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合朗读古诗的古筝曲推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适合朗读古诗的古筝曲推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适合朗读古诗的古筝曲推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适合朗读古诗的古筝曲推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青花瓷入门级古筝曲谱
伴着委婉的*风曲调,你渐渐地走出尘封的历史,重新展现沉淀了千年的美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青花瓷入门级古筝曲谱,欢迎借鉴!
2—1—6—1—1—6—1—1—6—1—6—5
素眉勾勒秋千话北风龙转丹
2—1—6—1—1—6—1—1—3—2—1—1
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
5—6—3—3—3—2—3—3—2—3—533
黯然腾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3—3—3—3—2—2—2—2—1—32
宣纸上皱边直尺各一半
2—1—6—1—1—6—1—1—6—1—6—5
油色渲染侍女图因为被失藏
5—6—3—5—5—3—5—5—3—2—1—1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2—1—2—3—2—212
你的美一缕飘散
1—6—2—1—1—6—1—1—1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5—5—3—2—3—6
天正在等烟雨
2—3—5—3—2
而我在等你
5—5—3—2—3—5
炊烟袅袅升起
2—3—5—2—1
隔江千万里
1—2—3—5—6—5—3—5—3—3—2—2
在*地书刻你房间上的飘影
1—2—1—2—1—2—3—533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5—5—3—2—3—6
天正在等烟雨
2—3—5—3—2
而我在等你
5—5—3—2—3—5
月色被打捞起
2—3—5—2—1
掩盖了结局
1—2—3—5—6—5—3—5—3—3—2—2
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
5—3—2—2—1
你眼的笑意
2—1—6—1—1—6—1—1—6—1—6—5
色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
2—1—6—1—1—6—1—1—3—2—1—1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5—6—3—3—3—2—3—3—2—3—533
你隐藏在药效里一千年的秘密
3—3—3—3—2—2—2—2—1—32
急溪里犹如羞花沾落地
2—1—6—1—1—6—1—1—6—1—6—5
云水禅心古筝曲鉴赏
《云水禅心》是佛教纯音乐专辑,古筝的音律柔美、清雅、塑性极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云水禅心古筝曲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次知道《云水禅心》这支曲子,是从一位朋友的文字里。朋友的文字很美,字里行间充满了旷远宁静的气韵,但我却在珠玑之间悟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凄凉与哀婉。
出于对文字的偏爱和对曲子的喜欢,顺着阡陌,一路迤俪走来,终于在清幽的山林听到了泉水叮咚的流淌声。空盈灵动、清新淡雅的古筝音韵,给人一种灵如水、飘若云、澈透心扉、仙气迫人的感觉。掬一捧山泉水,撩几串飞珠溅玉,在丝竹的萦绕里,心旷神怡。
缥缈间,仿佛看到了超凡脱俗、飘逸素雅的仙子著一袭白纱在绿荷满香的湖边弹拨筝弦。潺潺淙淙的流水,宛如远处飘来的天籁,伴随轻柔洁白的浮云,蕴在幽弦慢拨中。袅一缕恬淡与闲适,让古筝的悠扬和婉约,都浸染在每一个音符中,藏岁月底色、沁悠然禅意,神怡。
我从不知云水禅心这支古曲的典故渊源,只是从风潮音乐网里查出它是佛曲古筝礼赞系列《掬水》里的一支曲子。疑惑曲编者是在什么背景下突发奇想,竟然收录出这么优美、隽永、清婉的古筝曲,是心有感悟,还是受周围环境感染所致?
据说,云水禅心的原意是“寄禅心于云水,是佛家的一首筝曲的名字,其意在清逸逍遥,尽在云水中;禅之意境,亦尽在云水中。”“云水禅心”的音乐真的很美,总能使人尽情地沉浸在与世无争的自然境界之中。
云和水都是自然界最纯净轻柔的物质,它们本无禅心,只是被红尘烦扰的人们想逃离尘世,消除心中不安的躁动,才寄情于山水,给云水赋予了禅的心境和意境。静思,看云水的空旷与虚无。人生如逝水,烟波云海间,已淡化了流转的斑驳和情海物欲,在优美的曲调里、在徐缓的节奏中,闲品着一份雅致的情趣,面对佛语,纯澈了心底的尘埃、庄严了飞逸情绪,似乎在空灵缥缈的虚无中得到了顿悟。
假如云水有了禅心,我会踏漫山遍野的绿色,觅弯弯曲曲的花溪,去找寻生命的菩提。人生如梦,梦随缘生。滚滚红尘,祥云缭绕,也只在一瞬间,消散尽净。
“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在活泼明快的旋律中,在波光潋滟湖光山色中,随柔风微云,枕一水清盈,感受着一份水随禅静、云随意静的恬淡自得,不亦乐乎?云水禅心的曲调和歌词真的都很好,只是这纷乱繁杂的世界上又有几人能参悟透彻呢?
清泉潺潺,抚琴低语。
聆听这样美妙的曲子,让人的杂念全都涤荡尽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闲适淡泊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有种飘如神仙的感觉。筝音清雅、佛意庄严,似乎,在这一刻,我已经真正地做到了大彻大悟,成了具有仙风道骨的隐居方外之人。
古刹钟声、残阳夕照,密林深山、星隋月静,千般心事,消逝。
哗哗的流水之后,是清幽的古筝声,一遍又一遍地品赏,竟然被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所陶醉感染。醒也悠扬、梦也悠扬,化做莲花、拂溪弄水,任鱼虾自由玩耍嬉戏,在湛蓝天宇中,醉*湖涟漪。
在山林间淡品茗茶、浅拂古琴、轻歌曼舞、踏雪寻梅、吟诗作画,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真的惬意。但这样的闲适恬淡的.意境只能是那些吟唱风花雪月的人们的向往。在红尘中游走的人,谁能做到无牵挂的洒脱呢?面对如此喧嚣的浮华世界,只怕林和靖再世,也难做到梅妻鹤子,难怪司马青龙要倾心赋一曲云水禅心了。
“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望一片幽冥兮,我与月相惜,抚一曲遥相寄,难诉相思意。”几许相思?几番恩怨?都沉湎在闲淡清婉的悲切曲调里了。
谁人能解相思意?潺潺流水伴清筝。
莲花沾清泉,一步一叹惋。风雅歌赋、霓裳曼舞,让潋滟叠在朴素淡雅、清虚静恬的山林间,任小鸟啁啾,我自轻快欢娱,做个浸春江花月、醉溪流潺潺的淡烟人。
清幽、*和、雅肃的禅意写满自然山水,清冽如催润心花的甘露,将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融化于无形。悲悯的韵意,在徐缓恬静的节奏里得以升华,使幽思如涓涓流淌的泉水,逐渐清冽透澈、浸润心扉。
“我心如烟云,当空舞长袖,人在千里,魂梦常相依,红颜空自许,南柯一梦难醒,空老山林,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映我长夜清寂。”听这样的歌曲,看入画的歌词,是一种视觉和感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洗涤。随着妙曼的乐曲,飘飘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是谁?可是千年的莲子?亦或是枫叶上的一滴甘露?五百年的修炼,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轻捻兰指,诉不尽的思绪,都在遥远的红尘里,夜未央,人清幽。
拈花微笑,清风如语。
谁是我梦中的引路人?落尽万滴相思泪之后,终于在慈眉微沉、慧眼微睁的佛家面前得到了解脱,声声琴弦、无怨无嗔。心海在静静地航行,是非善恶,都隐在明净如水的景色里了。
古人云:松下抚琴,月下吹箫。泉边读经,圃中养花,随兴所至,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逍遥自在。听云水禅心,轻松悠然。在这样的环境里,决然不会去思李商隐的庄生梦蝴,也不会去念孔子的“一箪食,一瓢饮”,一切释然,空明碧澄。
佛家禅宗思想对人的启示是“四大皆空,宁静淡泊,超然脱俗”。云水禅心是佛曲,它把佛家禅意巧妙而自然地蕴涵在了串串音符之中,聆听,如小桥流水,清澈舒畅。
“静观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面对复杂虚幻的世界,人们多采用了的逃避的方法,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不可取,但从人性和心理生理角度来看,却是调节情绪、得以解脱的灵丹妙药。官场的黑暗、情事的无奈、人生的窘迫,让人们在疲惫困顿极至之余,不得不把心灵逐放在了幽静空旷的山水之间。
美好的曲子永远不会沉寂。在当今这个浮华交替多变的社会,人们亦如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庄子一样,对迷茫的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情如何?权如何?生生死死又如何?惟有一曲低徊清雅云水禅心,可让心境寂静。
我辈皆凡夫俗子,在茫茫红尘里,只能用云水禅心来求得片刻的安宁。
“前事乱透算不清惟愿忘掉未了情”。当人们沉迷在烦琐的杂事里的时候,感悟最多的还是那些描写自然山水的诗词歌曲。如果能把心逐放到奇妙的山水之中,让云水涤净心灵的忧伤、驱散心间的阴霾,做个“神图绘辋川”的清雅之人,也是很愉悦的事。“一生柔情君与共,痴心只能藏旧梦”,与其凄婉哀伤,不如快乐开怀。
听云水禅心,感觉某些神韵和陶渊明的《桃花园记》很相似,一个是用文字来寄托,一个是用音乐来抒怀,都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忽然想起了王维的《白石滩》,幽静、澄澈、空明、清淡的氛围给人以飘渺、清朗、明净的境界。不知道曲作者是否读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但他能通过音乐来谱出淙淙清泉、苍苍山石、蓊蓊山林的幽远明朗的韵味,着实令人叹服。
“云带抹松间,晨钟心为安”,云水禅心,不仅涤荡了人的情怀,而且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沉醉于这恬静闲远的韵律中,感觉自己好象恬淡宁和了。
勾扫轮拨 兰花指,古琴古曲献知音。
急拨慢揉 舒缓述,丝弦流露赞美情。
“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得到了*的追捧和咏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感受乐曲的灵动,请欣赏古筝独奏《高山流水》,掌声有请。
朱弦断 桂影婆娑醉香依旧 谁奏 碎心曲 弹破东风奈何红颜悴 繁花娇 无情人手握多情簪 曲终人则散 独舞 幽幽水榭间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
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
天涯飘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
信手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低眉续弹,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回忆,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
分明眼里有泪,有泪滴,人间何事长离别。
分明有泪,有泪滴,人间无处寄相思。
欢笑声,已成了昨日的记忆。
红颜已老不如昔,空自悲戚。
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
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静悄悄的夜晚,月光明媚,海面却不*静。
让我们谱写美丽的赞歌,聆听来自夜晚渔民的欢乐丰收。
请欣赏,古筝独奏,渔舟唱晚。
如果在较后的话,可以说,前面的演出都很精彩,想必大家也都有点疲倦了吧,别着急,下面的节目一定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好了,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古筝演奏——琵琶语
希望可以采纳
又见将军令啊~这曲子是不好练……1,将军令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段大段的摇指,还有左手的和弦,表现的是战鼓号角紧催,非常紧张的战前气氛。
第二部分是用了很多左手“韵”,波动比较大的滑 之类的音,是在表现将军智勇双全,临阵指挥的英勇形象。
第三部分用快四点,速度蛮快的,表达的是军队急行猛走的情形。
第四部分就是两军对峙厮杀,气氛紧张到最后的班师情景。
2,将军令是浙江正派的代表曲目。
3结构在第一条中和表现呼应着说了。
4,曲中的摇指。
这个比较头痛,其实大多数觉得将军令是个槛的人不是摇指摇不出来而是……太累了
那么大篇幅的摇指,而且还有很多低音区,很费劲,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扎桩”这种摇指技巧,一般专业的老师会告诉你少使用这种方法,因为类似梁祝、雪山春晓啊之类的这种曲子不适合扎桩,扎桩的话音色有限,靠*琴头箱的琴弦绷得紧,音色很脆,也不会有什么延续。
但是将军令用扎桩比较合适,一开头的部分可以还是游摇,来渲染曲子的跌宕紧张,到了后来,大臂撑不住的时候就扎桩,让大臂从撑起来的动作到离身体比较* 来缓和一下。
扎桩可以一直摇完,也可以等大臂不酸的时候再游摇,就是用小指撑着琴头坎那里,拇指摇指。
5将军令这首曲子还难在切忌断音,最容易发生在摇指和快四点的部分,很容易突然卡壳,这首曲子就是一气呵成磅礴大气,所以如果断音是很尴尬煞景的。
宁愿把摇指频率放慢点也不能卡了。
感觉真的很像黄飞鸿
特别好听,也挺有难度的
第一句是从最下面的1刮到低音的6,然后用中指带一下低音的6然后弹中音的6花指的意思同上3的弹发与回答一相同左手的食指在低音区,哪根弦到哪根弦没有规定同时
十大古筝名曲
古筝作为*传统乐器,在*古典音乐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大古筝名曲,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首《渔舟唱晚》
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玉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第二首《出水莲》
广东潮州客家筝曲。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
浙江筝派作品,乐曲表现“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
第四首《林冲夜奔》
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五首《侗族舞曲》
表现侗寨风情,抒发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分侗寨之歌、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
第六首《汉宫秋月》
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流行的演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二胡曲,另一种为筝曲。乐曲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
第七首《寒鸦戏水
》是“客家筝曲”。“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所以又叫“中州古调”。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第八首《东海渔歌》
乐曲表现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描绘的大海波涛,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
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在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
乐曲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抒发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朗读端午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朗读端午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古诗词乌衣巷阅读鉴赏
乌衣巷
(唐诗)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赏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还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注意反映民生疾苦和重大事件,风格刚健爽朗。他的一些怀古诗,也凝练含蓄,含不尽之意鉴于言外。有《刘梦得文集》。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
相关推荐: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早春》(韩愈)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北来人二首》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金陵望汉江》
《乌衣巷》教案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教学目标:
1、带着感情和诗意认读古诗,并准确背诵古诗。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创作时的.凄凉心情。
3、引导幼儿感悟诗意,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读古诗,并准确背诵古诗。
2、引导幼儿感悟诗意,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语言表达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常规部分
1、儿歌律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师生问好
二、导入部分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描写春天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春晓
(唐)孟浩然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看看它是怎样来展现春天的。(出示PPT课件)
三、新授部分
1、请幼儿翻开课本第7页,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些什么?
生:诗人、燕子、房子、朱雀桥、树、野草花。
2、师泛读《乌衣巷》(请幼儿注意听老师泛读的语气及诗句如何停顿)。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长歌行古诗朗读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歌行古诗朗读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葵菜,晶莹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秋天来到,花与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早晨亭亭玉立,青青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少年。诗人由园中葵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东西──青春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无能为力,青春凋谢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更替联想到宇宙无尽时间与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轨迹,用自己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过程;自然界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让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人生说教,让最后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心。句末中“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那段关于人生命应该如何度过名言。“人最宝贵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与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事业——为人类**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文人诗哀叹人生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诗,是一首难能可贵佳作。
一曲古筝,一弯明月。 一首浅诗,一缕孤烟。 船头空梦少年行路, 不知岁月累与伤痛。 曲转弦拨梧桐叶落, 雀啼风急山高碎雨。 一夜蛙鸣,一盏油灯。 一片芦苇,一池孤冷。 山间朝暮桃园曾住, 花随水动惊鱼散处。 曲急声缓秋水澹澹, 诗情潇潇薄雾寥寥。 一杯高歌,一醉云遮。 一城柳絮,一江烟波。 青莲居士金樽痛饮, 少陵野老吟诗唱和。 曲升调谪千树花开, 推杯换盏天色将暗。 一声秋色,一步亭台。 一语花红,一寺晚钟。 采云摘星今何去处, 鲲鹏倚背俯瞰苍生。 曲淡风清花自飘零, 伏案而睡谁弹古筝。 半月知山
编辑点评:
音乐是没有国籍的语言,古筝是古典乐器,古筝曲优雅婉约,带着古典的唯美,如同清风明月,带来清新的感觉。一曲古筝,余音绕梁,在这样的乐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仿佛进入时光隧道,与古人一起交流。立意新颖,手法独特。文笔生动,语言精湛,充满感染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唐诗《寒食》
《寒食》
年代:唐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臣”的意思。
适合朗读古诗的古筝曲推荐
诗歌朗诵古诗的古筝曲
古诗风的古筝曲
古诗朗诵古筝曲谱简单的
背古诗词的古筝曲
朗读古诗的背景纯音乐推荐
适合古诗朗读蜂的古筝伴奏曲
好听的古筝曲配古诗
古诗词风的古筝曲
由古诗改编的古筝曲
小池古诗的古筝曲谱
适合古诗秋思的古筝曲
适合古诗配音的古筝曲
通过古诗描写的古筝曲
古诗朗读适合的古筝音乐
适合配古筝曲的古诗词
配西江月古筝曲的古诗
匹配古诗将尽酒的古筝曲
适合高山流水古筝曲的古诗
推荐读书的古诗词
我推荐的古诗词歌曲是
适合长歌行古诗的背景古筝曲
古诗的推荐卡
尹建莉推荐的幼儿读古诗
鸣筝古诗的朗读
推荐朗朗上口的幼儿古诗
当代古诗词的谱曲推荐
推荐春晓古诗的推荐理由
古诗的推荐语
推荐书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