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关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高考短语归纳总结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高考短语归纳总结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357) 说说(457) 名言(82) 诗词(213) 祝福(534) 心语(3k+)

  • 高考数学大题题型归纳

  • 教育
  •   如今的高考,考的并不是谁的逻辑思维强,也不是谁的基础知识强;而是在考谁能最快、最准做出题来,得更多的分,可见掌握应试教育的技巧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高考数学大题题型归纳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题题型归纳

      一、三角函数或数列

      数列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高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非常全面。每年都会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题,而且经常以综合题出现,也就是说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等其他知识点综合起来。

      *几年来,关于数列方面的考题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数列基本知识考查,主要包括基本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概念以及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把数列知识和其他知识点相结合,主要包括数列知识和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等其他知识相结合。

      (3)应用题中的数列问题,一般是以增长率问题出现。

      二、立体几何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三、统计与概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四、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高考解析几何剖析:

      1、很多高考问题都是以*面上的点、直线、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三大类几何元素为基础构成的图形的问题;

      2、演绎规则就是代数的演绎规则,或者说就是列方程、解方程的规则。

      有了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下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解决高考解析几何问题无外乎做两项工作:

      (1)几何问题代数化。

      (2)用代数规则对代数化后的问题进行处理。

      五、函数与导数

      导数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是研究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在高中阶段对于导数的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导数的常规问题:

      (1)刻画函数(比初等方法精确细微);

      (2)同几何中切线联系(导数方法可用于研究*面曲线的切线);

      (3)应用问题(初等方法往往技巧性要求较高,而导数方法显得简便)等关于次多项式的导数问题属于较难类型。

      2、关于函数特征,最值问题较多,所以有必要专项讨论,导数法求最值要比初等方法快捷简便。

      3、导数与解析几何或函数图象的混合问题是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考(微博)中考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向,应引起注意。

      数学高考大题题型有哪些

      必做题:

      1、三角函数或数列(必修4,必修5)

      2、立体几何(必修2)

      3、统计与概率(必修3和选修2—3)

      4、解析几何(选修2—1)

      5、函数与导数(必修1和选修2—2)

      选做题:

      1、*面几何证明(选修4—1)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3、不等式(选修4—5)

    [阅读全文]...

2022-02-03 03:34:19
  •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考,教育
  •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方比R,mrw*方也需,供求*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六、电场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七、恒定电流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l比s等电阻。

      电流做功UIt,电热I*方Rt。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八、磁场

      1、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2、F比Il是场强,φ等BS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九、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

      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十、交流电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行面计时是余弦。

    [阅读全文]...

2022-05-19 16:43:44
  •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考,教育
  •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为了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政治学科的复*一定要全面,要特别重视必考的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

      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技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高考政治知识重点

      我国*是人民的*

      1.我国*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掌握要细致)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和人民生活水*。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

      4.公民向*求助的意义?

      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也有助于促使*不断改进工作。

      5.*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途径和方式

      ①开设热线电话。

      ②设立*部门。

      ③推行电子政务。

      ④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高考政治知识点

    [阅读全文]...

2022-05-09 05:39:25
  •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全归纳

  • 高考,教育,高中
  •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全归纳

      高考进行一轮复*当中,考生应该如何复*高考英语这个考试科目呢?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归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知识点考点归纳

      1. 名词单复数用错,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混用。大多数短文改错都会有此类的错误。

      2.动词:时态和语态,常出现在总体时态为过去或现在时,中间杂有不适的另一时态的现象;或是及物动词后无宾语,或是不及物动词后加了宾语;需要接ing形式的接了to,或相反等。

      3. 形容词副词:常出现需形容词的地方用了副词或相反;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等的缺失或错用。

      4. 介词:主要是介词的多余或缺失,错用。这一部分需要*时多多积累,弄清常用介词的搭配。

      5. 主谓一致性:第三人称单数漏掉s,或主语为复数,谓语动词用了单数;再就是就*原则对主语的影响。

      6.冠词:定冠词the的多余或缺失,如季节,月份,星期,球类及三餐活动,称呼头衔前等不能加the的地方加了the,或是same等常和the一起使用的词却漏税掉了the;a,an的混用,特别注意:hour, honest等虽然首字母不是元音字母,但其发音却是以元音素开头,故用an,而useful, university,european, one—hour等虽然首字母是元音字母,但却以辅音音素开头,故用a。

      7. 数词:主要是序数词与基数词的混用和错用。

      8. 连词:不合句中的逻辑关系。如需转折连词(如but)的时候用了承接连词(so),或相反等等。

      9.代词:主要是代词的格与数的错用。如男性用了女性代词,单数用了复数代词或相反;应当用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用了宾格,主格或相反,关系代词的错用或缺失。如只能用that引导的用了其它,或在不能用that的地方却用了that,或是在“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中漏掉了介词等。

      10. 常用固定短语或固定用法及句型用错。

      温馨提示高考直通车将第一时间发布今年高考的各科试题和参考答案,考生和家长可以直接在高考直通车(微信号:gkztcwx)公众号菜单栏或直接在对话框回复“高考答案”获取,同时,高考直通车app也将第一时间公布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欢迎下载。

      高中英语易错点归纳

      1.在你离开之前,有些事应该要告诉你。(ought to;there be)

      学生错例:

      1)Before you leave, there are somethings I ought to tell you.(受中文“些”字意思影 响,误把单数的something 当somethings)

      2)Before you leave,there are some things ought to tell you.

      (误用something;句子成分残缺,从句漏了主语 I)

      3)There are something that ought to tell you before you leave.

      4)There is something ought to tell you before you leaving.(受中文“在”影响,误用了“leaving”)

      2.我很难把学*和兴趣结合起来。(combine...with...)

      学生错例:

      1)I'm difficult to combine study with interest.(典型的中文翻译思维,与地道的英语表达有较大差别)

      2) I hardly combining study with interest.(中式英语)

      3)It's hardly that combine study with interest.(乱套句型)

      4)I hardly combine study with interest.(照字翻译)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

      听力篇:

      核心技巧:

      1.后句比前句重要,回答比提问重要

      2.若选项中个别单词或短语被明显播读,此项多为错项。同义词替换选项,正确可能性大。

      3.同义词替换

      4.关注对话潜在规则。

      阅读篇

      建议答题顺序:建议在听力完成后做,最多用时25分钟。(我在课上多次强调)

      很多同学在阅读理解中,都错在了关键的第一步--审题上。

      那么到底如何看题干,我们应该看哪里?

      大部分同学知道,用时间,大写词去定位,但其实这只是最基本的定位信息。

      审题看三点:

      1.问谁的`观点。(常见四类观点:作者,大众,他人,研究报告)

      2.题干有没有特殊的副词或形容词。

      3.定位尽量选两个词,回避全文核心词。

      七选五

      难度系数,我判断为2颗星

      从答案出发,再到文章。通常为议论文,着眼每个小标题。小标题就可以决定选项。

      完形填空篇

      建议用时:25分钟

      1.上课时,我通常建议,先纵观全文大意,不可看到某个空,就立刻选择答案,除非是你非常确定的前提下。

      2.选择答案,如果遇上不会的单词,要学会走反路,从你会的单词去排除。

    [阅读全文]...

2022-01-03 21:01:34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 历史,高考,知识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对于历史的学*,背诵重要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背知识重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和*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的关系。)

      4、如何理解*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社会在列强侵华,*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②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③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为代理人确立秩序;(2)*统治:清*日益*孤立:①对外投降出卖国家*,沦为洋人走狗;②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①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③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4)发展:民资初发;①甲午战后列强投资;②清*放宽限制;③维新变法的推动。

      15、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在*代化道路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一、简述《*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通过了《和*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上台建立“苏维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阅读全文]...

2022-03-14 14:14:05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要点归纳

  • 知识,高考,教育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要点归纳

      化学的备考是对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和整理,想取得好成绩,还需要多记必考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总结

      1、 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 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

      1、氯气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a.能跟金属(如Na、Fe、Cu等):2Na + Cl

      2 2NaCl 2Fe+3Cl22FeCl3 Cu + Cl2 CuCl2

      b.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将HCl溶于水,就得到盐酸。

      c.和水的反应:Cl2 + H2

      OHCl+HClO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部分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d.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OH+Cl2=Cl

      —+ClO+H2O)(用于多余氯气的吸收)

      “84”消毒液(漂白液) 的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a(OH)2+2Cl2== CaCl2+ Ca(ClO)2+ 2H2O,(此处用石灰乳,而不能用石灰水)

      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2HClO2HCl+O2↑ (写两个)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2+H2O== CaCO3↓+2HClO (写一个)

      e.与盐溶液反应:Cl2+2NaBr = =2NaCl+Br2 Cl2+2KI == 2KCl+I2

      (3)氯气的制法:

      a. 实验室制少量氯气

      b.工业上制少量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阅读全文]...

2022-02-25 05:02:25
  •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思路

  • 高考,教育,高中
  •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思路

      数学一直困扰着许多高考的同学,那么有哪些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可以帮助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年高考数学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三角函数题

      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均分组、不完全*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六、导数、极值、最值

      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高考数学解题思路

      5种数学答题思路

      另外,在高考时很多同学往往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数学试卷不能写完,试卷得分不高,掌握解题思想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节约思考时间。以下总结高考数学五大解题思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提分。

      1.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在解题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2.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3.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有用。

      4.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5.分类讨论思想

      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掌握数学解题思想是解答数学题时不可缺少的一步,小数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做题型训练之前先了解数学解题思想,掌握解题技巧,并将做过的题目加以划分,以便在高考前一个月集中复*。还有,小数老师的这些方法一定要在*时训练中加以实际应用尝试一下,不能只是看一遍而已。

      高考数学易错点

      01

    [阅读全文]...

2022-01-12 12:18:39
  •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 历史,高考,教育
  •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历史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1.*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使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衰落解体。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3.“**代工业”中的“*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最早出现的*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

      4.**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5.甲午战争后清*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6.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尽管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7.外国资本,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其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

      民族资本,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是相对于官僚资本而言的。

      8.西式服饰传入*,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9.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10.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11.最早在*兴建铁路的不是清*,而是英国。

      12.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b.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实浅*,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荣。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阅读全文]...

2022-07-26 07:28:02
  •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 历史,考试,教育
  •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历史学科的考试备考少不了要背诵,尤其是升到高二的时候,更是要花时间来记忆历史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高二历史知识总结

      启蒙运动

      (一)历史背景:

      1、经济条件: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因素:成长中的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成熟,反对专制统治日益强烈,与封建势力矛盾日益加深;

      3、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严重挑战教会的'谬误权威。

      (二)概况

      1、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理性主义‖,即倡导―人权‖、―民主‖―法治‖反对天主教权、专制王权,建立―自由‖―*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民主法制社会!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伏尔泰:反对天主教和封建专制,提倡英国式君主立宪制和自由、*等、民主政治;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等的根源》 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④康德:三大批判,提出―人非工具‖(人本思想)

      (三)历史意义:

      1、性质: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运动;

      2、作用: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二历史必考知识

      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2-28 08:07:00
  • 高考诗歌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诗歌
  •   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诗歌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诗歌知识点总结

      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

      ⒈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仄、词牌、曲牌、句式。

      ⒉诗歌体裁: 古体诗、*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

      ⒊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⒋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

      ⒌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

      6、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二、诗歌语言风格:*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

      三、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

      1、分析表现手法:对比(对比反衬)、衬托、渲染、烘托、比兴、细节描写、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心理刻画等。

      [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 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3、把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描写:实景、虚景、远景、*景、正面、侧面、 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 、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眺、*看。空间角度:由远及*或自上而下等。 )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

      4、行文构思(结构特点):

      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欲扬先抑 、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①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 ②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③虚实相生、想象联想: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实际相结合。 ④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 ⑤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⑥细节描写:细微之处(动作、神情、情节等)真实、准确、传神。比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⑦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⑧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⑨使用叠词:增加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修辞手法主要有:①比喻:化*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②借代:以简代繁,以特征代其物, ③比拟: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④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⑤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⑥反问:加强语气。 ⑦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⑧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⑨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提高高考二轮复*效率的六大技巧

      提高学*效率,就要讲究学*方法。所谓学*方法,就是人们在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爱因斯坦总结自己获得伟大成就的公式是:成功=刻苦努力+正确方法+不说空话。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证明了:科学的学*方法将使学*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而且能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不科学的学*方法,则会阻碍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并且会给学*者带来学*的低效率和烦恼。由此可见,方法在获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讲究学*方法,提高学*效率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间断学*法

      此法一般比集中时间学*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开始学*某一章内容或其他课目的时候。有些教师估计,二小时目的明确的间断学*,可以取得三小时集中学*的效果。如果组织合理,可以充分借助间断学*的优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来复*功课。

      2.计划学*法

      每天均需制定一个学*计划,但应留有充分时间来处理意想不到的事情和进行娱乐活动。计划定得愈合理,遵守它的可能性就愈大。

      3.积极学*法

      如果你经常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会从中得到不小收获。研究表明,自我背诵和经常的自我测验能使学*效率提高40%以上。

      在你听课、看书的时候,应该试着去设想下面要说什么。经常进行探索,寻求问题答案,经常将现成的原则应用于新形式,经常提出疑问的学*,最有可能造成有创造性思想的学生。

      4.和谐学*法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效率。

      5.自由讨论法

      此法在教学中经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给你举一反三的机会,而且让你用言语来表达你的思想。找出正确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会使你的思想富于条理。

      6.兴趣记忆法

      要是书里或课上讲授的东西很有趣或者适用于其他场合,你就应饶有兴味地去运用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运用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之中。

      高考状元学*方法

      1.如何学*语文:

      不仅仅要背诵那些文学常识、课文,这只是个步骤,应该从更大的角度上学“大语文”。

      1)多读书:也不一定要看鲁迅、矛盾的小说,并不一定会有效果的。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整个高中期间,“我”都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协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4)语文的*题训练: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题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2.如何学*历史

      1)记忆是很重要的:主要方法有, 比较记忆法:比如说将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进行比较。浏览记忆法:*时没有事的时候多翻翻书,不去可以地记东西,只是随意翻翻。 联想记忆法:不看书,将某一章节的内容在大脑中过一遍,比如说它分为几大点,一个大点中又包含几小点…… 选择记忆法:如背历史年代,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都记下来的,要善于去选择,要去粗取精了。

      2)理解是关键:要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是由各个条件促成与组成的,可以把他们一一写出来,最后将零散的知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

      总之,学*是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学们应该成为学*主人,而非奴隶。

    [阅读全文]...

2022-03-09 19:11:46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句子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语录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说说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名言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诗词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祝福
高考短语归纳总结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