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农村的古诗

关于北魏农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北魏农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北魏农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北魏农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14) 语录(8) 说说(58) 名言(1) 诗词(236) 祝福(3) 心语(52)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 生活,农村,文学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阅读全文]...

2022-01-21 16:57:06
  • 农村生活情趣的古诗

  • 农村
  •   写农村田园生活的有很多,大家知道有哪些?

      作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作者: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作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阅读全文]...

2022-03-12 02:15:54
  • 表现农村生活的古诗

  • 农村,生活
  •   古人在写乡村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阅读全文]...

2022-07-21 01:25:14
  • 北魏皇帝列表及其简介

  • 知识,学*,文学
  • 北魏皇帝列表及其简介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你知道一共经历了多少个帝王吗?以下是cnfla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魏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早期国语鲜卑语,初称代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大魏,建都*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

      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

      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

      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

      献文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在位时间466年——471年

      孝文皇帝——拓跋宏,庙号高祖,在位时间471年——499年

      宣武皇帝——元恪,庙号世宗,在位时间500年——515年

      孝明皇帝——元诩,庙号肃宗,在位时间516年——527年

      武怀皇帝——元子攸,庙号敬宗,在位时间528年——531年

      节闵皇帝——元恭,庙号烈宗,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元修,庙号显宗,在位时间532年——534年

      1、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409年的宫廷*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人物生*

      魏道武帝拓跋珪(360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什翼圭、翼圭、开,字涉珪,后魏开国皇帝(386—409年),鲜卑族人。魏昭成帝拓跋什翼键的孙子,魏献明帝拓跋寔和贺兰氏的儿子。

      2、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勤政爱民北魏第二任皇帝

      北魏拓跋嗣明元帝(392-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父亲。403年被立为太子,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410年,北伐大破柔然。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人物生*

      魏明元帝拓跋嗣(392-423年),也叫拓跋嗣。后魏第二任皇帝。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后,拓跋嗣的父亲道武帝拓跋珪为防止外戚专权,仿照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之制,将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处死(即子贵母死制)。拓跋嗣日夜啼哭,被拓跋珪训斥,出逃宫外。409年,拓跋珪被其子清河王拓跋绍杀害,拓跋嗣*息谋乱,诛杀拓跋绍,即位登基,改元永兴。即位后,内迁民众,整顿流民。410年,派大军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又将后魏实力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422年,立长子拓跋焘为太子后,亲率大军南征,在次年攻克虎牢等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但是,在亲征中,拓跋嗣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在返回*城不久就去世了,年仅32岁。

      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皇帝,庙号世祖。拓跋焘率军讲求战法,指挥灵活,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

      4、北魏南安王拓跋余简介 在位仅八月的短命皇帝

      南安王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北魏皇帝,在位仅八月。

      人物信息

      姓名:拓跋余

      谥号:南安隐王

      *:北魏

      在世:5世纪―452年

      在位:452年三月―452年十月

      年号:承*

      5、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简介 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庙号高宗,字乌雷直勤,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晃长子,北魏孝文帝的祖父。452年,宗爱暗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再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拓跋濬即位为文成帝,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长子拓跋弘即位。

      6、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简介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濬长子。456年被立为太子,465年继位。他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469年就将襁褓中的长子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大臣,被对方毒死,时年23岁。

      3岁封储,12岁登基,14岁生子,18岁禅位,23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

      7、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 扩展北魏使国势盛极一时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孝文帝元宏次子,母高氏。太和七年(483年)闰四月,生于*城宫。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十二即位,在位16年。死于延昌四年(515年)春正月,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8、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 被自己母亲胡太后毒杀

      北魏孝明帝元诩,是宣武帝元恪的二子,也是宣武帝元恪唯一没有夭折的'儿子。曾有传言说元恪的前皇后于氏及其所生皇子都被高皇后谋害,元恪虽半信半疑,但为了给元氏皇朝留下血脉,所以还是格外小心,这才让元诩长大**。但元诩的生母在元诩即位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土崩瓦解。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了密诏被查出,胡太后看后大怒,于是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

      9、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简介 被乱臣缢死的傀儡皇帝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07年—531年;在位528年—53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北魏献文帝之孙,彭城王元勰(的嫡子(第三子),母亲为王妃李媛华。姿貌很俊美,有勇力。自幼在宫为孝明帝担任伴读,与孝明帝颇为友爱,527年,被特封长乐王。528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日),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实际上是傀儡。

      10、北魏长广王元晔简介 在位四月就废掉的北魏皇帝

      北魏长广王元晔,即惠哀皇帝(509年-532年),字华兴,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530年-531年在位。元晔的曾祖父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祖父南安惠王拓跋桢,父扶风王元怡。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被北魏孝武帝赐死。

      人物生*

      扶风王元怡的儿子,也是尔朱荣的妻侄,公元508年生,530年十月即位,次年二月被废,532年十一月甲辰(十四)(12月26日)被杀。在位四个月,年号:建明。

      元晔即位后,尔朱兆进入京城,纵兵抢掠,并且,又一次大杀北魏诸王和百官,接着返回晋阳,命令尔朱世隆,尔朱度留镇洛阳,尔朱世隆更为残暴,人民对他恨之入骨,元晔在尔朱世隆的控制下整日惶惶不安,公元531年2月,尔朱世隆又废黜元晔,降封为东海王。元晔被废后,尔朱世隆拥立他们的*亲广陵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

    [阅读全文]...

2022-04-26 14:29:33
  • 乡村的古诗大全(描写乡下农村的诗句有哪些)

  • 乡村,农村
  • 清*乐·村居 –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游山西村 –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行香子·树绕村庄 –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 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 燕儿舞, 蝶儿忙。

    村居 –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 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乡村四月 –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村行 – 唐代·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满江红·山居即事 – 宋代·辛弃疾

    几个轻鸥, 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鶒, 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 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 三千斛。 春雨满, 秧新谷。 闲日永, 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 雪堆蚕簇, 若要足时今足矣, 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 枇杷熟。

    望远行(元夕) – 宋代·孙惟信

    又远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烂漫向、罗绮丛中,驰骋风流俊雅。转头是、三十年话。量减才慳,自觉是、欢情衰谢。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堪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

    虎丘寺 – 宋代·高翥

    西出吴门步屟轻, 浮屠唤客入山行。 石从试剑何年裂, 池自通泉尽日*。 烟径远传僧磬响, 云龛深锁佛灯明。 移舟更宿枫桥寺, 要听疏锺半夜鸣。

    水调歌头 – 宋代·汪莘

    天有月来几时。”太白去“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於《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抱朴子所言,非绮语也。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游月陂 – 宋代·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日约重陪。

    古断肠曲三十首 – 宋代·周端臣

    香凝薇帐春风院, 酒涴榴裙夜月楼。 閒把花枝思往事, 旧欢都变作新愁。

    小桧 – 宋代·韩琦

    小桧新移*曲栏, 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 只要人知耐岁寒。

    风流子(和桐城魏宰) – 宋代·王之道

    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见十里长堤,数声啼鴂,至今清泪,襟袖斓斑。谁信道,沈腰成瘦减,潘鬓就衰残。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不言拄笏,无绪凭阑。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黄鸟间关。争得此心无著,浑似云闲。

    游摄山栖霞寺 – 宋代·叶清臣

    仙峰多灵草,*在东北维。 僧绍昔捨宅,总持尝作碑。 高风一缅邈,废宇亦陵迟。 清泉潄白石,霏雾蒙紫芝。 松萝日萧寂,猿鸟自追随。 游人尠或诣,隐者谁与期。 支郎笃清尚,千里孤云飞。 览古玩青简,寻幽穷翠微。 顾予荷戟守,出宿简书违。 凭师访陈迹,賸作摄山诗。

    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 宋代·徐俯

    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惜花 – 宋代·韩琦

    看花关有分, 分薄亦蹉跎。 蜂蝶争无限, 笙歌得几何。 利名长自役, 风雨不须多。 趁取红香在, 高吟卷醉螺。

    过隋城 – 宋代·韩琦

    信马隋城下, 行春访旧传。 楼台在何处, 瓦砾半耕田。 远籁悲笳咽, 馀花坠靥圆。 只留荒侈迹, 千古监青编。

    天仙子 – 宋代·刘过

    彩笔恹恹慵赋咏。斗草闲来寻小迳。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成孤另。春又那知人欲病。洗尽残妆临晚镜。淡玉一团浆水莹。强持檀板*芳樽,云遏定。君须听。低唱月来花弄影。

    声声慢(寄叶书隐) – 宋代·张炎

    百花洲畔,十里湖边,沙鸥未许盟寒。旧隐琴书,犹记渭水长安。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似梦里,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且与凭兰。此别何如,能消几度阳关。江南又听夜雨,怕梅花、零落孤山。归最好,甚闲人、犹自未闲。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 宋代·叶梦得

    斜汉初看素月流。坐惊金饼出云头。华发萧然吹素领。光景。何妨分付属沧洲。莫待霜花飘烂漫。萍岸。更凭佳句尽拘收。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一尊同得二年秋。

    七夕书事 – 宋代·谢薖

    烧烛留今夕, 衔杯忆故年。 风前失二士, 句里问三玄。 随分瓜蔬设, 占星古老传。 不须文乞巧, 只有直如弦。

    西江月(咏丁香菊) – 宋代·陈师道

    浅色千重柔叶, 深心一点娇黄。 只消可意更须香。 好个风流模样。 玉蕊今谁攀折, 诗人此日凄凉。 正须蛮素作伊凉。 与插钗傍鬓上。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 宋代·李弥逊

    春风谱世情,去我若驰鹜。 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速冠屦。 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 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 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 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 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常州 – 宋代·文天祥

    [阅读全文]...

2022-04-27 20:16:12
  • 描写恬静质朴的农村生活的古诗

  • 农村,生活
  •   诗人以农村生活作为诗的题裁,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7-17 07:54:55
  •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典故

  • 历史,语文
  •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北魏孝文帝是一代贤明的君主,我们都知道孝文帝最大的成就就是汉化改革了,之后有助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那么在汉化改革中迁都洛阳是比较重大的举措的。

      为了方便和汉族的沟通,以及学*汉族的文化,孝文帝一直有想要迁都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决定,想要真正的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鲜卑族的人数也是比较多的,想要迁都就意味着很多的人是需要背井离乡的。

      之后孝文帝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的。之后孝文帝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借着出兵攻打齐国的名义,实施迁都的举措。之后孝文帝亲自率兵南下,正好天气的帮助,导致这一路走的是十分的艰辛的,之后到了洛阳之后,孝文帝看见士兵们都比较的疲惫就说我们就在这边定都吧,已经走了这样远了,再回去是不实际的,大家也是比较疲惫的,所以就答应了。

      之后在洛阳安顿好了之后,派人把原来的王孙贵族也迁过来,但是其中孝文帝的儿子比较的反对,至此孝文帝做了严格的处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进行反对了,所以孝文帝迁都洛阳还是比较聪明的。

      孝文帝不仅在政策上面是比较果断的,而且孝文帝本身就是一位孝子,这也是他孝文帝称号的由来。为了拯救自己的父亲能够舍弃自己的性命,所以他身上的美德也是我们需要学*的。这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典故。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

      历代的皇帝能够被后人记住最大的原因是自己在位的时候所推行的政策是不是对百姓有利的,其中孝文帝汉化改革对之后的民族大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今天就来评价北魏孝文帝。

      当时的局势是比交复杂的,吏治混乱,朝廷的财政支出也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经常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在这样的局势中孝文帝选择了汉化改革。主要的内容主要是:首先需要改革吏治,通俗点说就是制定一系列的俸禄的管理办法,这样是能够从根本上面改变贪污的现象的。因为在改革之前,所有的官吏朝廷是不会发俸禄给他们的,那么他们主要是从当地的百姓中进行剥夺和搜刮。所以朝廷能够定时的发俸禄给他们,那么有些官吏就不会剥夺百姓的,百姓的`生活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的。

      其次,当时的百姓都是靠着土地农活生活的,所以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有一项是均田制,就是暗按照既定的人口进行分配土地,这样一方面既能够帮助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另外一方面就是能够定时的向朝廷提供一定的赋税,所谓是一举两得的政策。

      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样的目的就是能够加强对于中原的控制,之前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不利于农作物的存活,迁都洛阳这边的环境是比较湿润的,不像山西那边干燥。

      从上面评价北魏孝文帝我们是可以看出孝文帝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当时为了自己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大胆的改革,这是一般人没有的魄力。

    [阅读全文]...

2022-03-04 13:24:41
  • 初夏农村诗句

  • 农村,初夏,文学
  • 初夏农村诗句

      夏天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尤其是那夏天的绿色,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

      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4.清风破暑连三日。——王挥《过沙沟店》

      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训》

      7.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1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1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15.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6.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8.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0.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2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大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2.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

      2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4.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2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秦观《纳凉》

      2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9.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3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3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5.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36.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7.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38.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39.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4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4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4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4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4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8.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4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阅读全文]...

2022-01-31 10:57:05
2021-12-08 22:02:49
  •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 农村,生活
  •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的道路也会跌倒。

      2、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6、从未失败就意味着从未成功;从未挫折就意味着从未胜利;从未反思就意味着从未经历;从未跌倒就意味着从未登顶。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0、投荒万里无归路, 雪点鬓繁。度鬼门关, 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 《采桑子》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2、看了此文的网友还看以下优美的诗句、关于边塞生活的诗句

      1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1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寻。

      17、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生活是首歌、爱情是轻音乐,工作是交响乐,奋斗是摇滚乐,应酬是流行乐,朋友是通俗曲,事业是进行曲。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1、行路不仅仅在于快慢,还在于是否能够持续;前进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确方向。

      2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3、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2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2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27、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2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9、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3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3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33、父耕原上田,子鄙较禄。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3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6、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37、二门外青骢郭外舟,人生无奈是离愁。不辞苦向东风祝,到处人间作石尤。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4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41、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

      4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潮来寒雨晚来风。

      47、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9、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阅读全文]...

2022-05-25 1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