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关于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15) 语录(90) 说说(142) 名言(22) 诗词(1k+) 祝福(9) 心语(292)

  • 唱歌时如何调节话筒音量与伴奏音乐

  • 音乐,唱歌,体育
  • 唱歌时如何调节话筒音量与伴奏音乐

      很多人跟伴奏时都有个很不好的*惯:不是听伴奏而是看字幕。这样只能使乐感越来越差,何况看到字幕走你再张嘴本身就已经晚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唱歌时如何调节话筒音量与伴奏音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首好听的歌曲,应该是伴奏音乐占40%,演唱声音占60%,如果演唱者音色不错,可适当减小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以突出演唱者的歌声。

      如果演唱者对这首歌由的旋律不很熟悉,容易唱走调,合不上拍,为了掩饰这些缺点,这时可适当加大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不要把话筒音量过分调大,更不能演唱音量大大高于伴奏音乐。结果显得伴奏音太弱,大部分时间里只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好似一个人在那里清唱,失去了卡拉OK的气氛;但也不能让伴奏音太强,伴音太强,又会“淹没”演唱者的歌声,听上去好象只是一支乐队在演奏乐曲,体会不出演唱者的情趣。 如何调节好伴奏音乐的音调

      伴奏音乐是根据原唱者的声调而调演奏的,它不可适应每一个演唱者的噪音条件,比如有的原唱者的音域比较高,有的原唱者演唱的音区比较低,为了能让伴奏音乐照顾到每一个演唱者的噪音特性,音响师、调音师应对演唱者的声音特性有灵敏的听觉反应。演唱时,先把音调控制放在中间位置,既然不提升,也不下降。一曲开始,如果演唱者合得上调,那就不必去调节;反之,演唱者如感到低音区唱不下去,或者是高音区跟不上来,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传送音调调节到演唱者适应的音区。

      调音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操作过程,它需要调音者有很好的乐感与悟性,需要*时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对现场要有灵敏的听觉反应,这样调出来的声音才能被听众所接受 调音员操作要点

      目前国内歌舞厅所使用的专业音响,多数为进口设备,应该说可靠性较高。主要问题是操作者专业素质不齐,真正配备合格调音师的单位很少。所以,经常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音响效果不佳,甚至导致设备损坏。本文针对中、小型歌舞厅音响设备操作要点进行解说,可做为制订操作规程的参考。另外,在中小型歌舞厅由于话筒声反馈造成的自激啸叫现象,是常见的令使用者头疼的问题,因为经常出现啸叫会令宾客扫兴,音响效果无从谈起,严重者会造成设备损坏。

      拓展:

      怎么听伴奏唱歌技巧

      边打拍子边唱歌。

      一开始可以用手或者用脚打拍子,边打拍子边念:1234/2234。记住歌词是从哪个节奏(数字)进入的。像一些节奏稍微难的'歌曲,很多半分音符可以靠打拍子把节奏记下来。

      时间长了,常听常唱,乐感也会也来越好、做到心中有节奏。

      掌握节奏节拍的主要类型

      可以先从慢歌,以及自己熟悉的歌练起,找到旋律节奏的感觉。唱的时候要心里始终想着下一段的节奏性是什么,而不能等听到乐曲后才开始唱,那样就慢了,也不能不顾以后会出现什么节拍就唱,就容易抢拍了。

      通勤路上练*乐感

      上下班(学)的路上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听听歌。

      听歌的时候,注意听鼓声。一般歌曲的鼓声都是节奏的关键,从头到尾,鼓声的间隔保持高度一致。偶尔也会有一些停顿,不过不多。多听鼓声,你就会发现,人声基本都落在鼓点上。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在于,大部分人跟不上节奏是由于呼吸方式不对,插上耳机努力听清原唱是怎么换气的吧,搞清楚这个基本上你就会唱了!

      在KTV唱歌跟上伴奏的方法

      在KTV里,一般伴奏的声音很小,话筒的声音很大,节奏感不强的人,很难听清鼓声。这就需要对歌曲的节奏十分熟悉,能做到即使旁边在放鞭炮也能准确踩到鼓点上。

      练时先跟原唱一起唱,边唱边打拍子找感觉。熟练后再跟伴奏唱,注意唱时一定要匀速,如果发现慢了就唱快点在后面赶上,唱快了就慢些等到该唱的地方在唱,千万不能就一直快着或慢着下去。找到节奏的感觉了,唱歌自然就跟上伴奏了。

    [阅读全文]...

2022-06-28 20:14:31
  • 秋浦歌古诗带拼音图片(拼音版秋浦歌诗文赏析及翻译)

  • 秋浦歌

    李 白

    báifàsānqiānzhàng 白发三千丈,

    yuánchóusìgècháng 缘愁似个长。

    bùzhīmíngjìnglǐ 不知明镜里,

    héchùdéqiūshuāng 何处得秋霜。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词释义

    秋浦:在今安徽贵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缘:因为。

    个:这样的意思。

    秋霜:形容头发像秋霜一样的。

    古诗今译

    白头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长,因为忧愁才有这样长。不知镜子中的我啊,从哪里来的满头秋霜。

    名句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前两句出语天真,白发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长,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张的描写,却把作者内心的愁苦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水到渠成,用“不知”两字写出一种惊奇和叹惜,年华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发。“秋霜”两字用语自然,但却发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这样的诗!

    [阅读全文]...

2022-02-20 15:03:47
  •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

  •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鹊桥仙秦观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35:19
  • 干预朗诵伴奏背景纯音乐推荐

  • 干预朗诵伴奏背景纯音乐推荐

      导语:朗诵的时候加上背景纯音乐,能够渲染气氛,让你的朗诵声更加的悦耳,下面就由jy135小编给大家推荐几首好听的朗诵伴奏背景纯音乐,希望大家喜欢。

      1、豪勇七蛟龙(The Magnificent Seven)

      大型颁奖晚会最喜欢用的背景音乐,地球人都知道。伯恩斯坦作曲

      2、故乡的原风景

      《神雕侠侣》多次引用,哀伤感人。出自日本作曲家宗次郎1991年的专辑《木道》

      3、CCTV《天气预报》主题曲

      据说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唯一没有改变过的背景音乐,《天气预报》一直使用它。

      《渔舟唱晚》(即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是当年在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演奏的。她原来是上海乐团的独奏演员,是从“小荧星”艺术团毕业的,在艺术上颇有成就,曾与上海轻音乐乐团合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乡》等等。音乐界的屠巴海经常与她合作。这首曲子完成后,浦琪璋便退出乐界。但此曲却因为被黄金档节目央视的《天气预报》采用为背景音乐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当年浦琪璋用“雅马哈”三排键盘的音乐会电子琴改编演奏这首曲子时,也没有想到此曲会成为黄金时段节目的黄金背景音乐,更想不到它会影响到那么多国人。

      4、简单的礼物(Simple Gifts)

      美国VOA广播电台的SPECIAL ENGLISH(慢速音乐)节目的背景音乐吗?太熟悉了,只不过电台版的速度要比这个快一些。

      5、雪的梦幻(Snowdreams)

      这首《雪的梦幻》(Snowdreams)出自班德瑞的春野这张专辑。相当经典的纯音乐,被电台和电视台使用的次数已经无法统计,常在一些情感类(尤其爱情,有一点淡淡的哀伤)的播讲中充当背景音乐。

      6、童年(Childhood Memory)

      这首《童年》(Childhood Memory)出自班德瑞的《日光海岸》这张专辑。确实曲如其名,让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听了有种想哭的冲动…… ,长笛与黑管永远是管乐重梦幻组合,叠轻柔的钢琴上,顺记忆穿针引线,副歌中穿插一段凝人和声,是整首曲子接在主题后经营出来的高潮,刚巧呼应着全程串场风铃声,两者在编曲中分工架起,迷雾般的帷幕,带人回溯到孩提时代那段年幼无助但却也无忧无虑的时刻。可惜的是,像这样的甜蜜回忆,一旦**,能分离的人也所剩无多了。

      7、宋家王朝(THE SOONG SISTER)

      这首《宋家王朝》出自日本作曲大师喜多郎之手,个人感觉既恢弘又凄婉,港台的电视剧多爱用此背景音乐,比如李若彤版《神雕侠侣》。

      8、你的笑颜(Your Smile)

      这首曲子出自班德瑞的《仙境》这张专辑,似乎常被用电台作为午夜节目的背景音乐。相对于其它几首情感节目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并不显得特别悲伤和哀婉,但是一样会触到你的神经

      9、春野(ONE DAY IN SPRING)

      《春野》(ONE DAY IN SPRING)出自班德瑞的专辑《春野》,常被用作节目开头的曲子或是新闻、起床曲的开头背景音乐。是一首非常舒缓柔美的经典乐曲

      10、安妮的仙境(Annies Wonderland)

      《安妮的仙境》(Annies Wonderland)出自班德瑞的《仙境》这张专辑,柔美而有力度,适合朗诵配乐。

      11、凤凰卫视《天气预报》主题曲

      这首《和兰花在一起》(With an orchid)出自Yanni(雅尼)的专辑《If I Could Tell You》,被凤凰卫视用于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飘逸的曲子

      清清淡淡

      如行云流水般的音律

      洁净而从容

      在遥远的梦幻里流连

      寻找渴望已久的宁静

      魂牵梦绕的风景

      在尘间

      寂静的夜里

      停留在此刻

      12、神秘园之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这首《神秘园之歌》出自神秘园的第一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GARDEN》。据说这首歌伤感能杀死人,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13、Windancer

      这首曲子出自神秘园的专辑《White stone》(白石),悠扬舒畅,有品味的书店和FLASH动画都比较偏爱这首曲子。

      14、火之战车(CHARIOTS OF FIRE)

      很雄壮有力的歌曲,大家应该很熟悉

      15、泪花(TEARS)

      纯美的钢琴曲,经常能听到它,可惜关于该曲的进一步资料我就不清楚了。

      多年后,如果我们相逢,我将以何来面汝,以沉默以眼泪…… 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我们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渐老去。

      16、再见pol、ice(goodbye)

      似乎是一首意大利歌曲,然后被国产影视作品广为引用,最明显的就是《无间道》里《再见pol、ice》这首背景音乐使用的就是它。

      17、柔板(Adagio)

      《Adagio》(柔板)很柔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也是很能引发感触的好作品,听了居然不免要落泪,足见其感染力之强!有一些广告就用其作为背景音乐,另外电台的一些情感节目也有用其作为背景音乐。而且,该曲也是朗诵配乐不可多得的好曲子(该音乐出自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

      18、 英雄的黎明

      很恢弘的一首曲子,在日本动画片《三国志》中出现过,也在95版《神雕侠侣》出现过。

      19、王都炎上

    [阅读全文]...

2021-12-07 00:39:25
  • 古诗秋浦歌解释(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

  • 解释
  •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前言】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阅读全文]...

2022-04-01 16:30:23
  • 李白《秋浦歌》翻译

  • 李白
  • 李白《秋浦歌》翻译

      《秋浦歌》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浦歌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此指炼铜之炉火

      ⑶赧郎:红脸汉。此指炼铜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一说此诗大约天宝十二年(753年)。

      【鉴赏】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扩展资料: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李白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阅读全文]...

2022-01-27 17:44:52
  •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翻译及赏析

  •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翻译及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前言】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⑺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

      ⑾舟:一作“行”

      ⑿*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⒁个:如此,这般。

      ⒂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⒃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阅读全文]...

2022-07-12 12:14:28
  • 适合无伴奏合唱的歌曲

  • 音乐,知识
  • 适合无伴奏合唱的歌曲

      没有伴奏的演唱是及其考验演唱者唱功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适合无伴奏合唱的歌曲,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无伴奏合唱没有乐队、钢琴及其他任何乐器伴奏,也包括为此写作的声乐曲。无伴奏合唱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唱诗班(圣乐团)。自文艺复兴后期起,才渐渐成为世俗音乐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在长期的发展中,无伴奏合唱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它至今仍在欧美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回声》

      《回声》是世界无伴奏合唱中的经典作品。比利时的`奥兰多拉索是16世纪尼德兰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回声》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巧妙地以两组四声部合唱,运用主调和模仿复手法,由一组追随另一组。

      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回声在空旷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的回荡。和谐而又富有色彩变化的和声令人仿佛置身于群山幽智谷中间。

      《牧歌》

      这原是一首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歌,经安波记谱和海默填词后,由瞿希贤改编为情感舒展、意境高远的无伴奏合唱。合唱将仅有的两个乐句,通过不同声部首尾尾的鼻声哼鸣,以及中间主调和复调的多声作曲技法的巧妙运用,对美丽草原辽阔、开朗地进行了由衷的赞美,并借景歌颂了草原牧民欢畅幸福的生活。

      蒙古族牧歌的独特风格,往往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但却又不能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正好说明,对于草原牧歌这个客观事物,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换言之,从认识论角度看,对蒙古族草原牧歌的音乐特点,在思想上还没有完成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年会小合唱歌单

      《让我们荡起双浆》《欢乐年华》《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男声小合唱《真心英雄》《*龙》《从头再来》《热血忠魂天地间》《*军魂 亮剑主题曲》《曙光在前头》

      女声小合唱《我不想说》、《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喜洋洋》《好地方》《红红的日子》《天天好时光》《年年红》《赶上好时候》《家乡步步高》

      男女对唱《共享美好时光》《冰糖葫芦》、阿诗玛《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好人好梦》、《知心爱人》

      年会大合唱歌曲

      《欢乐颂》《阳光乐章》《希望的*走向未来》《开心*》《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祖**甜花香》《江山》《希望家园》《中华大家园》《吉祥颂》《美丽家园》《情系人民》《送给你》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祝福祖国》《为祖国干杯》《小康天堂》《和谐*》《高歌向明天》《祝福春天》《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爱我中华》《春风不忘》《锦绣年代》《祖国在召唤》《又是好日子》《大展宏图》

      适合元旦合唱的歌曲

      温馨类:《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相爱》、《明天会更好》、《同一首歌》、《雪绒花》、《感恩的心》、《大好人好梦》、四个女生《心愿》、蝴蝶组合《蝴蝶吟》《飞雪》,谢安琪《年度之歌》、成龙/苏慧伦《在我生射中的每一天》。

      励志类:《和未来有约》、《让世界充满爱》、《我的舞台》、《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年轻的同伙来相会》、《我最响亮》、《青春时代》、《你最红》、《因为我信任》《你们是我的星光》、蒲月天《倔强》、范玮琪《最初的妄想》。

    [阅读全文]...

2022-02-20 14:50:38
  • 秋浦歌

  • 小学
  • 秋浦歌

      秋浦歌一般指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秋浦歌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箇)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译文及注释】

      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缘因为。

      3、个:这样。

      4、秋霜:指白发。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作品介绍】

      这首《秋浦歌》家喻户晓,它是李白组诗作品《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原文】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个:如此,这般。

      2、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白话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写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一说为天宝十二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赏析】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白发哪能有三千丈长呢?李白咏庐山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已是奇语不凡;而这里咏白发,竟说白发比庐山瀑布更长十倍,大胆夸张,非李白莫敢。

      至于像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虽然看似无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却完全符合诗人感情的真实。诗人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显然,诗人不是说白发真有三千丈长,而是说愁长;因为忧愁生白发,所以白发像有三千丈长一般。这样写,既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在感受的真实性,又巧妙地赋予诗歌外在形象以更大的感染力。这样的夸张不但不虚妄,而且很有分寸;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所说:“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也。”

      如果说首两句劈空而来,显得有点突兀,那么末两句索性明言。它说明诗人在照镜时,看到满头白发繁若秋霜,遂禁不住感喟万分。诗人连用了“不知”与“何处”两个词组成问句。但他似问非问,或明知故问,纯粹是借此抒发感慨而已。“秋霜”固然指白发,但另给人以萧瑟的感觉。诗人利用感觉的移借,用外部感觉表达其心理感受。使读者自然联想起诗人晚年的不幸际遇,便难免同生凄凉、寂寞之感了。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有《李太白集》30卷。

    [阅读全文]...

2022-01-12 22:38:16
当前热门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句子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语录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说说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名言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诗词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祝福
秋浦歌古诗的音乐伴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