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关于描写古诗的六要素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古诗的六要素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古诗的六要素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古诗的六要素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2k+) 说说(3) 名言(561) 诗词(107) 祝福(2k+) 心语(97)

  • 《素心兰》古诗阅读题

  • 阅读,语文
  • 《素心兰》古诗阅读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题的身影,阅读题是我们在解答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心兰》古诗阅读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心兰》

      何绍基

      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愈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

      【注】何绍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5分)

      2.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试题答案:

      1.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歌颂其具有屈原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的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的美,表现了诗人对秋兰的喜爱之情。②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湘水之神湘君,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诗歌的境界。

      2.诗中的素心兰,色淡香远,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而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表达对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的赞美。

      阅读练*二

      1.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分析颈联的描写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诗中的素心兰,虽然色淡香远,却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却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 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赞美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

      【解析】本诗是咏物诗,借吟咏自然界的花卉来表达一种人生理想,所以分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抓住所写物象的特点,来体会其所象征的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物质,歌颂其具有屈原一般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一样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之美,表现了诗对秋兰的喜爱之情。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万古贞风写秋兰的精神,也就是坚贞正直的风骨;一江白月写秋兰的淡泊高洁;与上文的众芳作对比,突出秋兰的独特风采。

      运用了虚实相生,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空灵如幻的湘水之神湘君,虚实相生,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且拓展了诗歌的境界。使人们感悟到,秋兰的万古之香远胜众芳的一时之艳,年岁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唯有高洁的精神节操历经万古沧桑而不衰。

      【解析】此联关乎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诗人把秋兰的精神用屈原、湘君来体现,这是联想的手法,可以说屈原、湘君是秋兰精神的具体化,也可以说秋兰的 形象借屈原、湘君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意蕴。联想本身就是虚写,所以,凡是运用联想之处,肯定是加入了虚写、想象的成分。三种手法,能够分析出其中的两种就 可得满分。如有其他分析,只要合理,也可得分。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阅读全文]...

2022-06-03 02:50:33
  • 六字六句古诗 六句六字的古诗有哪些?

  • 经典
  • 1、《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唐代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芜远*,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白话译文

    清清的江水长又长,到哪里是尽头?

    夕阳向西落下孤零零的船儿解开了缆索。

    群鸟在田野上飞翔一忽儿*一忽儿远,

    闲人在船上听凭溪水飘荡忽东忽西。

    洁白的云朵飘浮在空中有一千里一万里,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山前的溪水山后的溪水。

    从长沙又遭贬谪离开那里令人伤感失意,

    怀人的情思像江岸潭边的香草那样浓郁。

    2、《怨歌行》南北朝庾信

    家住金陵县前,

    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

    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

    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

    不觉心随断弦 。

    白话译文

    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

    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

    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3、《隔汉江寄子安》唐代鱼玄机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白话译文

    滔滔江水将我们分隔开来,我在此岸,你在彼岸。我们隔江相望,内心满是思恋之愁。想当初我们相互爱慕,相互吟诵喜欢的诗歌,如今却只能对着江水独自吟诵。

    看着一对鸳鸯在江边的沙滩上卧在一起,相互依偎、相互取暖。又看见一双鸂鶒悠闲地飞翔在橘林上空,嘻戏鸣叫,让我怎能不想起身在他乡的你。

    傍晚,江边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江面上也是烟波浩淼。这烟里隐隐有倾诉相思的歌声传来,你是否也能听见呢?这时江上已然升起了沉沉的月色,像我此时晦暗的心情。

    相恋的两个人哪怕*在咫尺,若是无法相见,仍然如相隔千万里。更何况又听见家家户户做棉衣的捣砧声,从远处传来。

    4、《自适》唐代王维

    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

    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

    白话译文:在山南盖起了茅舍,在林中穿上了布衣,人人都在为五斗米折腰,辛辛苦苦,其实每日只要有一瓢米果腹就可以了呀。此诗意在说明人的欲望无须太高,更不要为了去满足那过高的欲望而失去最本真的自我。

    5、《咏怀古迹》唐代杜甫

    摇落深知玉悲,风流儒雅吾师。

    怅望千秋洒泪,萧条异代同时。

    江山故宅文藻,云雨荒台梦思。

    最是楚宫泯灭,舟人指点今疑。

    白话译文

    草木凋零是因知宋玉的悲伤,文采洒脱学问渊博可当我师。

    遥想千秋往事不禁泪洒衣襟,我们虽不同世却是同样失意。

    故居里你枉然留下斐然文采,巫山去雨旧事难道只是说梦。

    [阅读全文]...

2022-01-05 17:07:56
  • 唯美六字古诗

  • 唯美
  • 唯美六字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唯美六字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梦远》

      黄鹭枝头自啭,

      白云城上空流。

      一宵幽梦千里,

      楚水秦山未休。

      《将雨》

      漠漠云来西北,

      沉沉雷向东南。

      雀儿跳跃枝上,

      叶落狂风二三。

      《冬宵》

      无月又逢星少,

      冬宵每念春夕。

      落花捡处堪嗟,

      踏梦是谁轻屐?

      《春曲》

      林疏不掩河深,

      雪白无遮麦绿。

      万里东风拂过,

      耳边又听春曲。

      《夜月》

      夜似洪荒万古,

      云如沧海千波。

      半轮明月无语,

      洞户深窗暗过。

      《暮饮》

      江城云落风凋,

      海国星沉月遥。

      幽树栖乌不语,

      为谁还饮深宵。

      1、唐·鱼玄机《隔江汉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2、唐·张继《归山》

      心事数径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3、唐·李白《春景》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4、唐·李白《夏景》

      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

      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

      5、唐·李白《秋景》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林。

      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

      6、唐·李白《冬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阅读全文]...

2021-11-27 11:45:35
  • 有关清明的古诗素材

  • 清明,励志
  • 有关清明的古诗素材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清明古诗配画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1-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

      清明节各地*俗: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说,海南汉族人均为大陆移民,唐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约有2万人,宋代迁入约10万人,清代激增至200多万人。入琼的姓氏约100多个,入琼始祖约300多人。为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祖庙’,多在清明之际便举行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颂入琼始祖功德。

      “民间祭祀过程中,还要念诵祖训族规格言,而这些祭文、祖训、族规均是一篇篇绝妙的歌谣。”符策超对记者念诵小部分符氏族训三字经,“爱祖国,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笃亲族,讲团结,睦乡邻,慎交友……”今天听来,这些祖训歌谣仍具有教育意义。

      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也有同姓居民抓猪拉羊到始祖坟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孙繁荣。,清明祭祖分两种,先为祭“己祖”,以一户或几户为单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摆放好“三牲”、干饭等祭品,人人跪拜。后为祭“众祖”,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参加。将备好的祭品带到先人坟墓祭拜,清除杂草,添上新土。

      清明节各地*俗:台湾

      *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台湾民众的扫墓*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节日融合

      融合寒食节*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俗。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融合上巳节*俗  

    上巳*俗——祓除衅浴、郊外游春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俗内容。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古代,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去水边祭祀。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

    [阅读全文]...

2022-01-14 18:34:14
  • 古诗的作文六篇

  • 【推荐】古诗的作文六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低低的,蛋清色的光,似要流下来。看着我们,深深地看着我们。

      地上的人,就有了无数次对月伤情的时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是情人对着月亮,深刻地思念起远方征人的时候。月亮如此美好,你是如此美好,但我仍然需要回去,或许梦里会有与你的相遇,那是你我的假期。便想起这样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只要相遇便成就了永恒的美好。就像纳兰性德曾说,人生一切哪比得上生前一壶酒?这壶酒里有至情至性,是爱的纯粹,痛的彻底。饮尽它,人生便也是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东风、百花、吐丝而尽的春蚕,燃烧成灰的蜡烛,寒冷的月光。不去追究这诗的深意,但人生的悲凉,爱情的无望早已满满地在纸上了。

      而每个人都会背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思乡之情说尽了。正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无法回来的无奈 ,只能期盼着与你一起剪西窗的烛光,到那时,我会告诉你我在这秋雨绵绵天气里的哀思。巴山夜雨的景象,于是成了所有描述外出野客飘零的经典意境。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将自己当成征夫,望不到头的故乡,心里淤积的思念,或许只有月亮才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沙场几人回。”在美好的爱情里,告别美艳的娇妻,被迫着奔赴了战争,没有几人回的战争。这一别,或许就是一生,挥着手,送你远去,望你带走我的心。“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种心情,你可能体会?

      当你问爱我有多深,我或许只能回答你,月亮代表我的心。

      此生深情,岂可言表。请你抬头看月亮。

      说到古诗词,你的脑子里肯定先蹦出来的是山啊,水啊,月啊,故乡啊,太普遍。如不是登峰造级之作,实在难以引起人的兴趣去读、去品了。

      而那些隐藏在诗中的潇洒,却总被人淡忘。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多么高的意境,多么超凡脱俗的潇洒?在我的印象里剑客是很酷的,但作为一个杀手的'剑客,在惩奸除恶之后还拂一拂衣袖,潇洒离场,这是多么有仙气的生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侠客生活?作者勾画的侠客快意江湖,拔刀相助,实在让人赞叹:好一个潇洒义士。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又是一个自由之人,不被条条框框所约束,只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此一个有抱负,有作为,有气节之人,怎能不称他为大丈夫。怎能不说这是一个超越了世俗,洒脱而潇洒的大男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个士兵,也许默默无闻,但他有为国捐躯的勇气,他看透了生死——生又何妨,死有何妨?此刻唯一不变的唯有心中的信仰——为国家而战,这样的爱国之人,战死时也添了几分潇洒,只不过,这样的潇洒令人尊敬。

      人么,总是喜欢潇洒的,不管是侠客的潇洒、自由的潇洒还是为国捐躯的潇洒。我也不例外,但你若问什么是潇洒。若你能看破红尘,超越生死。并且有自己的追求时,我想你的人生,也能“潇洒走一回”了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的这首诗句大家可能都会吟诵,但唯有站在位于宁夏中卫地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岸边的沙坡头放眼远眺,黄河、大漠、青山、绿洲尽收眼底,这一瞬,我们方能真正领略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的隽永与情韵。

      从青藏高原一路咆哮奔腾的黄河到了宁夏中卫地区突然作了一个华丽的290度大转身,变得宽畅温顺;携带下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下来,诞生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而此时的黄河仿佛就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用温暖的双臂轻轻怀抱着绿洲;而那哗哗的流水声就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轻柔得让人陶醉。远处的青山是一条翠绿的围巾,四周的沙漠是一件金黄的毛毯,轻轻地盖在母亲的身上。

      骑上骆驼向大漠深处走去,这里的沙子细腻、柔软,没有一丝尘土,清纯干净得无法想象,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电影。

      沙子、沙子、还是沙子!

      电影、电影、还是*!

      *听,唯有驼铃“叮铃叮铃”地在寂静中轻吟着一曲“沙漠之歌”;远眺,偶尔能在干净的天空里看见几缕袅袅炊烟。傍晚形如圆盘的夕阳的余晖洒落在*静的黄河河面上。而王维却用短短的十字,以无比精练的语言,清楚生动地描绘了这美丽的景色!

      所以,这十个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令我陶醉,永远难以忘怀!

      大家一定知道《草》这首诗吧!这首古诗可是我喜欢的古诗之一哟!让我来讲给大家听我喜欢的这句古诗吧!我喜欢的一句古诗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吗?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

      野火烧不尽的意思是:不用管野火是怎样无情地焚烧,小草已被野火燃尽了身躯,也不能把小草燃尽。是的,牺牲,失去都是必须付出的,英雄是对走出困境的勇士加冕。

      史圣司马迁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毅然地走出了绝境,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春风吹又生的意思是:小草只用轻轻的声音把温和的春风召唤来,一吹,小草自己奇迹般的复活过来又蓬勃地生长了。这说明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希望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我的外公在*时期被划为右派,危及生命,但是凭借自己的坚韧的意志,走出困境,现在仍然健康和快乐的生活着。

      这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诗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去勇敢的面对,去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这句古诗的主要原因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啊!春天来了。“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春天也是诗人写诗的源泉,春天会在诗人手中变的更加美丽。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来认真观察,赞美春天吧!

      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都睁开迷蒙的双眼,一切都精神焕发,瞧!小草探出了脑袋,小花正在灿烂的阳光下伸展着腰肢呢!灿烂的阳光洒向那没有叶子的树枝上,树上的花骨朵也忍不住了,睁开了迷蒙的眼睛,真可谓“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不久树上就开满了花。绿叶也正迎着春天跳舞,引来了许多蜜蜂,树上也停满了鸟,都在喳喳的叫着,我不由得吟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哇!天空中飞来了一只老鹰,呀!不是老鹰,原来是一个老鹰风筝,不一会儿又飞来了几个风筝,原来有几个儿童在放风筝啊!现在正值初春时期,东风哥哥也来凑热闹了,真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花骨朵儿让树枝压弯了腰,花骨朵们挤来挤去谁也不让谁,终于有一支杏花挤了出去,露在墙外,啊!我有题词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嘎嘎”这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我们家的鸭子叫的,它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真暖和呀!”我不由得又吟出一句古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走在诗人的意境中,体会着诗人笔下惬意的春天,让我完全陶醉在其中,古诗中春天可真美丽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首《秋词》道出唐朝诗人刘禹锡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秋日的喜爱更似春朝是的情感。一首诗词能够道出一位位诗人的种种情感,或悲,或喜,或忧愁,或哀怨,或壮志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曲《水调歌头》道出种种相思,思乡,思情,思人。在外的游子每到团员时节都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期盼团圆,苏轼又何尝不是呢?在外游历多年,却只能望月兴叹。故乡啊,更期待家人安康,幸福,永远怀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仙李白在在月夜下独酌,在花间赏月却因为没有亲人相仿,而与月亮对饮,这难道看不出李白思乡,思亲却只身在外而感到孤独的情感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曾经的物与人已时过境迁,想要向过去说,却发现一切只是曾经,未曾说,泪却先行流下。那些曾经的美好都已泯灭在时间的长河中。李清照因国破而家亡,失去了最爱的丈夫。一首首充满哀愁的诗词,一句句充满悲伤的言语,难道不是她对她丈夫眷恋的情感的表现吗?她的愁丝无限,她的悲伤无穷,却都表现在字里行间,让诗词叙述她内心所承载的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使不再为朝廷效力,也担心国家的安危,更会倾尽一切保卫国家。这种爱国之情,护国之感难道不是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的体现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峰之巅,俯视世间万物,体会那种站在山顶,处于高点的感觉。这种壮志豪情,难道不是杜甫《望岳》一诗中的体现吗?

      古诗中的情感纷飞不同,不同古诗表现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感。让我从诗中懂得他们用笔所叙述出的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忧愁、或哀怒、或壮志……不同的情感汇向大海的溪流,在我的心底慢慢的萦绕……

    [阅读全文]...

2022-03-25 07:52:35
  • 六言绝句古诗大全

  • 文学
  • 六言绝句古诗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言绝句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出差过夔州

      星影照云天远,夔州灯火暮过。

      许国向挟肝胆,神女拍涛棹歌。

      观萤

      风露深冱月寒,一叶于扇先捐。

      来去混茫空照,流萤都瘗大原。

      心事数径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王维《自适》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王维《春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幽居》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李白《夏景》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林。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李白《秋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刘长卿《感怀》

      青草池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杜牧《山行》

      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分明。昨夜姮娥现影,嫣然笑里传声。——王昌龄《望月》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张仲素《山寺秋斋》

      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乔木千枝鹭下,深潭百尺龙吟。——岑参《村居》

      烟雨湖光软漾,空濛山色生奇。忆自段家桥水,流连不觉遄飞。——韦应物《烟雨》

      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苏轼《惠崇芦雁》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苏轼《题王晋卿山水》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朱熹《铅山立春》

      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秋水矶边落雁,夕阳影里飞鸦。——徐有贞

      门外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独坐了无言说,回看妄想全消。——憨山大师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憨山大师

      云散长空雨过,雪消寒谷春生。但觉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永明智觉禅师

      空谷诸尘尽谢,止留一片闲云。伴我松根挥尘,堪多麋鹿成群。——永明智觉禅师

      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中浮尘。内外一齐拈却,大千世界全身。——永明智觉禅师

      静夜钟声不住,石床梦想俱空。开眼不知何处,但听满耳松风。——永明智觉禅师

      清净涵空宝镜,春来水满澎湖。照彻庐山面目,月如额上明珠。——永明智觉禅师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永明智觉禅师

      入夜吟秋细雨,初晨忆夏和风。惶惶不辨时日,醉酒羞花戏虫。——木文(现代)

      1、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荇带岂能拦浪,藕花却解留莲。——苏轼《六言乐语》

      2、笋如滕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只爱锦绷满地,暗林忽两三茎。——杨万里《看笋六言》

      3、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驿里灯前。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前事不须问著,新诗且更吟看。——白居易《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4、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学道未逢潘盎,草书犹似杨风。——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5、看著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黄庭坚《次韵石*六言七首》

      6、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孔融《六言诗》

      7、风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文天祥《山中六言三首》

      8、宿露卷青步障,晨曦涌紫金轮。时*有戴白老,春晴宜踏青人。——刘克庄《春日六言十二首》

      9、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陆游《感事六言》

      10、满帽秋风入剡,半帆寒日游吴。问子行装何在,带间笑指葫芦。——陆游《六言》

      11、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独携玉律丹诀,闲踏青莎碧苔。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吕岩《六言》

      12、三巴亦有何好?万里翩然独寻。本意为君说破,消磨梦境光阴。——陆游《六言》

    [阅读全文]...

2022-04-26 05:02:41
  • 与雪有关的古诗六首

  • 文学
  • 与雪有关的古诗六首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雪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篇二:《问刘十九》】

      白居易(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篇三:《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篇四:《梅花》】

      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篇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篇六:《北风行》】

      李白(唐)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七律《江南雪》

      (*水韵)

      寒宵塞北行云去,晓色江南雪景栽。

      但觉朱楼更旧貌,忽闻紫陌建瑶台。

      飞檐点笔银花现,望眼倾心玉魄开。

      落笔携梅香一缕,诗风共缀雅频来。

      五律《冬雪》

      (*水韵)

      腊月芳游尽,开轩羽翼飞。

      凉亭铺锦被,玉粉叠罗帏。

      柳色身姿弱,农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笔,风雪故思归。

      七律《咏雪》

      (*水韵)

      亭际嫣红别玉台,万朵银花一夜开。

      满枝频借寒风舞,小径寒欺粉蝶来。

      缓缓峰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云腮。

    [阅读全文]...

2022-03-25 15:39:12
  • 关于元旦的六言古诗

  • 元旦
  • 关于元旦的六言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旦的六言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检举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阅读全文]...

2022-03-02 12:54:29
  • 六个字的古诗大全

  • 抒情
  • 1、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其三》

    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王维《春眠》

    3、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朱放《剡山夜月》

    4、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清空。草际自浮鹅鸭,柳阴分坐儿童。——朱继芳《溪村·其二》

    5、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顾况《过山农家》

    6、心事数径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7、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李白《春景》

    8、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

    9、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憨山大师《山居诗之一》

    10、又听黄鸟绵蛮,目断家乡未还。春水引将客梦,悠悠绕遍关山。——李中《客中春思》

    11、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林。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李白《秋景》

    12、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1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4、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王建《江南三台四首·其三》

    15、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

    16、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张仲素《山寺秋斋》

    17、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18、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19、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刘长卿《寻张逸人山居》

    20、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乔木千枝鹭下,深潭百尺龙吟。——岑参《村居》

    21、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22、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顾况《归山作》

    23、买田何须*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纵始,白鸟随人去还。——彭汝砺《拟田园乐》

    24、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李白《夏景》

    25、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苏轼《题王晋卿山水》

    26、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苏轼《惠崇芦雁》

    27、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曹植《妾薄命二首·其一》

    28、净几横琴晓寒,梅花落在弦间。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杨简《无题》

    29、门前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独坐了无言说,四看妄念全消。——憨山大师《山居诗之二》

    30、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请空。草际自浮鹅鸭,柳阴分坐儿童。——朱继芳《溪村》

    31、青草池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32、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刘禹锡《答乐天临都驿见赠》

    33、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成迷。——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一》

    34、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晴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凄迷!——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35、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36、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立冬》

    37、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芜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谪仙怨》

    38、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杜牧《山行》

    39、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犹闻薄暮钟声。——皇甫冉《小江怀灵一上人》

    40、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朱熹《铅山立春》

    41、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其六》

    [阅读全文]...

2022-03-31 04:46:35
当前热门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句子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语录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说说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名言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诗词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祝福
描写古诗的六要素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