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关于叶圣陶的古诗四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叶圣陶的古诗四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叶圣陶的古诗四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叶圣陶的古诗四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6) 语录(15) 说说(6) 名言(13) 诗词(432) 祝福(2) 心语(107)

  • 叶圣陶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4、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6、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7、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8、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1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1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13、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4、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15、理想是事业之母。

    [阅读全文]...

2021-11-30 22:51:25
  •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说过的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1、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2、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无论哪一种潜质,要到达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潜质。

    4、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9、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0、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1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4、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5、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16、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都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文字的好*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17、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

    1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9、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23、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须教类别:教育

    24、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26、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7、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因此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8、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下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每一个机会。

    30、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1、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32、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33、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4、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潜质。

    35、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36、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务必具有的一种生活潜质。

    37、培育潜质的事务必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务必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38、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

    39、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构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40、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

    [阅读全文]...

2022-06-12 01:44:57
  • 叶圣陶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叶圣陶名言

    1、理想是事业之母。-- ——叶圣陶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 ——叶圣陶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 ——叶圣陶

    4、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 ——叶圣陶

    5、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 ——叶圣陶

    6、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8、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 ——叶圣陶

    [阅读全文]...

2022-07-27 00:54:26
  •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说过的名言名句

  • 名言
  • 1、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2、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3、无论哪一种潜质,要到达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潜质。

    4、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9、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0、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1、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1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4、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15、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16、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都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

    文字的好*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

     

    17、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

    1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9、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2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2、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23、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须教类别:教育

    24、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2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26、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27、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因此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8、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29、在现代*做一个人,决不可放下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每一个机会。

    30、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1、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32、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33、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4、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潜质。

    35、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36、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务必具有的一种生活潜质。

    37、培育潜质的事务必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务必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38、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要先做到。

    39、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构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40、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

    [阅读全文]...

2022-01-16 00:07:38
  • 叶圣陶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3.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4.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6.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7.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8.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9.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0.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1.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12.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

    1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

    14.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类别:学*

    15.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6.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惯。

    17.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8.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19.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20.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21.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观的根基。

    2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23.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25.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26.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7.教*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28.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29.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30.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1.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2.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3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34.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35.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3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37.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38.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9.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40.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4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类别:成功――叶圣陶

    42.理想是事业之母。类别:事业――叶圣陶

    43.读书忌死读,死读?牛角类别:读书――叶圣陶

    44.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类别:学*――叶圣陶

    45.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类别:教育――叶圣陶

    46.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类别:教育――叶圣陶

    47.读书忌死读,死读?牛角类别:学*――叶圣陶

    48.理想是事业之母。类别:理想――叶圣陶

    4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类别:教育――叶圣陶

    50.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类别:教育――叶圣陶

    [阅读全文]...

2022-02-12 18:53:57
  • 叶圣陶的名言名句 叶圣陶教育名言

  • 名言,教育,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叶圣陶的名言名句,以及叶圣陶教育名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2、教*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3、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4、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5、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6、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7、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8、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9、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0、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11、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12、语文老师要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

    13、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4、知识不能凭空得到,*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语文课本。

    15、理想是事业之母。

    16、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17、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18、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

    19、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20、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21、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22、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23、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

    24、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2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26、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7、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28、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

    29、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30、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惯。

    31、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32、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33、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

    34、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35、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36、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37、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8、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39、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4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41、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42、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43、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44、养成*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45、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46、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的一串过程。

    47、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

    48、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49、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50、或说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2-02-03 00:45:43
  • 31条叶圣陶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名言,理想,事业


  • 1.理想是事业之母。

     

    2.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3.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抽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4.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叶圣陶

     

    5.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叶圣陶

     

    6.所谓学*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叶圣陶

     

    7.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叶圣陶

     

    8.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9.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10.所念在那里,故乡就在那里。——叶圣陶

     

    11.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

     

    12.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1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4.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15.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16.理想是事业之母。

     

    1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18.所恋在这就下只人,这就下只人他这是我们的故乡了。----《藕与莼菜》

     

    19.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稻草人》

     

    20.凡是带点儿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别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样来。——叶圣陶

     

    21.读书,子便生小中发时可你如种有温度,子便灵魂有湿度,子便生命有深度。阅读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你可能我将道未发现,阅读竟认有大人如此有趣。经典得风国国文教材,告诉我们为什么心们起读书,怎成时金主挑到适合自己的好书,怎成时金主使阅读成为*惯。----《好读书为他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

     

    22.它用歌声可怜那些不幸的人,可怜他们的劳力只为一些别人,他们做的事没有一些意义和趣味。

     

    23.她叫是并大人人可山第之间本来明彻如青家种,并大十苦上而端加上一层云翳(阴影)夫国?----《火灾•云翳》

     

    24.教眼个得只把中使自己的教育眼个子才有动子才眼为开正有益于发人生,有益于教发人质量的提叫打没山,教眼个人认那间国过来西得只把中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25.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阅读全文]...

2022-07-29 19:18:09
  • 叶圣陶荷花赏析

  • 荷花,经典
  • 叶圣陶荷花赏析

      荷花一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叶圣陶荷花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花大色艳、清香四溢,出淤泥而不染,被誉为“花中君子”.叶圣陶老先生正是这样,他的性格基调随着向现实人生的迈进,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一个由天真、乐观到忧郁、深沉,由享受美好到沉醉其中的状态。

      《荷花》这篇文章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盛开的、素雅的白荷花,作者观花而触景,沉醉其中,与荷花合二为一的感受。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姿态不一,素雅明艳、栩栩如生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那处处都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笔墨,处处都洋溢着荷花气息的活力,让读者深深体会到,叶老先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可以说是一篇沁人心脾、凝神遐想的佳作。

      文章分为:嗅其香——观其形——赞其美——变其身——醒其神五部分。

      嗅其香,开门见山

      第一个自然段,就要提到荷花,这就开门见“花”.如果写荷花,开门见不了花,读者便会离神了。开头共有四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素、准确的语言,这就是名家的文章。开头的四句话,写得很干净:时间(清早),事情(去公园玩),原由(因为闻到清香),结果(所以赶紧往池边跑)。很干净,但写作效果却不仅仅是这样,他引发了读者的读书期待,一个“赶紧”反映出作者的迫切心情,把读者的心紧紧捉住,从而对花的颜色、形状、姿态有所期盼。可以说达到了读者要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却特别想知道的效果。

      观其形,素雅绘心

      表面看来是一池白荷花,显得素雅、高洁,并不跳跃。而读下去却被那白的明艳、白的活泼而打动,相信作者此时的感受也是如此活泼的、跳跃的、澎湃的。 “不少了”“挨挨挤挤”“冒”反映出花多,与第一部分“嗅其香味”呼应,这么多的荷花难怪作者“一进门”就被深深吸引。这一个“冒”很是了得。其一,写出花多、叶多。其二反映白荷花向外透、向上升的那种生命力,艳丽夺目,卓尔不群。其三,画面感极强,产生联想的空间,由静生动,富有跳跃之感。随后,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样的对称句“有的……有的……”,确实说明了荷花开得不少,这样开的,那样开的,这样开的像什么,那样开的像什么,仅仅三种不同姿态的花便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其实读者需要知道的不只三句话而是一个画面。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一篇《想别人没想到的》文章,它可以反映出叶老先生笔墨的精湛之处。文章讲一个画师给了每个徒弟大小一样的纸,让他们尽量画出最多的骆驼。最小的徒弟只画了两只骆驼,起伏的山峦,用智慧取胜。正是让人保有想象的空间这一处理方法以少胜多的。回到《荷花》第一个姿态“才两三瓣”象征开始。你会想到四五瓣吧?六七瓣呢?向左的,向右的呢?第二个姿态“全展开了”象征奔放。高的、低的,远处若有若无的,*处芬芳争艳的,简直太多了!第三个姿态“饱胀得”“破裂似的”象征期盼。这句话是作者情绪上升的体现,也是对一池荷花尽收眼底的强烈感受。三种姿态荷叶、荷花、花苞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虽繁密但却不冗乱。细节刻画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读着文章,仿佛有一只大笔随着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画一般。读到这里,下文会出现叶老先生想象自己就是荷花便不觉奇怪了。

      赞其美,鲜活顺畅

      在领略荷花不同姿态的风韵之后,作者连用两个“美”字,对荷花产生赞叹之情,在这里显得顺理成章,格外顺畅。既是对文章的一个小结也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很美”“也很美”“都很美”“太美了”……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看看这里,会觉得大自然真了不起!作者真了不起!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传神之笔在“活”字上,一个“活”字写出了荷花生机勃勃的美,让一池的荷花动起来,让荷花明艳起来。作者通过赞美“画家”来达到赞美一池荷花的目的,其隐含的意思是这一池荷花自成一画,栩栩如生,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活灵活现”地传递给读者,文章便也是“活”的了!

      变其身,凝神展魅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写照。作者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仿佛自己就变身成为了一朵荷花。随着作者自己变身为荷花,描写的角度也发生了转变,从刚才的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为整个荷花池中众多荷花的一员,感情高度投入,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情趣——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再次说明了,美丽的荷花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从刚刚的“活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墙壁上的“龙”,当作者融入其中的时候,便是“画龙点晴”了。“我”化作一朵白荷,风起时,与一池荷花随风舞动;风静时,静立池塘倾听蜻蜓、小鱼的谈话。多么美的语言,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 “我”与大自然在此时融为了一体,描绘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与读者产生了极强烈的共鸣,再现文章的魅力。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笔墨,洋溢着荷花气息的活力,让读者深深体会到,叶老先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醒其神,首尾呼应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见山点明赏花原由。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结尾醒神与段首相呼应。

      对美的向往追求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结尾从幻想到现实略显失落感,比较符合作者的创作基调。但凭借“我是在看荷花呢”几个字,也能表现出作者看到的是真实的,想到的是美好的,感受到的是神奇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叶圣陶先生的语言是简练而感人的,他的文章中强调感觉与情感。人物、事物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鲜明活泼,他的优美文章持久而韵美的留存于世。他表达的情感和感觉构筑了真相与现实的基础,也使他的文章充满无穷的力量。“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灯火,但是记述却因为这灯火而引入注目”,叶圣陶说。这段谈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圣陶不仅是一位善于讲述故事的人,他更是一位艺术家。

      《荷花》这篇文章将荷花高洁、素雅的形象描绘于心,将栩栩如生的画面鲜活示人,将美好的憧憬凝神聚心,是一篇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文章。

      《荷花》叶圣陶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一身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结构分析】

      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套路,来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这是作文的头;

      最后一句: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全文的脚。

      去头去脚,就是全文的身子。

      【写作、分析、阅读、积累是一回事】

      *时我们对孩子的语文,总会有什么写作、分析、阅读、积累等的要求。但我们要讲,写作、分析、阅读、积累,这是一回事,不是四回事。所谓的阅读,或者讲深度的学*,是需要分析的。分析,主要来讲,就是结构的分析,就是“作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的分析。分析到位了,阅读就到位了;而阅读到位了,才有了所谓的积累。如果没有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书、翻书、甚至是扫两眼地扫书,那是不可能有积累的。这个问题,也正是很多孩子看了很多的书,但一拿起笔来写作,就愁眉苦脸、下笔无文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真正地有了分析,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和积累,写作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今天以及以前,甚至以后的分析、讲评和欣赏,都是在阅读,在积累,在讲写作。可以讲,如果写作有问题,说明分析有问题。如果阅读不到位,说明理解就不到位;阅读不到位理解不到位,最后也会集中体现在写作上有问题。

      刚才我们看了本文的头。开头的第一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天天在讲,就是要开门见山。开门见山,不是某个人的发明,而是从名家名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与共性。开门见山是作文的正道。特别是孩子们刚开始学*作文,更不能一咕脑地给孩子灌输花里胡哨地开门之术。大道至简,就只需跟孩子讲——开门见山。

      这篇课文题是《荷花》,所以本文的头——第一个自然段,就要提到荷花。这就开门见“花”。如果写荷花,开门见不了花,那孩子的作文必定写“花”了,写乱了,写跑了。

      开头共有四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素、准确的语言,这就是名家的文章。开头的四句话,写得很干净:时间(清早),事情(去公园玩),原由(因为闻到清香,结果……所以赶紧往池边跑。)

      以前讲过一些孩子的作文,有些孩子本来的作文,开头是写得很干净,但有些妈妈在辅导的时候,非要写个几月几日几时几分来到公园。想必《资治通鉴》也写不了这么具体的时间。交待清楚即可,不必过多赘述。在不必要赘述的`地方,讲得过细过多,不仅是赘述还是赘肉。

      那么,什么是必要的?什么不是必要的?《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就讲了一个大原则:字为句服务,句为块服务,块为段服务,段为中心服务。本文的中心是荷花,所以一切就要为“荷花”服务。而不是为寅时卯刻服务。

      【未见花影,先闻花香】

      本文的头,是开门见荷花,且是开得干净利落。四句话,写得很干净,不拖泥带水。在开头中,还有一个技法要讲,就是香法。未见花形,先闻花香,这是正理。以前讲过一个孩子的作文,叫《八月桂花香》。

      我家院落里也有好几棵桂花树。离着几条街道,隔着几道院墙,都能老远闻到。寻香进院,桂花的香会扑得你醉。

      桂花树,整个像一把大伞,撑立在院子里。树上开满了桂花,一团团、一簇簇。叶子再茂密,却也挡不住它们竞相开放。似乎黄花去抢那一片雪花花,也似乎白花去争那一分金灿灿。仔细一看,它们我挤你,你挤我,像线团、像棉花、像雪球,挤挤挨挨地聚在一起,亲密得不分开。吹来一阵微风,小小的桂花随风飘扬,洒落在我的身上,仿佛下了一场金银般的花雨。身上也像被它的香感染一样。我拾起落在地上的一朵,它有四片小小的花瓣,像小朋友张得大大的小嘴,可爱极了。

      这篇文中的“寻香进院”与本文中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其基本的原理技法是一样的。

      同样的,有一首唐诗: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如果说写花闻不到花的香,那花就不称其为花。写作文的道理就在其中。写作文描写一个东西,只是写这个东西长的样子,还不能称其为生动。有声音、有香味、有触摸的感觉、有想象,才能生动。这就是“六根六尘”的重要性。“六根六尘”之法,可以把一件事物写得生动、立体、多面。

      【来看身子】

    [阅读全文]...

2022-02-15 05:54:57
  • 感动*的作家的文坛伯乐叶圣陶

  • 感动
  • 感动*的作家的文坛伯乐叶圣陶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自1923年起,就先后担任《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十个刊物的编辑,许多大作家的处女作均出自他的扶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的作家的文坛伯乐叶圣陶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朴实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感染了朱自清

      叶圣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意义,不仅可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读到,更可以在他的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中读出来。

      1930年7月,朱自清在北*的清华园,写了一篇题为《我所见的叶圣陶》的小散文,内中提及1921年秋第一次见到28岁的叶圣陶时的感受,为他那年纪并不老但“朴实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所感染。在其后的交往中,朱自清在叶圣陶身上,见到很多看似寻常却也崎岖的景象,并认定,叶氏的沉默寡言而不喜欢论辩、极为和易而从无怒色,是一种智慧之举;此外,提笔从容而文稿极清楚、生活随意却极有秩序、态度积极却不怎么浪漫,这些,均“出于天性”,出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自然而然的质素,在叶圣陶身上表露无遗,那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那是吾国先哲与文人最倾慕的状态,道家如此,释家如此,儒家也如此。也正因为这种自然而然,使得叶圣陶先生“长生久视”,成为永远的叶圣陶。他作品中的“淡”,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或求人喜欢的;那是他*气顺心之个人产品,也正因为其称物以德、心*气顺,眼前无非生机,正可中和养身、颐养天年。在随处可能产生矛盾的生存状态中,社会中的人,倘若可以*常心视之,自然而然,其修养与心性,当然便可知其高明了。

      见性明心,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的`确可以如此来评价。这四个字,虽然主要来自于佛家典籍,但其实,它是渗透到*传统学问的各个方面的;而一个可以称得上“大文人”的文人,又无不是综合了*传统的诸端学问的。倘若在人这一层面没有实现见性明心,也不会出现叶圣陶其文。

      有着审美经验的读者,会成为作家作品的知音

      文如其人,从叶圣陶的小说里,可以读出他不同时期心境的迁变。他的小说,更多的是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在真切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在寻常的人生境遇中,摄取不同寻常的所在,于是,在混沌里放出光明,把*凡而具体的生活题材,刻画得出神入化。这样的笔触,类乎于绘画的白描,其精神的展现,却是依靠了写生的最强大的技巧,乃可以凝神定照,乃可以气韵生动,虽似乎很少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见解,但,一切的一切,已包笼其中。

      现实的一切,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有戏剧性、矛盾性和艺术性的。作家所要描写的,也正是这一切,谁能不着痕迹,谁能自然而然,谁就是大家手笔。有着审美经验的读者,会成为作家作品的知音,于呈现在纸上的“客观生活”中,读出冷峭或热情来。叶圣陶的小说,从通篇气息到结构章法再到言辞造句,都是一样的朴实凝练、纯净流畅,令人佩服的是富含了强大的表现力。散文集《剑鞘》(1924年)、《脚步集》(1931年)、《未厌居*作》J1935年K、《西川集》J1945年K、《小记十篇》J1958年K等等,无不是这样,那是需要在私下认真而细致地打磨,才可以在外显光华的里面,来内包坚质的。

      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形式,善美地结合起来,于是称得上“文质彬彬”--这已不是单纯的温文尔雅,而是趋*于“为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状态,此时,内心已洗涤掉所有的尘垢,人性本真本善本美的实在,开始大放光明,这光明,是烛照一切、通透一切的。凭借乎此,作品中抒情、状物、记人、说理,在清淡朴实之中,蕴涵态度风格,总之自然而然,无须任何多余的雕饰。叶圣陶先生的文风,大抵从此角度审视,最为得利。

      叶圣陶的沉重,源自于关爱人生的大慈悲心。

      也凭借乎此,能在客观中见出主观,在理性中见出感性,在现实中见出理想,这便是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叶圣陶,能同时成为*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的缘由。《画眉鸟》、《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皇帝的新衣》、《鸟言兽语》和《火车头的经历》等等,是他的可以称作“浪漫”的作品--我们来慢慢品味这些“浪漫”,会忽然发现其中的沉重,非凡的沉重,永久的沉重。

      叶圣陶的沉重,是源自于其内心的一种宏阔的境界,一种关爱人生的大慈悲心。儒家的仁人君子,靠着自身的道德自觉、自律、自策,来完善自身的心性修养和行为规范,来承载一个文士所能承载的那一部分社会责任。这些无数的“一部分”,便构成整个社会历史;社会的整个秩序与正常运转,也依赖于此。儒家的“仁者爱人”与“忠恕”的思想观,在叶圣陶的小说中表现为温情与关爱,在他的生活中则为诚信与宽容,而这一切,又是自然而然、毫无勉强之感的。对于文章,他如此,对待朋友,他更是如此。朋友,比如他生*最知己的夏丏尊和朱自清,在各自的交往之中,彼此所看重的,也无非如此。

      儒家所看重的,是生命的实在,是作为正常的社会中的人的那一部分责任心。对于儒家的精髓,叶圣陶先生是深谙熟稔的,表现于更大的范围和更大的力量,则是他的努力实践于教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的这一纲领性的思想,基本概括出整个人类的思想史和生活史,其具体实施,则落在教育的肩上。叶圣陶先生身体力行,在“教”这一环节上付出了非凡的劳动,也焕发出异常的光辉。教育的关键,叶圣陶先生独有会心,他认为其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会*惯,把读书、作文与做人,把语言、文字与思想,把知识、能力与*惯,统统结合起来,这一点,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复申述过。“*惯成自然”,*惯了,也就自然了,久之,久之,也就自然而然了。

      他是一位至诚者,一位“择善而固执之者”的君子

      抓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把儒家的大道理用得具体而微,塌塌实实。他从如何编写语文教材入手,针对教材标准、教材性质、教材功能、教材归宿等环节,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措施,而这些见解和措施,却都以“实际”为鹄的,这,是无比的重要。

      “诚于中而形于外”,大的目标,总要落到实处,之于道德修养与礼仪实践的关系,叶圣陶先生独有会心。表里如一、内外一如,此时的人,便可以实现能量和智慧的最大发挥,实现最大的生存价值,这时他个人的价值,已不仅仅局限于其一人一身,而是扩展到社会性、永久性。在做小说编辑期间,叶圣陶先生发现并扶植过的作家有茅盾、巴金、丁玲、戴望舒诸人,遂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坛伯乐”,其功厥伟。

      伟大出于艰辛。大凡伟大却看似寻常之背后,一定是蕴涵了非常之艰辛的。叶圣陶先生的看似寻常,其文、其人,却是埋藏了非常人所可知所可解的“艰辛”的内容的,那其中,乃有一种个人的大牺牲在焉。朱熹评圣贤之志,有云“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合流”,然而正是这种“乐其日用之常”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却因着其*常之极,便立即又与大多数的、普通的、一般世人生活着的“*常”拉开了距离,显得极不*常起来,所谓超群拔俗,正是此意。

      不媚于俗、不累于心,乐其日常、克念即圣,而终能与天地万物相往还,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叶圣陶先生,正是在*凡与伟大、真实与理想之间,走了出来。他是一位至诚者,一位“择善而固执之者”的君子,在人生与艺术的净土上,他实现了精神的逍遥之游、永恒之旅。

      叶圣陶小传:

      (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生于江苏苏州。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了*、鲁迅支持的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俞*伯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3-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煼从橙嗣裢纯嗌活和悲惨命运,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新*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第六届*副*和民进中央*。

      拓展:

      叶圣陶作家介绍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副*。是第一至四届*代表、第五届*常委,第一届全国*委员。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阅读全文]...

2022-06-14 05:26:37
  • 叶圣陶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叶圣陶名言名句大全

      1、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

      2、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抽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叶圣陶

      3、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4、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叶圣陶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都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文字的好*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类;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叶圣陶

      7、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叶圣陶

      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9、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10、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叶圣陶

      11、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叶圣陶

      12、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对自己所教的那门功课不大懂,今天听别人讲,自己没有好好领会,明天就去教学生,这样讲课不会给学生太多的益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讲课,在理解知识和掌握学*上给学生实际的益处。——叶圣陶

      13、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14、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叶圣陶

      15、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16、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叶圣陶

    [阅读全文]...

2022-06-10 18:15:04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句子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语录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说说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名言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诗词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祝福
叶圣陶的古诗四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