化学式:Fe,英文名:iron。*均相对原子质量为55.845。纯铁是白色或者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FeCl3

      铁与硫反应Fe+S====FeS

      铁与水反应3Fe+4H2O=====Fe3O4+4H2↑

      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

      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氧化亚铁与酸反应FeO+2HCl===FeCl2+H2O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氧化铁与酸反应Fe2O3+6HNO3===2Fe(NO3)3+3H2O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氢氧化铁受热反应2Fe(OH)3====Fe2O3+3H2O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

      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Fe(OH)2+2HCl===FeCl2+H2O

      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

      1.铁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实验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实验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实验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3.铁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铁逐渐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与硝酸银反应,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实验现象:铁逐渐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4.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实验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的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实验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氢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Fe(OH)3+3HCl=FeCl3+3H2O;实验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H)2+2HCl=FeCl2+2H2O;实验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Fe2O3+3CO2Fe+3CO2;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并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锌与氯化亚铁的反应:Zn+FeCl2=ZnCl2+Fe;实验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5.补充反应

      铁与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铁与硫粉反应:Fe+SFeS;

      铁与氯化铁反应:Fe+2FeCl3=3FeCl2;

      氯化铁与铜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阅读全文]...

2021-12-26 05:26:56
方程的古诗大全 - 句子
方程的古诗大全 - 语录
方程的古诗大全 - 说说
方程的古诗大全 - 名言
方程的古诗大全 - 诗词
方程的古诗大全 - 祝福
方程的古诗大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