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短语归纳高中

关于put短语归纳高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put短语归纳高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put短语归纳高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put短语归纳高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17) 说说(30) 名言(38) 诗词(122) 祝福(45) 心语(423)

  • 高中英语单词归纳大全

  • 高中英语单词归纳大全

      英语单词何其之多,如果将每个单词都单独记忆,工作量会很大而且不利于归纳整理。其实英语学*中,同一个单词在动词、形容词、名词等词性的转换中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英语单词归纳大全。

      missile 发射物;导弹

      apartment (名) 公寓住宅

      oral 口头的;口服的

      shame 羞愧;令人惋惜的事情

      hungry (形容) 饥饿的;饿的

      clothing 衣服

      carrier 运货人,货运公司;车篮;行李架;带菌者

      beg (动) 乞求;恳求;敬请允许

      shower (名)(动) 阵雨; (名) 淋浴.

      receipt (名) 收到;收入;收据

      oxygen 氧,氧气

      disadvantage 不利,不利地位

      midnight (名) 午夜,半夜

      awake (动)(形容) 醒;醒悟

      physics (名) 物理学

      truck (名) 卡车

      envelope (名) 信封;封套

      c*** 运河;渠;管道

      directory 地址簿;指南;目录

      receiver 电话听筒;破产案产业管理人

      fade (名)(动)(形容) 淡入,淡出;褪色.*淡的

      chemistry (名) 化学;化学性质;化学作用

      toy (名) 玩具,玩物

      forever (副) 永远,总是

      skirt (名) 裙子,裙服

      accent 口音

      dull 灰暗的;模糊的;迟钝的

      scholar 学者;享有奖学金的学生;学生

      sculpture (名)(动) 雕刻;雕刻品

      neat 整洁的;简洁的;纯的(酒)

      lion (名) 狮子

      dialogue (名) 对话,对白

      fantasy 空想,幻想

      poison (名) 毒药.(动) 毒杀;下毒

      lamp (名) 灯;?灯;油灯

      flag (名) 旗;**. (动) 打旗号

      pity 同情,怜悯;可惜的事

      diagram (名) 图解,图表

      wool 羊毛;毛线,绒线

      nest (名) 窝,巢穴;庇护所

      lung 肺

      teenager (名) 13-19岁的青少年

      lonely (形容) 孤独的;寂寞的

      radiation (名) 辐射;辐射线,辐射光

      musician (名) 音乐家;作曲家;乐师

      glory 荣誉;光辉;壮丽.欢乐;自豪

      equip (动)装备;配备

      liberation (名) **

      heel 脚后跟;后跟

    [阅读全文]...

2021-12-21 16:49:07
  • 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知识归纳

  • 知识,教育
  • 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知识归纳

      政治必修三要学*的内容是文化生活,在整个高中阶段,文化范畴的政治知识比较容易掌握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腐朽、没落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1))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2))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经济以巨大影响。

      1))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腐朽、没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教育、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日益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政治与文化一体化。

      1)文化与国家民主政治交融,影响政治文明发展。

      2)文化与国际政治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如文化战争、霸权文化、文化侵略。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作用日益突出: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内容。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表现在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和交际

      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等方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

      (2)深远持久的影响。

      其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

      其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

      (2)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作用)(意义)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请列举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天坛、秦兵马俑、颐和园、泰山、布达拉宫、昆曲等。

      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④是维护世界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阅读全文]...

2022-01-01 07:19:19
  •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归纳

  • 高中,诗歌
  •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现手法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现手法题型就迎刃而解。

      1.白描:

      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

      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虚写分为两类:联想和想象。确实存在是事物是联想,由此及彼。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思维再创造是想象,虚构的虚幻的神仙世界和梦境都是想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虞美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5.衬托:

      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爱莲说》中用菊花衬托莲。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例:(诗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树林的昏暗、幽深。

      6.对比:

      对比既是描写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例:(诗歌)“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元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贫富差距和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

      (1).以动衬静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就通过花落、月出、鸟惊等景物的“动”突出了春山、春涧的“静”,从而创造出了静谧、高远的意境。

      (2).以声衬静

      如南朝梁·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长久寂静后的偶尔声响,或一阵声响后的寂静,都会使寂静更明显。

      例:(诗歌)“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

      (3)有动有静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采用了前两句的静景和后两句动景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

      8.细节描写:

      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例:(诗歌)“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9.点面相结:

      “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例:(诗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中千山、万径是面,孤舟、蓑笠翁是点。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静态的“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点面结合,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10.移步换景: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例:(诗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晚上,江面*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角度可以分为感官角度和方位角度两种。

      感官角度主要指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视觉、听觉(千里莺啼绿映红),嗅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阅读全文]...

2022-05-15 22:40:57
  •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

  • 历史,知识,教育
  •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

      不少学生认为学*高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其实背书的前提是要找到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必备的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社会

      *农业的起源:距今1万年左右 农作物:南稻北粟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

      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仍采用石器和木制耒耜耕种

      人们的生活开始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的进步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推广铁犁牛耕;

      西汉时推广耦犁,出现犁壁;东汉时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隋唐出现曲辕犁,标志着耕犁的完善

      2.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的进步

      耕作方法:垄作法(春秋战国)——代田法(西汉)——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以后)

      3.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灌溉工具的改进:翻车(曹魏)——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1.形成的原因

      (1)生产力的推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生产关系的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1)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

      (2)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

      (3)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4)基本上自给自足(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地位: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影响:

      (1)积极:农民有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的精耕细作

      (2)消极:封闭性 脆弱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1.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以青铜铸造为主

      3.春秋战国:开始形成三种经营模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4.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

      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形式: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和包买商; 实质:雇佣关系)

      二、冶金业

      1.青铜冶铸:商周时期进入鼎盛阶段,精品甚多(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

      2.钢铁冶铸(*16世纪之前技术领先世界):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高炉冶炼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 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三、制瓷业——*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

      商朝出现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种类丰富,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

      四、丝织业——*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1.特点:

      2.明清达到鼎盛,苏杭为最(丝织业中心),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五、享誉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阅读全文]...

2022-02-03 12:25:04
  •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 教育,历史
  •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战时*政策

      1.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推出了一战。

      2.背景:

      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

      4.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余粮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5.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

      〖评价战时*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战时*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内容: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6.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模式”的得与失

      一、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 *的个人因素

      二、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领导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阅读全文]...

2022-02-02 17:50:52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教育,历史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00年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

      10、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历史必修一知识

      新*的民主政治建设:

      1、1949年9月,*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北*):

      (1)内容:通过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委员会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2)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4)1956年,**提出与*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共同纲领规定:(

      1)各级*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

      (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大会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大会(北京):

      (1)通过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大会制度

    [阅读全文]...

2022-03-04 20:22:49
  • 高中生物高考必考知识归纳

  • 知识,高考,教育
  • 高中生物高考必考知识归纳

      对于生物高考,我们学生的备考时间并不会很多,我们要抓紧时间,对生物这门科目进行全面复*,力求巩固好每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高考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生物高考知识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阅读全文]...

2022-06-27 22:53:15
  •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要点归纳

  • 知识,教育
  •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有四个内容,必修四的内容是哲学知识,对于哲学的学*,很多学生都表示十分头疼。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要点

      一、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政治必修4知识总结

      一、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7-15 00:27:32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重点归纳

  • 知识,教育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重点归纳

      很多高一的学生在学*过必修一的化学知识后,都表示高中化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二、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②性质:能否导电;

      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阅读全文]...

2022-01-03 17:31:01
  • 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教育,英语
  • 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归纳

      【重点句型】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s?

      你对传染性疾病了解多少?

      2、John Snow was a famous doctor in London – so expert, indeed, that he attended Queen Victoria as her personal physician.

      约翰斯诺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大夫。

      3、But he became inspired when he thought about helping ordinary people exposed to cholera.

      但当他一想到要帮助患了霍乱的普通老百姓,他就感到很振奋。

      4、Neither its cause, nor its cure was understood.

      人们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疗方法。

      5、He knew that cholera would never be controlled until its cause was found.

      他知道,在找到病源之前,霍乱疫情是无法控制的`。

      6、The second suggested that people absorbed this disease into their bodies with their meals.

      第二种看法是在吃饭的时候人们把这种病毒引入体内的。

      7、John Snow suspected that the second theory was correct but he needed evidence.

      约翰斯诺猜想第二个理论是正确的,但他需要证据。

      8、It seemed that the water was to blame.

      看来要归罪于饮用水了。

      9、He immediately told the astonished people in Broad Street to remove the handle from the pump so that it could not be used.

      约翰斯诺马上叫宽街上惊惶失措的老百姓拆掉水泵的把手,这样水泵就用不成了。

      10、In another part of London, he found supporting evidence from two other deaths that were linked to the Broad Street outbreak.

      在伦敦的另一个地区,他从两个与宽街爆发的霍乱有关联的死亡病例中又发现了有力证据。

      高中英语必修一基础知识

      1、put forward 提出

      2、conclude 结束,结论

      3、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4、defeat 打败

      5、attend 照顾,护理,出*

      6、expose to 使显露

      7、cure 治愈,治疗

      8、challenge 挑战

      9、suspect 怀疑,被怀疑者

      10、blame 责备

      11、handle 柄,把手,处理,掌控

      12、link 联系,连接

      13、link to 将…和…连接

      14、announce 宣布

      15、contribute 捐献,贡献

      16、apart from 除了

      17、be strict with 对…严格

      18、make sense 讲的通,有意义

      19、spin 使旋转

      20、reject 拒绝,抛弃

      高中英语必修一语法知识

      一、过去分词作表语

      作表语用的过去分词表示主语的特点或所处的状态,相当于形容词,强调主谓关系;被动语态表示动作,强调动宾关系,绝大多数被动结构中的行为执行者还可以用by短语来表示。

      1、过去分词做表语与被动语态的差异:

      The store is now closed.(系表)

      The library is usually closed at 8:00 p.m(被动)

    [阅读全文]...

2022-01-29 14:24:00
put短语归纳高中 - 句子
put短语归纳高中 - 语录
put短语归纳高中 - 说说
put短语归纳高中 - 名言
put短语归纳高中 - 诗词
put短语归纳高中 - 祝福
put短语归纳高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