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关于论语关于礼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论语关于礼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论语关于礼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论语关于礼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9) 语录(66) 说说(4) 名言(29) 诗词(42) 祝福(251k+) 心语(37k+)

  • 论语经典句子

  • 经典
  •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食不言,寝不语。

      *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阅读全文]...

2022-04-23 17:15:27
  •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 经典
  •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九库说说https:///,何以别乎?

    7、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父母,唯其疾之忧。

    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0、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阅读全文]...

2022-04-30 12:55:35
  • 论语的经典句子

  • 经典
  • 2、未知生,焉知死。

    3、言必信,行必果。

    4、小不忍,则乱大谋。

    5、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6、名不正,则言不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9、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3、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6、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9、夫子温、良、恭、俭、让。

    3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2、君子*之美,不*之恶。

    3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5、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6、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3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8、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3、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

    4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46、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4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9、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5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2、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阅读全文]...

2022-01-15 16:54:23
  •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 教育
  •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小编收集了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欢迎阅读。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1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3.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6.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2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2.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阅读全文]...

2022-03-06 16:25:47
  • 关于论语学*的句子

  • 学*,名言
  • 关于论语学*的句子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学*的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论语学*的句子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8、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宋儒朱熹将《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阅读全文]...

2022-07-26 05:03:24
  • 论语中励志的句子118句

  • 励志,名言
  •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4、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子不语:怪。力。乱。神。

      8、有教无类。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好学也已。

      1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1、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正人喻于义。君子喻于利。

      16、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2、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2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笃信好学。守逝世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2、君子忧道不忧贫。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的东西。

      3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8、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3、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44、言必信。行必果。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9、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不之不现在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阅读全文]...

2022-07-06 11:27:07
  •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 语录,优美
  • 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智的论语句子合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1、父母,唯其疾之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里仁第四)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3.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zhì)也!”(公冶长第五)

      4.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第五)

      5.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第六)

      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7.子曰:“知(zhì)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

      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十七)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

      10.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第十二)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

    [阅读全文]...

2022-05-30 21:55:25
  •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 著名,语录,优美
  •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注释】曾子:即曾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就:靠*、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包括,概括的意思。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有:同“又”。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疾病。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注释】周,合群。比,音bì(第四声),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会明白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女,同汝,你。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来行走呢?”

      【注释】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子。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1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为仁之)道,就是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了。”

      1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想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着的是法制,小人想着的是恩惠。”

      【注释】怀:思念。土:乡土。刑:法制惩罚。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其相类似的错误)。”

    [阅读全文]...

2022-05-29 15:21:35
  • 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

  • 励志,学*,名言
  • 不会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4、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3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不会玩收集整理的“论语中关于学*的句子”如果对您有帮助就请转发给您的好友。

    [阅读全文]...

2022-07-16 00:25:08
  • 论语形容总结的句子

  • 优美
  • “讷于言而敏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器”“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道,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拉西扯就想到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

    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

    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

    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

    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

    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

    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

    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

    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阅读全文]...

2022-01-17 17:10:32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句子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语录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说说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名言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诗词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祝福
论语关于礼的句子 - 心语